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4840U -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4840U
CN220034840U CN202223578232.4U CN202223578232U CN220034840U CN 220034840 U CN220034840 U CN 220034840U CN 202223578232 U CN202223578232 U CN 202223578232U CN 220034840 U CN220034840 U CN 220034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ower supply
jacquard
printed circuit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82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雄峰
黄玉明
吴建斌
林绍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o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o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o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ong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82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4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4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4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包括至少一贾卡梳栉本体以及至少一与贾卡梳栉本体相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板,供电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至少一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正极导电单元、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信号线。在本专利中,通过设置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正极导电单元、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信号线,通过将正极导电单元、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信号线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设置四条导线的效果,同时满足了RS485通讯总线需要使用两条信号线传输控制信号的需求,使得供电电路板传输的数据量更大,满足了经编机在高转速时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电贾卡驱动系统包括贾卡和贾卡驱动装置,其结构主要是在梳栉上安装有N个贾卡,其中贾卡安装在梳栉上,贾卡的驱动装置通常安装在经编机架上,因此,其和贾卡是分离的,两者通过贾卡引线插座与贾卡的驱动装置的插槽电连接。由于每个贾卡都包括多枚贾卡针(由压电陶瓷片驱动),而每枚贾卡针都需要独立的驱动电缆供电,这就造成从驱 动装置与贾卡梳栉之间连接有数千根驱动电缆。这种复杂的电缆排布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诸多不便和限制。
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922124965.2,公开号:CN211947458U)披露了一种经编机贾卡梳的供电连接结构,包括导向支撑组件以及装设于该导向支撑组件上的安装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至少一层长条形布置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布置有与其大小相适配的绝缘座,该绝缘座设置有至少两根相互间呈电隔离的导电条,所述导电条一侧埋设于绝缘座内,所述导电条另一侧呈裸露状态,每根导电条对应设置有一组依据贾卡梳数量设置的接触片,每根接触片一端抵接于与其对应的导电条中呈裸露状态的一侧,接触片的另一端用于与一贾卡梳的电路接口相连,申请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在先申请在经编机转速为500~800转每分钟时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当经编机转速加快到例如2000~3000转每分钟时,在先申请中记载的电通讯一体的电源装置,其数据传输速度无法满足2000~3000转每分钟的工况需求,出现数据传输速度不够快的情况,然而由于固定架(固定架指的是梳栉床)的安装槽其开口大小是固定的空间狭小,无法设置两条以上的导电条,鉴于该情况申请人提出本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在现有的无线贾卡提花装置中其梳栉床上的安装槽其开口大小是固定的空间狭小,无法设置两条以上的导电条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包括至少一贾卡梳栉本体以及至少一与所述贾卡梳栉本体相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板,所述供电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正极导电单元、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外接的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所述正极导电单元用于连接一外接电源的正极端,所述负极导电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端。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导电单元、两根所述信号线以及所述负极导电单元之间均相对间隔设置,两根所述信号线均设于所述正极导电单元和所述负极导电单元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导电单元、所述两根信号线以及所述负极导电单元均可以为铜线或铜片。
