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5527U -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5527U
CN220065527U CN202320940539.XU CN202320940539U CN220065527U CN 220065527 U CN220065527 U CN 220065527U CN 202320940539 U CN202320940539 U CN 202320940539U CN 220065527 U CN220065527 U CN 220065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racket
spring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05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鹏
罗斯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05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5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包括支撑机构、主备路切换机构、及第一电磁驱动机构;主备路切换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支架、第一连接组件、摇臂、弹性部件、操作支架、及第一传动组件;弹性部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组件及操作支架上;摇臂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机构及第一连接组件上;第一传动组件两端连接于第一电磁驱动机构及操作支架上;其中,操作支架向一侧转动,拉簧产生拉力,当拉力大于压制力时,弹性部件带动第一转轴与操作支架同向转动,带动主备路切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设计简单,零部件少,生产成本低,同时,同向转动,不需要中间转向,手动操作力小。

Description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是一种常见的低压电器,常用于重要配电场合,用于两路电源的切换,保证在供电过程中常用电源出现故障时,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保证负载端的正常供电;其中,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是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一般都具有自动和手动转换功能。
目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自动转换开关常采用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中的主备回路,在转动过程中,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带动触头组件转动方向通常与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输出轴带动触头组件系统转动的方向不在同一平面上,一个是纵向旋转、一个横向旋转,故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中往往采用齿轮或凸轮传动来改变输出轴的方向。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中的齿轮或凸轮传动方式存在操作机构复杂、零部件多,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操作机构复杂使得操作需要的力较大,导致手动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包括支撑机构、主备路切换机构、及第一电磁驱动机构;所述主备路切换机构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并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支架、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连接组件、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产生压制力的摇臂、弹性部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操作支架、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连接;所述摇臂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摇臂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操作支架转动,所述操作支架拉动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产生变化的拉力,当所述拉力大于所述压制力时,所述弹性部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转动,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摇臂随之转动,进而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操作支架同向转动,所述摇臂转动过程中所述压制力变化,当所述压制力大于所述拉力时,所述第一转轴继续转动至合闸位。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对置并配合带动所述主备路切换机构来回切换的第二电磁驱动机构;所述主备路切换机构还包括带动所述操作支架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且穿设在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上的第二连接轴、两第二连杆、及两第二子连杆;两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两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子连杆一端连接;两所述第二子连杆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操作支架两侧;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驱动时,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移动,所述第二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二子连杆转动,进而所述操作支架向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侧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弹簧、第二静铁芯、第二动铁芯、第二电磁驱动支架、及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动铁芯插设在所述第二弹簧的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轴插设在所述第二动铁芯上,所述第二连接轴两端搭接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延伸端;当所述