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6470U -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6470U
CN220056470U CN202321120735.9U CN202321120735U CN220056470U CN 220056470 U CN220056470 U CN 220056470U CN 202321120735 U CN202321120735 U CN 202321120735U CN 220056470 U CN220056470 U CN 220056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us
composite material
magnetic carbon
separation device
separat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07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建美
朱茂林
史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1207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6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6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6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离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分离装置本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分离装置本体侧壁内开设有磁铁腔,磁铁腔内沿其侧壁圆周均布有若干电磁铁,排水管连通有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通有杂质排放管和废水排放管,且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滑动配合有用于刮除内壁附着材料的刮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能够提升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的分离效果,提高废水的质量,减少水体污染;通过刮板能够辅助内壁残余材料有效排出;且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葡萄酒厂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存在较大污染,需进一步处理以避免其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传统“酸沉碱溶”提纯腐植酸的方法使用大量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污染,相比之下,利用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材料将废水中的有机质转化为腐殖质再进行分离,能够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然而,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添加至葡萄酒厂废水处理后,还存在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2532628U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杂物分离设备,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箱体,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漏斗,漏斗的表面设置有金属网,通过设置金属网,可以将污水中的塑料薄膜进行初步的筛选,避免塑料薄膜进入分离器堵塞分离器表面的通孔,通过在箱体的侧面连接有第一活动门,当分离器表面的通孔堵塞时,通过打开第一活动门,从而对分离器表面的通孔进行疏通清理,传送带的上方还设置有电磁铁,当电磁铁通电时,可以对杂物中的金属进行吸附,从而对杂物中的金属进行收集利用。
但是实际使用中,上述技术方案并不完全适用于对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材料的分离,其仍存在分离不够彻底以及不易将分离后的废水与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材料分开排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葡萄酒厂废水经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处理后,分离不够彻底以及分离后不易分开排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分离装置本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分离装置本体侧壁内开设有磁铁腔,磁铁腔内沿其侧壁圆周均布有若干电磁铁,分离装置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贯穿分离装置本体顶壁延伸至分离装置本体内,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排水管连通有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通有杂质排放管和废水排放管,分离装置本体侧壁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机、电磁铁和三通电磁阀运行的控制箱。
上述方案的技术原理如下:
通过进水管加入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的废水,然后启动电机和电磁铁运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对废水进行搅拌,搅拌的废水与分离装置本体的内侧壁碰撞,废水内混合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也跟随废水与分离装置本体的内侧壁碰撞,由于其磁性作用,当其于分离装置本体的内侧壁碰撞是电磁铁对其进行吸附使其固定在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保持电磁铁运行关闭电机,打开三通电磁阀使分离装置本体内部与废水排放管连通排出废水,废水排放完后打开三通电磁阀使分离装置本体内部与废水排放管连通排出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从而完成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与葡萄酒厂废水的有效分离。
采用上述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利用搅拌使废水中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能够更多的与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接触,并被电磁铁吸附,搅拌过程不仅能够使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被有效吸附,同时也加快了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被吸附的速度,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对葡萄酒厂废水处理后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的效果,且分离完成后能够便捷的进行分开排放。
进一步,分离装置本体内沿其内侧壁圆周均布有若干肋条。
有益效果:在废水被搅拌的过程中以及排出废水时形成漩涡的废水会与肋条发生碰撞,使得废水中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在靠近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时被肋条阻挡,从而使电磁铁能够更加容易的将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吸附。
