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8989U -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8989U
CN220058989U CN202320772220.0U CN202320772220U CN220058989U CN 220058989 U CN220058989 U CN 220058989U CN 202320772220 U CN202320772220 U CN 202320772220U CN 220058989 U CN220058989 U CN 220058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beam
reinforcing
building
movable column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22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
刘瑜
张学伟
徐恒春
孙宇
尹维喜
叶兰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22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8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8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8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包括固定块、加固框与斜撑件,所述固定块与斜撑件铰接,所述斜撑件包括支撑柱和活动柱,用于调节斜撑件的长度,以此适应不同场合,所述加固框用来加固结构梁,所述加固框的顶部铰接有可固定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可升降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抵接于所述加固框内结构梁的上端面,利用加固框来对结构梁进行包裹加固,并利用固定块、支撑柱以及活动柱形成的倾斜支撑结构,不会影响结构梁下方的其他建筑结构,而且无需在结构梁在进行开孔打入螺栓即可安装,能够分担结构梁的负荷压力,本结构能够保证结构梁本身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结构梁承担负荷的效果,一般会采用加固结构来对结构梁进行加固处理,但是,现有的结构梁加固结构,常见的,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结构梁下端面设置垂直的支撑件,以此分担更高的负荷,而这种加固结构在使用时,占用结构梁下方过多的空间,会影响施工人员对建筑的其他结构进行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解决现有的结构梁加固结构过多占用结构梁下方空间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支撑固定所述结构梁,所述加固结构包括:
从所述结构梁的底部卡套于所述结构梁上的加固框;
一端铰接在所述加固框底部的斜撑件;以及
与所述斜撑件另一端铰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竖向结构的对应部位上。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撑件的长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撑件包括内部形成有调节腔的支撑柱以及插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活动柱,通过调节所述活动柱插入到所述调节腔内的部分的长度来实现调节所述斜撑件的长度,所述活动柱在调节好位置后通过定位插销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固定块铰接;
所述活动柱与所述加固框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置于所述支撑柱的调节腔内的弹簧,所述弹簧支撑在所述活动柱和所述支撑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柱上设有多个贯穿孔;
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一连接孔;
在所述活动柱调节好位置后,通过一定位插销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贯穿孔并在端部螺接一锁紧螺母实现连接所述活动柱和所述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框的顶部连接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结构梁的上方,通过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加固框将所述结构梁围合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螺接一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靠近所述结构梁的端部设有抵接板,通过旋拧所述调节螺杆可使得所述抵接板抵压在所述结构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限位板上方的端部处设有拧帽。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一端通过合页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加固框的一侧,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加固框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框底面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斜撑件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固框来对结构梁进行加固,并利用固定块、支撑柱以及活动柱形成的倾斜支撑结构,不会影响结构梁下方的其他建筑结构,而且无需在结构梁进行开孔打入螺栓即可安装,能够分担结构梁的负荷压力,本结构能够保证结构梁本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与结构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中支撑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中加固框的剖视图。
图中:1、固定块;101、固定耳;102、固定孔;2、支撑柱;201、定位插销;202、紧锁螺母;203、调节腔;204、弹簧;3、活动柱;301、贯穿孔;4、支撑板;5、加固框;6、限位板;601、紧固螺栓;602、螺纹孔;7、调节螺杆;8、抵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的加固结构,能够利用加固框来对结构梁进行包裹加固,并利用固定块、支撑柱以及活动柱形成的倾斜支撑结构,不仅美观,不会影响结构梁下方的其他建筑结构,而且能够分担结构梁的负荷压力,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负荷,达到加固的效果,且无需在结构梁在进行开孔打入螺栓即可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打孔配合螺栓才能安装的加固结构,本结构能够保证结构梁本身的强度。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加固结构垂直在结构梁下方设置造成的占用结构梁下方空间过多、影响其他结构的施工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加固框、斜撑件和固定块铰接的连接方式,固定块固定在垂直平面上,为结构梁提供了牢固稳定的支撑,使得结构梁不会发生移动,提高了结构梁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下面结合对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与结构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用于借助与结构梁连接的竖向结构对该结构梁进行支撑,该加固结构包括加固框5、斜撑件以及固定块1,其中加固框5从结构梁的底部卡套在结构梁上,斜撑件的一端铰接在加固框5的底部;固定块1与斜撑件的另一端铰接,该固定块1固定在竖向结构的对应部位上。
斜撑件呈倾斜的状态支撑在竖向结构和结构梁的底部,从而对结构梁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斜撑件的长度可调节,通过调节斜撑件的长度可实现调节斜撑件的支撑角度,以提高加固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斜撑件包括支撑柱2和活动柱3,支撑柱2的内部形成有调节腔203,活动柱3插设于调节腔203内,通过调节活动柱3插入到调节腔203内的部分的长度来实现调节斜撑件的长度,该活动柱3在调节好位置后通过定位插销201与支撑柱2连接,该支撑柱2远离活动柱3的一端与固定块1铰接,活动柱3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与加固框5铰接。
