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3629U - 耳帽和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帽和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3629U
CN220043629U CN202321427597.9U CN202321427597U CN220043629U CN 220043629 U CN220043629 U CN 220043629U CN 202321427597 U CN202321427597 U CN 202321427597U CN 220043629 U CN220043629 U CN 220043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cap
earphone
clamp structure
sleeved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75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乐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75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3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3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3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耳帽和耳机,其中,耳帽可套接于耳机本体的管嘴部,管嘴部的端部形成有挂台,耳帽包括耳帽主体和卡箍结构,耳帽主体包括与管嘴部套接的连接部,耳帽主体内部形成有贯通连接部的出音通道,卡箍结构设置在连接部上,其中,卡箍结构用于在耳帽套接于管嘴部的状态下,通过发生形变以产生箍紧力而将连接部锁紧于管嘴部。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耳帽主体套接于耳机本体上的管嘴部,耳帽主体不容易发生松脱,且使得用户能得到耳帽套接于管嘴部套接完毕的扣合反馈。

Description

耳帽和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帽和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入耳式耳机,另一种是外罩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的耳机本体上一般都会套接有耳帽。入耳式耳机通常采用密封方式将噪音隔绝在外,当耳帽插入用户的耳道后,耳帽与耳道之间会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然而,当耳帽与耳机本体进行套接后,两者之间的连接不牢靠,容易导致耳帽与耳机本体发生脱离,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帽和耳机,能够实现耳帽主体套接于耳机本体上的管嘴部下,耳帽主体不容易发生松脱,且使得用户能得到耳帽套接于管嘴部套接完毕的扣合反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帽,可套接于耳机本体的管嘴部,所述耳帽包括:
耳帽主体,所述耳帽主体包括与所述管嘴部套接的连接部,所述耳帽主体内部形成有贯通所述连接部的出音通道;和
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中,所述卡箍结构用于在所述耳帽套接于所述管嘴部的状态下,通过发生形变以产生箍紧力而将所述连接部锁紧于所述管嘴部。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耳帽,通过设置有卡箍结构,并且卡箍结构设置在耳帽主体的连接部上,使得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且处于耳帽套接于管嘴部的状态下时,卡箍结构通过发生弹性形成以产生箍紧力而将连接部锁紧在管嘴部上,以增大连接部与管嘴部之间接触的摩擦力,如此能保证耳帽不易与耳机本体发生脱离,并且当连接部锁紧在管嘴部时,卡箍结构还能给予用户关于耳帽与耳机主体的管嘴部套接完毕的扣合反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耳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耳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耳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耳机的耳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耳机的耳帽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耳帽隐藏卡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耳机的耳帽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耳机的耳帽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耳帽;10、耳帽主体;10a、出音通道;11、接触部;13、连接柱;135、连接部;135a、卡合槽;135b、安装槽;135c、导斜面;1351、连接部;30、卡箍结构;31、首端;33、尾端;35、弧形段;300、耳机;310、耳机本体;320、管嘴部;330、挂台。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部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部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部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耳机300,耳机300包括耳帽100和耳机本体310,耳帽100可套接于耳机本体310上的管嘴部320。
