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8346U -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8346U
CN220058346U CN202320435297.9U CN202320435297U CN220058346U CN 220058346 U CN220058346 U CN 220058346U CN 202320435297 U CN202320435297 U CN 202320435297U CN 220058346 U CN220058346 U CN 220058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annular
steel pipe
pipe colum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52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彪峰
刘涛
黄远威
叶泽霖
杨林
王华超
裴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52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8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8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8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和钢筒,所述钢筒套设在混凝土柱上,还包括:第一环形连接板,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柱的顶部,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与钢筒的顶端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将钢管柱滑动插入矩形套管内,使得圆形连接板和第二环形连接板下降,随后转动第二环形连接板,使得环形卡箍被带动在第一环形凹槽内转动,直至第二环形连接板上的多个第三通孔分别对准对应的螺栓,将钢管柱继续插入矩形套管,直至螺栓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随后拧紧螺栓帽,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钢管柱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钢管柱出现晃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钢结构厂房或仓库被建造出来,其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先在地基中浇筑出混凝土柱,以便对钢管柱进行安装固定,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整个钢结构框架的稳定性,相较于将钢管柱直接打入地下具有更好的支撑强度,能够更好的减少沉降问题,当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一般是采用叠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点的连接强度。
但是,现有的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点一般是通过在混凝土柱中预埋的连接座与钢管柱进行多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的,连接点结构强度较低,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和钢筒,所述钢筒套设在混凝土柱上,还包括:
第一环形连接板,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柱的顶部,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与钢筒的顶端焊接,所述混凝土柱内埋设有顶部为开口的矩形套管,所述矩形套管的顶端与第一环形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所述矩形套管内滑动安装有钢管柱,所述钢管柱滑动贯穿第一环形连接板;
圆形连接板,所述圆形连接板固定套设在钢管柱上,所述圆形连接板与第一环形连接板的顶部接触,所述圆形连接板上转动套设有第二环形连接板,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与第一环形连接板的顶部接触,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外侧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环形卡箍,所述环形卡箍与第二环形连接板的内壁焊接;
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上贯穿有六个第三通孔,六个所述第三通孔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第三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与第一环形连接板的顶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钢管柱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多个插杆,所述钢管柱的两侧内壁上均贯穿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矩形套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插杆滑动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卡槽内,所述插杆与卡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铰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竖板铰接,两个所述连接块上螺纹贯穿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钢管柱的一侧内壁上贯穿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矩形套管外,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钢管柱内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混凝土柱内埋设有多个锚杆,所述锚杆与钢筒的内壁焊接,多个所述锚杆呈环形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钢管柱内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贯穿有第四通孔,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贯穿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双向丝杆上。
优选的,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四个圆孔,四个所述圆孔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矩形套管内固定安装有四个横杆,所述横杆滑动贯穿对应的两个圆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双向丝杆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与对应的竖板焊接,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杆转动安装在对应的通槽内,所述连接块顶部贯穿有螺纹通孔,所述双向丝杆螺纹贯穿两个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与环形卡箍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先将钢管柱滑动插入矩形套管内,使得圆形连接板和第二环形连接板下降,随后转动第二环形连接板,使得环形卡箍被带动在第一环形凹槽内转动,直至第二环形连接板上的多个第三通孔分别对准对应的螺栓,将钢管柱继续插入矩形套管,直至螺栓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随后拧紧螺栓帽,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钢管柱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钢管柱出现晃动问题;
