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5409U - 打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5409U
CN220035409U CN202321433223.8U CN202321433223U CN220035409U CN 220035409 U CN220035409 U CN 220035409U CN 202321433223 U CN202321433223 U CN 202321433223U CN 220035409 U CN220035409 U CN 220035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rame
driving
hammer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32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金辉
许福金
林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32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5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5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5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打桩装置,包括连接架、卷收组件、打桩锤、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容置框,容置框的底部具有可供打桩锤进出的开口;卷收组件设置在连接架上且与打桩锤连接,用于驱动打桩锤自开口移出并下降以对地基上的桩进行冲击或驱动打桩锤上升并自开口移动至容置框内;连接架设置在地基上,连接架的一侧具有敞口结构,第一驱动组件部分位于敞口结构内且与容置框连接,用于驱动容置框沿竖向移动,以调节容置框与地基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打桩锤自容置框的开口移出容置框并向下降落的距离,即可以调整打桩锤的降落高度,进而通过调整打桩锤的降落高度实现打桩锤的打桩力度的控制,以此可以满足不同的打桩需求。

Description

打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桩装置。
背景技术
打桩是指在地基内打入桩的操作,是建筑地基工程中用来增加承压能力的一种常见操作,如果地基中没有打桩的话,地基的承压能力有限就会导致地基上的建筑物倒塌的风险,故而高层建筑都会往地下打入几根坚实的桩。
打桩装置是利用冲击力将桩打入地基中的设备,在建筑施工中有着广泛应用。具体的,打桩装置包括打桩锤和卷扬装置,卷扬装置的牵引绳与打桩锤连接,在使用时,卷扬装置通过收放牵引绳使打桩锤往复升降,从而对基地上的桩进行冲击实现打桩。
然而,现有的打桩装置不能控制打桩的力度,即每次打桩时打桩锤均是从同一高度落下对桩进行冲击实现打桩的,因此无法满足不同的打桩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桩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桩装置,包括连接架、卷收组件、打桩锤、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容置框,所述容置框的底部具有可供所述打桩锤进出的开口;
所述卷收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且与所述打桩锤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打桩锤自所述开口移出并下降以对地基上的桩进行冲击或驱动所述打桩锤上升并自所述开口移动至所述容置框内;
所述连接架设置在地基上,所述连接架的一侧具有敞口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部分位于所述敞口结构内且与所述容置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容置框沿竖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容置框与地基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纹套筒以及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螺杆组件,所述第一螺杆组件位于所述敞口结构内;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螺杆组件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外且与所述容置框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移动,以使所述容置框沿竖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桩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两个夹爪以及具有空腔的移动架;
所述移动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且位于所述容置框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两个所述夹爪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爪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以形成夹持所述打桩锤的夹持空间或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以释放所述打桩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螺杆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的第三螺杆;
两个所述夹爪分别与所述第二螺杆和所述第三螺杆连接且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三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杆上套设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三螺杆上套设有第三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与两个所述夹爪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套筒与两个所述夹爪中的另一者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可转动地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卷收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具有沿所述连接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敞口槽;
