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4716U -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4716U
CN220334716U CN202321696766.9U CN202321696766U CN220334716U CN 220334716 U CN220334716 U CN 220334716U CN 202321696766 U CN202321696766 U CN 202321696766U CN 220334716 U CN220334716 U CN 220334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late
secondary structure
working platform
bearing mechanism
pull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67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红燕
林婷婷
宋思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67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4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4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4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上方安装有工作平台,所述配重底座上安装有带动工作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的伸缩架,所述配重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带动伸缩架伸缩的气缸,所述工作平台与配重底座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加工材料的承载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带动承载机构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在工人对二次机构施工过程中,通过承载机构对所需材料进行支撑,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承载机构向工作平台的方向移动,完成对材料的输送,从而无需通过伸缩架降低工作平台高度即可进行上料工作,从而避免工作台下降造成施工停止的情况,提高了二次结构加工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结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二次结构是指非承重的墙体,比如剪力墙、框架、过梁和隔墙等,这些都称为二次结构。二次机构基本上都是在承重结构施工完毕够再进行施工加工。
在二次结构搭建的过程中,一般相邻楼层间高度为2.7m到3m之间。在搭建墙体过程中,例如砌墙或者抹灰时,对墙体低处搭建时工人相对较为方便,处于地面的材料(例如砂浆,砌砖等)可以直接拿取使用,而处于高处的墙体搭建工作,一般需要给工人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工人站在工作平台上对墙体高处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往往还需要另外另外一个工人将地面所需材料送至工作平台上。
现有的搭建工作平台一般通过组装式铁架进行搭建,或者通过伸缩架对工作平台支撑,通过伸缩架的伸缩长度控制工作平台的高度。其中通过伸缩架对工作平台的支撑,方便对平台位置的控制,有利于工人对指定位置的加工。
但工人在工作平台上对二次结构施工时,需要不断对工作平台上输送所需材料,如砂浆、砌砖等,一般需要额外一个工人负责搬运所需材料。而如果工作平台上端较高,人工搬运不上,往往通过伸缩架的收缩,使得工作平台逐渐降低高度,才能将所需材料放置在工作平台上,然后通过工作平台带动工人与材料再次上升,使工人对二次结构进行再次施工,整个过程操作繁琐,施工效率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在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无需停工即可快速输送施工材料,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上方安装有工作平台,所述配重底座上安装有带动工作平台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伸缩架,所述配重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带动伸缩架伸缩的气缸,所述工作平台与配重底座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加工材料的承载机构,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带动承载机构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收卷单元,所述收卷单元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机构靠近工作平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远离承载机构的一端绕卷在收卷单元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单元包括罩筒,所述罩筒内转动安装有内辊,所述罩筒上安装有带动内辊转动的驱动马达,所述拉绳绕卷在内辊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绳至少两个,两个拉绳分别位于收卷单元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远离第一拉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绳,所述配重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张紧第二拉绳的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与弧形罩之间固定安装有涡卷弹簧,所述第二拉绳远离承载机构的一端绕卷在张紧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侧面固定安装有载物台,所述移动块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导向移动块移动的限位单元。
进一步的,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固定在移动块两端,所述导向板两侧均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导向板滑动的滑道,所述导向板滑动设置在滑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配重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板滑动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第二限位板至少部分位于导向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靠近导向板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人对二次机构施工过程中,通过承载机构对所需材料进行支撑,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承载机构向工作平台的方向移动,完成对材料的输送,从而无需通过伸缩架降低工作平台高度即可进行上料工作,从而避免工作平台下降造成施工停止的情况,提高了二次结构加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机构位置变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架收缩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导向板的位置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与弧形罩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配重底座;2、工作平台;3、伸缩架;4、气缸;5、承载机构;51、移动块;52、载物台;53、限位单元;531、第一限位板;532、第二限位板;533、导向槽;534、导向板;6、驱动机构;61、收卷单元;611、罩筒;612、内辊;62、第一拉绳;7、第二拉绳;8、弧形罩;9、张紧辊;10、涡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配重底座1,配重底座1上方安装有工作平台2,配重底座1上安装有带动工作平台2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伸缩架3,配重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带动伸缩架3伸缩的气缸4。
