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1294U -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1294U
CN220021294U CN202321704968.3U CN202321704968U CN220021294U CN 220021294 U CN220021294 U CN 220021294U CN 202321704968 U CN202321704968 U CN 202321704968U CN 220021294 U CN220021294 U CN 22002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battery module
base body
lower fixing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49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唯龙
张伟
童邦
孙同琛
张玉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49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包括箱体、下固定板、电芯;箱体内设置有下固定板,箱体与下固定板间设置有多个连通位,下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电芯,电芯间的间隙处与箱体和下固定板的连通位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下固定板、电芯的相互配合,氟化液能够通过箱体进入下固定板,然后通过下固定板进入电芯之间的间隙处,实现电芯的浸没式冷却,迅速为电芯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芯的冷却效率不足以支撑电芯实现高倍率快充,市场对于高倍率快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电芯本身提出了要求,更对热管理提出了要求,电芯在高倍率快充时温度升高速度快,很快会达到电芯的报警温度,当前液冷的方式很难对高倍率电芯进行快速冷却,亟需其他冷却方式来实现快速冷却。
浸没式冷却能够很好的实现快速冷却,目前实现浸没式冷却很少应用在动力电池系统中,有一方面是因为方形电池模组中电芯与电芯之间粘接隔片,结构紧凑,电芯中心无缝隙,浸没式冷却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将浸没式冷却应用在动力电池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包括箱体(1)、下固定板(2)、电芯(5);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下固定板(2),所述箱体(1)与下固定板(2)间设置有多个连通位,所述下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电芯(5),所述电芯(5)间的间隙处与箱体(1)和下固定板(2)的连通位连通。
有益效果:通过箱体、下固定板、电芯的相互配合,氟化液能够通过箱体进入下固定板,然后通过下固定板进入电芯之间的间隙处,实现电芯的浸没式冷却,迅速为电芯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基体(11)、流道(13),所述第一基体(11)的底壁上开设有流道(13),流道(13)的竖道与相邻两个电芯(5)间的间隙相对应;所述下固定板(2)包括第二基体(21),所述第二基体(21)内部的顶壁上根据电芯(5)的数量间隔开设有卡口(211),所述卡口(211)内设置有电芯(5),各所述卡口(211)之间的第二基体(21)上贯通开设有浸液口(212),所述浸液口(212)与流道(13)的竖道相适配。
有益效果:通过流道、卡口、浸液口的相互配合,卡口保证了电芯之间的间隙,氟化液能够通过流道进入浸液口,然后进入电芯之间的间隙处,直接接触电芯的大面进行换热,迅速为电芯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13)为多重弯折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还包括总进液口(12),所述第一基体(11)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总进液口(12),所述流道(13)和总进液口(12)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还包括喷嘴(14),所述流道(13)的各竖道内沿着Y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喷嘴(14)。
有益效果:通过喷嘴的设置,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氟化液喷至浸液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固定板(3)、连接支架(4),所述第二基体(21)的前后侧外围中间处均间隔开设有两处第一连接孔(213),所述上固定板(3)包括第三基体(31),所述第三基体(31)的前后侧外围上靠近第一连接孔(213)处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12),所述连接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孔(213)和第二连接孔(312)之间。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可拆卸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体(21)的前后侧外围上除第一连接孔(213)处均开设有减重槽(214)。
有益效果:通过减重槽的设置,能够降低模组整体质量,提升模组质量成组率。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板(2)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2),所述第二基体(21)的左右侧外围中间处均间隔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支架(22),所述上固定板(3)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32),所述第三基体(31)的左右侧外围上靠近第一固定支架(22)处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支架(32)。
进一步的,还包括极片(6),所述第三基体(31)的内部与各电芯(5)相适配贯通开设有极柱出口(311),所述电芯(5)的极柱从极柱出口(311)伸出,所述上固定板(3)顶壁上靠近极柱出口(311)处均固定有极片(6),所述极片(6)与电芯(5)极柱相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3)还包括总进/总出铜排基座(33),所述第三基体(31)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总进/总出铜排基座(33)。
有益效果:通过总进/总出铜排基座的设置,能够用于固定总进或总出铜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下固定板、电芯的相互配合,氟化液能够通过箱体进入下固定板,然后通过下固定板进入电芯之间的间隙处,实现电芯的浸没式冷却,迅速为电芯降温。
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道、卡口、浸液口的相互配合,卡口保证了电芯之间的间隙,氟化液能够通过流道进入浸液口,然后进入电芯之间的间隙处,直接接触电芯的大面进行换热,迅速为电芯降温。
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嘴的设置,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氟化液喷至浸液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可拆卸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重槽的设置,能够降低模组整体质量,提升模组质量成组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总进/总出铜排基座的设置,能够用于固定总进或总出铜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除上固定板、极片)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除箱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中箱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中下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中上固定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包括箱体1、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3、连接支架4、电芯5、极片6。
如图1、图2所示,箱体1内固定有下固定板2,箱体1与下固定板2为连通设置,下固定板2和上固定板3之间的内部固定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电芯5,各电芯5间的间隙处与箱体1和下固定板2的连通处连通,下固定板2和上固定板3之间的外围依次固定有多个连接支架4,上固定板3顶壁上靠近电芯5极柱处均固定有极片6。
如图1、图3所示,箱体1包括第一基体11、总进液口12、流道13、喷嘴14;第一基体11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总进液口12,第一基体11的底壁上开设有流道13,流道13和总进液口12连通设置,流道13为多重弯折设置,流道13的竖道与相邻两个电芯5间的间隙相对应,流道13的各竖道内沿着Y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喷嘴14;该箱体可以为其他结构实现浸没式冷却,上述例子仅为其中一种。