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二动铁芯下移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下移,进而所述第二连接轴压缩所述第二弹簧;当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第二弹簧回弹带动所述第二动铁芯上移,所述第二动铁芯与所述第二静铁芯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且穿设在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上的第一连接轴、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一子连杆;两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两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子连杆一端连接;两所述第一子连杆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操作支架两侧;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驱动时,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移动,所述第一连接轴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一子连杆转动,进而所述操作支架向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第一静铁芯、第一动铁芯、第一电磁驱动支架、及安装在所述第一静铁芯与所述第一动铁芯之间的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动铁芯插设在所述第一弹簧的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插设在所述第一动铁芯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两端搭接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延伸端;当所述第一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一动铁芯与所述第一静铁芯吸合,所述第一动铁芯下移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下移,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弹簧,当所述第一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第一弹簧回弹带动所述第一动铁芯上移,所述第一动铁芯与所述第一静铁芯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一转轴上的套设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转轴沿第一转轴径向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连接,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作支架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架体、安装于所述架体上方的操作手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应用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所述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还包括壳体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动触头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两侧的主回路静触头组件与备用回路静触头组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电磁驱动机构第一传动组件转动,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操作支架转动,操作支架拉动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对第一连接组件产生变化的拉力,当拉力大于压制力时,弹性部件带动第一连接组件转动,摇臂及第一支架随之转动,进而第一支架带动第一转轴与操作支架同向转动,摇臂转动过程中压制力变化,当压制力大于拉力时,第一转轴继续转动至合闸位;该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设计简单,零部件少,生产成本低,同时,同向转动,不需要中间转向,手动操作力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主回路切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主回路合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备用回路切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备用回路合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及开关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用于实现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主备路开关自动切换或主备路开关手动切换。该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可包括支撑机构、主备路切换机构、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及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该主备路切换机构可转动安装在该支撑机构上,与开关的动触头组件连接,用于带动两段位自动切换开关上的动触头组件进行主备切换。该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与该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对称的安装在支撑机构的两侧,用于主备路切换机构进行主备路切换时提供驱动力,实现主备路自动切换。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可包括两支撑板1;两支撑板1以侧面相对的方式对称设置,支撑板1上设置有数个螺纹孔,例如,三个,三个螺纹孔呈三角形设置在支撑板1上;其中,两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板1的下方,一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螺纹孔沿支撑板1厚度方向贯穿支撑板1,通过螺杆将两支撑板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主备路切换机构安装在两支撑板1之间,故连接后的两支撑板1之间具有一定的容置空间,以安装主备路切换机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可包括第一子支撑板1J、第二子支撑板1k;支撑板1可一体成型,也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将第一子支撑板1J与第二子支撑板1k连接。