进一步的,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之间通过复数根焊条相互焊接在一起,通过使用所述焊条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正极导电单元相连接,通过使用所述焊条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负极导电单元相连接,通过使用所述焊条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信号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条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的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电路板还包括复数块间隔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的背面上的减震棉。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电路板包括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二极管D1以及电子开关K1,所述直流电源V1的负极与直流电源V2的负极共同并联于用于负极输出的所述负极导电单元上,所述直流电源V1的电压大于直流电源V2的电压,所述电子开关K1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V1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子开关K1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共同并联于用于正极输出的所述正极导电单元上,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源V2的正极相连。
进一步的,一条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2~+6V的正电平信号,另一条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2V~6V的负电平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贾卡梳栉本体包括至少一设于梳栉床上的梳栉底座、至少一设于所述梳栉底座上用于导纱的贾卡针组件、至少一用于驱动所述贾卡针组件摆动的压电陶瓷元件、至少一设于所述梳栉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压电陶瓷元件形变的驱动电路板以及至少一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供电电路板相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贾卡梳栉本体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梳栉底座底部上的顶针单元,所述顶针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第一导电针、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第二导电针、两个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第三导电针,所述第一导电针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单元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针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正极端相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针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单元相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针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负极端相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针一端与所述信号线相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针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相电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正极导电单元、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信号线,一方面通过将正极导电单元、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信号线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设置四条导线的效果,同时满足了RS485通讯总线需要使用两条信号线传输控制信号的需求,使得供电电路板传输的数据量更大,满足了经编机在高转速时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要求,另一方面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硬度高,使用寿命长,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仅设置正极导电单元、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信号线提高信号线中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减少其它电路对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的信号干扰,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根信号线均设于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之间,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对信号线起到了隔离的作用,其隔离效果更好,使得信号线传输的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更为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根相邻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之间通过复数根焊条相互焊接在一起,一方面延长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的长度,从而可以设置更长的正极导电单元、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信号线,对更多的无线贾卡梳栉进行供电与信号传输,另一方面使用焊条焊接在一起提高了连接处的牢固程度同时满足导电与信号传输的需求,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