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2405U -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2405U
CN220052405U CN202321444688.3U CN202321444688U CN220052405U CN 220052405 U CN220052405 U CN 220052405U CN 202321444688 U CN202321444688 U CN 202321444688U CN 220052405 U CN220052405 U CN 220052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blade
solid
rea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46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连东
程瑾宁
龙燕
袁春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Yun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Yun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Yun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Yun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46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2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2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2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其属于物料混合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料结构混料效率低、混料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液体输送机构、固体输送机构及混料机构,液体输送机构设置在混料机构的侧边,固体输送机构包括上料料斗和输料装置,输料装置上连接有驱动件,固体输送机构通过输料装置与混料机构连接,混料机构包括混料主体及设置在混料主体内的旋转驱动混料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液体输送机构、固体输送机构及混料机构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固液原料的在线实时混合,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物料的混合反应,物料混合效果好,混合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混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背景技术
聚氨基甲酸酯,简称为聚氨酯(PU),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等。聚氨酯泡沫塑料分为硬泡和软泡两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R)是以聚氨酯为原料的泡沫塑料,具有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
PUR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固液混料操作,现有的固液混料通常采用混料罐,通过将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添加到混料罐中,然后采用机械搅拌等方式实现物料的混合,混料罐将物料混合好后,然后进行混料输出,此种混料方式只能实现固液的部分混合,无法实现物料混合均匀,而且由于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的不同特性,固体原料无法均匀分散到液体原料中,容易出现固体团聚的现象,物料分布不均匀,混料效果差,影响后续产线的生产及后续物料整体的质量。
而采用其他复杂方式虽然可以实现物料混合均匀,但通常操作较复杂,处理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实时混料的产线需求,生产能力低,混料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料效率低、混料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包括液体输送机构、固体输送机构及混料机构,液体输送机构设置在混料机构的侧边,固体输送机构包括上料料斗和输料装置,输料装置上连接有驱动件,固体输送机构通过输料装置与混料机构连接,混料机构包括混料主体及设置在混料主体内的旋转驱动混料部。
优选的,旋转驱动混料部包括驱动轴和旋转螺杆,旋转螺杆连接在驱动轴上,驱动轴通过混料驱动部驱动。
优选的,旋转螺杆上设置有多组混料叶片,混料叶片沿着旋转螺杆的周向及轴向方向设置。
优选的,沿着旋转螺杆的轴向方向共设置有三组混料叶片组,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混料叶片、第二混料叶片、第三混料叶片,且第一混料叶片为螺旋式叶片,第二混料叶片和第三混料叶片均为板状式叶片,第二混料叶片大于第三混料叶片的尺寸。
优选的,第一混料叶片为设置在旋转螺杆的表面沿其轴向延伸的螺旋状叶片结构;第二混料叶片为沿着旋转螺杆周向、且与旋转螺杆呈角度设置的叶片结构,第二混料叶片沿着旋转螺杆的周向均布设置。
优选的,第二混料叶片与旋转螺杆中心轴的相交角度为15-60°,且在周向方向,以旋转螺杆的中轴线为中心,每隔30-60°设置有一组混料叶片。
优选的,输料装置包括输料筒及设置在输料筒内的输料部,输料部采用喂料结构或挤出结构。
优选的,输料装置与混料机构的固体上料口连接,液体输送机构与混料机构的液体上料口连接,且在水平方向,固体上料口与液体上料口高低错开设置。
优选的,液体上料口的水平高度高于固体上料口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实时在线混料系统,包括混合机头,还包括布料器和控制系统,布料器连接在混合机头的下部,布料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液体输送机构、固体输送机构及混料机构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固液原料的在线实时混合,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物料的混合反应,物料混合效果好,混合效率高;通过混料机构设置的旋转驱动混料部实现固液物料的高速混合,缩短物料混合反应时间,物料混合快速均匀。