耳帽100可以实现在耳机佩戴后,与用户耳道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当然且也可以实现与用户的耳道柔性接触,以避免用户耳道与管嘴部320直接接触而受到伤害。耳机本体310为耳机300的主体部分,耳机300可以为入耳式的有线耳机或无线耳机,耳机300可以与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MP3、可穿戴式音频设备等播放设备通信连接。耳机300的管嘴部320用于插入用户的耳道,当管嘴部320插入耳道时,管嘴部320的音孔位于耳道内,播放设备播放的声音可以通过管嘴部320的音孔传输至耳道内。耳机300的具体工作原理在相关技术中早有公示,本申请不做赘叙。
为了在耳帽100和耳机本体310套接后,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两者因为拔插动作容易发生脱落的现象,本申请着重对耳帽100进行了改进,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耳帽100包括耳帽主体10和卡箍结构30,耳帽主体10包括与管嘴部320套接的连接部135,卡箍结构30设置在连接部135上。其中,耳帽主体10内部形成有贯通连接部135的出音通道10a。该连接部135能与管嘴部320套接配合,且出音通道10a与管嘴部320的音孔相连通,以使播放设备播放的声音可以依次通过导音孔的音孔和出音通道10a传输至耳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耳帽主体10包括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接触部11设于连接柱13的外围,且接触部11的一端与连接柱1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柱13间隔,连接部135形成于连接柱13靠近管嘴部320的一端,出音通道10a形成于连接柱13的内部。其中,耳帽主体10中的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的材质可以为硅橡胶材质,硅橡胶质地柔软,提升了耳道佩戴耳帽100的舒适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的材质也可以是聚氨酯泡棉材质,聚氨酯泡棉质地柔软并且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够在提升耳帽100佩戴后的舒适度的同时提升耳帽100的降噪性能,当然,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的材质还能够是由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其他柔性密封材料,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此外,本申请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的材质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用于与耳道直接接触的接触部11可以是柔性材质,例如硅橡胶材质,而连接柱13的材质则可以同样是柔性材质例如硅橡胶材质或者为聚氨酯泡棉材质,甚至还可以是其他硬度与接触部11不同的材质,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在耳帽主体10设置为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两部分结构的情况下,具有适应性形变能力强,佩戴较为舒适的优点。当然,本申请的耳帽主体10也可以是单独设置为一个整体的筒状结构,也即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是一个整体形式,这样制造工艺上可以简化。接下来的内容还是以耳帽主体10设置为接触部11和连接柱13两部分的形式,对本申请耳帽100不容易在拔插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进行进一步阐述。
其中,连接柱13的内壁面形成有卡合槽135a,管嘴部320的端部形成有挂台330,卡合槽135a用于供挂台330卡入,在耳帽100通过连接部135套接到管嘴部320时,挂台330卡入到卡合槽135a中,提高耳帽100与耳机主体310的管嘴部320套接的稳定性。
卡箍结构30可以是环状体、片状体或者条状体等等任意一种结构形式,对此不作限定。卡箍结构30可以是金属件或者同时具备硬度较大特性和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的塑胶件,具体地,当卡箍结构30为金属件时,卡箍结构30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材质、铜制材质或者铁镀锌材质,如此卡箍结构30在自身会具备有弹性形变的功能的同时,能提升连接部135的整体硬度。当耳帽100套接于管嘴部320的状态下时,卡箍结构30通过发生弹性形变以产生箍紧力而将连接部135锁紧于管嘴部320,也即卡箍结构30会在弹性形变下发生收缩以产生箍紧力,而在箍紧力的驱使下,连接部135的内壁面能压紧管嘴部320的外表面,以使连接部135锁紧于管嘴部320。
此外,在耳帽主体10的高度方向上,定义卡箍结构30的高度值为H1,定义卡合槽135a的高度值为H2,满足条件:0.1≤H1:H2≤0.8,如此能够保证足够力值的箍紧力的同时,避免卡箍结构30尺寸过大而产生用户佩戴耳帽100时的异物感,H1与H2的具体比值例如可以为0.1、0.2、0.3、0.4、0.5、0.6、0.7或者0.8等等,对此不作限定。
