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4191U -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4191U
CN220054191U CN202320615648.4U CN202320615648U CN220054191U CN 220054191 U CN220054191 U CN 220054191U CN 202320615648 U CN202320615648 U CN 202320615648U CN 220054191 U CN220054191 U CN 220054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hassis
unmanned
fixedly connected
unmanned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56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嘉兴
蒲暑平
张赐
江仁秀
高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6156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4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4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4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包括:平台、底盘、防护罩、气缸、密封条、太阳能板、摄像头、飞行器、扇叶、第一液压缸、套管、弹簧、支撑杆、第二液压缸、齿槽、安装座、底板、第一电机、齿轮、第三液压缸、转动杆、滚轮、第二电机、导流板、涡轮机、叶轮、浮块、围板、密封垫、底座、无人机、蓄电池、定位模块和控制面板。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其采用平台实现无人运输功能,通过采用平台、底盘和防护罩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转运功能,能够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水陆空三栖运输功能,在无人运输平台使用时,并实现无人机的运输,以及实现无人机的运输功能,可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三栖运输,且能够调节航向,实现复杂地形的快速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运输装备,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属于无人运输平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面无人平台集车辆行走技术、环境感知、定位导航、信息融合、规划决策、控制技术和人机交互等技术于一体,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的综合体。
在专利文献“CN202121577080.9一种植保无人机运输平台”中,其便于提高无人机(31)本体与运输平台之间的拆装速度,有效解决了传动运输平台在与无人机本体安装时安装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但目前高机动高通过性高可靠性的轻型无人平台目前较少,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和发展潜力,由于无人平台的作战任务正在由单一地形环境执行单一任务向复杂地形环境和多域地形环境执行多种主流作战任务的方向发展,无人平台面临的地形环境、气候环境、战场态势等更加复杂苛刻,更突出新构型、高适应性和高通过能力的特点。现在尚没有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具有高适应性以及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环境的无人运输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采用平台实现无人运输功能,通过采用平台、底盘和防护罩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转运功能,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地形环境,能够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水陆空三栖运输功能,提高无人运输平台的适用性。
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无人运输平台使用时,能够通过防护罩的打开实现无人机的运输,以及实现无人机的运输功能,通过设置的飞行棋、涡轮机以及滚轮可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三栖运输。
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无人运输平台使用时,能够实现滚轮的收纳,能够在水路行进时通过涡轮机进行稳定移动,同时能够调节航向,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稳定移动,同时设置有支撑杆可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稳定起落,避免对无人运输平台造成损坏,且可实现滚轮转向功能,实现复杂地形的快速移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包括:平台、底盘和防护罩;其中,所述平台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平台和底盘都采用轻材质材料制成,所述平台顶部与防护罩转动连接,且所述防护罩通过气缸与平台连接,所述平台和底盘都固定安装有飞行器,所述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板,所述围板侧壁与密封垫固定连接,且所述密封垫与防护罩贴合连接,所述平台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卡接有无人机;所述平台分别与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与套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套管内部通过弹簧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开设有齿槽,所述底盘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密封嵌合有底板,且所述底板与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底部与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顶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防护罩,两个所述防护罩边缘都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相互贴合连接,所述防护罩表面嵌合安装有太阳能板。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一侧与摄像头以及雷达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两侧分别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飞行器,每个所述飞行器内部都与扇叶转动连接,且所述扇叶与飞行器的驱动机传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液压缸都位于底盘内部,所述底盘与套管贯穿插接,所述套管与底盘内部密封滑动,所述套管内部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分布至底盘两侧,每个所述支撑杆都为U形结构,且每个所述支撑杆两端都与套管内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都位于底盘内部,且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表面开设有齿槽,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安装座顶部贯穿插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安装座中部密封连接,所述齿槽位于安装座内部,所述底板顶部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座均匀分布至底盘四周,每个所述安装座都为圆形结构,所述安装座内部都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分别与转动杆以及