导电针、第二导电针以及第三导电针分别对应的与正极导电单元、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信号线相电连接,实现供电电路板对控制电路板的供电和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的传输,使得贾卡梳栉与梳栉床之间无电缆线的存在,从而减少了无线贾卡提花装置上电缆绳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焊条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基板的背面,一方面提高第一印刷电路基板正面的平整度,而且实现了第一印刷电路基板的延长与导电,另一方面对第一导电针、第二导电针以及第三导电针在供电电路板上取电与接收信号时的无影响,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梳栉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线贾卡提花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梳栉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包括至少一贾卡梳栉本体51、至少一与贾卡梳栉本体51相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板60、至少一用于安装贾卡梳栉本体51的梳栉床2、至少一用于将梳栉底座1和梳栉床2夹紧在一起的夹持件7、至少一设于梳栉底座1后部上的第一装配部23、至少一设于梳栉床2后部上与第一装配部23相适配的第二装配部24以及至少一设于第一装配部23上用于安装第一锁固件的第一装配槽38,贾卡梳栉本体51包括一设于梳栉底座1底部上的卡位部6,梳栉床2可分离地抵接在梳栉底座1的底部上。
参照图3和图4,梳栉床2包括一设于梳栉底座1下方的固定座15、一设于固定座15内的安装槽16、一设于固定座15后部上定位槽17、至少一设于固定座15前端上倾斜设置的第二凸块14、至少一倾斜设置在第二凸块14上与第一斜坡部22相适配的第二斜坡部11、至少一倾斜设于第二装配部24下侧上的第四夹持部36、一设于固定座15上部上与位于第一安装槽18下方的第二安装槽19以及至少一设于第二安装槽19内绝缘槽214,第二安装槽19的开口处设于梳栉床2朝向梳栉底座1的方向上。
参照图1,供电电路板60包括至少一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至少一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上的正极导电单元62、至少一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上的负极导电单元65、至少两根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上的信号线63以及复数块间隔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的背面上的减震棉。
参照图3,信号线63用于传输外接的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正极导电单元62用于连接一外接电源的正极端,负极导电单元65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端。外接电源的电压为5V。
参照图3,通过设置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正极导电单元62、负极导电单元65以及两根信号线63,一方面通过将正极导电单元62、负极导电单元65以及两根信号线63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上,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设置四条导线的效果,同时满足了RS485通讯总线需要使用两条信号线63传输控制信号的需求,使得供电电路板60传输的数据量更大,满足了经编机在高转速时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要求,另一方面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硬度高,使用寿命长,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上仅设置正极导电单元62、负极导电单元65以及两根信号线63提高信号线63中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减少其它电路对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的信号干扰,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3,正极导电单元62、两根信号线63以及负极导电单元65之间均相对间隔设置,两根信号线63均设于正极导电单元62和负极导电单元65之间。
参照图3,通过设置两根信号线63均设于正极导电单元62和负极导电单元65之间,正极导电单元62和负极导电单元65对信号线63起到了隔离的作用,其隔离效果更好,使得信号线63传输的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更为稳定。
参照图4,两根相邻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之间通过复数根焊条66相互焊接在一起,通过使用焊条66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正极导电单元62相连接,通过使用焊条66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负极导电单元65相连接,通过使用焊条66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信号线63相连接。
参照图4,通过设置两根相邻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之间通过复数根焊条66相互焊接在一起,一方面延长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的长度,从而可以设置更长的正极导电单元62、负极导电单元65以及信号线63,对更多的无线贾卡梳栉进行供电与信号传输,另一方面使用焊条66焊接在一起提高了连接处的牢固程度同时满足导电与信号传输的需求,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4,焊条66可以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基板的背面,将焊条66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基板的背面,一方面提高第一印刷电路基板正面的平整度,而且实现了第一印刷电路基板的延长与导电,一方面对第一导电针222、第二导电针242以及第三导电针232在供电电路板60上取电与接收信号时的无影响,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参照图3,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为经过沉金工艺处理的印刷电路板,通过设置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为经过沉金工艺处理的印刷电路板,耐腐蚀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镀层平整,便于正极导电单元62、负极导电单元65以及信号线63的设置,便于无线贾卡梳栉与正极导电单元62、负极导电单元65以及信号线63之间的电连接,可焊性好,便于相邻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61之间的焊接。