所述安装板外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敞口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电机传动连接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连接架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连接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组件移动并带动所述伸缩组件伸缩,以使得所述连接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四螺杆以及套设在所述第四螺杆外的第四螺纹套筒,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四螺杆传动配合,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第四螺纹套筒可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收组件包括卷收电机、卷收轴以及连接绳,所述卷收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卷收轴与所述卷收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卷收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桩锤连接,所述卷收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卷收轴转动以使得所述连接绳绕设在所述卷收轴上或自所述卷收轴上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容置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连接绳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上后与所述打桩锤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桩装置,包括连接架、卷收组件、打桩锤、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容置框,容置框的底部具有可供打桩锤进出的开口;卷收组件设置在连接架上且与打桩锤连接,用于驱动打桩锤自开口移出并下降以对地基上的桩进行冲击或驱动打桩锤上升并自开口移动至容置框内;连接架设置在地基上,连接架的一侧具有敞口结构,第一驱动组件部分位于敞口结构内且与容置框连接,用于驱动容置框沿竖向移动,以调节容置框与地基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本申请提供的打桩装置,通过在连接架上设置敞口结构,并在敞口结构内设置用于与容置框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容置框沿竖向移动,以调节容置框与地基之间的高度距离,从而可以调节打桩锤自容置框的开口移出容置框并向下降落的距离,即可以调整打桩锤的降落高度,进而通过调整打桩锤的降落高度实现打桩锤的打桩力度的控制,以此可以满足不同的打桩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打桩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打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打桩装置的打桩锤和容置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打桩装置的移动架和、第二驱动组件和夹爪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架;11、敞口结构;2、卷收组件;21、卷收电机;22、连接绳;3、打桩锤;4、第一驱动组件;41、第一电机;42、第一螺纹套筒;43、第一螺杆组件;431、第一锥齿轮;432、第二锥齿轮;433、第一螺杆;5、容置框;51、开口;6、第二驱动组件;61、夹爪;62、移动架;63、第二电机;64、第二螺杆;65、第三螺杆;66、第二螺纹套筒;67、第三螺纹套筒;7、安装板;71、敞口槽;72、第三电机;73、移动组件;731、第四螺杆;732、第四螺纹套筒;74、伸缩组件;81、第一滑轮;82、第二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打桩装置,包括连接架1、卷收组件2、打桩锤3、第一驱动组件4以及容置框5,容置框5的底部具有可供打桩锤3进出的开口51。
卷收组件2设置在连接架1上且与打桩锤3连接,用于驱动打桩锤3自开口51移出并下降以对地基上的桩进行冲击或驱动打桩锤3上升并自开口51移动至容置框5内。
连接架1设置在地基上,连接架1的一侧具有敞口结构11,第一驱动组件4部分位于敞口结构11内且与容置框5连接,用于驱动容置框5沿竖向移动,以调节容置框5与地基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现时,连接架1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地基上,参照图2所示的图纸的左右方向,可以设置连接架1的右侧面上设置有敞口结构11,敞口结构1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4,容置框5位于连接架1的右侧且与第一驱动组件4传动配合,以使得第一驱动组件4可以驱动容置框5进行升降,从而改变容置框5与地基之间的高度距离。进一步的,容置框5的底部设置有开口51,卷收组件2可以驱动打桩锤3向下降落,此时打桩锤3可以自开口51移出容置框5后继续向下降落并冲击在地基上的桩上,一次冲击完成后,卷收组件2驱动打桩锤3向上移动至自开口51移动至容置框5内进行复位,然后复位后再驱动打桩锤3向下降落,此时打桩锤3再次自开口51移出容置框5后继续向下降落并冲击在地基上的桩上,重复完成多次冲击即可将桩打入地基内,实现打桩操作。
由此可知,打桩锤3的起始下降点即为容置框5所在的高度位置,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4驱动容置框5升降来改变打桩锤3的起始下降点,从而可以调节打桩锤3的打桩力度。比如,当需要增大打桩力度时,此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驱动容置框5上升以增大容置框5与地基之间的高度。再比如,当需要减小打桩力度时,此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驱动容置框5下降以减小容置框5与地基之间的高度。