第三液压缸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和第三液压缸分别位于底板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液压缸为倾斜状分布,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伸缩端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滚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与底盘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底盘底部固定安装有涡轮机,所述涡轮机内部与叶轮转动连接,所述涡轮机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驱动机的输出端与叶轮固定连接,所述涡轮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位于底盘两侧,所述底盘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位于涡轮机和第二电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围板位于平台边缘,所述围板位于防护罩内部,所述围板顶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围板顶部形成的倾斜斜面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防护罩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定位模块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蓄电池和定位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转换器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具有高适应性以及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环境的无人运输平台,其采用平台实现无人运输功能,通过采用平台、底盘和防护罩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转运功能,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地形环境,能够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水陆空三栖运输功能,提高无人运输平台的适用性,在无人运输平台使用时,能够通过防护罩的打开实现无人机的运输,以及实现无人机的运输功能,通过设置的飞行棋、涡轮机以及滚轮可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三栖运输,在无人运输平台使用时,能够实现滚轮的收纳,能够在水路行进时通过涡轮机进行稳定移动,同时能够调节航向,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稳定移动,同时设置有支撑杆可实现无人运输平台的稳定起落,避免对无人运输平台造成损坏,且可实现滚轮转向功能,实现复杂地形的快速移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底盘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防护罩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围板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套管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液压缸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导流板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平台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平台,2、底盘,3、防护罩,4、气缸,5、密封条,6、太阳能板,7、摄像头,8、飞行器,9、扇叶,10、第一液压缸,11、套管,12、弹簧,13、支撑杆,14、第二液压缸,15、齿槽,16、安装座,17、底板,18、第一电机,19、齿轮,20、第三液压缸,21、转动杆,22、滚轮,23、第二电机,24、导流板,25、涡轮机,26、叶轮,27、浮块,28、围板,29、密封垫,30、底座,31、无人机,32、蓄电池,33、定位模块,34、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10,无人运输平台包括:平台1、底盘2和防护罩3。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5至图6,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平台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盘2,所述平台1和底盘2都采用轻材质材料制成,所述平台1顶部与防护罩3转动连接,且所述防护罩3通过气缸4与平台1连接,所述平台1和底盘2都固定安装有飞行器8,所述平台1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板28,所述围板28侧壁与密封垫29固定连接,且所述密封垫29与防护罩3贴合连接,所述平台1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30,所述底座30上卡接有无人机31,防护罩3用于平台1顶部的保护,可在需要使用时快速打开,方便底座30上的无人机31的运行,防护罩3在关闭时,使其贴合位置通过密封条5进行密封,同时防护罩3底部边缘接触围板28上的密封垫29,实现防护罩3的接触密封。
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7,作为具体方案,所述平台1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0以及第二液压缸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伸缩端与套管11固定连接,且所述套管11内部通过弹簧12与支撑杆13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开设有齿槽15,所述底盘2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内部密封嵌合有底板17,且所述底板17与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7底部与转动杆21连接,所述转动杆21底部设有滚轮22,第一液压缸10的伸缩能够带动套管11移动,实现支撑杆13的高度调节,降落时支撑杆13先接触地面,使弹簧12压缩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在水面移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液压缸10的缩短带动支撑杆13移动至底盘2内部,起到收纳作用,避免河道较浅而发生搁浅问题。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5和图10,作为扩展方案,所述平台1顶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防护罩3,两个所述防护罩3边缘都固定连接有密封条5,所述密封条5相互贴合连接,所述防护罩3表面嵌合安装有太阳能板6,防护罩3对称分布在平台1两侧,通过气缸4的伸缩带动防护罩3向两侧打开,进而实现底座30和无人机31的运行,在运输时,能够通过防护罩3的关闭实现保护,同时起到有效密封作用。
参照图1至图2以及图5,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防护罩3一侧与摄像头7以及雷达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1两侧分别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飞行器8,每个所述飞行器8内部都与扇叶9转动连接,且所述扇叶9与飞行器8的驱动机传动轴固定连接,摄像头7用于拍摄无人运输平台1前方的画面,并通过雷达感应器进行前方路况的感应,方便及时改变方向起到避障功能,同时在四周设置飞行器8,能够通过飞行器8安装的驱动机带动扇叶9在其内部转动,实现无人运输平台1的升降功能。
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7,作为扩展方案,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液压缸10都位于底盘2内部,所述底盘2与套管11贯穿插接,所述套管11与底盘2内部密封滑动,所述套管11内部与弹簧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另一端与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分布至底盘2两侧,每个所述支撑杆13都为U形结构,且每个所述支撑杆13两端都与套管11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液压缸10用于带动套管11移动,可实现套管11在底盘2底部的密封滑动,方便调节支撑杆13的高度以及收纳功能,通过支撑杆13在套管11内部的移动实现缓冲作用,方便无人运输平台1的稳定降落。