进一步,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滑动配合有刮板,刮板侧壁开设有与肋条一一对应的凹槽,且刮板边缘与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和肋条相抵,刮板中心开设有直径大于搅拌轴工作直径的通孔,分离装置本体顶部还安装有若干电控缸,电控缸输出轴贯穿分离装置本体与刮板固定连接,电控缸与控制箱信号连接。
有益效果:在分离完成后,通过电控缸输出轴运行,使得刮板沿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向下运动,对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和肋条上残留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进行刮除,避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在分离装置本体内的残留。
进一步,分离装置本体底部为圆锥形结构。
有益效果:圆锥形结构的分离装置本体底部能够使废水被排出时,没有被分离装置本体垂直侧壁吸附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在分离装置本体底部的斜面被吸附,提升对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控制箱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和接线盒,控制器与电机、电磁铁和三通电磁阀信号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控制器完成对各用电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增加分离操作时的便捷性。
进一步,分离装置本体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安装有防滑垫。
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架对分离装置本体进行支撑,并通过防滑垫避免搅拌时分离装置本体由于振荡位置发生偏移。
进一步,排水管与三通电磁阀之间连通有泄压阀。
有益效果:通过对泄压阀的压力调节进而可对分离装置本体内的存水量进行调节,当分离装置本体内的废水达到一定量时,泄压阀开启对废水进行排出,使分离装置本体内部废水维持在一定量,从而能够实现分离的同时对废水逐渐进行排出,使得装置单次可以对更大量的废水进行处理。
进一步,加水管进水一端套设有滤网。
有益效果:通过滤网能够对加入到分离装置本体内的废水进行初步简易过滤。
进一步,分离装置本体包括盖体的桶体,盖体可拆卸安装于桶体顶部。
有益效果:通过可拆卸式的结构能够便于对分离装置本体内部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实施例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机1、分离装置本体101、盖体2、桶体3、支撑架4、废水排放管5、三通电磁阀6、杂质排放管7、泄压阀8、排水管9、控制箱10、进水管11、电磁铁12、肋条13、搅拌轴14、滤网15、刮板16、电控缸17。
实施例一:如附图1~3所示: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本体101,分离装置本体101呈圆柱形,分离装置本体101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11和排水管9,进水管11和排水管9均延伸至分离装置本体101外,分离装置本体101侧壁内开设有磁铁腔,磁铁腔内沿其侧壁圆周均布有若干电磁铁12,分离装置本体10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电机1选用的型号为Y2-100L2-4-3kW,电机1输出轴贯穿分离装置本体101顶壁延伸至分离装置本体101内,电机1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上下分布两组搅拌叶片,排水管9连通有三通电磁阀6,三通电磁阀6选用的型号为231D-15A,三通电磁阀6分别连通有杂质排放管7和废水排放管5,杂质排放管7和废水排放管5分别用于排放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和分离后的废水,分离装置本体101侧壁通过螺钉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机1、电磁铁12和三通电磁阀6运行的控制箱10。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磁性炭基材料加入到葡萄酒厂废水中对废水中的腐殖质进行吸附。然后,将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通过进水管11加入分离装置本体101内。随后,启动电机1和电磁铁12运行,电机1带动搅拌轴14转动对废水进行搅拌,搅拌的废水与分离装置本体101的内侧壁碰撞,废水内混合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也跟随废水与分离装置本体101的内侧壁碰撞,由于其磁性作用,当其于分离装置本体101的内侧壁碰撞是电磁铁12对其进行吸附使其固定在分离装置本体101内侧壁,保持电磁铁12运行关闭电机1,打开三通电磁阀6使分离装置本体101内部与废水排放管5连通排出废水,废水排放完后打开三通电磁阀6使分离装置本体101内部与废水排放管5连通排出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从而完成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与葡萄酒厂废水的有效分离。
实施例二: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分离装置本体101内沿其内侧壁圆周均布有若干肋条13,肋条13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与分离装置内侧壁固定,肋条13为圆弧形,且肋条13的厚度均为0.5cm。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废水被搅拌的过程中以及排出废水时形成漩涡的废水会与肋条13发生碰撞,使得废水中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在靠近分离装置本体101内侧壁时被肋条13阻挡,从而使电磁铁12能够更加容易的将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吸附。
实施例三: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二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分离装置本体101内侧壁滑动配合有刮板16,刮板16与分离装置本体101相同呈圆柱形,刮板16侧壁开设有与肋条13一一对应的凹槽,且刮板16边缘与分离装置本体101内侧壁和肋条13相抵,刮板16中心开设有直径大于搅拌轴14工作直径的通孔,优选的该通孔直径与排水管9与分离装置连通处直径相同,分离装置本体101顶部还安装有若干电控缸17,电控缸17优选IBX50系列,具体的可根据分离装置本体101的高度选择匹配的行程,电控缸17输出轴贯穿分离装置本体101与刮板16固定连接,电控缸17与控制箱10信号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分离完成后,需要排出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时,由于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易于分离装置本体101内侧壁附着,不易排出;所以通过启动电控缸17,电控缸17运行使刮板16从上往下运动,对附着于分离装置本体101内侧壁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进行刮除,使其通过排水管9排出分离装置本体101。
实施例四: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二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分离装置本体101底部为圆锥形结构。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废水排出的过程中,未被分离装置本体101垂直侧壁吸附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在分离装置本体101底部的斜面被吸附,使得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进一步被有效分离。