对二次结构施工,例如砌墙或者抹灰,在对二次机构处于高处位置施工时,工人难以正常施工,从而需要升降装置,工人站在工作平台2上,通过气缸4带动伸缩架3伸缩移动,逐渐支撑工作平台2向高处移动,带动工人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方便对二次结构高处施工,同时随着施工的进行,也可以通过气缸4调节伸缩架3的伸缩长度,从而带动工作平台2移动到对应位置,方便施工,简单快捷。
工人对二次结构高处进行加工时,需要不断对工作平台2上输送所需材料,如砂浆、砌砖等,一般需要额外一个工人负责搬运所需材料。因工作平台2上升后过高,为方便在工作平台上放置材料,一般通过气缸4带动伸缩架3收缩,使得工作平台2逐渐降低高度,在所需材料放置在工作平台2上,再通过工作平台2带动工人与材料上升,继续施工,整个过程操作繁琐,施工效率慢。
请参阅图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工作平台2与配重底座1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加工材料的承载机构5,工作平台2上固定安装有带动承载机构5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6。
工人站在工作平台2上对二次结构高处进行加工时,初始状态下,承载机构5靠近配重底座1,从而方便工人将材料放置在承载机构5上,再通过驱动机构6带动承载机构5向工作平台2的方向移动,最终位于工作平台2附近,方便施工工人使用,再次需要材料时,通过驱动机构6将承载机构5向配重底座1的方向沉降,在靠近配重底座1后,再次将所需材料放置在承载机构5上,再通过驱动机构6将承载机构5上的材料输送至工作平台2附近。
请参阅图2,为方便对承载机构5移动,精准控制对承载机构5所处位置。驱机构包括收卷单元61,收卷单元61与工作平台2固定连接,承载机构5靠近工作平台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绳62,第一拉绳62远离承载机构5的一端绕卷在收卷单元61内部。
在需要对承载机构5向工作平台2的方向拉动时,通过收卷单元61对第一拉绳62进行收卷,使第一拉绳62带动承载机构5逐渐向工作平台2的方向移动,方便工人拿取承载机构5上的材料,在承载机构5上材料使用完毕,需要重新装载时,收卷单元61释放第一拉绳62,在重力作用下,承载机构5向配重底座1的方向移动,使承载机构5靠近配重底座1,方便放置材料。
请参阅图1和图5,为方便对第一拉绳62的收卷工作。收卷单元61包括罩筒611,罩筒611内转动安装有内辊612,罩筒611上安装有带动内辊612转动的驱动马达,拉绳绕卷在内辊612上。
在对第一拉绳62进行收卷时,驱动马达电动内辊612转动,内辊612对其表面的拉绳进行收卷工作,使承载机构5靠近工作平台2,在对第一拉绳62释放时,驱动马达翻转,使内辊612上的拉绳逐渐脱离内辊612,再在承载机构5的重力作用下,承载机构5向配重底座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拉绳62伸长。
请参阅图1,为使承载机构5在受到第一拉绳62拉动时稳定移动。第一拉绳62至少两个,两个拉绳分别位于承载机构5长度方向上的中轴线的两侧。
第一拉绳62对承载机构5进行拉动时,通过对承载机构5两侧同时拉动,使承载机构5受均匀,而如果是通过一根拉绳或者位于承载机构5一侧进行拉动时,容易发生承载机构5在移动时出现倾斜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1和图5,为加强承载机构5在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减小晃动幅度,增大承载机构5下坠时的受力。承载机构5远离第一拉绳6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绳7,配重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弧形罩8,弧形罩8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张紧第二拉绳7的张紧辊9,张紧辊9与弧形罩8之间固定安装有涡卷弹簧10,第二拉绳7远离承载机构5的一端绕卷在张紧辊9表面。
在收卷机构带动承载机构5向上移动时,承载机构5带动第二拉绳7的一端也向上移动,因第二拉绳7的另一端绕卷在张紧辊9上,在第二拉绳7一端移动时,绕卷在张紧辊9上的第二拉绳7将带动张紧辊9转动,进而带动涡卷弹簧10收缩,涡卷弹簧10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从而使得第二拉绳7靠近承载机构5的一端在移动时,第二拉绳7逐渐绷直。一方面使承载机构5在移动时,上下两侧同时受力,在移动时更为稳定,另一方面,在承载机构5向配重底座1的方向移动时,加强承载机构5的下坠力,避免承载机构5在向配重底座1的方向移动时,出现卡壳停留的情况。
请参阅图1,为方便对材料的放置。承载机构5包括移动块51,移动块51与驱动机构6固定连接,移动块51远离伸缩架3 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载物台52,移动块51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导向移动块51移动的限位单元53。
将所需要的材料放置在载物台52上,通过驱动机构6带动移动块51向工作平台2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材料靠近工作平台2,在移动块51移动时,通过限位单元53抱持移动块51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和图4,限位单元53包括两个导向板534,两个导向板534分别固定在移动块51两端,导向板534两侧均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导向板534滑动的滑道,导向板534滑动设置在滑道中。
移动块51移动时带动导向板534一起移动,使导向板534在两限位板之间滑动,通过限位板对导向板534的导向作用,限制导向板534在移动时沿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而使导向板534随着移动块51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抱持稳定状态。
请参阅图1和图4,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第一限位板531与配重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532与工作平台2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531上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板532滑动设置的导向槽533,第二限位板532至少部分位于导向槽533内,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靠近导向板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工作平台2远离配重底座1时,带动第二限位板532一起移动,使得第二限位板532在导向槽533内滑动,因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靠近导向板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从而保持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对导向板534侧面的限位作用,在施工完毕后,工作平台2向配重底座1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限位板532向导向槽533内滑动,被导向槽533收纳,从而使整体装置所占空间减小,方便运输。
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靠近导向板534的一侧均与导向板534抵接。