第一子支撑板1J可为方型板,但不限于方型板;第一子支撑板1J可包括第一通孔1m。第一通孔1m沿第一子支撑板1J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子支撑板1J。
第一通孔1m设置在第一子支撑板1J的上方。
第二子支撑板1k与第一子支撑板1J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子支撑板1k与第一子支撑板1J的连接端采用了内折设计,使得第二子支撑板1k大致呈L型,通过内折部分将支撑板1与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或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但不限于螺纹连接。
第二子支撑板1k可包括第一支撑柱1a、第一限位柱1d、第二限位柱1f、第三限位柱1b、第四限位柱1h、第一耦合柱1c、第二耦合柱1g、及第三耦合柱1e。第一支撑柱1a、第一限位柱1d、第二限位柱1f、第三限位柱1b、第四限位柱1h、第一耦合柱1c、及第二耦合柱1g均沿支撑板1厚度方向向外侧延伸;第三耦合柱1e沿所述支撑板1厚度方向向内侧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a设置在第二子支撑板1k的中间位置;第一限位柱1d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方且靠近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一侧;第二限位柱1f与第一限位柱1d对称设置;第三限位柱1b设置在靠近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一侧;第四限位柱1h与所述第三限位柱1b对称设置;第一耦合柱1c设置在靠近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一侧;第二耦合柱1g与第一耦合柱1c对称设置在靠近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一侧;第三耦合柱1e设置在第二子支撑板1k上方。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备路切换机构可包括第一转轴4、第一支架5、第一连接组件、摇臂3、弹性部件、操作支架2、第一传动组件9、及第二传动组件11。第一转轴4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一端延伸出支撑机构,用于带动开关触点进行主备路切换。第一支架5固定安装于第一转轴4上,用于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5可滑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支架5及摇臂3转动。摇臂3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机构上,摇臂3另一端可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组件上,用于产生变化的压制力以压制第一连接组件。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操作支架2连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以产生拉力作用到第一连接组件。操作支架2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位于第一限位柱1d与第二限位柱1f之间。第一传动组件9一端与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连接,第一传动组件9另一端与操作支架2转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9在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提供驱动力后将驱动力传递至操作支架2,以使操作支架2转动。第二传动组件11一端与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连接,第二传动组件11另一端与操作支架2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11在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提供驱动力后将驱动力传递至操作支架2,以使操作支架2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与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对称设置,故第一驱动电磁机构8在产生驱动力驱动时操作支架2转动的方向与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产生驱动力时驱动操作支架2转动的方向相反,另外,第一驱动电磁机构8与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对操作支架2提供驱动力时,不能同时提供驱动力。
具体地,第一转轴4一端可转动安装在一支撑板1的第一通孔1m上,第一转轴4另一端穿过另一支撑板1的第一通孔1m并延伸出支撑板1,开关触点安装在第一转轴4延伸出支撑板1的一端,以在第一转轴4转动时带动开关触点进行主备路切换;其中,第一转轴4可为方轴,但不限于方轴。
第一连接组件可包括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架5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轴6在第一支架5上沿第一转轴4径向方向滑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可包括第一连接板5a、第二连接板5b、及第三连接板5c;第一连接板5a、第二连接板5b均呈长椭圆状。第一连接板5a一端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4上,具体为,第一连接板5a与第一转轴4的连接端可设置有沿第一连接板5a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连接板5a的方型孔,通过第一连接板5a上的方型孔将第一连接板5a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并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一连接板5a与第一转轴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5a另一端设置有沿第一连接板5a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连接板5a的腰型孔,该腰型孔的宽度略大于第二转轴6的外径,该长孔的长度大于第二转轴6的外径,以使第二转轴6在沿第一连接板5a的长度方向有滑动空间。第二连接板5b与第一连接板5a平行设置,第二连接板5b的一端采用与第一连接板5a同样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到第一转轴4上;第二连接板5b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5a上位置对应、规格相同的腰型孔;可以理解地,腰型孔的设置以满足第二转轴6沿第一转轴4径向滑动的要求。第三连接板5c为一方型板,第三连接板5c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a套设在第一转轴4的一端,第三连接板5c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板5b套设在第一转轴4的一端,同时,第三连接板5c与第一转轴4之间固定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连接板5a及第二连接板5b与第一转轴4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其中,第二转轴6、第一连接板5a、第二连接板5b、及第三连接板5c均位于两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之间的容置空间内。