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943U - 一种锤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锤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7943U
CN220057943U CN202320440026.2U CN202320440026U CN220057943U CN 220057943 U CN220057943 U CN 220057943U CN 202320440026 U CN202320440026 U CN 202320440026U CN 220057943 U CN220057943 U CN 220057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core
groove
rolling
main body
cor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00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峰
骆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4400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7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7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7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锤芯机构,其包括锤芯主体,所述锤芯主体上设有若干个滚动体,各滚动体沿锤芯主体活动方向间隔线性排布设置,所述滚动体的部分滚动面外露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线性排布的滚动体,利用滚动摩擦的方式,以极大减少打桩阻力,以提高打桩效果,同时,多个滚动体线性排布,以提供多个支撑点,以提高锤芯主体滑移轨迹的稳定性和直线度,从而提高打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锤芯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锤芯机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根据应用工况的不同会选用不同的施工设备,如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贯入地层的设备。
现有的打桩设备包括锤架、锤芯和动力机构,锤架安装有竖向导轨,锤芯的表面设有滑槽,滑槽和锤架的导轨形成竖向滑动配合,而动力机构带动锤芯上下移动,以进行打桩。
针对倾斜桩的打入工况,如斜坡上的桩体施工,则需要将打桩设备倾斜布置,以使打桩方向匹配斜桩的角度,但是这样一来,在重力作用力,锤芯与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增大,从而将极大影响锤芯的打桩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打桩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锤芯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锤芯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锤芯机构,包括锤芯主体,所述锤芯主体上设有若干个滚动体,各滚动体沿锤芯主体活动方向间隔线性排布设置,所述滚动体的部分滚动面外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线性排布的滚动体,利用滚动摩擦的方式,以极大减少打桩阻力,以提高打桩效果,并且能够减少锤架导轨的磨损。
同时,多个滚动体线性排布,以提供多个支撑点,以提高锤芯主体滑移轨迹的稳定性和直线度,从而提高打桩效果。
可选的,所述锤芯主体的至少一长侧边设有轨槽,轨槽沿锤芯主体活动方向设置,所述滚动体设于所述轨槽,且所述滚动体的部分滚动面外露于所述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槽与锤架导轨进行初步配合,滚动体更易与导轨表面进行稳定的接触,从而提高滚动配合的稳定性。
可选的,部分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轨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位于轨槽的长度方向一端的滚动体至少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体越多,间距越短,能够提供的支撑点效果更好,因此,轨槽的端部的滚动体能够有效提高锤架导轨的配合长度,从而减少锤架导轨与锤芯主体之间的位置偏移,进而提高锤芯主体滑移轨迹的稳定性和直线度,进而提高打桩效果。
可选的,所述轨槽的槽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滚动体的部分结构,所述滚动体的部分滚动面位于容纳槽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容纳槽,以半隐藏滚动体,以减少滚动体过于外露而损伤碰撞的情况发生,并且,提供了滚动体的安装位置,提高滚动体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轨槽具有两个槽面,两个所述槽面之间具有夹角,且两个槽面均设有所述滚动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个轨槽即有两排滚动体,并且两排滚动体与单个导轨进行两个方向上的配合,不仅提高了锤芯主体的滑动顺畅度,还能提高锤芯主体与锤架导轨的滑动配合的直线度。
可选的,所述滚动体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锤芯主体相对固定设置,所述轴承的外圈的部分结构外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轴承作为滚动体,轴承具有较高的动静载荷,能够良好适配施工过程中的复杂工况。
可选的,所述锤芯主体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通过球头连接的形式与所述锤芯主体进行连接。
在击打斜桩工况下,动力机构的油缸也需要倾斜设置,而现有铰接方式的自由度较低,易导致油缸的活塞杆与锤芯之间的直线度较差,从而导致油缸的动力难以较为直接传递到锤芯上,并且横向窜动力也易导致拉缸的情况发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为球头配合,提高油缸的活塞杆与锤芯主体之间的自由度,减少横向窜动力的产生和拉缸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筒、垫块、限位环和第一紧固件,其中连接筒固定安装于所述锤芯主体的一端,所述垫块安装于所述连接筒的筒底,所述垫块开设有第一球面槽,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球头结构,所述球头结构位于所述连接筒内,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环的位置,所述限位环上设有第二球面槽,所述第二球面槽与所述第一球面槽相对设置,球头结构的球头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球面槽和所述第二球面槽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和垫块分别与球头结构的配合,以实现球头连接的高自由配合。