较佳地,结合图2所示,固定块1上设有一对耳座,支撑柱2的端部插设于一对耳座之间,并通过穿设的销轴可转动的连接在一对耳座上。
再进一步,如图3所示,还包括一弹簧204,该弹簧204设于支撑柱2的调节腔203内,且该弹簧204的一端与调节腔203的底部连接,弹簧204另一端与活动柱3另一端连接,弹簧204对活动柱3产生一个弹力,以此来提高活动柱3和支撑柱2连接的牢固性。
较佳地,活动柱3上设有多个贯穿孔301,支撑柱2的顶部设有一个连接孔,根据所需长度调整连接孔与对应的贯穿孔301相对齐,并通过一定位插销201穿过连接孔和贯穿孔301,在定位插销201端部螺接一锁紧螺母,实现活动柱3和支撑柱2的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加固框5的顶部连接有一个限位板6,限位板6设置于结构梁上方,通过限位板6和加固框5将结构梁围合起来,结合图4所示,在限位板6上中心处开设一螺纹孔602,螺纹孔602螺接一调节螺杆7,调节螺杆7靠近结构梁的端部设有抵接板8,抵接板可以通过旋拧调节螺杆7抵压在不同尺寸的结构梁上,调节螺杆7另一端设有拧帽,拧帽上有条纹,方便旋拧。
较佳地,限位板6的一端通过合页可转动连接在加固框5的一侧,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601可拆卸的连接在加固框5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加固框5顶端设有水平板,限位板6连接在水平板上,提高限位板6和加固框5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加固框5底面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与斜撑件铰链连接,提高斜撑件和加固框5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得益于固定块、支撑柱、活动柱、支撑板以及加固框的配合,能够利用加固框来对结构梁进行包裹加固,并利用固定块、支撑柱以及活动柱形成的倾斜支撑结构,通过固定于建筑内壁、建筑支柱等结构上,来对加固框的下端面进行支撑,不仅美观,不会影响结构梁下方的其他建筑结构,而且能够分担结构梁的负荷压力,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负荷,达到加固的效果,且固定块、支撑柱以及活动柱形成倾斜支撑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支撑长度,以此调整支撑的倾斜程度,即能够改变对加固框的负荷分担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固框、限位板、调节螺杆以及抵接板的配合,无需在结构梁在进行开孔打入螺栓,即可将加固框固定于结构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打孔配合螺栓才能固定的加固结构,本结构能够保证结构梁本身的强度。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用于借助与所述结构梁连接的竖向结构对所述结构梁进行支撑加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
从所述结构梁的底部卡套于所述结构梁上的加固框;
一端铰接在所述加固框底部的斜撑件;以及
与所述斜撑件另一端铰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竖向结构的对应部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的长度可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包括内部形成有调节腔的支撑柱以及插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活动柱,通过调节所述活动柱插入到所述调节腔内的部分的长度来实现调节所述斜撑件的长度,所述活动柱在调节好位置后通过定位插销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固定块铰接;
所述活动柱与所述加固框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所述支撑柱的调节腔内的弹簧,所述弹簧支撑在所述活动柱和所述支撑柱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上设有多个贯穿孔;
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一连接孔;
在所述活动柱调节好位置后,通过一定位插销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贯穿孔并在端部螺接一锁紧螺母实现连接所述活动柱和所述支撑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框的顶部连接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结构梁的上方,通过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加固框将所述结构梁围合起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螺接一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靠近所述结构梁的端部设有抵接板,通过旋拧所述调节螺杆可使得所述抵接板抵压在所述结构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限位板上方的端部处设有拧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一端通过合页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加固框的一侧,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加固框的另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框底面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斜撑件铰链连接。
CN202320772220.0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Active CN220058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2220.0U CN22005898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2220.0U CN22005898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8989U true CN220058989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2220.0U Active CN22005898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8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7349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装配方法
CN114775859B (zh) 一种互为玻璃肋支撑的超大跨度全玻璃幕墙系统
CN220058989U (zh) 一种建筑结构梁的加固结构
CN101949187B (zh) 一种单元式幕墙三维调节定位的受力装置
CN115405053B (zh) 承载屋顶光伏组件的钢结构屋顶
CN217076793U (zh) 一种塔吊安装调节底座
CN116192012A (zh) 跟踪式柔性光伏支架
CN211899266U (zh) 一种房屋建筑立柱结构
CN2125624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装配式建筑模板组件
CN110820575B (zh) 对小桥墩进行稳固补偿的临时支墩
CN220870258U (zh) 一种抗震型钢结构构件
CN214885461U (zh) 一种建筑用可抗震的支撑模板
CN220203056U (zh) 一种幕墙抗震连接结构
CN215805792U (zh) 一种可调节电机支撑架
CN219931593U (zh) 铝模板高度调节装置
CN220848661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固定支座
CN220790527U (zh) 一种悬挑架用撑托结构
CN113944235B (zh) 一种锯齿状飘板的悬挑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
CN201762853U (zh) 一种单元式幕墙三维调节定位的受力装置
CN219387065U (zh) 建筑工程用盘扣式脚手架
CN217150753U (zh) 一种木屋墙体连接件
CN216075525U (zh) 一种装配式地脚螺栓定位装置
CN219386637U (zh) 一种抗拉型建筑结构框架
CN21995265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模板
CN211949196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