移动块51移动时带动导向板534一起移动,因导向板534侧面与第一限位板531和第二限位板532抵接,在移动块51带动导向板534移动时,载物台52对移动块51侧面所施加的压力传递至导向板534,使导向板534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进而导向板534将力传递至第一限位板531或第二限位板532,从而在第一限位板531或第二限位板532对导向板534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导向板534水平方向所受外力平衡,也就是移动块51水平方向所受外力平衡,进一步加强移动块的移动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9)

1.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包括配重底座(1),所述配重底座(1)上方安装有工作平台(2),所述配重底座(1)上安装有带动工作平台(2)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伸缩架(3),所述配重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带动伸缩架(3)伸缩的气缸(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2)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加工材料的承载机构(5),所述工作平台(2)上安装有带动承载机构(5)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收卷单元(61),所述收卷单元(61)与工作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机构(5)靠近工作平台(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绳(62),所述第一拉绳(62)远离承载机构(5)的一端绕卷在收卷单元(6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单元(61)包括罩筒(611),所述罩筒(611)内转动安装有内辊(612),所述罩筒(611)上安装有带动内辊(612)转动的驱动马达,所述拉绳绕卷在内辊(6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62)至少两个,两个拉绳分别位于承载机构(5)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5)远离第一拉绳(6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绳(7),所述配重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弧形罩(8),所述弧形罩(8)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张紧第二拉绳(7)的张紧辊(9),所述张紧辊(9)与弧形罩(8)之间固定安装有涡卷弹簧(10),所述第二拉绳(7)远离承载机构(5)的一端绕卷在张紧辊(9)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5)包括移动块(51),所述移动块(51)与驱动机构(6)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51)远离伸缩架(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载物台(52),所述移动块(51)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导向移动块(51)移动的限位单元(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53)包括两个导向板(534),两个所述导向板(534)分别固定在移动块(51)两端,所述导向板(534)两侧均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板,两限位板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导向板(534)滑动的滑道,所述导向板(534)滑动设置在滑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所述第一限位板(531)与配重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532)与工作平台(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531)上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板(532)滑动设置的导向槽(533),所述第二限位板(532)至少部分位于导向槽(533)内,所述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靠近导向板的一面处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531)与第二限位板(532)靠近导向板(534)的一侧均与导向板(534)抵接。
CN202321696766.9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Active CN220334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766.9U CN220334716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766.9U CN220334716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4716U true CN220334716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5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6766.9U Active CN220334716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4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55113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材料升降装置
CN220334716U (zh) 一种二次结构施工用升降装置
CN115749237B (zh) 一种高层装配式建筑整体作业平台
WO2023184882A1 (zh) 物料提升装置
CN216472014U (zh) 一种建筑用板材吊运装置
CN215402824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升降机装置
CN213326450U (zh) 一种建筑上料机
CN113666274A (zh) 一种建筑智能化起吊设备
CN114955847A (zh) 一种用于预制地铁站施工用的多功能吊具
CN114180483A (zh) 一种用于室内可移动的垂直吊装的工具
CN210944732U (zh) 一种砌体建筑用升降装置
CN209933868U (zh) 一种易于携带的燃气管道安装保护装置
CN218320156U (zh) 一种建筑安装工程用支撑架
CN214217838U (zh) 一种建筑用物料提升机
CN2142990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的安全升降装置
CN221031541U (zh) 一种花篮型钢悬挑架工字钢运输工具
CN113277436B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吊运装置
CN116696070A (zh) 建筑辅助构建装置及构建方法
CN22088684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装载机
CN210176288U (zh) 一种井道提升架结构
CN219261718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平台
CN220976510U (zh) 一种便于监控设备安装调试的升降装置
CN219489543U (zh) 一种高楼空调安装辅助装置
CN213572913U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升降装置
CN109592596B (zh) 一种砂浆自动定位提升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