第二转轴6与第一转轴4平行设置,第二转轴6一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a的腰型孔内,第二转轴6另一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5b的腰型孔内,以使第二转轴6在第一连接板5a与第二连接板5b上同时沿第一转轴4径向滑动。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可设置成一立方块,立方块一端与第一转轴4固定连接,立方块另一端可设置一贯穿该立方块的腰型孔,通过该腰型孔使得第二转轴6沿第一转轴4径向可滑动的安装在立方块内。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摇臂3呈腰型板;但不限于腰型板,例如,可设置为方型板。摇臂3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内侧,摇臂3另一端与第二转轴6一端可转动连接。具体地,摇臂3可设置两个;其中,一摇臂3一端可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6的一端,该摇臂3的另一端可转动耦合在靠近该摇臂3的支撑板1上的第三耦合柱1e;另一摇臂3一端可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6的另一端,该摇臂3的另一端可转动耦合在靠近该摇臂3的支撑板1上的第三耦合柱1e。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可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一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a上的腰型孔,第一连接柱另一端与靠近该第一连接柱的摇臂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一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5b上的腰型孔,第二连接柱另一端与靠近该第二连接柱的摇臂3的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转轴6的两端可分别加设定位销,定位销安装在摇臂3的外侧且与摇臂3相抵接,以防止第二转轴6及摇臂3在转动过程中摇臂3蹿离第二转轴6。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件可包括数个拉簧7,例如,两个。两个拉簧7可平行设置。拉簧7的一端与第二转轴6连接,拉簧7另一端与操作支架2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部件也可为弹性胶圈,弹性胶圈一端与操作支架2连接,弹性胶圈另一端与第二转轴6连接;当然,弹性部件还可为其它的一些拉力件,例如,橡皮筋,橡皮筋两端各设置一挂钩,通过挂钩一端连接到操作支架2,通过另一挂钩连接到第二转轴6。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拉簧7可根据应用情况设置其它数量,例如,三个。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支架2可包括架体2a、及操作手柄2b;操作手柄2b设置于架体2a的上方。架体2a可转动安装在两支撑板1上。
具体地,架体2a可大致呈拱门状,但不限于拱门状。该架体2a可包括顶板、侧板;顶板可呈方型板,顶板上设置有沿顶板厚度方向贯穿顶板的通槽2c、及与通槽2c相交的横杆2d。通槽2c可设置数个,例如,两个;通槽2c可设置为方型槽,但不限于方型槽;通槽2c平行设置在顶板上。其中,通槽2c的槽宽远小于该顶板的宽度,通槽2c的长度小于该顶板的长度。该横杆2d呈柱状,但不限于柱状,横杆2d可设置为两个,横杆2d的轴向长度大于方型槽的宽度,横杆2d沿通槽2c的宽度方向与通槽2c垂直相交。每一通槽2c上设置一横杆2d,每一横杆2d将每一通槽2c分为了两半槽,拉簧7从一半槽穿入,从另一半槽穿出,进而拉簧7与操作支架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槽2c与横杆2d的设置需满足操作支架2在转动过程中拉簧7也可与操作支架2同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同向转动指操作支架2带动拉簧7转动过程中,拉簧7的转动方向与操作支架2在转动时的转动方向一致。
操作手柄2b呈柱状但不限于柱状,该操作手柄2b可设置两方型槽之间,在需要手动切换主备路时,通过操作手柄2b带动操作支架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4同向转动,以实现主备路切换。操作手柄2b直接安装在架体2a,无需另配操作手柄2b,避免了传统两段位自动切换开关另配操作手柄2b容易丢失的问题。
侧板可设置为数个,例如,两个。该侧板对称的设置在顶板的两侧,且与支撑板1平行。其中,侧板可大致呈方型,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顶板进行连接。该侧板沿侧板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凸出,每一凸出沿侧板的厚度向外延伸设置有一第四耦合柱2f,通过第四耦合柱2f将操作支架2可转动地耦合在两支撑板1上。进一步地,侧板的下方沿侧板的厚度方向还设置有贯穿侧板的第二通孔2e,该第二通孔2e可大致呈Ω型,通过第二通孔2e将操作支架2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支撑柱1a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孔2e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撑柱1a的直径且开口端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一支撑柱1a的直径。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9可包括两第一连杆9a、两第一子连杆9c、及第一连接轴9b。第一连接轴9b穿设在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上,且第一连接轴9b的两端位于第一电磁机构两侧。两第一连杆9a对称设置在支撑机构两侧,两第一连杆9a的安装方式相同,具体为,第一连杆9a安装在第一限位柱1d与第三限位柱1b之间,且与支撑板1平行,通过第一限位柱1d对第一连杆9a在运动过程中进行限位;两第一连杆9a的一端对称连接在与第一连接轴9b两端连接,两第一连杆9a另一端与第一子连杆9c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a中间位置通过第一耦合柱1c可转动耦合在支撑板1外侧,以使第一连杆9a在转动过程中作为支点带动第一子连杆9c转动。两第一子连杆9c对称设置在支撑机构两侧,两第一子连杆9c的安装方式相同,具体为,第一子连杆9c另一端设置有一腰型孔,通过该腰型孔第一子连杆9c可转动耦合在操作支架2上、且靠近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一侧的第四耦合柱2f上。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11可包括两第二连杆11a、两第二子连杆11b、及第二连接轴11c。第二连接轴11c穿设在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上,且第二连接轴11c的两端位于第二电磁机构两侧。