具体实现时,为了使得打桩锤3可以在卷收组件2的驱动下相对于容置框5进行平稳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可以顺畅从容置框5内移出或者移动至容置框5内,此时可以在容置框5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置导向槽,并在打桩锤3的对应位置设置导轨,导轨在导向槽内滑动,从而可以对打桩锤3的升降进行导向,以便于使得打桩锤3可以顺畅移动至容置框5内或者从容置框5内移出。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打桩装置,通过在连接架1上设置敞口结构11,并在敞口结构11内设置用于与容置框5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4,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驱动组件4驱动容置框5沿竖向移动,以调节容置框5与地基之间的高度距离,从而可以调节打桩锤3自容置框5的开口51移出容置框5并向下降落的距离,即可以调整打桩锤3的降落高度,进而通过调整打桩锤3的降落高度实现打桩锤3的打桩力度的控制,以此可以满足不同的打桩需求。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螺纹套筒42以及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螺杆组件43,第一螺杆组件43位于敞口结构11内。
第一电机41与第一螺杆组件43传动配合,第一螺纹套筒42套设在第一螺杆组件43外且与容置框5连接,第一电机41用于驱动第一螺杆组件43转动以带动第一螺纹套筒42移动,以使容置框5沿竖向移动。
具体实现时,参照图2所示的图纸的左右方向,连接架1的右侧侧面可以设置敞口结构11,敞口结构11内设置有第一螺杆组件43,第一螺杆组件43外设置有与第一螺杆组件43配合的第一螺纹套筒42,第一螺纹套筒42与容置框5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电机41驱动第一螺杆组件43转动时,第一螺纹套筒42沿着第一螺杆433套筒进行竖向移动,从而带动容置框5沿竖向移动,实现高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一电机41也设置在敞口结构11内,或者参照图2所示,第一电机41可以设置在连接架1的左侧,此时连接架1的左侧对应位置可以设置与敞口结构11连通的避让孔,以供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穿过并与敞口结构11内的第一螺杆组件43传动配合。
参照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杆组件43包括第一锥齿轮431、第二锥齿轮432以及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螺杆433,第一电机41与第一锥齿轮431传动配合,第二锥齿轮432与第一锥齿轮431传动配合,第一螺杆433与第二锥齿轮432传动配合,第一螺纹套筒42套设在第一螺杆433上。
具体实现时,第一电机41用于驱动第一锥齿轮431转动,第一锥齿轮431与第二锥齿轮432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432转动,第二锥齿轮432转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螺杆433转动,此时套设在第一螺杆433上的第一螺纹套筒42沿着第一螺杆433的轴向移动实现升降,进而带动容置框5升降。
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打桩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两个夹爪61以及具有空腔的移动架62。
移动架62设置在连接架1上且位于容置框5的下方,第二驱动组件6位于空腔内且与两个夹爪61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夹爪6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以形成夹持打桩锤3的夹持空间或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以释放打桩锤3。
具体实现时,当需要进行打桩时,此时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驱动两个夹爪6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与打桩锤3的外轮廓尺寸适配的夹持空间,以对打桩锤3进行限位导向,避免打桩锤3发生歪斜等影响打桩操作。当打桩完成后,此时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驱动两个夹爪6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并使得两个夹爪61之间的空间增大,以解除对打桩锤3的夹持。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两个夹爪61可以位于打桩锤3的下方,移动架62固定在连接架1上,且第二驱动组件6位于移动架62的空腔内,且两个夹爪61可以沿移动架62的长度方向(参照图4所示的x方向)间隔设置。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第二电机63、第二螺杆64以及与第二螺杆64连接的第三螺杆65。
两个夹爪61分别与第二螺杆64和第三螺杆65连接且第二螺杆64的螺纹方向与第三螺杆65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二电机63与第二螺杆64传动连接。
具体实现时,第二电机63可以设置在移动架62的外侧,此时移动架62上对应位置可以设置避让孔,以供第二电机63的输出轴穿过并与空腔内的第二螺杆64连接,第二电机63用于驱动第二螺杆64转动,第三螺杆65与第二螺杆64连接且螺旋方向相反,从而可以使得第二螺杆64和第二螺杆64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带动两个夹爪61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或者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杆64上套设有第二螺纹套筒66,第三螺杆65上套设有第三螺纹套筒67,第二螺纹套筒66与两个夹爪61中的一者连接,第三螺纹套筒67与两个夹爪61中的另一者连接。
具体实现时,第二电机63用于驱动第二螺杆64转动,第三螺杆65与第二螺杆64连接且螺旋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位于第二螺杆64上的第二螺纹套筒66的移动方向与位于第三螺杆65上的第三螺纹套筒67的移动方向相反,进而可以带动与第二螺纹套筒66连接的一个夹爪61和与第三螺纹套筒67连接的一个夹爪61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带动两个夹爪61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或者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1的另一侧可转动地设置有安装板7,卷收组件2设置在安装板7上,安装板7上具有沿连接架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敞口槽71。
