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8813U -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8813U
CN220048813U CN202321302873.9U CN202321302873U CN220048813U CN 220048813 U CN220048813 U CN 220048813U CN 202321302873 U CN202321302873 U CN 202321302873U CN 220048813 U CN220048813 U CN 220048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avity
integrate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28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巩运许
门曰建
陈维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Lo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Lo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Lom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Lo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28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8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8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8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属于漆包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发热器和能够导热的加热集成件;所述加热集成件包括集成件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集成件本体上的加热腔以及若干相互独立的流通道;所述流通道为两端开口的管路通道;所述加热腔为单端开口的腔道;所述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侧面,若干所述流通道设置于以所述加热腔为中心的圆上;所述发热器固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本实用新型进行了集成化设计,有效缩小加热装置的体积,能够有效控制涂覆材料在管路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散失,有效控制线材涂覆位置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一种带绝缘层的电线,它一般是在一根圆形的铜线表面加工一层薄薄的高强度树酯作为涂覆层,起到与外界绝缘的作用,漆包线可加工成比发丝还细的超微线或像拇指般粗的纱包绞线。漆包线具有很好的绝缘效果和防水能力,在电器方面应用很广泛如电动机,发电机,水泵,电磁铁,电焊机,家用电器,无线通讯,扬声器,电报机,变压器等。
发明人在日常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问题:
现有的漆包线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的涂覆材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涂覆于铜线表面。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涂覆装置下方直接安装加热体进行涂覆材料加热,这样使外部输送过来的绝缘漆加热后,直接涂到线材上。外部输送过来的绝缘漆温度会随室温发生变化,此外涂覆材料加热到预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冬季外部温度较低时,涂覆材料需要提高的温度比较高,会导致涂覆材料在涂覆到线材时未达到预定的温度,影响漆包线的绝缘效果。如果加大加热功率,又会导致温度冲击过高,造成涂覆材料超温,同样不利于保证线材表面涂覆材料的涂覆均匀性。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进行了集成化设计,有效缩小加热装置的体积,能够有效控制涂覆材料在管路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散失,有效控制线材涂覆位置的温度。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器和能够导热的加热集成件;所述加热集成件包括集成件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集成件本体上的加热腔以及若干相互独立的流通道;所述流通道为两端开口的管路通道;所述加热腔为单端开口的腔道;所述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侧面,若干所述流通道设置于以所述加热腔为中心的圆上;所述发热器固设于所述加热腔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所述加热集成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流通道和所述加热腔独立设置的温度监测腔;所述温度监测腔中心位于若干所述流通道中心环绕成的圆上;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固设于所述温度监测腔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的安装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流通道的两端设置有管件连接螺纹。
优选的,所述加热集成件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固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加热集成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流通道为沿所述加热集成件轴向设置的圆柱形通道;所述加热腔为沿所述加热集成件轴向设置的圆柱形空腔。
优选的,所加热集成件外部包覆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外部包覆有热量反射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涂覆材料的加热效率,且加热过程受室温影响小,能够实现涂覆材料的有效加热。
2、本实用新型进行了集成化设计,有效缩小加热装置的体积,能够有效控制涂覆材料在管路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散失,有效控制线材涂覆位置的温度。
3、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管路中的涂覆材料进行温度监测,为涂覆材料温度的闭环控制提供条件,有效控制加热装置内部的涂覆材料温度。
4、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多条管路中的涂覆材料进行同时加热,有效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集成件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集成件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集成件的横向截面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加热集成件,2、发热器,3、温度监测装置,4、流通管,5、热量反射层,6、保温层,11、集成件本体,12、加热腔,13、流通道,14、温度监测腔,15、安装面,1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器2和能够导热的加热集成件1。加热集成件1包括集成件本体11和设置于集成件本体11上的加热腔12以及若干相互独立的流通道13。流通道13为两端开口的管路通道,加热腔12为单端开口的腔道,流通道13设置于加热腔12的侧面,且若干流通道13设置于以加热腔12为中心的圆上。发热器2固设于加热腔12内。为方便进行热传递,加热腔12内可以填充加热液。流通道13的两端设置有管件连接螺纹,流通管4端部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与流通道13固定连接。此外,流通道13的两端也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流通管4连接的连接接头,该连接接头可以为现有的连接法兰或能够依靠卡扣固定的连接卡盘。为保证流通道13内部的涂覆材料能够加热到相应的温度,可以根据温升需求设置集成件本体11以及流通道13的尺寸或选配合适功率的发热器2。