两第二连杆11a对称设置在支撑机构两侧,两第二连杆11a的安装方式相同,具体为,第二连杆11a安装在第二限位柱1f与第四限位柱1h之间,且与支撑板1平行;第二连杆11a一端与第二连接轴11c一端连接,第二连杆11a另一端与第二子连杆11b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1a中间位置通过第二耦合柱1g可转动耦合在支撑板1外侧,以使第二连杆11a在转动过程中作为支点带动第二子连杆11b转动。两第二子连杆11b的安装方式相同,具体为,第二子连杆11b另一端设置有一腰型孔,通过该腰型孔第二子连杆11b可转动耦合在操作支架2上、且靠近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一侧的第四耦合柱2f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9a、第一子连杆9c、第二连杆11a、及第二子连杆11b均安装在两支撑板1外侧;当然,第一连杆9a、第一子连杆9c、第二连杆11a、及第二子连杆11b也可安装在两支撑板1内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9a与第一子连杆9c需要同侧安装;第二连杆11a与第二子连杆11b也需同侧安装。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可包括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第一弹簧8b、第一电磁线圈、第一动铁芯8c、及第一静铁芯。该第一弹簧8b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上,第一弹簧8b另一端沿第一弹簧8b的中轴线方向向上延伸,用于第一电磁线圈断电后提供动力以使第一动铁芯8c复位。第一电磁线圈安装在第一动铁芯8c与第一静铁芯之间,为第一动铁芯8c与第一静铁芯的吸合提供驱动力。第一动铁芯8c沿第一弹簧8b的中轴线可移动的插设在第一弹簧8b内部。第一静铁芯与第一动铁芯8c上下位相对设置。
具体地,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可大致呈拱门状,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可一次成型,也可由数个顶板及数个侧板组成。顶板可设置为一个,顶板沿顶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直径需满足第一动铁芯8c的可穿入、且小于第一弹簧8b的外径。侧板可设置两个,相对的设置在顶板的两侧,另外,侧板的下侧采用了外折的设计,使侧板呈外L型,通过外折部分将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进行固定。
第一弹簧8b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的顶板上方;需说明的是,第一弹簧8b在安装时,需与第三通孔同轴线安装。
第一动铁芯8c呈柱状体,第一动铁芯8c沿第一弹簧8b的中轴线可移动的插设在第一弹簧8b内部;第一动铁芯8c远离第一静铁芯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动铁芯8c的中轴线垂直相交;第一连接轴9b插设在第四通孔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轴9b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弹簧8b的外径,以使第一连接轴9b可搭接在第一弹簧8b的延伸端,以保证第一动铁芯8c在与第一静铁芯吸合过程中,可通过第一连接轴9b压缩第一弹簧8b。
第一静铁芯固定安装在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上、且与第一动铁芯8c相对设置,以保证在第一电磁线圈通电时,第一静铁芯和第一动铁芯8c可吸合。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可包括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第二弹簧10b、第二电磁线圈、第二动铁芯10c、及第二静铁芯。该第二弹簧10b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上,第二弹簧10b另一端沿第二弹簧10b的中轴线方向向上延伸,用于第二电磁线圈断电后提供动力以使第二动铁芯10c复位。第二电磁线圈安装在第二动铁芯10c与第二静铁芯之间,为第二动铁芯10c与第二静铁芯的吸合提供驱动力。第二动铁芯10c沿第二弹簧10b的中轴线可移动的插设在第二弹簧10b内部。第二静铁芯与第二动铁芯10c上下位相对设置。
具体地,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可大致呈拱门状,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可一次成型,也可由数个顶板及数个侧板组成。顶板可设置为一个,顶板沿顶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有贯穿顶板的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直径需满足第二动铁芯10c的可穿入、且小于第二弹簧10b的外径。侧板可设置两个,相对的设置在顶板的两侧,另外,侧板的下侧采用了外折的设计,使侧板呈外L型,通过外折部分将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进行固定。
第二弹簧10b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的顶板上方;需说明的是,第一弹簧8b在安装时,需与第五通孔同轴线安装。
第二动铁芯10c呈柱状体,第二动铁芯10c沿第二弹簧10b的中轴线可移动的插设在第二弹簧10b内部;第二动铁芯10c远离第二静铁芯的一端设置有第六通孔,第六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二动铁芯10c的中轴线垂直相交;第二连接轴11c插设在第六通孔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轴11c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二弹簧10b的外径,以使第二连接轴10b可搭接在第二弹簧10b的延伸端,以保证第二动铁芯10c在与第二静铁芯吸合过程中,可通过第二连接轴11c压缩第二弹簧10b。
第二静铁芯固定安装在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上、且与第二动铁芯10c上下位相对设置,以保证在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第二静铁芯和第二动铁芯10c可吸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在组装时:先将第一支架5与第一转轴4安装,安装好后将第二转轴6安装在第一支架5上,并将两摇臂3安装在第二转轴6两端,将组装好的部件安装在两支撑板1之间,其中,第一转轴4一端沿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延伸出一支撑板1;然后,将两摇臂3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板1内侧,安装好后将拉簧7一端与第二转轴6连接,拉簧7另一端与操作支架2连接,进而,将操作支架2安装在两支撑板1上;最后,通过第一传动组件9将两支撑板1一侧与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连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11将两支撑板1另一侧与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连接,并将两支撑板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及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上。