参照图3,正极导电单元62、两根信号线63以及负极导电单元65均可以为铜线或铜片。
参照图3,一条信号线63用于传输+2~+6V的正电平信号,另一条信号线63用于传输-2V~6V的负电平信号。
参照图3,贾卡梳栉本体51包括至少一设于梳栉床2上的梳栉底座1、至少一设于梳栉底座1上用于导纱的贾卡针组件5、至少一用于驱动贾卡针组件5摆动的压电陶瓷元件3、至少一设于梳栉底座1上用于驱动压电陶瓷元件3形变的驱动电路板4、至少一用于控制驱动电路板4的控制电路板67、至少一设于梳栉底座1上的第一安装槽18、至少一设于梳栉底座1上倾斜设置的第一斜坡部22以及至少一设于第一安装槽18内的顶针单元20。
参照图3,控制电路板67与供电电路板60相电连接,供电电路板60设于绝缘槽214内,绝缘槽214为树脂材料制成。
参照图3,顶针单元20包括至少一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211、至少一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211上的第一导电针222、至少一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211上的第二导电针242以及两个设于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211上的第三导电针232。
参照图1和图3,第一导电针222一端与正极导电单元62相电连接,第一导电针222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67的电源正极端相电连接,第二导电针242一端与负极导电单元65相电连接,第二导电针242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67的电源负极端相电连接,第三导电针232一端与信号线63相电连接,第三导电针232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67的信号输入端相电连接。
参照图1和图3,通过设置第一导电针222、第二导电针242以及第三导电针232分别对应的与正极导电单元62、负极导电单元65以及信号线63相电连接,实现供电电路板60对控制电路板67的供电和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的传输,使得贾卡梳栉与梳栉床2之间无电缆线的存在,从而减少了无线贾卡提花装置上电缆绳的长度。
参照图3、图4和图5,夹持件7的一侧包裹在梳栉底座1上,夹持件7的另一侧包裹在梳栉床2上,使得夹持件7、梳栉底座1以及梳栉床2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成一体。
参照图3,梳栉底座1的后部可拆卸地装设在夹持件7上,梳栉床2的后部可拆卸地装设在夹持件7上。
参照图3,梳栉底座1为铝镁合金材料制成,梳栉床2为树脂材料制成,夹持件7为树脂材料制成。
参照图3,通过设置夹持件7的两侧分别包裹在贾卡梳栉和梳栉床2上,使得夹持件7、梳栉底座1以及梳栉床2组装连成一体,从而使得三个部件装配成一个整体,提高相互之间装配的牢固程度。
参照图3,通过设置夹持件7,一方面使用夹持件7将梳栉底座1和梳栉床2夹紧在一起,便于梳栉底座1和梳栉床2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另一方面将梳栉底座1和梳栉床2可拆卸地装设在夹持件7上,起到了缩短贾卡梳栉整体长度的效果,使得贾卡梳栉的整体长度更短,起到了一物两用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7,第一装配部23的下侧和第二装配部24的上侧可分离地相互抵接在一起,夹持件7的一端包裹在第一装配部23的上侧,夹持件7的另一端包裹在第二装配部24的下侧,使得第一装配部23和第二装配部24连成一体。
参照图3和图7,夹持件7包括一用于固定梳栉底座1的夹块31、至少一设于夹块31后端上的第一锁固件、一设于夹块31前端上的夹槽35、至少一设于夹块31上与第一装配槽38相适配的第二装配槽32、至少一倾斜设于夹槽35上部上的第一夹持部33以及至少一倾斜设于夹槽35下部上的第二夹持部34。
参照图3和图7,第一装配部23和第二装配部24均可分离地嵌设在夹槽35内,第一锁固件通过从夹块31的后部穿过夹槽35的方式锁固在第一装配部23上,使得第一装配部23锁固在夹槽35内,夹槽35的横截面呈一底部窄顶部宽的凹陷形状。
参照图3和图7,第一装配部23的下侧和第二装配部24的上侧均呈阶梯状,第二装配部24层叠设置在第一装配部23上,使得第一装配部23在锁紧的过程中推动第二装配部24朝向夹持件7方向移动。
参照图3和图7,通过设置第二装配部24层叠设置在第一装配部23上,使得第一装配部23在锁紧的过程中推动第二装配部24朝向夹槽35方向移动,使得梳栉床2的后端更牢固的固定在夹槽35内。
参照图3、图4和图7,第二装配槽32由夹块31的后部上延伸至夹槽35内,第一锁固件分别穿过第二装配槽32以及第一装配槽38,使得第一装配部23锁固在夹槽35内。
参照图7,第一装配部23上侧上还设有至少一倾斜设置的第三夹持部37,第三夹持部37可拆卸地嵌设在第一夹持部33上,第四夹持部36可拆卸地嵌设在第二夹持部34上。
参照图7,第一夹持部33以及第三夹持部37均呈一45度倾斜的斜面,第二夹持部34以及第四夹持部36均呈一45度倾斜的斜面。
参照图3、图4和图6,安装槽16由固定座15的左侧延伸至固定座15的右侧,定位槽17朝向安装槽16方向延伸与安装槽16相连通。
参照图3,在使用安装过程中可以将安装槽16装设在一横向设置的限位杆上,使用一用于定位的螺栓,使得螺栓的一端抵接在限位杆上,实现将固定座15进行固定定位的效果,穿过定位槽17将固定座15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固定座15固定在限位杆上实现。
参照图3,通过设置夹持件7通过第一锁固件对梳栉底座1起到固定的作用,梳栉床2的前端仅贴附在梳栉底座1的卡槽12内起到限位作用。
参照图3,以限位杆为轴心转动梳栉床2可以起到调节梳栉底座1设置角度的功效。
参照图3和图4,卡位部6包括至少一设于梳栉底座1底部上倾斜设置的第一凸块13以及至少一卡槽12。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凸块13朝向梳栉底座1后端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凸块13和梳栉底座1的底部之间围绕构成卡槽12,第二凸块14的前端可分离地插设在卡槽12内,使得第一凸块13包裹在第二凸块14外侧上。
