CN220065528U -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5528U
CN220065528U CN202320726796.3U CN202320726796U CN220065528U CN 220065528 U CN220065528 U CN 220065528U CN 202320726796 U CN202320726796 U CN 202320726796U CN 220065528 U CN220065528 U CN 220065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pring
seesaw
electrical contact
contac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67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俊
王冬冬
李月华
沈锡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67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5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途开关结构,包括:固定导片,设置为两个,各个固定导片均包括有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电接触端和第二电接触端,且两个固定导片中的一个的第一电接触端与另一个的第二电接触端相向布置,且两个固定导片中的一个的第一电接触端与另一个的第二电接触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翘板的切换空间;弹簧翘板,设置为两个,且各个弹簧翘板分别可活动安装于两个切换空间内,以切换两个固定导片的通断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简洁,零部件数量较少且尺寸较小,布置紧凑,从而不仅适用于小空间,而且可靠性增强,提升产品使用的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中途开关。本实用新型另外还公开了一种双极开关。

Description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和双极开关。
背景技术
中途开关常应用一些别墅、错层等大面积房型,或者一些公共场所,用于对电器在三个甚至更多位置进行通断控制。
目前,中途开关常用的方案为如图1所示的弹子弹簧结合桥式翘板的结构,而图2为该结构的桥式翘板。其中,该结构中的桥式翘板与对应的桥式导片50以及支撑铜片60的横向展开尺寸均较大,从而导致该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对中途开关的空间要求高。而且弹簧需通过弹子弹簧座安70装于桥式翘板上,零部件较多增加安装难度和产品的成本。因此,使得中途开关的整体结构复杂,致使可靠性较差,功能易失效。
因此,如何降低结构的复杂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以降低结构的复杂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中途开关结构的中途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包括:
固定导片,为两个,各个所述固定导片均包括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电接触端和第二电接触端,且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导片的第一电接触端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导片的第二电接触端相向布置,且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导片的第一电接触端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导片的第二电接触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翘板的切换空间;
所述弹簧翘板,设置为两个,且各个所述弹簧翘板分别可活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切换空间内,以切换与两个所述固定导片的通断状态。
可选地,在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所述固定导片,还包括延伸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接触端和所述第二电接触端均连接于所述延伸连接部,且所述第一电接触端和所述第二电接触端分别位于所述延伸连接部的两侧。
可选地,在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两个所述固定导片的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且两个所述固定导片之间设置有安全间隙。
可选地,在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导片的所述第二电接触端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导片的所述延伸连接部,以使的两个所述固定导片的所述第二电接触端形成重合区域,且于所述重合区域处,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导片的所述第二电接触端设置有安全避让缺口。
可选地,在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所述固定导片的所述第一电接触端设置有用于电路连接的端子连接部。
可选地,在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所述弹簧翘板设置有切换部,所述切换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接触端或所述第二电接触端电连接;
所述弹簧翘板在对应所述切换部的一端设置有楔形部,所述楔形部抵接于用于电路连接的支撑导片。
可选地,在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所述弹簧翘板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装置的弹簧安装部,且所述弹簧安装部与所述切换部位于同一侧。
可选地,在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所述弹簧翘板的所述切换部至所述楔形部,且沿所述切换部至所述弹簧安装部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以形成尺寸缩减缺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包括有两个固定导片和两个弹簧翘板。其中各个固定导片均包括第一电接触端和第二电接触端,且任意一个固定导片的第一电接触端与另一个固定导片的第二电接触端相向布置,并任意一个固定导片的第一电接触端与另一个固定导片的第二电接触端之间设置有切换空间。两个弹簧翘板则分别放置于这两个切换空间内,且弹簧翘板可在切换空间活动,以对第一电接触端或者第二电接触端的接触,以实现弹簧翘板与两个固定导片的通断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用于切换两个固定导片电路状态的第一电接触端和第二电接触端相向布置,弹簧翘板放置于切换空间内,整体结构简洁、零部件的数量较少、尺寸较小和布置紧凑,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可靠性增强,提升产品使用的寿命。
一种中途开关,包括中途开关结构,所述中途开关结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
一种双极开关,包括具有两个开关导片和两个双极弹簧翘板的双极开关结构,两个所述开关导片分别与两个所述双极弹簧翘板一一对应相向布置,所述开关导片与所述双极弹簧翘板之间设置有通断间隙,且所述双极弹簧翘板可活动布置于所述双极开关结构中,以切换与所述开关导片的通断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弹子弹簧结合桥式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桥式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中途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固定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弹簧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支撑导片与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弹簧翘板与第一电接触端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弹簧翘板与第二电接触端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位中途开关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二位中途开关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双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固定导片,110为第一电接触端,111为端子连接部,120为第二电接触端,130为延伸连接部,140安全避让缺口;