安装板7外设置有第三电机72,敞口槽71内设置有与第三电机72传动连接的移动组件73,移动组件73和连接架1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74,伸缩组件74分别与移动组件73和连接架1可转动连接,第三电机72用于驱动移动组件73移动并带动伸缩组件74伸缩,以使得连接架1相对于安装板7转动。
具体实现时,参照图2所示的图纸的左右方向,可以在连接架1的左侧设置安装板7,安装板7上可以设置开口向上的敞口槽71,敞口槽71内设置有移动组件73,从而使得第三电机72可以带动移动组件73沿如图2所示的y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伸缩组件74进行伸缩,进而带动与伸缩组件74转动连接的连接架1转动,从而可以调节打桩锤3的水平度,以在打桩锤3位处于水平状态时对打桩锤3的水平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进行打桩。
示例性的,伸缩组件74可以为气动推杆,或者伸缩组件74还可以为电动推杆。
此外,第三电机72安装在安装板7外时,安装板7上与第三电机7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以便于第三电机72的输出轴穿过并与移动组件73连接。
参照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73包括第四螺杆731以及套设在第四螺杆731外的第四螺纹套筒732,第三电机72与第四螺杆731传动配合,伸缩组件74与第四螺纹套筒732可转动连接。
具体实现时,第三电机72驱动第四螺杆731转动,从而使得套设在第四螺杆731外的第四螺纹套筒732沿如图2所示的y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伸缩组件74伸缩,继而带动连接架1转动实现打桩锤3的水平度的调节。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卷收组件2包括卷收电机21、卷收轴以及连接绳22,卷收电机21设置在连接架1上,卷收轴与卷收电机21传动连接,连接绳22的一端与卷收轴连接,另一端与打桩锤3连接,卷收电机21用于驱动卷收轴转动以使得连接绳22绕设在卷收轴上或自卷收轴上释放。
具体实现时,当需要驱动打桩锤3向下降落以对地基上的桩进行冲击实现打桩操作时,此时卷收电机21可以驱动卷收轴正转,从而使得连接绳22可以自卷收轴上释放,从而带动打桩锤3降落。当需要驱动打桩锤3上升实现复位时,此时卷收电机21可以驱动卷收轴反转,从而使得连接绳22可以绕设在卷收轴上,从而带动打桩锤3上升并复位。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81,容置框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82,连接绳22依次绕设在第一滑轮81和第二滑轮82上后与打桩锤3连接,从而可以使得连接绳22的一端绕设过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后改变连接绳22的方向,继而实现连接绳22与打桩锤3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卷收组件(2)、打桩锤(3)、第一驱动组件(4)以及容置框(5),所述容置框(5)的底部具有可供所述打桩锤(3)进出的开口(51);
所述卷收组件(2)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上且与所述打桩锤(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打桩锤(3)自所述开口(51)移出并下降以对地基上的桩进行冲击或驱动所述打桩锤(3)上升并自所述开口(51)移动至所述容置框(5)内;
所述连接架(1)设置在地基上,所述连接架(1)的一侧具有敞口结构(1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部分位于所述敞口结构(11)内且与所述容置框(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容置框(5)沿竖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容置框(5)与地基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螺纹套筒(42)以及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螺杆组件(43),所述第一螺杆组件(43)位于所述敞口结构(11)内;
所述第一电机(41)与所述第一螺杆组件(43)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2)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组件(43)外且与所述容置框(5)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组件(43)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2)移动,以使所述容置框(5)沿竖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组件(43)包括第一锥齿轮(431)、第二锥齿轮(432)以及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螺杆(433),所述第一电机(4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1)传动配合,所述第二锥齿轮(43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31)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螺杆(433)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32)传动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42)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4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两个夹爪(61)以及具有空腔的移动架(62);
所述移动架(62)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上且位于所述容置框(5)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两个所述夹爪(61)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爪(6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以形成夹持所述打桩锤(3)的夹持空间或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以释放所述打桩锤(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第二电机(63)、第二螺杆(64)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杆(64)连接的第三螺杆(65);