其二:本实用新型使用矩形插头扳手插入矩形凹槽内,然后转动转轴,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个连接块垂直移动并相互靠近,使得连接杆被带动转动并趋于水平,使得两个竖板被推动横向滑动并相互远离,同时竖板带动多个插杆滑动贯穿第一通孔并进入卡槽内,使得钢管柱与矩形套管被固定在一起,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能够实现对钢管柱与混凝土柱的快速连接固定,减少了螺栓的使用,安装省时省力,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安全性和安装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竖板和插杆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管柱、圆形连接板和第二环形连接板的俯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混凝土柱;2、钢筒;3、第一环形连接板;4、矩形套管;5、钢管柱;6、竖板;7、插杆;8、第一通孔;9、卡槽;10、连接块;11、连接杆;12、双向丝杆;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通孔;15、转轴;16、第二锥齿轮;17、矩形凹槽;18、圆形连接板;19、第二环形连接板;20、第一环形凹槽;21、环形卡箍;22、第三通孔;2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图7所示,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和钢筒2,钢筒2套设在混凝土柱1上,还包括:
第一环形连接板3,第一环形连接板3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柱1的顶部,第一环形连接板3与钢筒2的顶端焊接,混凝土柱1内埋设有顶部为开口的矩形套管4,矩形套管4的顶端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底部焊接,矩形套管4内滑动安装有钢管柱5,钢管柱5滑动贯穿第一环形连接板3;
圆形连接板18,圆形连接板18固定套设在钢管柱5上,圆形连接板18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顶部接触,圆形连接板18上转动套设有第二环形连接板19,先将钢管柱5滑动插入矩形套管4内,使得圆形连接板18和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下降,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顶部接触,圆形连接板18的外侧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0,第一环形凹槽20内转动安装有环形卡箍21,环形卡箍21与第二环形连接板19的内壁焊接;
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上贯穿有六个第三通孔22,六个第三通孔22呈环形阵列排布,第三通孔22内设有螺栓23,螺栓23的底端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顶部焊接,转动第二环形连接板19,使得环形卡箍21被带动在第一环形凹槽20内转动,直至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上的多个第三通孔22分别对准对应的螺栓23,将钢管柱5继续插入矩形套管4,直至螺栓23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22,随后拧紧螺栓帽,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钢管柱5与混凝土柱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钢管柱5出现晃动问题。
进一步地,钢管柱5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竖板6,两个竖板6相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多个插杆7,钢管柱5的两侧内壁上均贯穿有多个第一通孔8,矩形套管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9,插杆7滑动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8并延伸至卡槽9内,插杆7与卡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竖板6之间设有两个连接块10,连接块10上铰接有两个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竖板6铰接,两个连接块10上螺纹贯穿有双向丝杆12,双向丝杆12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13,钢管柱5的一侧内壁上贯穿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位于矩形套管4外,第二通孔14内转动贯穿有转轴15,转轴15位于钢管柱5内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使用矩形插头扳手插入矩形凹槽17内,然后转动转轴15,转轴15带动第二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6带动第一锥齿轮13转动,第一锥齿轮13带动双向丝杆12转动,双向丝杆12带动两个连接块10垂直移动并相互靠近,使得连接杆11被带动转动并趋于水平,使得两个竖板6被推动横向滑动并相互远离,竖板6带动多个插杆7滑动贯穿第一通孔8并进入卡槽9内,使得钢管柱5与矩形套管4被固定在一起,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能够实现对钢管柱5与混凝土柱1的快速连接固定,减少了螺栓23的使用,安装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第二通孔14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轴15上,转轴15远离第一锥齿轮13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凹槽17,混凝土柱1内埋设有多个锚杆,锚杆与钢筒2的内壁焊接,多个锚杆呈环形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钢管柱5内焊接有横板,横板上贯穿有第四通孔,双向丝杆12转动贯穿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双向丝杆12上。
进一步地,竖板6上开设有四个圆孔,四个圆孔呈矩形阵列排布,矩形套管4内固定安装有四个横杆,横杆滑动贯穿对应的两个圆孔。
进一步地,连接杆11远离双向丝杆12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与对应的竖板6焊接,连接块10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连接杆11转动安装在对应的通槽内,连接块10顶部贯穿有螺纹通孔,双向丝杆12螺纹贯穿两个螺纹通孔。
进一步地,第一环形凹槽2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滑块与环形卡箍21焊接。
工作原理:安装时先将钢管柱5滑动插入矩形套管4内,使得圆形连接板18和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下降,随后转动第二环形连接板19,使得环形卡箍21被带动在第一环形凹槽20内转动,直至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上的多个第三通孔22分别对准对应的螺栓23,将钢管柱5继续插入矩形套管4,直至螺栓23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22,随后拧紧螺栓帽,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钢管柱5与混凝土柱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钢管柱5出现晃动问题。
通过使用矩形插头扳手插入矩形凹槽17内,然后转动转轴15,转轴15带动第二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6带动第一锥齿轮13转动,第一锥齿轮13带动双向丝杆12转动,双向丝杆12带动两个连接块10垂直移动并相互靠近,使得连接杆11被带动转动并趋于水平,使得两个竖板6被推动横向滑动并相互远离,同时竖板6带动多个插杆7滑动贯穿第一通孔8并进入卡槽9内,使得钢管柱5与矩形套管4被固定在一起,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能够实现对钢管柱5与混凝土柱1的快速连接固定,减少了螺栓23的使用,安装省时省力,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安全性和安装施工效率。

Claims (7)