如图1、图4所示,下固定板2包括第二基体21、第一固定支架22,第二基体21内部的顶壁上根据电芯5的数量间隔开设有卡口211,用于固定电芯5,本实施例示例第二基体21的内部沿着X轴开设有十个卡口211,各卡口211之间的第二基体21上贯通开设有浸液口212,浸液口212与流道13的竖道相适配;第二基体21的前后侧外围中间处均间隔开设有两处第一连接孔213,连接支架4能够通过螺栓固定到第一连接孔213上,从而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可拆卸性;第二基体21的前后侧外围上除第一连接孔213处均开设有减重槽214,能够降低模组整体质量,提升模组质量成组率;第二基体21的左右侧外围中间处均间隔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支架22。
如图1、图4所示,在电芯5表面布置温度传感器,若显示电芯温度超温,则总进液口12开启,氟化液进入流道13,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喷嘴14喷出,其中喷嘴14对应了下固定板2的浸液口212,氟化液从浸液口212进入相邻两个电芯5中间,直接接触电芯5的大面进行换热,迅速为电芯5降温,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电芯5的换热效率。
如图2、图4、图5所示,上固定板3包括第三基体31、第二固定支架32、总进/总出铜排基座33,第三基体31的内部与各电芯5相适配贯通开设有极柱出口311,电芯5的极柱从极柱出口311伸出,第三基体31的前后侧外围上靠近第一连接孔213处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12,连接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孔213和第二连接孔312之间,连接支架4的材料为金属;第三基体31的左右侧外围上靠近第一固定支架22处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支架32;第三基体31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总进/总出铜排基座33,用于固定总进或总出铜排;上固定板3顶壁上靠近极柱出口311处均固定有极片6,极片6与电芯5极柱相接触设置;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2、箱体1的材料为塑料。
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观察到电芯5表面温度超温时,开启总进液口12,氟化液进入流道13,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喷嘴14喷出,其中喷嘴14对应了下固定板2的浸液口212,氟化液从浸液口212进入相邻两个电芯5的间隙处,直接接触电芯5的大面进行换热,迅速为电芯5降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下固定板(2)、电芯(5);
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下固定板(2),所述箱体(1)与下固定板(2)间设置有多个连通位,所述下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电芯(5),所述电芯(5)间的间隙处与箱体(1)和下固定板(2)的连通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基体(11)、流道(13),所述第一基体(11)的底壁上开设有流道(13),流道(13)的竖道与相邻两个电芯(5)间的间隙相对应;所述下固定板(2)包括第二基体(21),所述第二基体(21)内部的顶壁上根据电芯(5)的数量间隔开设有卡口(211),所述卡口(211)内设置有电芯(5),各所述卡口(211)之间的第二基体(21)上贯通开设有浸液口(212),所述浸液口(212)与流道(13)的竖道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3)为多重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还包括总进液口(12),所述第一基体(11)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总进液口(12),所述流道(13)和总进液口(12)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还包括喷嘴(14),所述流道(13)的各竖道内沿着Y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喷嘴(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固定板(3)、连接支架(4),所述第二基体(21)的前后侧外围中间处均间隔开设有两处第一连接孔(213),所述上固定板(3)包括第三基体(31),所述第三基体(31)的前后侧外围上靠近第一连接孔(213)处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12),所述连接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孔(213)和第二连接孔(3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21)的前后侧外围上除第一连接孔(213)处均开设有减重槽(2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2)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2),所述第二基体(21)的左右侧外围中间处均间隔固定有两个第一固定支架(22),所述上固定板(3)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32),所述第三基体(31)的左右侧外围上靠近第一固定支架(22)处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支架(3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片(6),所述第三基体(31)的内部与各电芯(5)相适配贯通开设有极柱出口(311),所述电芯(5)的极柱从极柱出口(311)伸出,所述上固定板(3)顶壁上靠近极柱出口(311)处均固定有极片(6),所述极片(6)与电芯(5)极柱相接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3)还包括总进/总出铜排基座(33),所述第三基体(31)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总进/总出铜排基座(33)。
CN202321704968.3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Active CN22002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4968.3U CN220021294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4968.3U CN220021294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1294U true CN220021294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4968.3U Active CN220021294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6730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软包电池模组结构
CN110890494B (zh) 一种带有液冷装置的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205911391U (zh) 软包电池基础单元模块及软包电池模组
CN109671891A (zh) 模块化电池
CN110098362A (zh) 一种自带液冷结构的电池模组
CN209929445U (zh) 一种流量均匀的电池液冷板结构
CN220021294U (zh) 一种浸没式冷却电池模组
CN216213699U (zh) 一种模块化控制散热的储能系统
CN208570695U (zh) 一种新型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
CN218123544U (zh) 一种集成液冷结构的电芯壳体
CN211929549U (zh) 一种带有液冷装置的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21577134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1455803U (zh) 一种改进型锂电池
CN210535784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模块冷却装置
CN22079689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3989036U (zh) 一种快速成组的锂电池模块
CN219739123U (zh) 电池包及动力设备
CN210245627U (zh) 一种单元框体及含其铝空气发电模组单元和铝空气发电机
CN214672793U (zh) 一种带液冷的高速电动摩托车电池包
CN218769919U (zh) 一种电芯模组、电芯模组吊装夹具及ctp电池包
CN220585366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09822830U (zh) 一种设有冷却回路的电池组
CN218632259U (zh) 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CN219163480U (zh) 一种新型电池液冷模组
CN218333982U (zh) 电池包箱体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