参照图3和图4,卡位部6朝向梳栉底座1后端方向延伸,梳栉床2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卡位部6内。
参照图3和图4,第二凸块14的前端可分离地插设在卡位部6内,使得第二斜坡部11抵接在第一斜坡部22。
参照图3和图4,通过设置卡位部6,梳栉床2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卡位部6内,便于用户将梳栉底座1装设在梳栉床2上,对梳栉床2前端起到限位的作用,梳栉底座1和梳栉床2贴合更为紧密使得梳栉床2的安装更为牢固。
参照图3和图4,卡位部6与梳栉底座1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夹角X,夹角X的角度为0度<X<90度,梳栉床2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卡位部6内,使得梳栉床2的后端抵接在梳栉底座1的底部上,梳栉底座1与卡位部6连成一体。
参照图3和图4,梳栉底座1包括一长条状的基座部8、若干个间隔设置在基座部8前端上用于安装导纱针的针槽41、若干个间隔设置在基座部8上的凹槽部42、至少一个设于基座部8上的安装柱45及至少一个与安装柱45相适配的第二锁固件。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均可以为螺丝。
参照图3和图4,基座部8包括设于凹槽部42一侧的第一安装部43及设于凹槽部42另一侧的第二安装部44,在本实施例中针槽41具体的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部43的前端部上。安装柱45位于第二安装部44内。基座部8可以为铝镁合金制成的铝基座。
参照图4,压电陶瓷元件3包括两个层叠设置的压电陶瓷片46以及两个设置在压电陶瓷片46一侧上的导电片。
参照图4,导纱针组件包括一保持片、至少一设于保持片一侧上的导纱针、一设于导纱针前部上用于导纱的导纱孔,保持片的另一端夹设在两个压电陶瓷片46的另一侧,保持片夹设在两个压电陶瓷片46之间。
参照图4,导纱针装设在针槽41内,压电陶瓷片46的一端装设在凹槽部42内,由凹槽部42对压电陶瓷片46的一端起到固定的作用。
两个压电陶瓷片可以等效为两个电容,要使无线压电陶瓷贾卡梳栉正常工作,必须一边充电,一边放电。被充电的无线压电陶瓷贾卡梳栉一边会发生形变,从而向某一边摆动。
实施例二,参照图3,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梳栉底座1为碳纤维材料制成,梳栉床2为碳纤维材料制成,夹持件7为碳纤维材料制成。
参照图3,梳栉底座1包括一长条状的基座部8、若干个间隔设置在基座部8前端上用于安装导纱针的针槽41、若干个间隔设置在基座部8上的凹槽部42、至少一个设于基座部8上的安装柱45及至少一个与安装柱45相适配的第二锁固件。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基座部8、针槽41、凹槽部42、安装柱45均可以为碳纤维材料制成,从而起到减轻梳栉底座1重量的效果。
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均可以为碳纤维材料制成,第一锁固件和第二锁固件均可以为螺丝,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从而起到减轻重量的效果。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梳栉底座1为碳纤维材料制成,梳栉床2为碳纤维材料制成,夹持件7为碳纤维材料制成,能够起到减轻整个无线压电陶瓷贾卡梳栉重量的效果,使得整个无线压电陶瓷贾卡梳栉更轻。
实施例三,参照图4和图7,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电路板4包括一印刷电路板及设于印刷电路板上的驱动电路,通讯和供电是采用一体化的线路结构,因而只需要设置两条导电条(两条导电条为正极导电单元62和负极导电单元65)即可实现对整排贾卡梳栉的供电和信号控制,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省去的大部分的布线,保持整个生产设备整洁美观。
参照图7,供电电路板60包括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二极管D1以及电子开关K1,直流电源V1的负极与直流电源V2的负极共同并联于用于负极输出的负极导电单元65上,直流电源V1的电压大于直流电源V2的电压,电子开关K1的一端与直流电源V1的正极相连,电子开关K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共同并联于用于正极输出的正极导电单元62上,二极管D1的阳极与直流电源V2的正极相连。以上电源装置包含两个电源,直流电源V1和直流电源V2,以电压高低比较,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其中直流电源V1和直流电源V2的负极连接在一起,形成输出电源负极,直流电源V1电源的正极通过电子开关K1,输出到电源正极。电子开关K1可以是由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构成,如三极管、MOS或是IGBT等。直流电源V2电源的正极通过一个二极管D1,输出到电源正极。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通讯信号本身是一连串的二进制信号,并控制电子开关K1,通讯信号中的0态对应电子开关K1断开;1态对应电子开关K1闭合。以上电源装置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1、由图6可知,在任何时刻,输入端的电源正极总会有电压存在。当电子开关K1闭合时,由于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故此时二极管D1反偏截止,输出电压=V1;当电子开关K1断开时,二极管D1立即正偏,忽略二极管D1压降,此时输出电压=V2;由于电子开关K1受通讯信号源控制,当有通讯时,通讯信号被调制于输出电源正极,形成通讯信号,0态控制电子开关K1断开,故对应输出直流电源V2,1态控制电子开关K1闭合,故对应输出直流电源V1。又由于此信号本身就是电源,所以带载能力强。直流电源V1和直流电源V2对应贾卡梳栉的供电电压允许波动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保证贾卡梳栉供电,本电源装置各点工作波形通讯信号的0态被调制成V2,1态被调制成V1,完成通讯信号传输的同时,同时还是一个电压范围是V2~V1的电源。