可选的,所述球头结构的表面设有环槽,环槽与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球头结构的横向体积,精简安装空间。
可选的,所述垫块设有便于提拉的施力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垫块长时间使用而磨损之后,可以依次拆离第一紧固件、限位环和连接杆,然后利用施力部以将垫块从连接筒的深处提出,以便于磨损后更换,确保球头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线性排布的滚动体,利用滚动摩擦的方式,以极大减少打桩阻力,以提高打桩效果,同时,多个滚动体线性排布,以提供多个支撑点,以提高锤芯主体滑移轨迹的稳定性和直线度,从而提高打桩效果;
2.单个轨槽即有两排滚动体,并且两排滚动体与单个导轨进行两个方向上的配合,不仅提高了锤芯主体的滑动顺畅度,还能提高锤芯主体与锤架导轨的滑动配合的直线度;
3.通过球头连接的连接组件,以极大提高油缸的活塞杆与锤芯主体之间的自由度,从而减少横向窜动力的产生和拉缸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滚动体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锤芯主体;2、连接组件;3、滚动体;11、轨槽;12、容纳槽;13、通孔;14、固定轴;21、连接杆;22、连接筒;23、垫块;231、施力部;232、第一球面槽;24、隔套;25、球头结构;251、环槽;26、限位环;261、第二球面槽;27、第一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锤芯机构。
参照图1,锤芯机构包括锤芯主体1和连接组件2,锤芯主体1安装于锤架上,锤芯主体1与锤架导轨相配合以实现滑移,连接组件2用于将锤芯主体1和动力机构进行连接,以实现锤芯主体1的驱动运动。
如图1、图2所示,锤芯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滚动体3,滚动体3可以为轴承、滚球、滑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本实施例中,滚动体3为轴承,且可以选用高动静载荷性能的轴承,以适用于施工工况,如轴承型号可以为NU3210。
锤芯主体1的表面任意位置均可以设置滚动体3,仅需满足该位置能够对应锤架导轨,使得滚动体3的滚动面能够与锤架导轨进行直接接触即可。
本实施例中,对滚动体3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定,锤芯主体1的至少一长侧边设有轨槽11,轨槽11沿锤芯主体1活动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轨槽11沿锤芯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轨槽11具有两个槽面,轨槽11的两个槽面之间具有夹角,本实施例中夹角为90°,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可以大于90°。
轨槽11可以为多个,如图1和图2所示,轨槽11设为四个且分别位于锤芯主体1的四个长侧边上,轨槽11用于与锤架导轨进行滑移配合,而滚动体3位于轨槽11上,使得滚动体3可以直接与锤架导轨进行配合。
滚动体3在轨槽11上的排布方式为,轨槽11的两槽面均布置有多个滚动体3,两槽面上的滚动体3可以对称设置或者错位设置,单一槽面上的各滚动体3沿锤芯主体1活动方向间隔线性排布设置,轨槽11内的各滚动体3之间的排布间距可以为等距、不等距、局部密集或局部稀疏等形式,本实施例中,部分滚动体3位于轨槽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位于轨槽11的长度方向一端的滚动体3为两个,以起到增加支撑点为跨度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轨槽11的单一槽面布置有滚动体3,即满足轨槽11与锤架导轨配合时,滚动体3的滚动面能够与锤架导轨进行直接接触即可。
滚动体3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如图2、图3所示,轨槽11的槽面设有容纳槽12,滚动体3的部分结构位于容纳槽12内,且轴承的内圈与锤芯主体1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的部分结构位于容纳槽12的外部,即外露于轨槽11。
为了便于进行轴承的安装,本实施例进行以下设置,锤芯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3,通孔13连通至容纳槽12内部,通孔13内往容纳槽12内部放入有固定轴14,此时固定轴14与轴承内圈过盈配合,然后固定轴14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锤芯主体1上,以完成轴承的安装,即通过通孔13,以便于固定轴14的放入和固定。
首先,线性排布的滚动体3,利用滚动摩擦的方式,以极大减少打桩阻力,以提高打桩效果,并且能够减少锤架导轨的磨损。
其次,多个滚动体3线性排布,以提供多个支撑点,从而提高锤芯主体1滑移轨迹的稳定性和直线度,并且,单个轨槽11有两排滚动体3,两排滚动体3与单个导轨进行两个方向上的配合,不仅提高了锤芯主体1的滑动顺畅度,还能提高锤芯主体1与锤架导轨的滑动配合的直线度,从而极大提高打桩效果。
连接组件2可以采用现有的铰接连接,以允许动力机构的动力杆与锤芯主体1之间一定的直线偏差,以减少因刚性固定而导致连接结构受损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针对斜桩的特殊工况,连接组件2选用球头连接的形式,以提高动力机构的动力杆与锤芯主体1之间的自由度,减少横向窜动力的产生和拉缸的情况发生。
具体为,如图4、图5所示,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杆21、连接筒22、垫块23、隔套24、限位环26和第一紧固件27,其中连接筒22固定安装于锤芯主体1的一端,连接筒22与锤芯主体1同轴设置,垫块23安装于连接筒22的筒底,该安装方式可以为过盈配合,垫块2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球面槽232,该第一球面槽232的表面可以进行渗碳处理或其他硬化处理。
隔套24位于连接筒22内,隔套24与连接筒22同轴设置,隔套24的下端抵接于垫块23的上部;连接杆21用于与动力机构的动力杆连接,连接杆21的下端位于连接筒22内,连接杆21的下端固定有球头结构25,该固定形式可以为一体成型,球头结构25的表面的下部与第一球面槽232相配合,并且球头结构25的表面可以进行渗碳处理或其他硬化处理。
为了减少球头结构25的横向体积,精简安装空间,可以于球头结构25的表面设置环槽251,环槽251与连接筒22同轴设置。
限位环26与连接杆21同轴设置,限位环26的底面上设有第二球面槽261,第二球面槽261可以进行渗碳处理或其他硬化处理,第一紧固件27用于固定限位环26的位置,具体为,第一紧固件27为带有外螺纹的环状结构,而连接筒2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以迫使第一紧固件27移动以抵接于限位环26的上部,并迫使限位环26下移至抵接于隔套24上端的状态,此时,限位环26的第二球面槽261与球头结构25配合(允许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如此一来,以实现球头连接。