优选的,加热集成件1为圆柱体结构,流通道13为沿加热集成件1轴向设置的圆柱形通道,加热腔12为沿加热集成件1轴向设置的圆柱形空腔。
此外,加热集成件1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面15,安装面15上固设有用于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固定的安装孔16。安装孔16优选为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3。加热集成件1还包括相对于流通道13和加热腔12独立设置的温度监测腔14。温度监测腔14中心位于若干流通道13中心环绕成的圆上。加热腔12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温度监测装置3的安装内螺纹。温度监测装置3固设于温度监测腔14内。温度监测装置3优选为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具有现场显示功能和/或具有远传功能。当温度传感器为具有远传功能的温度传感器时,其输出信号可以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热集成件1外部包覆有保温层6。保温层6优选为保温棉或保温发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保温层6外部包覆有热量反射层5。热量反射层5优选为反射隔热膜。反射隔热膜为在透明的聚酯膜上溅射多层金属制成高隔热金属膜层。反射隔热膜属于货柜商品,在此不在赘述。
工作原理:现有的漆包线生产过程中,箱式加热装置为保证通过管路将涂覆材料输送至涂覆位置,且保证较长尺寸的线材均能够有效涂覆,箱式加热装置需要具有较大的涂覆材料容纳腔,外加加热棒等结构,其整体体积较大。同时,由于在漆包线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涂覆材料,且各涂覆材料在不同工艺阶段的涂覆温度不同,因此需要配置多件箱式加热装置,此种情况下其体积更大。因此,在漆包线涂覆设备的空间限制下,箱式加热装置并不能配置于涂覆位置较近的位置,管路较长,由于室温变化、管路长度及管路材质等影响,涂覆位置与箱式加热装置内的涂覆材料温度差距较大,且通过人为控制的方式,滞后性较大,易造成涂覆位置的涂覆材料温度不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装置集成化,并可以将涂覆材料放置于涂覆设备的外部,使得加热装置能够置于涂覆设备的内部,进而能够将加热装置与涂覆位置的距离缩到最短,进而管路可以缩到最短,有效控制涂覆材料的温度散失,有效控制线材涂覆位置的涂覆材料温度。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器和能够导热的加热集成件;所述加热集成件包括集成件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集成件本体上的加热腔以及若干相互独立的流通道;所述流通道为两端开口的管路通道;所述加热腔为单端开口的腔道;所述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侧面,若干所述流通道设置于以所述加热腔为中心的圆上;所述发热器固设于所述加热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所述加热集成件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流通道和所述加热腔独立设置的温度监测腔;所述温度监测腔中心位于若干所述流通道中心环绕成的圆上;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固设于所述温度监测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的安装内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道的两端设置有管件连接螺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集成件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固设有安装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集成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流通道为沿所述加热集成件轴向设置的圆柱形通道;所述加热腔为沿所述加热集成件轴向设置的圆柱形空腔。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加热集成件外部包覆有保温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外部包覆有热量反射层。
CN202321302873.9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Active CN220048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2873.9U CN220048813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2873.9U CN220048813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8813U true CN220048813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5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2873.9U Active CN220048813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8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97760A (en)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with bulkhead mounting means
CN111580017B (zh) 基于宽范围渐变温度场的变压器电热联合模拟实验装置
CN201434734Y (zh) 一种ntc温度传感器
JP2007200882A (ja) 電気ブッシンク゛
CN101808431A (zh) 微型黑体辐射源及其制备方法
CN220048813U (zh) 一种漆包线涂覆材料的加热装置
EP3019795A1 (en) Circulation heater
CN206523415U (zh) 一种不均匀加热套管油纸的热老化实验装置
CN202276965U (zh) 一种电热卷发筒
CN210667911U (zh) 一种漆包线缆的冷却设备
CN206311231U (zh) 一种带有端子的温度传感器
CN208011166U (zh) 防止涂料析出的运输管道
CN112750576A (zh) 一种漆包线涂漆装置
CN109392202B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材料面阻垢电加热器
CN218928659U (zh) 一种针对金属骨架管材端面的加热装置
US1178777A (en)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CN206353056U (zh) 热电偶测温装置
CN205342134U (zh) 超导缆真空锡焊系统
CN220400312U (zh) 漆包线外漆层的补漆机构
CN206208804U (zh) 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
CN221099452U (zh) 板式换热器
CN211296998U (zh) 电伴热保温箱
CN217817501U (zh) 一种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
CN209214100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热水存储箱
CN110853836B (zh) 一种漆包线缆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