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983U -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7983U
CN220057983U CN202320684213.5U CN202320684213U CN220057983U CN 220057983 U CN220057983 U CN 220057983U CN 202320684213 U CN202320684213 U CN 202320684213U CN 220057983 U CN220057983 U CN 220057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 plates
fixing
rod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42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鑫
龙永游
韩正庚
陈志豪
吴特
丁琪
付智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Bridg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42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7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7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7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坡体,其表面铺设有若干块支护板,且相邻的两块支护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和用于固定两块所述支护板的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加固杆,其共有若干根,若干根加固杆均垂直地穿过支护板并伸入坡体设置,每根加固杆上均开设有环形通孔,每根加固杆的内部均转动地设置有三片与加固杆相互垂直的限位片和控制组件;连接组件,其共有若干组,所有连接组件均设置在支护板上,支护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卡扣与卡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支护结构对伸入坡体的外杆的固定效果不佳进而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定,以及拆除不便的问题,适用于基坑支护。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而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边坡支护工程尤为重要。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在目前的边坡支护工程中,为防止边坡垮塌,一般在边坡内设置多根锚杆、锚筋束等,并在锚杆、锚筋束和锚杆孔之间填满水泥砂浆,确保锚杆、锚筋束与周边离散的岩体或土石紧实串连在一起,与此同时,在边坡坡面喷钢筋网混凝土以达到边坡稳定的目的,但现有的边坡锚杆和钢筋网混凝土为一次性结构,无法反复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达不到现在的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且后期拆卸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15441957U)公开了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坡体、上支杆、凹形板、支护板、环形块和外杆,外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底部焊接有锥形头,锥形头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有下连接杆,下连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上连接杆。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设置外杆、第二螺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相互配合,转动第二螺杆,使得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形成一定角度来抵住坡体的泥块,从而固定住外杆,后期拆除时,通过反向转动第二螺杆,使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伸直,便于将外杆拔出。但是发明人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无论是呈一定角度还是处于伸直状态下,它们与外杆始终是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导致其对固定外杆的效果较差(当有将外杆向外拔出的外力出现时,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并不能与该外力形成有效的对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支护结构对伸入坡体的外杆的固定效果不佳进而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定,以及拆除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坡体,其表面铺设有若干块支护板,且相邻的两块支护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和用于固定两块所述支护板的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固定组件的高度,以给予支护板斜向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撑力;加固杆,其共有若干根,若干根加固杆均垂直地穿过支护板并伸入坡体设置,每根加固杆上均开设有环形通孔,每根加固杆的内部均转动地设置有三片与加固杆相互垂直的限位片和用于控制三片所述限位片伸出或缩回所述环形通孔的控制组件;连接组件,其共有若干组,所有连接组件均设置在支护板上,每组连接组件分别对应一根加固杆,且连接组件用于将对应的加固杆固定在相应的支护板上;其中,每块支护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每块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互配合的卡槽,支护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的卡扣与卡槽相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若干块支护板铺设在坡体上,然后利用连接板上的卡槽配合支护板上的卡扣将它们连接起来,接着根据坡体的倾斜度利用调节组件调整好固定组件的高度,同时调节组件会给予支护板朝坡体的斜向的支撑力,并利用固定组件将相邻的两块支护板固定连接,随后插入若干加固杆,使得加固杆穿过支护板并伸入坡体内,再安装连接组件,将加固杆固定在相应的支护板上,最后通过驱动控制组件使得每根加固杆中的三片限位片伸出环形通孔,完成基坑边坡的支护工作,当需要拆除时,反向驱动控制组件使得三片限位片缩回加固杆内,再依次拆除连接组件、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最后拔出所有加固杆并拆卸支护板和连接板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片、控制组件和加固杆相互配合,将加固杆穿过支护板并插入坡体后,只需通过控制组件驱动限位片伸出加固杆上的环形通孔,即可于坡体内给予加固杆稳定的支撑力,并且由于限位片是垂直于加固杆设置的,当加固杆受到向外拔的力时,伸出的限位片将能够与之形成有力对抗,提高了加固杆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板,其两侧通过螺钉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护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固定块和伸缩杆,其中,固定块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坡体一侧的地面上,伸缩杆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块的内侧,且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对应的固定板铰接。