由上可知,通过设置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和二极管D1,并引入电子开关K1进行控制,在给设备供电的同时,又同时具备通讯功能,即供电通讯一体,无需独立的通讯线路和接口,将连接线总根数降到最少,简化了布线要求,提高了安装便利性、可维护性,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参照图7,电子开关K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MOS管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齐纳二极管ZD1以及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3的一侧并联接地,另一侧并联于直流电源V1的正极;齐纳二极管ZD1的阴极、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以及MOS管Q1的源极并联于直流电源V1的正极;齐纳二极管ZD1的阳极、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4的基极并联于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以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并联于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以及二极管D2的阳极并联接地;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一侧以及二极管D2的阴极并联于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4的另一侧并联于通讯信号源的输入端;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共同并联于贾卡梳的正极输入端上。
参照图7,其中MOS管Q1为P沟道MOS管,其中三极管Q2和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其中三极管Q5和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
参照图7,以上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如下: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组成电源滤波电路。2、INPUT是通讯信号输入端,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阻R1,电阻R3,电阻R4,电容C4,二极管D2组成,嵌位电路由电阻R2,齐纳二极管ZD1组成。MOS管Q1是1颗P沟道MOS,当模拟开关使用。
以上电路工作过程包括如下:
参照图7,假设起始时,INPUT的输入电平是0,且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三极管Q5截止,由于二极管D1反偏,A点电位=V1,B点电平忽略三极管Q3基极正向压降时,B=A=V1,MOS管Q1是P沟道MOS,故此时MOS管Q1截止。
参照图7,当INPUT有信号输入,即电平是1时,信号先通过电容C4注入到三极管Q5基极,由于开始时电容C4上并无电压,相当于短路,在一个短时间内三极管Q5的基极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驱动电流,三极管Q5急剧导通,当电容C4充电后,由电阻R4继续提供导电流。故电容C4的作用是加速三极管Q5导通。电阻R3是限流电阻,电阻R2是泄放电阻,齐纳二极管ZD1是嵌位二极管,由于齐纳二极管ZD1存在,使得MOS管Q1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压恒定,即驱动电压恒定,防止直流电源V1电压高于MOS管Q1栅极耐压时击穿MOS管Q1栅极,造成MOS管Q1损坏。
参照图7,三极管Q5导通后,MOS管Q1源极与栅极之间电压=Vzd1,故此时MOS管Q1导通。三极管Q4的作用是加速释放MOS管Q1栅极的电荷,加速MOS管Q1导通。故INPUT=1时,MOS管Q1导通,由于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二极管D1反偏,故V_OUT=V1。
参照图7,当INPUT由1变0时,电容C4上储存的电荷通过二极管D2释放,并在三极管Q5的发射极-基极之间形成一反偏电压,三极管Q5快速截止,相当于开路,此时A点电位快速上升。电阻R2的作用是给MOS管Q1源-栅之间的电容提供一个泄放回路,防止因齐纳二极管ZD1嵌位作用导致MOS管Q1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当A点电位上升到接近直流电源V1时,MOS管Q1截止,二极管D1正偏,故V_OUT=V2。综上,由上述分析可知,V_OUT输出电压由INPUT输入电平控制,INPUT=0,V_OUT=V2;INPUT=1,V_OUT=V1。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贾卡梳栉本体以及至少一与所述贾卡梳栉本体相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板,所述供电电路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正极导电单元、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负极导电单元以及两根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外接的RS485通讯总线的控制信号,所述正极导电单元用于连接一外接电源的正极端,所述负极导电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的负极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单元、两根所述信号线以及所述负极导电单元之间均相对间隔设置,两根所述信号线均设于所述正极导电单元和所述负极导电单元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单元、所述两根信号线以及所述负极导电单元均可以为铜线或铜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相邻的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之间通过复数根焊条相互焊接在一起,通过使用所述焊条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正极导电单元相连接,通过使用所述焊条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负极导电单元相连接,通过使用所述焊条焊接的方式将相邻的两根信号线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条设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的背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板还包括复数块间隔设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基底的背面上的减震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板包括直流电源V1、直流电源V2、二极管D1以及电子开关K1,所述直流电源V1的负极与直流电源V2的负极共同并联于用于负极输出的所述负极导电单元上,所述直流电源V1的电压大于直流电源V2的电压,所述电子开关K1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