参照图2、图4和图8,作为具体方案,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都位于底盘2内部,且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表面开设有齿槽15,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与安装座16顶部贯穿插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与安装座16中部密封连接,所述齿槽15位于安装座16内部,所述底板17顶部与第一电机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与齿轮19固定连接,且所述齿轮19与齿槽15啮合连接,第二液压缸14能够带动底座30移动,方便调节滚轮22与底盘2之间的高度,能够在路况复杂地形使用,可根据障碍的高度调整相应底盘2的位置,提高复杂地形的通过效率,并通过第一电机18带动齿轮19转动时,使其在齿槽15上啮合时,使第一电机18带动底板17围绕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底部旋转,进而带动底板17在安装座16内部旋转进行滚轮22方向的调整。
参照图2至图4,作为扩展方案,所述安装座1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座16均匀分布至底盘2四周,每个所述安装座16都为圆形结构,所述安装座16内部都与底板17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分别与转动杆21以及第三液压缸2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1和第三液压缸20分别位于底板17两,安装座16用于底板17的限位,同时可实现底板17在其内部旋转,方便底板17水平角度的调节实现滚轮22转动方向的改变,同时可在安装座16内进行底板17的升降,方便进行底盘2高度调整。
参照图2至图4,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第三液压缸20为倾斜状分布,所述第三液压缸20的伸缩端与转动杆2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1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滚轮22转动的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滚轮22固定连接,第三液压缸20能够带动转动杆21在底板17底部旋转,在水路和空中运输时,能够通过第三液压缸20的缩短带动转动杆21收纳。
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9,作为扩展方案,所述底盘2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输出端与导流板24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24与底盘2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底盘2底部固定安装有涡轮机25,所述涡轮机25内部与叶轮26转动连接,所述涡轮机25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驱动机的输出端与叶轮26固定连接,所述涡轮机25和第二电机23分别位于底盘2两侧,所述底盘2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27,所述浮块27位于涡轮机25和第二电机23之间,在底盘2底部设置涡轮机25,能够通过驱动机驱动叶轮26在其内部转动实现水面运输,同时,通过第二电机23带动导流板24旋转进行扰流以改变移动方向,通过浮块27可提高无人运输平台的浮力,实现无人运输平台1的稳定运输。
参照图2至图3以及图6,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围板28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围板28位于平台1边缘,所述围板28位于防护罩3内部,所述围板28顶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围板28顶部形成的倾斜斜面设有密封垫29,所述密封垫29与防护罩3内壁接触,防护罩3在关闭时,使其底部接触围板28顶部的密封垫29,通过将围板28顶部设置为倾斜结构可方便密封垫29与防护罩3的紧密贴合。
参照图10,作为扩展方案,所述平台1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蓄电池32、定位模块33和控制面板34,所述控制面板34分别与蓄电池32和定位模块33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2通过转换器与太阳能板6电性连接,可通过防护罩3顶部的太阳能板6进行光电转换,并通过转换器将电能储存至蓄电池32内,以起到无人运输平台1的供电作用,提高无人运输平台1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整个无人运输平台采用平台1实现无人运输功能,无人运输平台1在空中运输时,通过飞行器8的工作实现平台1和底盘2的起降,此时第三液压缸20缩短并带动转动杆21旋转,使其带动滚轮22进行收纳,使滚轮22移动至支撑杆13上方,在降落时,使支撑杆13先接触地面,此时支撑杆13在套管11内部移动,通过弹簧12的弹性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有效保护运输平台1不受损伤;在水路运输时,通过第一液压缸10的缩短带动套管11移动至底盘2内部,此时支撑杆13和滚轮22都完成收纳,通过浮块27起到漂浮作用,并通过涡轮机25内叶轮26的转动提供移动动力,在进行移动时,通过第二电机23带动导流板24旋转时,通过导流板24控制移动方向;
在陆路运输时,通过第三液压缸20的伸长推动支撑杆13转动至竖直位置,使滚轮22接触地面提供支撑,通过滚轮22的转动带动平台1和底盘2进行移动,在移动时,通过第一电机18带动齿轮19转动时,使齿轮19在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的齿槽15上啮合,进而带动底盘2在安装座16内部转动,使底板17在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底部旋转时,带动支撑杆13和滚轮22转向,进而实现方向的控制,同时,通过第二液压缸14的伸长带动底板17在安装座16内部移动,使底板17底部的安装座16内部移动,进而调节底盘2的高度,能够适用于地面的高度,通过摄像头7监测路面情况,并调节每个滚轮22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凹凸路面的移动,同时底盘2升高后具有效避障功能,提高无人运输平台1的实用性;在使用时,通过气缸4的伸长带动防护罩3围绕平台1旋转,实现防护罩3的打开,实现底座30上无人机31的运输,并通过无人机31实现信息采集,在移动时,通过气缸4的缩短带动两个防护罩3关闭,此时带动密封条5相互贴合实现密封,同时防护罩3底部内壁接触围板28上的密封垫29,实现防护罩3底部的有效密封,避免雨水环境时进入防护罩3内部,提高无人运输平台1的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运输平台包括:平台(1)、底盘(2)和防护罩(3);
其中,所述平台(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盘(2),所述平台(1)和底盘(2)都采用轻材质材料制成,所述平台(1)顶部与防护罩(3)转动连接,且所述防护罩(3)通过气缸(4)与平台(1)连接,所述平台(1)和底盘(2)都固定安装有飞行器(8),所述平台(1)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板(28),所述围板(28)侧壁与密封垫(29)固定连接,且所述密封垫(29)与防护罩(3)贴合连接,所述平台(1)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30),所述底座(30)上卡接有无人机(31);