200为弹簧翘板。210为切换部,220为弹簧安装部,230为楔形部,240为尺寸缩减缺口;
300为切换空间;
400为弹簧装置;
500为支撑导片;
600为接线端子,610为接线槽,620为紧固螺栓;
700为银接触点;
800为开关导片;
10为按钮装置;
20为过渡装置;
30为固定架;
40为底座;
50为桥式导片;
60为支撑铜片;
70弹子弹簧座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以降低结构的复杂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中途开关结构的中途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中途开关结构的双极开关。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途开关结构,包括两个固定导片100和两个弹簧翘板200。其中,各个固定导片100均包括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电接触端110和第二电接触端120,且两个固定导片100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一电接触端110与另一个的第二电接触端120相向布置。同时,相向布置的第一电接触端110和第二电接触端120之间设置有切换空间。因此,两个弹簧翘板200则可分别安装于两个切换空间300内,且安装于切换空间300的弹簧翘板200可活动,以与第一电接触端110或第二电接触端120进行接触,从而切换弹簧翘板200与两个固定导片100的通断状态。
如图4所示,固定导片100,还包括延伸连接部130,并且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和第二电接触端120均与延伸连接部130相连接。同时,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和第二电接触端120分别位于延伸连接部130的两侧,从而实现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和第二电接触端120的相互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接触端110与第二电接触端120的电路导通。
如图4所示,为了降低两个固定导片100的占用空间,将两个固定导片100设置为上下布置,即两个固定导片100的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并且两个固定导片100之间设置有安全间隙,以防止发生电气间隙的问题,提高本实施列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安全性。
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与另一个固定导片100的延伸连接部130交叉布置,且两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形成重合区域。而为了保证重合区域具有良好的安全间隙,以免两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之间发生短路,在重合区域处,至少一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设置有安全避让缺口140,从而实现了任意一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与另一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相向布置的设计。
进一步的,两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以及两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均呈对称布置,从而两个切换空间300内的弹簧翘板200在与第一电接触端110或第二电接触端120之间切换时,提高了两个弹簧翘板200与第一电接触端110或第二电接触端120电连接接触的同步性,提高了弹簧翘板200切换的协调性,以及增强了使用者的体验舒适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还设置有用于电路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11,以便于固定导片100与外部线路的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固定导片100可为一体结构,以增强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具有较好的导电安全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弹簧翘板200设置有切换部210,从而弹簧翘板200通过切换部210与第一电接触端110或第二电接触端120进行接触,以实现弹簧翘板200与第一电接触端110或第二电接触端120的电连接。另外,对应切换部210的一端抵接有支撑导片500,从而弹簧翘板200可以以支撑导片500为支撑点,在切换空间300内摆动,与第一电接触端110或第二电接触端120接触,而支撑导片500与外部电路连接,以实现弹簧翘板200与外部电路的导通。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弹簧翘板200在支撑导片500上摆动的顺畅性,在弹簧翘板200开设有楔形部230,且楔形部230横截面较小的一侧与支撑导片500相抵接,从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增强对产品的满意度。
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各个弹簧翘板200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装置400的弹簧安装部220,且弹簧安装部220位于切换部210的一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弹簧安装部220开设有用卡接弹簧装置400的凹槽,以将卡接弹簧装置400卡紧与弹簧安装部220的凹槽内,实现弹簧装置400在弹簧安装部220的固定。而弹簧装置400与过渡装置20连接,过渡装置20又安装于控制按钮10上,从而通过控制按钮10对过渡装置20施加外力,进而过渡装置20使得弹簧装置400产生弹力,进而通过弹簧装置400对弹簧翘板200的推力,使弹簧翘板200摆动,实现与两个固定导片100通断状态的切换。
如图5所示,各个弹簧翘板200的切换部210至弹簧翘板200的楔形部230,沿切换部210的一侧至弹簧安装部220的一侧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以形成尺寸缩减缺口240,缩减了弹簧翘板200的尺寸,降低了本实施例的中途开关结构对空间需求,提高了对多种型号中途开关的适用性。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增加电接触效果、增强导体的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在弹簧翘板200的切换部210与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和第二电接触端120的接触面均设置有银接触点700,以增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的可靠性。
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便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与外部线路的快速连接,还设置有接线端子600,接线端子600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接线槽610和用于对线路固定的紧固螺栓620,紧固螺栓620通过接线槽610壁上的螺纹孔安装于接线端子600上。而两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的端子连接部111和弹簧翘板200抵接的支撑导片500则贴合在接线槽610的内壁上,并且为了防止端子连接部111和支撑导片500易从接线槽610内壁上滑落,在端子连接部111和支撑导片500与接线槽610内壁相互贴合的表面上设有防滑的凸起结构。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便可通过接线端子600与L1、L2、L3和L4线路快速连接安装。因此,当两个弹簧翘板200均与各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贴合接触,导通电路时,实现L1线路与L3线路的连通,L2线路与L4线路的连通。而当两个弹簧翘板200均与各个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贴合接触,导通电路时,实现L1线路与L4线路的连通,L2线路与L3线路的连通。即实现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途开关结构对不同电路导通状态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中途开关,包括上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并且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途开关包括一位中途开关和二位中途开关。一位中途开关和二位中途开关均包括控制按钮10、过渡装置20、固定架30和底座40,而上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则被安装与底座40内,再通过固定架30进一步封装固定,然后通过安装过渡装置20和控制按钮10完成对上述中途开关的操作和控制,以便于对通路状态的切换,从而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途开关的整体安装及操作使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导片100、弹簧翘板200、支撑导片500、接线端子600和紧固螺栓620材料为铜,以具有较小的电阻、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能。
