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3158U - 直驱电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驱电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3158U
CN220043158U CN202321595659.7U CN202321595659U CN220043158U CN 220043158 U CN220043158 U CN 220043158U CN 202321595659 U CN202321595659 U CN 202321595659U CN 220043158 U CN220043158 U CN 220043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dissipation
housing
drive moto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56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源
徐小鹏
张虎山
王成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la Wego Oil Wel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la Wego Oil Wel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la Wego Oil Wel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rla Wego Oil Wel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56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3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3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3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驱电机装置,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驱电机散热效果差且高度受限不能满足现场需要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散热风机和引流风罩,壳体内部设有中心轴,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靠近中心轴的输出端设置,第一壳体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翅片组且第一翅片组环绕中心轴设置,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翅片组且第二翅片组的延伸方向与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一致,降低了直驱电机装置的高度;引流风罩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外围,引流风罩与第一壳体之间的环形孔间形成有用于容置的散热腔,散热风机能通过第一风口对散热腔内部进行吹风,以使散热腔内部的部分热量能通过第二风口流出。

Description

直驱电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驱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几十年来石油钻井搅拌器一直通过15KW-3电机,拖动25倍变比蜗轮蜗杆减速箱,实现大扭矩运行。该方式传动效率低、故障率高。
随着电机技术提高,永磁材料性能提高,直驱电机得到应用。永磁直驱电机是应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制造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对传统直流电机的结构、原理进行改造而研制成的新型高效节能电动机。其特点是效率高、功率因数高、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好;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由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磁场是由磁铁产生的,因此它不需要励磁电源就能产生转矩输出,目前主要应用石油开发过程中。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在永磁直驱电机使用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电机功耗较大,故而电机内部产生的热能较高,但是仅靠电机自身辐射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目前,存在一种风冷永磁直驱电机,电机壳体上安装有风机,通过风机及导流板的结构对电机内部进行鼓风,从而实现对永磁直驱电机内部的冷却。由于钻井队需要频繁搬迁,该电机高度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现场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驱电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直驱电机散热效果差且高度受限不能满足现场需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驱电机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散热风机以及引流风罩,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中心轴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翅片组且所述第一翅片组环所述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翅片组且所述第二翅片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一致;
所述引流风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围,所述引流风罩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环形孔间形成有用于容置的散热腔,所述引流风罩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散热风机能通过所述第一风口对所述散热腔内部进行吹风,以使所述散热腔内部的部分热量能通过所述第二风口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翅片,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绕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翅片,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沿所述中心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风罩包括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所述第一风罩和所述第二风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围且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风罩、所述第二风罩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散热腔,且所述第一风罩和所述第二风罩与所述散热腔内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气流流动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罩和所述第二风罩的其一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另一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风口,所述散热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述第一风罩与所述第二风罩均包括弧形罩板以及固设于所述弧形罩板两侧的端面板,其中,靠近所述第二壳体设置的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有辅助散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沿所述端面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均喷涂有散热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驱电机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散热风机以及引流风罩,其中,壳体内部设置有中心轴,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靠近中心轴的输出端设置,第一壳体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翅片组且第一翅片组环绕中心轴设置,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翅片组且第二翅片组的延伸方向与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一致;降低了直驱电机装置的高度,解决高度受限问题;引流风罩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外围,引流风罩与第一壳体之间的环形孔间形成有用于容置的散热腔,引流风罩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散热风机能通过第一风口对散热腔内部进行吹风,以使散热腔内部的部分热量能通过第二风口流出。需要散热时,启动风机,风机开始沿与电机轴线垂直的方向向散热腔内吹风,然后在引流风罩的作用下,使风吹向第一壳体,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相比仅依靠电机表面进行散热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驱电机装置,在其引流风罩上设置有散热风机,相比仅依靠电机表面进行散热方式,上述散热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散热效率,直驱电机装置的壳体外侧设置的翅片组,能够增大电机本体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散热风机设在引流风罩上,不与电机的转轴产生直接的连接关系,散热风机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驱电机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驱电机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驱电机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组件;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中心轴;21、输出端;3、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5、引流风罩;51、第一风罩;52、第二风罩;6、散热风机;7、第一风口;8、主接线盒;9、测温接线盒;10、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驱电机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散热风机6以及引流风罩5,其中,壳体内部设置有中心轴2,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靠近中心轴2的输出端21设置,第一壳体11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翅片组且第一翅片组环绕中心轴2设置,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第二翅片组且第二翅片组的延伸方向与中心轴2的轴向方向一致。