进一步的,每片所述限位片上均固定穿设有与加固杆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每组所述控制组件均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轴上的从动齿轮、转动设置在加固杆内部的主动轴和固定套设在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其中,主动轴与转动轴平行设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且主动轴的一端穿出加固杆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头。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护板上的固定环和固定套设在加固杆上的限位架,其中,固定环与限位架相互配合,且每个固定环均配设有固定盖,每个固定盖均通过螺栓与对应的固定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加固杆伸入坡体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锥块。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安装有底座,所有底座均与地面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A方向的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亦为加固杆还未插入支护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处的放大视图,亦为加固杆插入了支护板但未安装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D处的放大视图,亦为加固杆插入了支护板且安装了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杆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加固杆在E方向上的结构剖图;
图8为限位片收纳于加固杆内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限位片伸出加固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支护板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块;3、伸缩杆;4、固定板;5、转动接头;6、支护板;7、坡体;8、加固杆;9、限位片;10、锥块;11、连接板;12、固定环;13、限位架;14、固定盖;15、转动轴;16、主动轴;17、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坡体7,其表面铺设有若干块支护板6,且相邻的两块支护板6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和用于固定两块所述支护板6的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固定组件的高度,以给予支护板6斜向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撑力;加固杆8,其共有若干根,若干根加固杆8均垂直地穿过支护板6并伸入坡体7设置,每根加固杆8上均开设有环形通孔,每根加固杆8的内部均转动地设置有三片与加固杆8相互垂直的限位片9和用于控制三片所述限位片9伸出或缩回所述环形通孔的控制组件;连接组件,其共有若干组,所有连接组件均设置在支护板6上,每组连接组件分别对应一根加固杆8,且连接组件用于将对应的加固杆8固定在相应的支护板6上;如图10所示,其中,每块支护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每块连接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互配合的卡槽,支护板6与连接板11之间通过所述的卡扣与卡槽相连接。
具体工作流程是:首先将若干块支护板6铺设在坡体7上,然后利用连接板11上的卡槽配合支护板6上的卡扣将它们连接起来,接着根据坡体7的倾斜度利用调节组件调整好固定组件的高度,同时调节组件会给予支护板6朝坡体7的斜向的支撑力,并利用固定组件将相邻的两块支护板6固定连接,随后插入若干加固杆8,使得加固杆8穿过支护板6并伸入坡体7内,再安装连接组件,将加固杆8固定在相应的支护板6上,最后通过驱动控制组件使得每根加固杆8中的三片限位片9伸出环形通孔,完成基坑边坡的支护工作,当需要拆除时,反向驱动控制组件使得三片限位片9缩回加固杆8内,再依次拆除连接组件、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最后拔出所有加固杆8并拆卸支护板6和连接板11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片9、控制组件和加固杆8相互配合,将加固杆8穿过支护板6并插入坡体7后,只需通过控制组件驱动限位片9伸出加固杆8上的环形通孔,即可于坡体7内给予加固杆8稳定的支撑力,并且由于限位片9是垂直于加固杆8设置的,当加固杆8受到向外拔的力时,伸出的限位片9将能够与之形成有力对抗,提高了加固杆8的稳定性。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加固杆8插入坡体7中,可在每个加固杆8伸入坡体7的一端均固定设置锥块1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中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板4,其两侧通过螺钉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护板6固定连接。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固定板4来将两块支护板6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中每组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固定块2和伸缩杆3,其中,固定块2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坡体7一侧的地面上,伸缩杆3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块2的内侧,且伸缩杆3的伸缩端与对应的固定板4铰接。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固定块2和伸缩杆3来调节固定板4的高度,以达到对支护板6支撑力角度进行调整的目的。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得固定块2的安装更加稳定,可在每个固定块2的底部均安装底座1,且使得所有底座1均与地面固定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中每片所述限位片9上均固定穿设有与加固杆8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6,每组所述控制组件均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轴16上的从动齿轮18、转动设置在加固杆8内部的主动轴17和固定套设在主动轴17上的主动齿轮19,其中,主动轴17与转动轴16平行设置,主动齿轮19和从动齿轮18啮合连接,且主动轴17的一端穿出加固杆8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头5。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转动轴16、从动齿轮18、主动轴17、主动齿轮19和转动接头5相互配合,以达到控制限位片9伸出或缩回加固杆8的目的,使用时,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逆时针转动转动接头5带动主动轴17以及主动齿轮19逆时针旋转,使得与主动齿轮19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18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16以及限位片9顺时针转动,最终使得限位片9伸出加固杆8,同理,顺时针转动转动接头5,限位片9缩回加固杆8。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中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护板6上的固定环12和固定套设在加固杆8上的限位架13,其中,固定环12与限位架13相互配合,且每个固定环12均配设有固定盖15,每个固定盖15均通过螺栓与对应的固定环12固定连接。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固定环12、限位架13和固定盖15相互配合,以达到将加固杆8固定在支护板6上的目的,使用时,如图3和图4所示,将限位架13上的两端突出对准固定环12上的两端凹陷部进行安装即可,安装完成后,如图5所示,盖上固定盖15然后利用螺钉固定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坡体(7),其表面铺设有若干块支护板(6),且相邻的两块支护板(6)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1)和用于固定两块所述支护板(6)的固定组件;
