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2672U -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2672U
CN220062672U CN202321041223.3U CN202321041223U CN220062672U CN 220062672 U CN220062672 U CN 220062672U CN 202321041223 U CN202321041223 U CN 202321041223U CN 220062672 U CN220062672 U CN 220062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heat
evaporator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12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子天
黄官贤
梁国荣
田建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12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2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2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2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管道和换热片。其中一个管道用于连接水箱,另一个管道用于连接压缩机。至少两个管道穿设换热片并与换热片导热地连接,至少两个管道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片进行热交换,和,每个管道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上述换热器中,通过采用至少两个管道实现至少两种换热介质在同一换热器内与空气换热或至少两种换热介质互相换热的目的,以减少换热介质互相串流的风险,提高换热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燃气热水器与空调等产品内的换热器大部分为单通道形式,即一个换热器内只有一种工质。虽然板式换热器有两种通道,但大部分板式换热器用于水与水之间换热,且通道之间如果泄漏会存在工质互相串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换热器,用于燃气热水器,所述换热器包括:
至少两个管道,其中一个所述管道用于连接水箱,另一个所述管道用于连接压缩机;
换热片,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穿设所述换热片并与所述换热片导热地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片进行热交换,和,每个管道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上述换热器中,通过采用至少两个管道实现至少两种换热介质在同一换热器内与空气换热或至少两种换热介质互相换热的目的,以减少换热介质互相串流的风险,提高换热器的安全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相互间隔设置或贴合设置。
如此,至少两个管道相互间隔设置,以提高温差小的换热介质之间的散热效率,至少两个管道相互贴合设置,以提高温差大的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通过所述换热片间隔,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相互独立设置。
如此,至少两个管道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减少换热介质之间产生互相串流的现象,保证换热器的安全使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换热片长度方向,所述管道呈弯曲状来回穿设所述换热片。
如此,管道呈弯曲状来回穿设换热片,以提高管道与换热片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管道与换热片的换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平行设置。
如此,至少两个管道平行设置,以保证多种换热介质均匀的换热温度,进而提高换热器的安全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介质可以为相同形态的流体,或为不同形态的流体。
如此,通过多种形态的换热介质流体,使得换热器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换热方式,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换热需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换热片,多个所述换热片间隔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管道上。
如此,通过设置多个换热片以增大换热片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呈迂回弯曲状形成第一管道层,所述第二管道呈迂回弯曲状形成第二管道层,所述第一管道层和所述第二管道层平行设置,沿所述换热器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管道层和所述第二管道层错开一定距离。
如此,第一管道层和第二管道层错开一定距离,以延长多种换热介质的换热距离,使得多种换热介质换热充分,进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换热器。
上述燃气热水器中,通过采用至少两个管道实现至少两种换热介质在同一换热器内与空气换热或至少两种换热介质互相换热的目的,以减少换热介质互相串流的风险,提高换热器的安全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冷凝器、制冰蒸发器和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和所述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包括所述换热器。
如此,冷凝器包括至少两个管道的换热器,使得水箱的低温水辅助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散热,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冷凝器、制冰蒸发器和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和所述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制冷风蒸发器包括所述换热器。