所述平台(1)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0)以及第二液压缸(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伸缩端与套管(11)固定连接,且所述套管(11)内部通过弹簧(12)与支撑杆(13)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开设有齿槽(15),所述底盘(2)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内部密封嵌合有底板(17),且所述底板(17)与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7)底部与转动杆(21)连接,所述转动杆(21)底部设有滚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顶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防护罩(3),两个所述防护罩(3)边缘都固定连接有密封条(5),所述密封条(5)相互贴合连接,所述防护罩(3)表面嵌合安装有太阳能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一侧与摄像头(7)以及雷达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1)两侧分别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飞行器(8),每个所述飞行器(8)内部都与扇叶(9)转动连接,且所述扇叶(9)与飞行器(8)的驱动机传动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液压缸(10)都位于底盘(2)内部,所述底盘(2)与套管(11)贯穿插接,所述套管(11)与底盘(2)内部密封滑动,所述套管(11)内部与弹簧(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另一端与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分布至底盘(2)两侧,每个所述支撑杆(13)都为U形结构,且每个所述支撑杆(13)两端都与套管(11)内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都位于底盘(2)内部,且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表面开设有齿槽(15),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与安装座(16)顶部贯穿插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伸缩端与安装座(16)中部密封连接,所述齿槽(15)位于安装座(16)内部,所述底板(17)顶部与第一电机(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8)的输出端与齿轮(19)固定连接,且所述齿轮(19)与齿槽(15)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座(16)均匀分布至底盘(2)四周,每个所述安装座(16)都为圆形结构,所述安装座(16)内部都与底板(17)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分别与转动杆(21)以及第三液压缸(2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1)和第三液压缸(20)分别位于底板(17)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缸(20)为倾斜状分布,所述第三液压缸(20)的伸缩端与转动杆(2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1)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滚轮(22)转动的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滚轮(2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输出端与导流板(24)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24)与底盘(2)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底盘(2)底部固定安装有涡轮机(25),所述涡轮机(25)内部与叶轮(26)转动连接,所述涡轮机(25)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驱动机的输出端与叶轮(26)固定连接,所述涡轮机(25)和第二电机(23)分别位于底盘(2)两侧,所述底盘(2)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27),所述浮块(27)位于涡轮机(25)和第二电机(2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28)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围板(28)位于平台(1)边缘,所述围板(28)位于防护罩(3)内部,所述围板(28)顶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围板(28)顶部形成的倾斜斜面设有密封垫(29),所述密封垫(29)与防护罩(3)内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蓄电池(32)、定位模块(33)和控制面板(34),所述控制面板(34)分别与蓄电池(32)和定位模块(33)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2)通过转换器与太阳能板(6)电性连接。
CN202320615648.4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Active CN220054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5648.4U CN22005419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5648.4U CN22005419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4191U true CN22005419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5648.4U Active CN220054191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4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3660B (zh) 水下活动采样平台
CN111003106B (zh) 一种自带发电功能的卫星通信的浮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88263A (zh) 一种多栖无人移动平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167610U (zh) 一种履带与桨分层布局的水陆两栖机器人
CN111976980B (zh)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
CN220054191U (zh) 一种无人运输平台
RU2706748C1 (ru) Трёхсредный моби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Этажерка"
CN215476898U (zh) 一种无人机运输箱
CN214296513U (zh) 无人驾驶的探索车
CN116788550A (zh) 一种轻量化无人运输平台
CN116619959A (zh) 一种跨水陆冰雪的极地多栖机器人
CN213502894U (zh) 一种方便采集样品的环境监测无人机
CN213842263U (zh) 一种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森林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CN213007445U (zh) 陆空两栖机场道面及公路路面勘测平台
CN208198618U (zh) 一种双驱双臂、同心四轴小型矿用机器人履带式移动平台
CN114475950A (zh) 一种海洋牧场巡检移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369763A (zh) 一种太阳能风帆雪橇机器人
CN210289270U (zh) 一种大型全自动无人机机场建筑结构
CN106004286A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极地电动探测小车
CN219715728U (zh) 一种隧道工程绘测成像机器人
CN117087897B (zh) 一种无人机的充电装置
CN219674935U (zh) 一种关于射频技术的便携式无人机反制新装置
CN219573941U (zh) 一种桥梁裂纹检测装置
CN215285196U (zh) 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
CN218704014U (zh) 滞空连续供电监控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