V1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子开关K1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共同并联于用于正极输出的所述正极导电单元上,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直流电源V2的正极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条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2~+6V的正电平信号,另一条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2V~6V的负电平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贾卡梳栉本体包括至少一设于梳栉床上的梳栉底座、至少一设于所述梳栉底座上用于导纱的贾卡针组件、至少一用于驱动所述贾卡针组件摆动的压电陶瓷元件、至少一设于所述梳栉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压电陶瓷元件形变的驱动电路板以及至少一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供电电路板相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贾卡梳栉本体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梳栉底座底部上的顶针单元,所述顶针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第一导电针、至少一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第二导电针、两个设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基底上的第三导电针,所述第一导电针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单元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针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正极端相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针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单元相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针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源负极端相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针一端与所述信号线相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针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相电连接。
CN202223578232.4U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Active CN220034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8232.4U CN220034840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8232.4U CN220034840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4840U true CN220034840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7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8232.4U Active CN220034840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4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3871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和供电方法
CN220034840U (zh) 一种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CN220034835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无线贾卡梳栉
CN109576894A (zh) 一种移除连接绳的贾卡提花装置
CN112877894B (zh) 一种无线贾卡梳栉及其使用该无线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CN22003484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CN115948853A (zh) 一种用于高速经编机的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CN112877895A (zh) 一种无线贾卡梳栉装置及使用该贾卡梳栉装置的经编机
CN116121950A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高速经编机
CN219621362U (zh) 一种压电贾卡提花装置及经编机
CN116254645A (zh) 一种压电陶瓷的无线贾卡提花装置及经编机
CN21962136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CN215561009U (zh) 一种稳定的无线贾卡梳栉及使用该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CN116815408A (zh) 一种贾卡驱动器及无线贾卡提花装置
CN219621360U (zh) 驱动电路、贾卡驱动器及贾卡提花装置
CN210326331U (zh) 一种多功能半导体三极管测试装置
CN117026498A (zh) 一种高转速的特里科经编机
CN215561014U (zh) 一种改良无线贾卡梳栉的接线装置及经编机
CN114657691B (zh) 一种易装配的无线压电陶瓷贾卡梳栉及经编机
CN215561011U (zh) 一种易维护的贾卡梳栉及使用该贾卡梳栉的经编机
CN218996018U (zh) 一种新型红外电路、红外触摸屏及触摸设备
CN221103207U (zh) 一种用于压电陶瓷的驱动电路及压电陶瓷的提花装置
CN207070453U (zh) 一种插接电路板
CN215561008U (zh) 一种无线贾卡供电结构及使用该贾卡供电结构的经编机
CN2402694Y (zh) 电子选针机构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