如此,制冷风蒸发器包括至少两个管道的换热器,使得水箱的低温水辅助低压的雾状冷媒吸热气化,进而提高制冷风蒸发器的制冷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换热器中换热介质换热前和换热介质换热后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换热器-10、水箱-20、压缩机-30、冷凝器-40、制冰蒸发器-50、制冷风蒸发器-60、供热水模块-70、水泵-80、制冷风风机-90、管道-11、换热片-12、燃气热水器-100、第一管道-111、第二管道-112、第一管道层-113、第二管道层-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本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换热器10用于燃气热水器100,换热器10包括至少两个管道11和换热片12。其中一个管道11用于连接水箱20,另一个管道11用于连接压缩机30。至少两个管道11穿设换热片12并与换热片12导热地连接,至少两个管道11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片12进行热交换,和,每个管道11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片12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上述换热器10中,通过采用至少两个管道11实现至少两种换热介质在同一换热器10内与空气换热或至少两种换热介质互相换热的目的,以减少换热介质互相串流的风险,提高换热器10的安全性。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0可以为冷凝器,也可以为蒸发器,还可以为其他功能的换热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设置至少两个管道11,以实现多种换热介质在同一换热器10同时换热的需求。管道11的设置保证多种换热介质相互隔开,防止多种换热介质产生互相串流的现象,提高安全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管道11可以为耐高温高湿和耐腐蚀的材料。管道11可以为铜管材质,还可以为其他材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换热片12与管道11导热连接,用于加快管道11内换热介质的换热速度。详细地,换热片12可以设置较大的表面积,以增大换热片1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箱20用于形成低温水,压缩机30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低温水和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同时通过不同的管道11输送至换热器10进行热交换。也即是,低温水可通过换热片12传递冷量至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管道,以使得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降温液化,从而实现低温水给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降温的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30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散热和降压限流等方式转换为低压的雾状冷媒,水箱20产生的低温水和低压的雾状冷媒同时通过不同的管道11输送至换热器10进行热交换。也即是,低压的雾状冷媒通过换热片12吸收低温水的热量以气化,使得低温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低温水和低压的雾状冷媒共同制冷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水箱20产生的水流经过多次辅助降温后温度升高,形成高温水。高温水和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同时通过不同的管道11输送至换热器10进行热交换。也即是,高温水和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分别与换热器10中的空气进行换热,通过空气流通带走高温水的热量和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热量,从而实现高温水和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共同散热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间隔设置或贴合设置。
如此,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间隔设置,以提高温差小的换热介质之间的散热效率,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贴合设置,以提高温差大的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间隔设置,使得多种换热介质在温差较小的情况下,多种换热介质可以分别与换热器10中的空气进行换热,以同时实现散热的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贴合设置,使得多种换热介质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多种换热介质通过管道11传热,以提高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例如,低温水和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贴合设置的至少两个管道11,换热介质之间的传热速度更快,以提高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散热液化效率。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通过换热片12间隔,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独立设置。
如此,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独立设置,减少换热介质之间产生互相串流的现象,保证换热器10的安全使用。
具体地,换热片12可以为耐高温的导热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片12可以为铝箔换热片。
至少两个管道11通过换热片12间隔,以增大管道11与换热片12的接触面积,使得管道11内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片12与空气换热,提高换热片12的换热速度。
至少两个管道11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多种换热介质不易产生串流现象,从而保证换热器10的安全使用。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换热片12长度方向,管道11呈弯曲状来回穿设换热片12。
如此,管道11呈弯曲状来回穿设换热片12,以提高管道11与换热片12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管道11与换热片12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管道11呈弯曲状来回穿设换热片12,使得管道11的大部分面积位于换热片12围设的区域内,从而增大管道11与换热片12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管道11呈弯曲状来回设置,可以延长管道11内换热介质的换热时间,保证换热介质与换热片12可以充分换热,进而提高换热介质与换热片12之间的传热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保证换热介质的高换热效率的前提下,管道11也可以通过盘旋的方式设置,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平行设置。
如此,至少两个管道11平行设置,以保证多种换热介质均匀的换热温度,进而提高换热器10的安全性。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平行设置,以保证从不同管道11进入换热器10的多种换热介质的流动环境相同,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换热效率的影响,进而提高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平行设置,使得至少两个管道11内多种换热介质的换热温度均匀,以提高换热器10的安全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换热介质可以为相同形态的流体,或为不同形态的流体。