调节组件,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固定组件的高度,以给予支护板(6)斜向的可调节角度的支撑力;
加固杆(8),其共有若干根,若干根加固杆(8)均垂直地穿过支护板(6)并伸入坡体(7)设置,每根加固杆(8)上均开设有环形通孔,每根加固杆(8)的内部均转动地设置有三片与加固杆(8)相互垂直的限位片(9)和用于控制三片所述限位片(9)伸出或缩回所述环形通孔的控制组件;
连接组件,其共有若干组,所有连接组件均设置在支护板(6)上,每组连接组件分别对应一根加固杆(8),且连接组件用于将对应的加固杆(8)固定在相应的支护板(6)上;
其中,每块支护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每块连接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互配合的卡槽,支护板(6)与连接板(11)之间通过所述的卡扣与卡槽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板(4),其两侧通过螺钉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护板(6)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固定块(2)和伸缩杆(3),其中,固定块(2)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坡体(7)一侧的地面上,伸缩杆(3)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块(2)的内侧,且伸缩杆(3)的伸缩端与对应的固定板(4)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限位片(9)上均固定穿设有与加固杆(8)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5),每组所述控制组件均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轴(15)上的从动齿轮(17)、转动设置在加固杆(8)内部的主动轴(16)和固定套设在主动轴(16)上的主动齿轮(18),其中,主动轴(16)与转动轴(15)平行设置,主动齿轮(18)和从动齿轮(17)啮合连接,且主动轴(16)的一端穿出加固杆(8)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头(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护板(6)上的固定环(12)和固定套设在加固杆(8)上的限位架(13),其中,固定环(12)与限位架(13)相互配合,且每个固定环(12)均配设有固定盖(14),每个固定盖(14)均通过螺栓与对应的固定环(12)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固杆(8)伸入坡体(7)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锥块(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块(2)的底部均安装有底座(1),所有底座(1)均与地面固定连接。
CN202320684213.5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Active CN220057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4213.5U CN220057983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4213.5U CN220057983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7983U true CN22005798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1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4213.5U Active CN220057983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7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1310A4 (en) Temporary Support Device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CN108951651A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基坑支护
CN220057983U (zh) 一种新型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210482966U (zh) 一种多级装配式格构框架建筑结构
CN210856965U (zh) 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
CN214402705U (zh) 新型悬挑架的安装搭设装置
CN214885438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易拆装置
CN210919106U (zh)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20415047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围挡
CN220768131U (zh) 一种防倒塌式围堰
CN219157697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基坑浇筑模板
CN214575995U (zh) 混凝土预制构件钢模板支架可调托座
CN218622936U (zh) 一种高效且连接筋位置可调的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CN219753260U (zh) 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
CN220166604U (zh) 一种路基边沟模板加固装置
CN215441957U (zh)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219299456U (zh) 新型混凝土组合式塔筒结构
CN212105029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米机支架
CN220704514U (zh) 一种快速分离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
CN217974379U (zh) 一种用于phc桩的桩孔清理器
CN219410618U (zh) 一种施工现场用警示装置
CN210597067U (zh) 一种大面积防沙固沙栅栏
CN220151283U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加固的钻杆辅助装置
CN217420481U (zh) 一种新型墙体建筑模板
CN215594034U (zh) 一种园林施工用基坑支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