引流风罩5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外围,引流风罩5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环形孔间形成有用于容置的散热腔,引流风罩5上开设有第一风口7和第二风口,散热风机6能通过第一风口7对散热腔内部进行吹风,以使散热腔内部的部分热量能通过第二风口流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翅片3,且多个第一散热翅片3绕第一壳体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翅片4,且多个第二散热翅片4沿中心轴2的轴线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通过第一翅片组和第二翅片组的设置,可以降低该直驱电机装置的整体高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驱电机高度受限问题;可以让散热空气按指定风道循环散热,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需要开启散热风机6。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口7作为散热腔的进风口,第二风口作为散热腔的出风口,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风口7与第二风口在第一壳体11上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风罩5包括第一风罩51和第二风罩52,第一风罩51和第二风罩52设置于第一壳体11外围且均与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一风罩51、第二风罩52和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散热腔,且第一风罩51和第二风罩52与散热腔内的第一散热翅片3之间设置有气流流动间隙。
第一风罩51和第二风罩52的其一上设置有第一风口7,另一上设置有第二风口,散热风机6安装于第一风口7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口7设置于第一风罩51上,第二风口设置在第二风罩52上。
具体的,第一风罩51与第二风罩52均包括弧形罩板以及固设于弧形罩板两侧的端面板,其中,靠近第二壳体12设置的端面板上设置有辅助散热部。辅助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孔,散热孔沿端面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散热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表面均喷涂有散热涂层,具体的散热涂层为石墨烯涂层。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主接线盒8和测温接线盒9,此外,在第二壳体12上还设置有吊环10。
需要散热时,启动风机,风机开始沿与电机轴线垂直的方向向散热腔内吹风,然后在引流风罩5的作用下,使风吹向第一壳体11,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相比仅依靠电机表面进行散热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驱电机装置,在其引流风罩5上设置有散热风机6,相比仅依靠电机表面进行散热方式,上述散热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散热效率,直驱电机装置的壳体外侧设置的翅片组,能够增大电机本体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散热风机6设在引流风罩5上,不与电机的转轴产生直接的连接关系,散热风机6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散热风机以及引流风罩,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中心轴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翅片组且所述第一翅片组环所述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翅片组且所述第二翅片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的轴向方向一致;
所述引流风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围,所述引流风罩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环形孔间形成有用于容置的散热腔,所述引流风罩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散热风机能通过所述第一风口对所述散热腔内部进行吹风,以使所述散热腔内部的部分热量能通过所述第二风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翅片,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绕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翅片,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沿所述中心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风罩包括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所述第一风罩和所述第二风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围且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风罩、所述第二风罩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散热腔,且所述第一风罩和所述第二风罩与所述散热腔内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气流流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罩和所述第二风罩的其一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另一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风口,所述散热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罩与所述第二风罩均包括弧形罩板以及固设于所述弧形罩板两侧的端面板,其中,靠近所述第二壳体设置的所述端面板上设置有辅助散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沿所述端面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均喷涂有散热涂层。
CN202321595659.7U 2023-06-20 2023-06-20 直驱电机装置 Active CN220043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5659.7U CN22004315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直驱电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5659.7U CN22004315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直驱电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3158U true CN220043158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5659.7U Active CN220043158U (zh) 2023-06-20 2023-06-20 直驱电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31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2892A1 (en) Variable-speed integrated machine and wellsite apparatus
WO2018032919A1 (zh) 热水循环泵
CN112943436B (zh) 一种风道式冷却变频机组及其布局方法
CN208539671U (zh) 一种自冷却电机转子
CN220043158U (zh) 直驱电机装置
WO2020220834A1 (zh) 冷却系统、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9643715U (zh) 发电机双风道散热结构
CN208534781U (zh) 电子水泵
CN218733539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用保护罩
CN215344183U (zh) 一种绕组散热稳定高效的ye4型三相异步电机
CN114374293A (zh) 一种内部带有冷却管路的ic411电机
WO2020253173A1 (zh) 全地形车
WO2021114607A1 (zh) 永磁电机通风冷却结构
WO2020220835A1 (zh) 冷却系统、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0317476U (zh) 一种变频电机整机风道结构
CN210111788U (zh) 一种高效的高压发电机风路
CN209982294U (zh) 一种隔爆型通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4947808U (zh) 一种变频电机及供水系统
CN217282496U (zh) 一种内部带有冷却管路的ic411电机
CN214228006U (zh) 一种电机机壳
CN204794512U (zh) 一种电机
CN212969304U (zh) 一种利用风冷散热的交流电机
CN204089477U (zh) 轴和定子双冷却电机
CN216929800U (zh) 一种高速鼓风机的散热结构
CN220291818U (zh) 高速风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