而为了便于耳帽主体10的连接柱13套接于管嘴部320上,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种结构形式中,连接部135背离出音通道10a的出口的一端的端面至少部分形成有导斜面135c。在实际套接过程中,当耳帽主体10沿朝向管嘴部320的方向上移动以实现套接时,该导斜面135c用以在与挂台330抵接时使得连接部135具有扩张的趋势,如此能更便于将耳帽主体10的连接柱13套接至管嘴部320上,其中,连接部135背离出音通道10a的出口的一端的端面可以是部分形成有导斜面135c,也可以是整体形成有导斜面135c,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挂台330与连接部135的抵接面面积进行对应选择。此外,导斜面135c与连接柱13的内壁面之间连接处可以呈倒角设置,避免该连接处对用户或者管嘴部320的挂台330造成划伤,且对于用于生产耳帽主体10的模具而言,也能够便于模具进行加工,同时模具的模腔对应部位也呈倒角,增加了模具的坚固性。而关于卡合槽135a结构部分,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卡合槽135a包括槽底壁和分别设于槽底壁相对两侧的槽侧壁,两槽侧壁之间形成有供挂台330卡入的开口,其中,靠近卡箍结构30的槽侧壁可以形成有倾斜面,用户在将耳帽主体10的连接柱13与管嘴部320进行松脱时,倾斜面用以在与挂台330抵接时使得连接部135具有扩张的趋势,如此用户在对耳帽主体10的连接柱13与管嘴部320上的挂台330进行松脱时更为方便,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卡箍结构30通过发生形变以产生箍紧力而将连接部135锁紧于管嘴部320下,卡箍结构30会发生弹性收缩,且在弹性收缩完毕的情况下,此时连接部135能够锁紧于管嘴部320,且挂台330会卡入卡合槽135a内,此时通过卡箍结构30的弹性变形过程,能够给予用户扣合反馈,也即能够使得用户获知此时连接部135已将管嘴部320进行锁紧,使得用户明晰获知耳帽100与耳机主体310已经装配完毕。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耳帽100,通过设置有卡箍结构30,并且卡箍结构30设置在耳帽主体10的连接部135上,使得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且处于耳帽100套接于管嘴部320的状态下时,卡箍结构30通过发生弹性形成以产生箍紧力而将连接部135锁紧在管嘴部320上,以增大连接部135与管嘴部320之间接触的摩擦力,如此能保证耳帽100不易与耳机本体310发生脱离,并且当连接部135锁紧在管嘴部320时,卡箍结构30还能给予用户关于耳帽100与耳机主体310的管嘴部320套接完毕的扣合反馈,也即挂台330卡入卡合槽135a的扣合反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在不易于发生脱离下,无需将耳机本体310的挂台330的体积加大,能够减少用户佩戴耳机300时耳机本体310所产生的异物感,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耳帽100套接于管嘴部320的状态下,卡箍结构30卡合于挂台330面向耳机本体310的一侧。这样设置,使得挂台330在卡接于连接部135的卡合槽135a时,相较于卡箍结构30卡合于挂台330背离耳机本体310的一侧,卡箍结构30能够抵抗挂台330沿远离耳帽100方向移动的趋势,使得挂台330卡接于连接部135的卡合槽135a的稳定性更佳,提高耳帽100套接于耳机本体310的管嘴部320的牢固性,避免耳帽100与耳机本体310的管嘴部320易于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35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出音通道10a连通的安装槽135b,卡箍结构30嵌设在安装槽135b。
其中,当卡箍结构30嵌设在连接部135的安装槽135b内时,可以是卡箍结构30完全收容于安装槽135b内,也即包括有卡箍结构30的侧表面平齐于安装槽135b的开口处的平面和卡箍结构30的侧表面低于安装槽135b的开口处的平面的以上两种形式;也可以是卡箍结构30部分收容于安装槽135b内,且部分置于出音通道10a内的形式,而该形式下能够使得卡箍结构30的侧表面与挂台330朝向卡合槽135a的侧表面进行接触,使得两者在直接接触下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提高了耳帽100与耳机本体310套接时的稳固性,且对给予到用户的耳帽主体10的连接柱13与管嘴部320套接完毕的到位反馈更为明显,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下,卡箍结构30可以直接由安装槽135b的开口处安装至安装槽135b内,且可以通过粘接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下实现卡箍结构30在安装槽135b内的安装,安装方便,同时卡箍结构30在长久使用下,卡箍结构30的弹性形变效果会逐渐下降,导致产生的箍紧力也会逐渐减小,因此该方式下便于用户对卡箍结构30进行拆装,以实现更换或者维护等操作,延长耳帽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卡箍结构30内嵌在连接部135的壁体内部。如此,卡箍结构30能收容在连接部135的内部,并与挂台330进行间接接触,避免挂台330与卡箍结构30的长期接触下造成磨损,也达到提高耳帽100与耳机本体310连接的稳固性和给予用户到位反馈的效果,同时对卡箍结构30的隐藏性更佳,提高外在美观性。其中,连接柱13的连接部135具有相对的内壁面与外壁面,当卡箍结构30内嵌在连接部135的侧壁内部下,可以是以下多种形式:一种形式为卡箍结构30内嵌在连接部135的侧壁内部且位于相较于外壁面更靠近内壁面的位置,另一种形式为卡箍结构30内嵌在连接部135的侧壁内部且位于相较于内壁面更靠近外壁面的位置,还有一种形式为卡箍结构30内嵌在连接部135的侧壁内部且位于内壁面与外壁面连线上的中部,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5,卡箍结构30的部分结构嵌设于连接部135的壁体内部,另一部分结构穿设于卡合槽135a,以在耳帽100套接于管嘴部320的状态下,扣合于挂台330面向耳机本体310的一侧的侧表面。如此,在卡箍结构30的部分结构由穿设于卡合槽135a,并另一部分能够由卡合槽135a显露的形式下,卡箍结构30穿设于卡合槽135a的部分结构会扣合于挂台330向耳机本体310的一侧的侧表面,相较于卡箍结构30与管嘴部320未发生抵接的形式,卡箍结构30显露于卡合槽135a内的部分与挂台330进行接触下,两者之间能够形成有一定的摩擦力,以提高耳帽100与耳机本体310套接时的稳固性,且卡箍结构30能够与挂台330直接接触下,且给予用户的耳帽主体10的连接柱13与管嘴部320套接的扣合反馈能够更为明显,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卡合槽135a贯穿连接部135朝向耳机本体310的端面。