本实用新型混合机头的生产效率高效,可以满足产线的实时混合、高效出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机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机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混料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混料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混料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体上料口与液体上料口的位置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固体上料口与液体上料口的位置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固体上料口与液体上料口的位置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固体上料口与液体上料口的位置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混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液体输送机构;2、固体输送机构;3、混料机构;4、上料料斗;5、输料装置;51、输料筒;6、混料主体;7、驱动轴;8、旋转螺杆;91、第一混料叶片;92、第二混料叶片;93、第三混料叶片;10、固体上料口;11、液体上料口;12、布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包括液体输送机构1、固体输送机构2及混料机构3,液体输送机构1设置在混料机构3的侧边,固体输送机构2包括上料料斗4和输料装置5,输料装置5上连接有驱动件,固体输送机构2通过输料装置5与混料机构3连接,混料机构3包括混料主体6及设置在混料主体6内的旋转驱动混料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混料效率低、混料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在混料机构3的作用下,操作简单,混料快速、均匀高效,适用于固液反应物的在线实时混合。
具体的,如图2所示,混料机构3包括混料主体6及旋转驱动混料部,混料主体6内设有混料空间,用于进行固液混料;旋转驱动混料部包括驱动轴7及旋转螺杆8,旋转螺杆8竖直设置在混料主体6内,驱动轴7从上端穿入到混料主体6内,旋转螺杆8连接在驱动轴7上,驱动轴7通过联轴器与旋转螺杆8连接,驱动轴7通过其上连接的混料驱动部驱动旋转螺杆8进行高速旋转,进而进行固液原料的混料操作。
旋转螺杆8上设置有多组混料叶片,混料叶片沿着旋转螺杆8的周向及轴向方向设置,通过在旋转螺杆8上设置多组混料叶片,旋转螺杆8进行高速旋转,带动混料叶片同步转动进行固液原料的冲散搅拌及混合反应。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沿着旋转螺杆8的轴向方向共设置有三组混料叶片组,沿着旋转螺杆8的轴向方向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混料叶片91、第二混料叶片92、第三混料叶片93,第一混料叶片91、第二混料叶片92、第三混料叶片93均设置在旋转螺杆8的周向表面,且第一混料叶片91、第二混料叶片92及第三混料叶片93均设置有多个。
更进一步的,第一混料叶片91设置在旋转螺杆8的最底部,第一混料叶片91为沿着旋转螺杆8轴向方向延伸的螺旋状叶片结构,螺旋状结构可以减小混料搅拌阻力,并且搅拌时固体运动幅度增大,可有效增加固液混合效率。
第一混料叶片91的外周面轮廓为沿着旋转螺杆8的轴向方向从右下向左上延伸设置的螺旋状光滑圆弧结构,旋转螺杆8的表面共设置有2-4组第一混料叶片91。
第二混料叶片92和第三混料叶片93均为板状式叶片结构,且第二混料叶片92在旋转螺杆表面占用的空间最大,第三混料叶片93可以采用与第二混料叶片92或第一混料叶片91相同的结构。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二混料叶片92为沿着旋转螺杆周向、且与旋转螺杆8呈角度设置的板状叶片结构,第二混料叶片92沿着旋转螺杆8的周向及径向均布设置,沿着旋转螺杆8的周向方向共设置有6-12组第二混料叶片92,沿着旋转螺杆8的轴向方向共设置有6-10组第二混料叶片92。
更进一步的,第二混料叶片92与旋转螺杆8中心轴的相交角度为15-60°,且在周向方向,以旋转螺杆8的中轴线为中心,每隔30-60°设置有一组第二混料叶片92。
更进一步的,如图4、图5所示,第二混料叶片92的截面轮廓为矩形板状结构或者设有弯曲度的弧形板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第三混料叶片93设置在旋转螺杆8的最上部,其结构为沿着旋转螺杆8周向设置的板状叶片结构,且第三混料叶片93沿着旋转螺杆8的周向均布设置;第三混料叶片93的尺寸小于第二混料叶片92,布置数量也少于第二混料叶片92,但第三混料叶片93的单位布置密度大于第二混料叶片92,从而第三混料叶片93配合第二混料叶片92进行物料充分混合工作。
更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第二混料叶片92的外轮廓可以为由大圆弧、小圆弧、长直边,短直边相连组成的不规则形状,弧形的叶片轮廓形状可有效减少搅拌阻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螺杆上设置三组混料叶片,旋转螺杆8在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进行高速旋转,其上的三组混料叶片也同步跟随旋转,实现固液物料的高速混合,物料混合快速均匀;通过采用多种混料叶片的组合方式,相互辅助,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混料效果更好,缩短物料混合时间,使用寿命长。
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混料主体6上设置有固体上料口10和液体上料口11,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固体上料口10和液体上料口11非同轴设置,固体上料口10和液体上料口11高低错开设置在混料主体6的两侧。
图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固体上料口10和液体上料口11的几种不同的相对位置布置示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混料主体6上的固体上料口10和液体上料口11错开设置,防止固体粉末与液体原料相对冲,并且采用侧进料方式,固液混料均匀,实现实时在线混合、快速反应。
更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液体上料口11的水平高度高于固体上料口10的水平高度。
如图2所示,固体输送机构2用于输送固体原料,上料料斗4的下端与输料装置5连接,输料装置5包括输料筒51及设置在输料筒51内的输料部,输料筒51水平设置,输料部在驱动件的作用下进行固体输料工作,输料筒51的端部与混料主体6上的固体上料口10连接。
具体的,上料料斗4为锥形漏斗结构,输料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喂料结构或挤出结构,通过采用如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螺旋形喂料辊结构,进行固体原料的输送。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输料部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物料传递输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液体输送机构1用于输送液体原料,液体输送机构采用输送管道的液体输送方式,输送管道的端部与混料主体6上的液体上料口11连接,液体原料在电机的驱动下经输送管道输送到混料机构3中。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实时在线混料系统,包括混合机头和布料器12,布料器12连接在混合机头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有控制阀门,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固液物料的输送及混合反应的控制。