如此,通过多种形态的换热介质流体,使得换热器10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换热方式,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换热需求。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介质可以为气体,也可以为液体,还可以为其他形态的流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也即是,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方式可以为气体与气体换热,也可以为气体与液体换热,还可以为液体与液体换热,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例如,气体与气体换热可以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空气进行降温。气体与液体换热可以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低温水进行降温。液体与液体换热可以为低压的雾状冷媒通过低温水升温以气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换热介质换热前的成分与换热介质换热后的成分不变,换热介质的状态可能改变。例如,在换热介质分别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和低温水的情况下,对于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过换热转化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换热前后冷媒的成分没有改变,冷媒的状态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对于低温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低温水经过换热后的水温稍有升高,形成温度稍高的水,换热前后水的成分没有改变,水的状态也没有改变。
不同换热介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至少两个管道11使得不同换热介质独立换热,以提高换热器10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换热器10包括多个换热片12,多个换热片12间隔设置在至少两个管道11上。
如此,通过设置多个换热片12以增大换热片12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换热片12,可以增大换热片12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换热片12与管道11的换热效率。
多个换热片12间隔设置在至少两个管道11,使得管道11两侧可以均匀散热,提高换热器10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多个换热片12间隔设置在至少两个管道11,使得至少两个管道11的两侧均连接有换热片12,以加快管道11与换热片12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换热器10的换热效果。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管道11包括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第一管道111呈迂回弯曲状形成第一管道层113,第二管道112呈迂回弯曲状形成第二管道层114,第一管道层113和第二管道层114平行设置,沿换热器10长度方向,第一管道层113和第二管道层114错开一定距离。
如此,第一管道层113和第二管道层114错开一定距离,以延长多种换热介质的换热距离,使得多种换热介质换热充分,进而提升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管道111可用于通过上下迂回弯曲的第一管道层113输送换热介质,便于换热介质与换热片12充分换热。例如,第一管道111输送的换热介质可以为水。第二管道112可用于通过上下迂回弯曲的第二管道层114输送换热介质,便于换热介质与换热片12充分换热。例如,第二管道112输送的换热介质可以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第一管道层113和第二管道层114平行设置,以减少温差较小的多种换热介质的接触,以提高至少两个管道11的散热效率。
第一管道层113和第二管道层114错开一定距离,与第一管道层113和第二管道层114直接相对设置比较,使得至少两个管道11之间的换热片12受热分散,以延长至少两个管道11内多种换热介质的换热距离,使得多种换热介质换热充分,进而提升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100,燃气热水器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10。
上述燃气热水器100中,通过采用至少两个管道11实现至少两种换热介质在同一换热器10内与空气换热或至少两种换热介质互相换热的目的,以减少换热介质互相串流的风险,提高换热器10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换热器10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器100,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燃气热水器100还包括供热水模块70、水泵80和制冷风风机90。供热水模块70用于燃烧燃气产生热水,以满足用户使用热水的需求。水泵80用于加快换热器10和水箱20之间的水流速度,促进水的循环使用。制冷风风机90用于将换热降温后的空气吹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制冷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燃气热水器100包括但不限于供热水与制冷一体设备、或供热水、制冰和制冷一体设备等。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燃气热水器100包括冷凝器40、制冰蒸发器50和制冷风蒸发器60,冷凝器40连接制冰蒸发器50和制冷风蒸发器60,冷凝器40包括换热器10。
如此,冷凝器40包括至少两个管道11的换热器10,使得水箱20的低温水辅助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散热,进而提高冷凝器40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4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管道11的换热器10,制冰蒸发器50可以为单通道蒸发器,制冷风蒸发器60可以为单通道蒸发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制冰蒸发器50用于通过水箱20的水制冰,并将低温水通过其中一个管道11供给至冷凝器40以辅助换热介质散热。压缩机30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也即是,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另一个管道11同时输送至冷凝器40以散热液化。
制冷风蒸发器60用于将冷凝器40散热后的冷媒气化以制冷风。
换热后的水通过水流回路回到水箱20重复制冰,以循环利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燃气热水器100还包括供热水模块70、水泵80和制冷风风机90。供热水模块70用于燃烧燃气产生热水,以满足用户使用热水的需求。水泵80用于加快换热器10和水箱20之间的水流速度,促进水的循环使用。制冷风风机90用于将换热降温后的空气吹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制冷效率。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燃气热水器100包括冷凝器40、制冰蒸发器50和制冷风蒸发器60,冷凝器40连接制冰蒸发器50和制冷风蒸发器60,制冷风蒸发器60包括换热器10。