如此,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相较于卡合槽135a未贯穿连接部135朝向耳机本体310的端面的形式,用户可以直接由贯穿设置的卡合槽135a与管嘴部320端部形成的挂台330进行对准,也即可以进行观察挂台330与卡合槽135a的相对位置关系后,进行两者位置对准再进行装配,便于用户进行装配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结构形式中,请参阅图2,连接部135于卡合槽135a朝向耳机本体310的一侧形成有止挡墙1351,止挡墙1351卡合于挂台330面向耳机本体310的一侧,卡箍结构30穿设于止挡墙1351。这样设置下,可以通过止挡墙1351实现对挂台330的止挡,使得挂台330与卡合槽135a卡接时的稳定性,提高耳帽100套接于耳机本体310的管嘴部320的牢固性,避免耳帽100与耳机本体310的管嘴部320易于脱离。
以上内容,从卡箍结构30的位置设置形式方面介绍了本申请的耳帽100具有与耳机本体310的管嘴部320连接稳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耳帽100的连接柱13与耳机本体310上的管嘴部320连接的稳固性,请结合参阅图6至图7,本申请还可以是卡箍结构30为环绕连接部135一周且为连续结构的环状体。实际情况中,为了配合耳道的轮廓,耳帽100的形状大体多为筒体状,因此将卡箍结构30设置为连续结构,且能够环绕连接部135一周,如此能够进一步在环向上提高耳帽100与耳机本体310两者连接的稳固性,并且卡箍结构30所能够提供的到位反馈更佳,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为了调节卡箍结构30对耳帽100所产生的箍紧力的大小,在一种结构形式中,请参阅图8,卡箍结构30为沿连接部135的周向上延伸的环状体,环状体包括首端31和尾端33,首端31和尾端33在连接部135的周向上形成间隔,通过首端31与尾端33所形成的间隙,使得卡箍结构30在环向上进行部分断开,以通过降低卡箍结构30自身强度的方式,实现对减少耳帽100所产生的箍紧力,并且可以通过控制间隙的长度值大小,实现对耳帽100所产生的箍紧力的减小程度的调节。
同样地,为了调节卡箍结构30对耳帽100所产生的箍紧力的大小,请参阅图9,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卡箍结构30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35,至少两个弧形段35沿连接部135的周向上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弧形段35在连接部135的周向上形成间隔。通过相邻两个弧形段35在连接部135的周向上形成间隔,以形成至少两弧形段35的方式降低卡箍结构30整体强度,实现对减少耳帽100所产生的箍紧力,并且可以是通过控制间隙的长度值大小,实现对耳帽100所产生的箍紧力的力值减小程度的调节,也可以是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弧形段35的方式实现调节耳帽100所产生的箍紧力的减小程度,例如可以设置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等数量的弧形段35,且当弧形段35的数量增多时,所形成的间隙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多,此时对耳帽主体10的连接部135对管嘴部320所产生的箍紧力的减小程度的调节便会更大,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卡箍结构30的强度需求对弧形段35的数量进行选择。
在图中示例性示出的方案中,请参阅图8至图9,无论是环状体的首端31与尾端33所形成的间隙,又或者是相邻两个弧形段35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上述所叙述的间隙,可以是与卡合槽135a错开设置,如此能够在减小箍紧力的力值的同时,不影响卡箍结构30给予到用户的套接到位反馈。当然,上述所叙述的间隙也可以是显露于卡合槽135a,此时可以是另一种形式,也即间隙长度值较小,当间隙显露于卡合槽135a时,可以是首端31与尾端33同样是显露于卡合槽135a处,也可以是相邻两个弧形段35的部分显露于卡合槽135a处,如此能够将耳帽主体10的连接部135对管嘴部320所产生的箍紧力进行减小的同时,仍具有一定的套接到位反馈。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耳帽,可套接于耳机本体的管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帽包括:
耳帽主体,所述耳帽主体包括与所述管嘴部套接的连接部,所述耳帽主体内部形成有贯通所述连接部的出音通道;和
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其中,所述卡箍结构用于在所述耳帽套接于所述管嘴部的状态下,通过发生形变以产生箍紧力而将所述连接部锁紧于所述管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嘴部的端部形成有挂台,在所述耳帽套接于所述管嘴部的状态下,所述卡箍结构卡合于所述挂台面向所述耳机本体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出音通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卡箍结构嵌设在所述安装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结构内嵌在所述连接部的壁体内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凹陷形成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用于供所述挂台卡入;