本实用新型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在工作时:可分为两种主备路切换模式,一种为手动切换主备路;一种为自动切换主备路。
手动切换主回路或备用回路时:手动向主回路侧扳动开关键13,开关键13传递驱动力至操作支架2,带动操作支架2拉动拉簧7对第二转轴6产生拉力,随着操作支架2的持续转动,拉力逐渐变大,拉簧7在拉伸状态中储能,当操作支架2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拉力大于摇臂3对第二转轴6的压制力,拉簧7开始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带动第一支架及摇臂3转动,第一支架带动第一转轴4与操作支架2同向转动,同时,第二转轴6在第一支架上沿第一转轴4的径向滑动,此时的拉力与压制力继续变化,当向主回路侧转动过程中,压制力大于拉力时,第一转轴4继续转动至合闸位,摇臂3的压制力将第一转轴4压制在主回路合闸位,此时,切换完成。需要说明的是,需要向备用回路切换时,向备用回路侧扳动开关键13;此时,该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的运动过程与向主回路切换时运动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图8所示,自动切换主回路或备用回路时,以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切换安装在主回路侧,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安装在备用回路侧进行说明。具体地,当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进行切换时,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中的第一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使得第一动铁芯8c与第一静铁芯吸合,第一动铁芯8c沿第一弹簧8b中轴线方向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轴9b下压第一弹簧8b,同时,带动操作支架2向主回路侧转动,操作支架2拉动拉簧7对第二转轴6产生拉力,随着操作支架2的持续转动,拉力逐渐变大,拉簧7在拉伸状态中储能,当操作支架2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拉力大于摇臂3对第二转轴6的压制力,拉簧7开始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带动第一支架及摇臂3转动,第一支架带动第一转轴4与操作支架2同向转动,同时,第二转轴6在第一支架上沿第一转轴4的径向滑动,此时的拉力与压制力继续变化,当向主回路侧转动过程中,压制力变化到大于拉力时,第一转轴4继续转动至合闸位,在合闸位后,压制力大于拉力,摇臂3的压制力将第一转轴4压制在主回路合闸位,此时,切换完成。当向备用回路切换时,第一电磁线圈断电,第一弹簧8b释能,通过第一连接轴9b带动第一动铁芯8c复位,此时,第二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使得第二动铁芯10c与第二静铁芯吸合,第二动铁芯10c沿第二弹簧10b中轴线方向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二连接轴11c下压第二弹簧10b,同时,带动操作支架2向备用回路侧转动,操作支架2拉动拉簧7对第二转轴6产生拉力,当操作支架2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拉力大于摇臂3对第二转轴6的压制力,拉簧7开始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第二转轴6带动第一支架及摇臂3转动,第一支架带动第一转轴4与操作支架2同向转动,同时,第二转轴6在第一支架上沿第一转轴4的径向滑动,此时的拉力与压制力继续变化,当向主回路侧转动过程中,压制力变化到大于拉力时,第一转轴4继续转动至合闸位,在合闸位后,压制力大于拉力,摇臂3的压制力将第一转轴4压制在主回路合闸位,此时,切换完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与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结构相同,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也可用至备用回路切换侧,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也可用至主回路切换侧;另外,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通电带动操作支架2转动与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通电带动操作支架2转动时的转动方向是相反方向。第一转轴4转动过程中与操作支架2同向转动,以使转动过程中不需要换向,大大节省了零件,节省了了生产成本,同时,同向转动减少了操作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轴4与操作支架2同向转动中所说的同向不是一个固定方向,与操作支架2的转动方向相关,可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转动;即,当操作支架2顺时针转动时,第一转轴4顺时针转动,当操作支架2逆时针转动时,第一转轴4逆时针转动。
如图9、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该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可包括壳体组件、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动触头组件、主回路静触头组件、及备用回路静触头组件。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安装在壳体组件内;动触头组件安装在第一转轴4延伸部分;主回路静触头组件与备用回路静触头组件相对安装在壳体组件上,且主回路触头与备用回路静触头组件位于第一转轴4的两侧,以使第一转轴4带动动触头组件转动时与主回路静触头组件或备用回路静触头组件耦合;具体地,电磁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带动操作支架2转动,操作支架2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进而带动动触头组件以实现主备路电源的切换。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构思下,将主备路切换机构应用在一种只能手动切换的两段位转换开关上,也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组件可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及开关键13。第一壳体12大致呈立方体,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结构安装在第一壳体12内,其中,第一转轴4沿第一壳体12的侧壁延伸出第一壳体12;第一壳体12上壁设置有沿贯穿第一壳体12上壁的方型孔,开关键13安装在第一壳体12上壁的方型孔内,并沿第一壳体12上壁的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出第一壳体12,开关键13与操作手柄2b固定连接,通过开关键13手动切换主备路电源。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4设置在第二转轴6延伸出第一壳体12的一侧,并与第一壳体12相邻设置,使得第一转轴4延伸出第一壳体12部分位于第二壳体14内。该第二壳体14上设置有数个连接通道,例如,四个;连接通道与第一转轴4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主回路开关触头与备用回路开关触头相对的安装在连接通道的两端,动触头组件对应的安装在第一转轴4上,第一转轴4带动动触头组件转动,进而与主回路开关触头或备用回路开关触头合闸;其中,每一连接通道之间设置有隔离板。可以理解地,连接通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扩展。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主备路切换机构、及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