1.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和钢筒(2),所述钢筒(2)套设在混凝土柱(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环形连接板(3),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3)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柱(1)的顶部,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3)与钢筒(2)的顶端焊接,所述混凝土柱(1)内埋设有顶部为开口的矩形套管(4),所述矩形套管(4)的顶端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底部焊接,所述矩形套管(4)内滑动安装有钢管柱(5),所述钢管柱(5)滑动贯穿第一环形连接板(3);
圆形连接板(18),所述圆形连接板(18)固定套设在钢管柱(5)上,所述圆形连接板(18)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顶部接触,所述圆形连接板(18)上转动套设有第二环形连接板(19),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顶部接触,所述圆形连接板(18)的外侧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0),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内转动安装有环形卡箍(21),所述环形卡箍(21)与第二环形连接板(19)的内壁焊接;
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19)上贯穿有六个第三通孔(22),六个所述第三通孔(22)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第三通孔(22)内设有螺栓(23),所述螺栓(23)的底端与第一环形连接板(3)的顶部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5)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竖板(6),两个所述竖板(6)相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多个插杆(7),所述钢管柱(5)的两侧内壁上均贯穿有多个第一通孔(8),所述矩形套管(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9),所述插杆(7)滑动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8)并延伸至卡槽(9)内,所述插杆(7)与卡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竖板(6)之间设有两个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上铰接有两个连接杆(11),两个所述连接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竖板(6)铰接,两个所述连接块(10)上螺纹贯穿有双向丝杆(12),所述双向丝杆(12)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钢管柱(5)的一侧内壁上贯穿有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位于矩形套管(4)外,所述第二通孔(14)内转动贯穿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位于钢管柱(5)内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锥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4)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轴(15)上,所述转轴(15)远离第一锥齿轮(13)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凹槽(17),所述混凝土柱(1)内埋设有多个锚杆,所述锚杆与钢筒(2)的内壁焊接,多个所述锚杆呈环形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5)内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贯穿有第四通孔,所述双向丝杆(12)转动贯穿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双向丝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6)上开设有四个圆孔,四个所述圆孔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矩形套管(4)内固定安装有四个横杆,所述横杆滑动贯穿对应的两个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远离双向丝杆(12)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与对应的竖板(6)焊接,所述连接块(10)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杆(11)转动安装在对应的通槽内,所述连接块(10)顶部贯穿有螺纹通孔,所述双向丝杆(12)螺纹贯穿两个螺纹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与环形卡箍(21)焊接。
CN202320435297.9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Active CN220058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5297.9U CN220058346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5297.9U CN220058346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8346U true CN22005834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4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5297.9U Active CN220058346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8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2394A (zh) 一种基坑施工用的支撑装置
CN220058346U (zh)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柱叠合连接节点
CN206768836U (zh) 一种工字钢石笼装配扶壁支护结构
CN210858229U (zh)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围墙
CN11562783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连接件
CN205100376U (zh) 一种螺纹连接的圆钢管柱
CN215051738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铺面用的定位连接件
CN212561865U (zh) 基于bim的装配式绿色建筑构件
CN211920744U (zh) 一种钢筋笼吊装设备
CN211621728U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房屋地基加固连接件
CN21200494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测量测绘装置
CN208997098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h型钢
CN211113703U (zh) 集装箱建筑模块基础部位定位连接结构
CN113545605A (zh) 悬挂式置物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17812813U (zh) 用于装配式围墙的新型基座结构
CN214886115U (zh) 一种连续性强的围挡用水泥基座
CN219344296U (zh) 一种基坑施工用挡板
CN220889003U (zh) 一种剪力墙对拉螺栓孔封堵装置
CN218373800U (zh) 一种预制方桩连接装置
CN21181690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骨混凝土柱深承插接头
CN215290608U (zh) 混凝土梁骨架
CN213392010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钻孔装置
CN218466586U (zh) 一种抗震型装配式预制管廊连接机构
CN220705131U (zh) 一种施工脚手架的底座结构
CN212358321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基桩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