更进一步的,布料器12与控制系统连接,当混合机头高效混合原料后,通过下方设置的布料器12,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下进行布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在液体输送机构1的前端进行多种液体原料的混合,当混合均匀后通过液体输送机构1将多种预混合好的液体原料输送到混料机构3中,然后固体原料通过固体输送机构2输送到混料机构3中,在旋转螺杆8的混料作用下实现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的混合,混料完成后通过下端设置的布料器12进行布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液体输送机构1、固体输送机构2及混料机构3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固液原料的在线实时混合,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物料的混合反应,物料混合效果好,混合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螺杆上设置三组混料叶片,旋转螺杆8在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进行高速旋转,其上的三组混料叶片也同步跟随旋转,通过采用多种混料叶片组合的方式,相互辅助,实现固液物料的高速混合,缩短物料混合反应时间,物料混合快速均匀。本实用新型混合机头的生产效率高效,可以满足产线的实时混合、高效出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包括液体输送机构、固体输送机构及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混料机构的侧边,所述固体输送机构包括上料料斗和输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上连接有驱动件,所述固体输送机构通过输料装置与所述混料机构连接,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主体及设置在所述混料主体内的旋转驱动混料部;所述旋转驱动混料部包括驱动轴和旋转螺杆,所述旋转螺杆连接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旋转螺杆上设置有多组混料叶片,所述混料叶片沿着所述旋转螺杆的周向及轴向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通过混料驱动部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旋转螺杆的轴向方向共设置有三组混料叶片组,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混料叶片、第二混料叶片、第三混料叶片,且所述第一混料叶片为螺旋式叶片,所述第二混料叶片和第三混料叶片均为板状式叶片,所述第二混料叶片大于所述第三混料叶片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料叶片为设置在旋转螺杆的表面沿其轴向延伸的螺旋状叶片结构;所述第二混料叶片为沿着所述旋转螺杆周向、且与所述旋转螺杆呈角度设置的叶片结构,所述第二混料叶片沿着所述旋转螺杆的周向均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料叶片与所述旋转螺杆中心轴的相交角度为15-60°,且在周向方向,以所述旋转螺杆的中轴线为中心,每隔30-60°设置有一组混料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输料筒及设置在所述输料筒内的输料部,所述输料部采用喂料结构或挤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与所述混料机构的固体上料口连接,所述液体输送机构与所述混料机构的液体上料口连接,且在水平方向,所述固体上料口与所述液体上料口高低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上料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固体上料口的水平高度。
9.一种实时在线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机头,还包括布料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布料器连接在所述混合机头的下部,所述布料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CN202321444688.3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Active CN220052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4688.3U CN22005240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4688.3U CN22005240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2405U true CN22005240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4688.3U Active CN220052405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2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63957U (zh) 捏合装置和电池浆料的制作设备
CN211274503U (zh) 一种粉体涂料高效混合装置
CN113526040A (zh) 一种新型混料搅拌机
CN220052405U (zh) 一种实时在线混合机头及混料系统
CN201736360U (zh) 用于粒子与粉末共混的混料机
CN213791055U (zh) 一种采用捏合桨的双轴连续混捏机
CN101966434A (zh) 用于粒子与粉末共混的混料机
CN202207562U (zh) 一种加工可交联高压电缆料的转鼓混料机
CN110901013A (zh) 一种多功能螺杆挤出机
CN111777203A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213471782U (zh) 一种波纹管型材生产线用的搅拌混料装置
CN213732754U (zh) 一种塑料管材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
CN214553284U (zh) 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生产的高效上料搅拌装置
CN216004137U (zh) 一种新型混料搅拌机
CN211415830U (zh) 一种用于塑料颗粒生产搅拌机
CN108608595A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塑料改性用原料共混装置
CN109207350B (zh) 一种提高液体发酵罐中发酵液溶氧度的搅拌方法
CN219235941U (zh) 一种聚氨酯发泡装置
CN219441335U (zh) 一种立式固定tmr草料搅拌机
CN212241668U (zh) 不易于积料的eva片材捏合密炼机
CN210495976U (zh) 混料机
CN116922663A (zh) 一种矿用聚氨酯泡沫生产用发泡机
CN219129055U (zh) 均匀混料的调料罐
CN217962331U (zh) 一种养猪用饲料加工装置
CN117323866B (zh) 一种颗粒饲料均匀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