由于该中途开关具有上述中途开关结构,因此兼具上述中途开关结构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公开了一种双极开关,包括双极开关结构,且双极开关结构具有两个开关导片和两个双极弹簧翘板。两个开关导片800分别与两个双极弹簧翘板一一对应相向布置,开关导片800与双极弹簧翘板之间设置有通断间隙,且双极弹簧翘板可活动布置于双极开关结构中,以切换与开关导片800的通断状态。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极开关的双极弹簧翘板为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的弹簧翘板200和具有安装于弹簧翘板200的弹簧装置400,且还具有上述中途开关结构中的支撑导片500以对双极弹簧翘板进行支撑,以及用于线路连接的接线端子600。同时,开关导片800与双极弹簧翘板的接触面均设置有上述的银接触点700,以增强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导片(100),设置为两个,各个所述固定导片(100)均包括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电接触端(110)和第二电接触端(120),且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相向布置,且任意一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第一电接触端(110)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第二电接触端(120)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翘板(200)的切换空间(300);
所述弹簧翘板(200),设置为两个,且各个所述弹簧翘板(200)分别可活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切换空间(300)内,以切换与两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通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片(100)还包括延伸连接部(130),所述第一电接触端(110)和所述第二电接触端(120)均连接于所述延伸连接部(130),且所述第一电接触端(110)和所述第二电接触端(120)分别位于所述延伸连接部(13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导片(100)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方,且两个所述固定导片(100)之间设置有安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所述第二电接触端(120)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所述延伸连接部(130)交叉布置,以使的两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所述第二电接触端(120)形成重合区域,且于所述重合区域处,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导片(100)的所述第二电接触端(120)设置有安全避让缺口(14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片(100)的所述第一电接触端(110)设置有用于电路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翘板(200)设置有切换部(210),所述切换部(210)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接触端(110)或所述第二电接触端(120)电连接;
所述弹簧翘板(200)在对应所述切换部(210)的一端设置有楔形部(230),所述楔形部(230)抵接于用于电路连接的支撑导片(5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翘板(200)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装置(400)的弹簧安装部(220),且所述弹簧安装部(220)与所述切换部(210)位于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翘板(200)的所述切换部(210)至所述楔形部(230),且沿所述切换部(210)至所述弹簧安装部(220)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以形成尺寸缩减缺口(240)。
9.一种中途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途开关结构,所述中途开关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中途开关结构。
10.一种双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两个开关导片(800)和两个双极弹簧翘板的双极开关结构,两个所述开关导片(800)分别与两个所述双极弹簧翘板一一对应相向布置,所述开关导片(800)与所述双极弹簧翘板之间设置有通断间隙,且所述双极弹簧翘板可活动布置于所述双极开关结构中,以切换与所述开关导片(800)的通断状态。
CN202320726796.3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Active CN220065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796.3U CN220065528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796.3U CN220065528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5528U true CN220065528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6796.3U Active CN220065528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5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2275B (zh) 断开开关
AU2013396240B2 (en) Plug-on neutral connection
US6873232B2 (en) Miniaturizab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WO2014143494A1 (en) Heat reducing terminals including a surface having protrusions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20065528U (zh) 一种中途开关结构、中途开关及双极开关
JP2005340062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0578870C (zh) 具有插座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
CN102005342A (zh) 用于断路器的滑动型活动接触器组件
US67708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connections in switches and relays
JP2000209739A (ja) 電気接続箱のバスバ―回路構造
US4331375A (en) Electrical contact assembly
JP3206729B2 (ja) 限流装置
JP2974704B2 (ja) チェンジ・オーバコンタクトリレー用の接点装置
JP3147181B2 (ja) 回路遮断器の可動接触子装置
CN221057312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中间静触头组件
CN108695111B (zh) 一种三相换相继电器
CN102915888B (zh) 电路装置及包含该电路装置的抽屉式断路器
CN215816457U (zh) 笼式分线连接器
CN218676953U (zh) 一种双路功率继电器
CN213989871U (zh) 硬连接垂直母线的三位置抽屉式功能单元
CN219998064U (zh) 一种电厂电气触头连接装置
JP4462822B2 (ja) 分電盤
CN215417945U (zh) 一种带灯自锁按键开关
US10991519B2 (en) Flexible conductor for disconnector and the disconnector thereof
JPS63292535A (ja) 電気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