所述卡箍结构的部分结构嵌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壁体内部,另一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卡合槽,以在所述耳帽套接于所述管嘴部的状态下,扣合于所述挂台面向所述耳机本体的一侧的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贯穿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耳机本体的端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面凹陷形成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用于供所述挂台卡入;
其中,所述连接部于所述卡合槽朝向所述耳机本体的一侧形成有止挡墙,所述止挡墙卡合于所述挂台面向所述耳机本体的一侧,所述卡箍结构穿设于所述止挡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出音通道的出口的一端的端面至少部分形成为导斜面;
和/或,所述卡箍结构为金属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结构为环绕所述连接部一周且为连续结构的环状体;
或者,所述卡箍结构为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上延伸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和所述尾端在所述连接部的周向上形成间隔;
或者,所述卡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段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上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段在所述连接部的周向上形成间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帽主体包括接触部和连接柱,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围,且所述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间隔,所述连接部形成于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管嘴部的一端,所述出音通道形成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
1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帽。
CN202321427597.9U 2023-06-06 2023-06-06 耳帽和耳机 Active CN220043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7597.9U CN220043629U (zh) 2023-06-06 2023-06-06 耳帽和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7597.9U CN220043629U (zh) 2023-06-06 2023-06-06 耳帽和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3629U true CN220043629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5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7597.9U Active CN220043629U (zh) 2023-06-06 2023-06-06 耳帽和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3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5855B1 (en) Conformable ear tip with spout
WO2020238619A1 (en) Earphone
EP3082347B1 (en) In-ear headphones with retention members
US9788099B2 (en) Ear tip with stabilizer
US8194910B2 (en) Headphones
US8406447B2 (en) Earphone device with ear canal protrusion
JP4088841B2 (ja) インナーイヤホン
US20120243724A1 (en) Ear pad and earphone having the same
US10587947B2 (en) Ear tip with anti-tragus stabilizer
TW201347563A (zh) 耳機
KR200204510Y1 (ko) 이어폰 커버
CN211656347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及耳机固持结构
CN215420707U (zh) 耳机
CN220043629U (zh) 耳帽和耳机
CN217825324U (zh) 耳翼及tws降噪耳机
JP2017175592A (ja) インイヤーイヤホン
JP2010252132A (ja) ステレオイヤホン
CN112822581A (zh) 耳机
JP6468267B2 (ja) イヤホン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バンド部材、並びに、イヤホンの使用方法
CN219372574U (zh) 耳帽及耳机
CN220457575U (zh) 耳帽和耳机
CN220457576U (zh) 耳帽和耳机
KR200200161Y1 (ko) 이어폰 커버
CN220985825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KR200240636Y1 (ko) 이어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