所述主备路切换机构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并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转轴(4)、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4)上的第一支架(5)、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5)上的第一连接组件、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产生压制力的摇臂(3)、弹性部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操作支架(2)、及第一传动组件(9);
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2)连接;
所述摇臂(3)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摇臂(3)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9)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9)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2)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9)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9)带动所述操作支架(2)转动,所述操作支架(2)拉动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产生变化的拉力,当所述拉力大于所述压制力时,所述弹性部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转动,所述第一支架(5)及所述摇臂(3)随之转动,进而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操作支架(2)同向转动,所述摇臂(3)转动过程中所述压制力变化,当所述压制力大于所述拉力时,所述第一转轴(4)继续转动至合闸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对置并配合带动所述主备路切换机构来回切换的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
所述主备路切换机构还包括带动所述操作支架(2)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11);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1)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1)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2)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1)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4)平行且穿设在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上的第二连接轴(11b)、两第二连杆(11a)、及两第二子连杆(11c);
两所述第二连杆(11a)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11b)的两端,两所述第二连杆(11a)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子连杆(11c)一端连接;
两所述第二子连杆(11c)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操作支架(2)两侧;
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驱动时,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11b)移动,所述第二连接轴(11b)带动所述第二连杆(11a)转动,所述第二连杆(11a)带动所述第二子连杆(11c)转动,进而所述操作支架(2)向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侧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机构(10)包括第二弹簧(10b)、第二静铁芯、第二动铁芯(10c)、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及安装在所述第二静铁芯与所述第二动铁芯(10c)之间的第二电磁线圈;
所述第二弹簧(10b)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驱动支架(10a)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b)另一端向上延伸;
所述第二动铁芯(10c)插设在所述第二弹簧(10b)的通孔内;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轴(11b)插设在所述第二动铁芯(10c)上,所述第二连接轴(11b)两端搭接在所述第二弹簧(10b)的延伸端;当所述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二动铁芯(10c)下移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11b)下移,进而所述第二连接轴(11b)压缩所述第二弹簧(10b);当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第二弹簧(10b)回弹带动所述第二动铁芯(10c)上移,所述第二动铁芯(10c)与所述第二静铁芯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9)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4)平行且穿设在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上的第一连接轴(9b)、两第一连杆(9a)、及两第一子连杆(9c);
两所述第一连杆(9a)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9b)的两端,两所述第一连杆(9a)另一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子连杆(9c)一端连接;