实施例五:如附图3所示:与实施例三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控制箱10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和接线盒,控制器与电机1、电磁铁12和三通电磁阀6信号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根据废水实际情况,通过控制器设定电机1的转速、电磁铁12的启停以及三通电磁阀6的通路。
实施例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四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分离装置本体101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有支撑环和若干支脚组成,支撑架4的支脚均套设有防滑垫。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支撑架4对分离装置本体101进行支撑,并通过防滑垫避免搅拌时分离装置本体101由于振荡位置发生偏移。
实施例七: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五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排水管9与三通电磁阀6之间连通有泄压阀8。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对泄压阀8的压力调节进而可对分离装置本体101内的存水量进行调节,当分离装置本体101内的废水达到一定量时,泄压阀8开启对废水进行排出,使分离装置本体101内部废水维持在一定量,从而能够实现分离的同时对废水逐渐进行排出,使得装置单次可以对更大量的废水进行处理。
实施例八: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六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加水管进水一端套设有滤网15。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滤网15能够对加入到分离装置本体101内的废水进行初步简易过滤。
实施例九: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与实施例七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分离装置本体101包括盖体2的桶体3,盖体2可拆卸安装于桶体3顶部。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长时间使用该装置后通常需要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洁,通过打开可拆卸安装的盖体2,能够便捷的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装置本体,分离装置本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分离装置本体侧壁内开设有磁铁腔,磁铁腔内沿其侧壁圆周均布有若干电磁铁,分离装置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贯穿分离装置本体顶壁延伸至分离装置本体内,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排水管连通有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通有杂质排放管和废水排放管,分离装置本体侧壁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机、电磁铁和三通电磁阀运行的控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本体内沿其内侧壁圆周均布有若干肋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滑动配合有刮板,刮板侧壁开设有与肋条一一对应的凹槽,且刮板边缘与分离装置本体内侧壁和肋条相抵,刮板中心开设有直径大于搅拌轴工作直径的通孔,分离装置本体顶部还安装有若干电控缸,电控缸输出轴贯穿分离装置本体与刮板固定连接,电控缸与控制箱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与分离装置本体连通端为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箱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和接线盒,控制器与电机、电磁铁和三通电磁阀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本体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安装有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与三通电磁阀之间连通有泄压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水管进水一端套设有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本体包括盖体的桶体,盖体可拆卸安装于桶体顶部。
CN202321120735.9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Active CN220056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0735.9U CN220056470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0735.9U CN220056470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6470U true CN220056470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1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0735.9U Active CN220056470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6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3103U (zh) 一种钨矿选矿水循环回收利用系统
CN113526735A (zh) 一种化工废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CN114560580A (zh) 一种屠宰场废水处理设备
CN208980475U (zh) 一种含n-甲基吡咯烷酮锂电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20056470U (zh) 一种负载腐殖质的磁性炭基腐殖质复合材料分离装置
CN219409398U (zh) 一种防堆积的脱泥机
CN108636164A (zh) 一种磁环均布的立式铁质除杂混合罐设备
CN219194668U (zh) 一种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5585622U (zh) 一种化学试剂助剂过滤装置
CN114835376A (zh) 一种利用超声波破壁的污泥挤压脱水装置
CN204400735U (zh) 一种生物制药污水预处理设备
CN114804391B (zh) 一种养殖污粪多层同步高效固液分离机
CN115958047B (zh) 一种回收碳化硼陶瓷的装置及方法
CN115193883B (zh) 一种液废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5635342U (zh) 一种污泥絮凝物浓缩器
CN215855611U (zh) 一种基于磁性复合催化剂的除藻反应器
CN212075388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散污泥的干化机进料装置
CN218810647U (zh) 一种镀镍清洗水的循环处理系统
CN219355471U (zh) 一种实验室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20176594U (zh) 熊果酸的提取与分离纯化装置
CN220098799U (zh) 一种对工业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
CN113200589B (zh) 一种分层式醋酸纤维素废水絮凝设备及其絮凝方法
CN211562632U (zh) 一种甲醛清除剂的原料加载装置
CN221084843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CN219823854U (zh) 一种污水芬顿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