如此,制冷风蒸发器60包括至少两个管道11的换热器10,使得水箱20的低温水辅助低压的雾状冷媒吸热气化,进而提高制冷风蒸发器60的制冷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制冷风蒸发器60包括至少两个管道11的换热器10,冷凝器40可以为单通道冷凝器,制冰蒸发器50可以为单通道蒸发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40用于将压缩机30输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降温液化,通过其中一个管道11供给冷媒至制冷风蒸发器60。制冰蒸发器50用于通过水箱20的水制冰,同时将低温水通过另一个管道11供给至制冷风蒸发器60。低温水用于辅助冷媒吸热气化,以提高制冷风蒸发器60的制冷效率。
换热后的水通过水流回路回到水箱20重复制冰,以循环利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燃气热水器100还包括供热水模块70、水泵80和制冷风风机90。供热水模块70用于燃烧燃气产生热水,以满足用户使用热水的需求。水泵80用于加快换热器10和水箱20之间的水流速度,促进水的循环使用。制冷风风机90用于将换热降温后的空气吹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制冷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者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换热器,用于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至少两个管道,其中一个所述管道用于连接水箱,另一个所述管道用于连接压缩机;
换热片,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穿设所述换热片并与所述换热片导热地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片进行热交换,和,每个管道内的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相互间隔设置或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管道通过所述换热片间隔,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相互独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片长度方向,所述管道呈弯曲状来回穿设所述换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可以为相同形态的流体,或为不同形态的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换热片,多个所述换热片间隔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呈迂回弯曲状形成第一管道层,所述第二管道呈迂回弯曲状形成第二管道层,所述第一管道层和所述第二管道层平行设置,沿所述换热器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管道层和所述第二管道层错开一定距离。
9.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冷凝器、制冰蒸发器和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和所述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包括所述换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冷凝器、制冰蒸发器和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制冰蒸发器和所述制冷风蒸发器,所述制冷风蒸发器包括所述换热器。
CN202321041223.3U 2023-04-28 2023-04-28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Active CN220062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1223.3U CN220062672U (zh) 2023-04-28 2023-04-28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1223.3U CN220062672U (zh) 2023-04-28 2023-04-28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2672U true CN22006267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5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1223.3U Active CN220062672U (zh) 2023-04-28 2023-04-28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2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1806B (zh) 多管路逆送溫差流體之吸熱或釋熱裝置
JP5275929B2 (ja) 冷却装置
TW201115094A (en) Heat absorbing or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double-scroll piping transmit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fluid
WO1999050604A1 (fr) Dispositif thermoelectrique de refroidissement utilisant un thermotube conducteur et diffuseur
US20080271478A1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vaporation Plate for a Low Temperature Cooling System
CN102128517A (zh) 冷热交换装置
CN220062672U (zh) 换热器和燃气热水器
CN104697247A (zh) 一种壳管式多功能换热器
CN217952747U (zh) 用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换热系统
CN111503943A (zh) 用于空调的散热系统、空调
CN206251568U (zh)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液冷结合的散热系统
CN216048500U (zh) 一种过冷型高效蒸发式冷凝器
CN113587498B (zh) 一种过冷型高效蒸发式冷凝器
CN210463384U (zh) 空调系统
CN210718198U (zh) 一种液冷一体式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04494920U (zh) 一种壳管式多功能换热器
CN104266411B (zh) 一种复合制冷系统用组合式风冷换热总成
CN207751198U (zh) 一体式带热源型加热式制冷机组
CN209267917U (zh) 一种热回收模块化数据中心
CN101963413A (zh) 一种有冷媒输出的半导体加热式沐浴水箱
CN110274330A (zh) 一种太阳能节能空调器
CN111212553A (zh) 多温区冷液系统
KR20070005831A (ko) 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
CN219264626U (zh) 一种用于冰箱底置翅片冷凝散热组件
CN215724526U (zh) 制冷结构与制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