两所述第一子连杆(9c)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操作支架(2)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驱动时,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9b)移动,所述第一连接轴(9b)带动所述第一连杆(9a)转动,所述第一连杆(9a)带动所述第一子连杆(9c)转动,进而所述操作支架(2)向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机构(8)包括第一弹簧(8b)、第一静铁芯、第一动铁芯(8c)、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及安装在所述第一静铁芯与所述第一动铁芯(8c)之间的第一电磁线圈;
所述第一弹簧(8b)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驱动支架(8a)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b)另一端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动铁芯(8c)插设在所述第一弹簧(8b)的通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9b)插设在所述第一动铁芯(8c)上,所述第一连接轴(9b)两端搭接在所述第一弹簧(8b)的延伸端;当所述第一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一动铁芯(8c)与所述第一静铁芯吸合,所述第一动铁芯(8c)下移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9b)下移,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弹簧(8b),当所述第一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第一弹簧(8b)回弹带动所述第一动铁芯(8c)上移,所述第一动铁芯(8c)与所述第一静铁芯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5)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上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5a)及第二连接板(5b)、第三连接板(5c);
所述第三连接板(5c)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5a)及所述第二连接板(5b)在所述第一转轴(4)上的套设端;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转轴(6);
所述第二转轴(6)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a),所述第二转轴(6)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5b);
所述第二转轴(6)沿第一转轴(4)径向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拉簧(7),所述拉簧(7)一端与所述操作支架(2)连接,所述拉簧(7)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支架(2)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架体(2a)、安装于所述架体(2a)上方的操作手柄(2b)。
10.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应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还包括壳体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4)上的动触头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4)两侧的主回路静触头组件与备用回路静触头组件。
CN202320940539.X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Active CN220065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0539.XU CN2200655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0539.XU CN2200655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5527U true CN22006552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5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0539.XU Active CN22006552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5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2099B (zh) 接触器装置
JP2007294363A (ja) 開閉装置の操作機構
CN220065527U (zh)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CN108666158B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0395854C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机构
CN116544052A (zh) 一种两段位自动转换开关操作结构及转换开关
CN115732262A (zh) 操作机构及开关电器
CN117558570A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
CN215955161U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隔离开关
US4255733A (en) Latching switch relay
CN114400160B (zh) 直动式隔离机构
CN215770911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07924775A (zh) 自动转换开关和传动子系统
JPH04306518A (ja) 電気スイッチの手動操作器
CN113745039B (zh)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隔离开关
CN109216060B (zh) 一种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JP4430206B2 (ja) 電磁接触器
CN113972112A (zh) 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0120051U (zh) 转换操作装置
CN215731484U (zh) 电磁操作机构以及真空开关
CN216957788U (zh) 三位置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JP2004039958A (ja) 真空バルブ式負荷時タップ切換装置
CN217881210U (zh) 一种开关的传动装置
CN220065464U (zh) 两路电源转换开关
CN219998097U (zh) 互锁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