两个所述夹爪(61)分别与所述第二螺杆(64)和所述第三螺杆(65)连接且所述第二螺杆(64)的螺纹方向与所述第三螺杆(65)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电机(63)与所述第二螺杆(64)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64)上套设有第二螺纹套筒(66),所述第三螺杆(65)上套设有第三螺纹套筒(67),所述第二螺纹套筒(66)与两个所述夹爪(61)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套筒(67)与两个所述夹爪(61)中的另一者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的另一侧可转动地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卷收组件(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7)上,所述安装板(7)上具有沿所述连接架(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敞口槽(71);
所述安装板(7)外设置有第三电机(72),所述敞口槽(7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电机(72)传动连接的移动组件(73),所述移动组件(73)和所述连接架(1)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74),所述伸缩组件(74)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73)和所述连接架(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72)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组件(73)移动并带动所述伸缩组件(74)伸缩,以使得所述连接架(1)相对于所述安装板(7)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3)包括第四螺杆(731)以及套设在所述第四螺杆(731)外的第四螺纹套筒(732),所述第三电机(72)与所述第四螺杆(731)传动配合,所述伸缩组件(74)与所述第四螺纹套筒(732)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组件(2)包括卷收电机(21)、卷收轴以及连接绳(22),所述卷收电机(21)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上,所述卷收轴与所述卷收电机(21)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绳(22)的一端与所述卷收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打桩锤(3)连接,所述卷收电机(21)用于驱动所述卷收轴转动以使得所述连接绳(22)绕设在所述卷收轴上或自所述卷收轴上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轮(81),所述容置框(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轮(82),所述连接绳(22)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一滑轮(81)和所述第二滑轮(82)上后与所述打桩锤(3)连接。
CN202321433223.8U 2023-06-06 2023-06-06 打桩装置 Active CN220035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3223.8U CN220035409U (zh) 2023-06-06 2023-06-06 打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3223.8U CN220035409U (zh) 2023-06-06 2023-06-06 打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5409U true CN220035409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3223.8U Active CN220035409U (zh) 2023-06-06 2023-06-06 打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5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35409U (zh) 打桩装置
CN111874685B (zh) 一种对接式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
CN214495038U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双收卷装置
CN115749237B (zh) 一种高层装配式建筑整体作业平台
CN111874683B (zh)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CN211573350U (zh) 一种用于上下施工平台的可伸缩自动锁紧式直爬梯
CN110886748B (zh) 一种伸缩杆的弹性锁止构件
CN109809331B (zh) 一种用于装配房屋物料的上料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64061B (zh) 一种弹簧蓄能式多级电动伸缩杆
CN210622165U (zh) 一种阳角型材
CN210558692U (zh) 一种港口矿粉堆自动铺取苫布装置
CN112127362A (zh) 一种建筑施工打桩装置
CN219351116U (zh) 一种导线架空跨高速施工辅助装置
KR101963033B1 (ko) 차량 정비용 리프트 장치
CN110733285A (zh) 升降作业支架及壁纸铺贴装置
CN220334716U (zh)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CN218988562U (zh) 一种玻璃板码垛起吊设备
CN220596796U (zh) 一种防吊装物大幅度摆动的吊装工装
CN216889973U (zh) 一种刚性导柱以及具有该刚性导柱移动提升装置
CN212743293U (zh) 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升降架
CN220179791U (zh) 一种高处打孔支架装置
CN219570016U (zh) 一种斜撑桩施工装置
CN21712900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板安装装置
CN215215579U (zh) 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
CN110451363B (zh) 一种港口矿粉堆自动铺取苫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