为了便于后期的垫块23的更换,还可以做出如下设置,垫块23设有便于提拉的施力部231,该施力部231可以吊环或者螺孔。
即当垫块23长时间使用而磨损之后,可以依次拆离第一紧固件27、限位环26和连接杆21,然后利用螺杆伸入连接筒22,并螺杆与垫块23上的螺孔配合,然后利用螺杆将垫块23从连接筒22的深处提出,以便于磨损后更换,确保球头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锤芯机构,包括锤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锤芯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滚动体(3),各滚动体(3)沿锤芯主体(1)活动方向间隔线性排布设置,所述滚动体(3)的部分滚动面外露设置;所述锤芯主体(1)的至少一长侧边设有轨槽(11),轨槽(11)沿锤芯主体(1)活动方向设置,所述滚动体(3)设于所述轨槽(11),且所述滚动体(3)的部分滚动面外露于所述轨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滚动体(3)位于所述轨槽(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位于轨槽(11)的长度方向一端的滚动体(3)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槽(11)的槽面设有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用于容纳所述滚动体(3)的部分结构,所述滚动体(3)的部分滚动面位于容纳槽(1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槽(11)具有两个槽面,两个所述槽面之间具有夹角,且两个槽面均设有所述滚动体(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3)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锤芯主体(1)相对固定设置,所述轴承的外圈的部分结构外露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锤芯主体(1)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通过球头连接的形式与所述锤芯主体(1)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杆(21)、连接筒(22)、垫块(23)、限位环(26)和第一紧固件(27),其中连接筒(22)固定安装于所述锤芯主体(1)的一端,所述垫块(23)安装于所述连接筒(22)的筒底,所述垫块(23)开设有第一球面槽(232),所述连接杆(21)的端部设有球头结构(25),所述球头结构(25)位于所述连接筒(22)内,所述限位环(26)与所述连接杆(2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紧固件(27)用于固定所述限位环(26)的位置,所述限位环(26)上设有第二球面槽(261),所述第二球面槽(261)与所述第一球面槽(232)相对设置,球头结构(25)的球头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球面槽(232)和所述第二球面槽(261)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结构(25)的表面设有环槽(251),环槽(251)与所述连接杆(21)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锤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3)设有便于提拉的施力部(231)。
CN202320440026.2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锤芯机构 Active CN220057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0026.2U CN220057943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锤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0026.2U CN220057943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锤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7943U true CN22005794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0026.2U Active CN220057943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锤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7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8093B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CN203729893U (zh) 一种钻杆动力头的机座
CN220057943U (zh) 一种锤芯机构
CN201241936Y (zh) 可防刮擦的车用减震器
CN214697745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功能的钻机导向装置
CN109944547A (zh) 一种摩擦钻进式矿用巷道锚索安装设备
CN204002782U (zh) 连杆内置式往复冲击动力箱
CN102080687A (zh) 一种导轨
CN202544771U (zh) 一种用于凿岩的推进梁结构
CN217545747U (zh) 一种新型推进马达座
CN103737338B (zh) 一种潜孔钻机的v型导轨
CN204607308U (zh) 电梯缓冲器底座
CN211715579U (zh) 一种摩擦传动机构及矿山机
CN218759763U (zh) 一种浮动自调节扶钎装置
CN211370326U (zh) 钻杆稳杆器
CN202391349U (zh) 桅杆机构及钻机
CN220036597U (zh) 一种钻机动力头连接架移动导向机构
CN215718465U (zh) 一种机载锚杆钻机的安装机构及锚杆钻车
CN219139013U (zh) 一种用于凿岩机的新型扶钎器支架
CN109488216A (zh) 一种可带压作业的龙门式井架
CN209818543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直线导轨
CN210714907U (zh) 一种新型抗磨板底环结构
CN219604050U (zh) 一种轨道交通减振道岔结构
CN216950225U (zh) 一种可降低磨损的石油钻井用顶部驱动装置
CN219344620U (zh) 钻机升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