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8245U -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8245U
CN220018245U CN202321060862.4U CN202321060862U CN220018245U CN 220018245 U CN220018245 U CN 220018245U CN 202321060862 U CN202321060862 U CN 202321060862U CN 220018245 U CN220018245 U CN 22001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cooler
tube type
type surface
cavit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08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中师
祝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Zh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Zh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Zh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Zh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08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由四周侧壁组成中空的腔体,腔体底端设置有蓄水箱,腔体正中卡设有隔板,隔板将腔体前后分为水冷区和风冷区;水冷区顶部为喷淋装置,水冷区下方为换热区,换热区内从上至下依次放置有一号盘管式表冷器、一号填料、二号盘管式表冷器和二号填料。本实用新型采用塔体、喷淋装置、换热区和风冷区,通过在一号盘管式表冷器和二号盘管式表冷器之间设置一号填料,降低落入二号盘管式表冷器表面的冷却水的温度,提高二号盘管式表冷器的冷却效率,降低换热区的耗水。

Description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有混流型闭式冷却塔一般采用冷却器在上方填料在下方,冷却器上部进风,填料侧部进风,当循环流量较大,需要使用两组冷却器同时进水时,两组冷却器叠加喷淋水经过第一组冷却器后未能及时冷却,继而继续喷洒在下部冷却器标明,下部冷却器冷却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包括:
塔体1,所述塔体1由四周侧壁组成中空的腔体2,所述腔体2底端设置有蓄水箱3,所述腔体2正中卡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腔体2前后分为水冷区和风冷区;
水冷区,所述水冷区顶部为喷淋装置6,所述水冷区下方为换热区7,所述换热区7内从上至下依次放置有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一号填料74、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和二号填料78。
根据优选方案,所述隔板4正中开设有观察口5。
根据优选方案,喷淋装置6包括:
水泵61,所述水泵61设置在塔体1的一侧,所述水泵61的进水口与蓄水箱3相连;
L型管63,所述L型管63底部与水泵61的出水口62相连,所述L型管63一侧沿着塔体1外侧壁向上延伸至塔体1的顶部,所述L型管63另一侧穿过塔体1进入腔体2内,所述L型管63顶部向下阵列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中卡设有喷淋头64。
根据优选方案,水泵61将蓄水箱3内的冷却水抽出通过L型管63运输至腔体2顶部通过喷淋头64均匀向下喷洒。
根据优选方案,换热区7包括:
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所述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卡设在腔体2内,所述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设置在喷淋头64的正下方,所述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一侧顶端为高温入口72底端为温水出口73,所述高温入口72和温水出口73穿过腔体2延伸至塔体1外侧;
一号填料74,所述一号填料74卡设在腔体2内,所述一号填料74位于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下方;
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所述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卡设在腔体2内位于一号填料74下方,所述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一侧顶端为温水入口76底端为凉水出口77,所述温水入口76和凉水出口77穿过腔体2延伸至塔体1外侧;
二号填料78,所述二号填料78卡设在腔体2内,所述二号填料78顶端与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相接触,所述二号填料78底端与蓄水箱3接触。
根据优选方案,所述温水出口73和温水入口7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
根据优选方案,二号填料78高度大于一号填料74。
根据优选方案,风冷区包括:
通风口8,所述通风口8阵列开设在塔体1靠近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方向的一侧,所述通风口8内卡设有防护网9;
风扇10,所述风扇10设置在塔体1顶端远离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的一侧。
根据优选方案,所述风冷区外侧塔体1上开设有检修门11。
根据优选方案,风扇10底端为进风口,顶端为出风口。
根据优选方案,水冷区顶端高于风冷区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塔体、喷淋装置、换热区和风冷区,通过在一号盘管式表冷器和二号盘管式表冷器之间设置一号填料,降低落入二号盘管式表冷器表面的冷却水的温度,提高二号盘管式表冷器的冷却效率,降低换热区的耗水。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隔板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塔体;2、腔体;3、蓄水箱;4、隔板;5、观察口;6、喷淋装置;61、水泵;62、出水口;63、L型管;64、喷淋头;7、换热区;71、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2、高温入口;73、温水出口;74、一号填料;75、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6、温水入口;77、凉水出口;78、二号填料;8、通风口;9、防护网;10、风扇;11、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用于冷却工艺中,本实用新型对所需冷却的冷却介质的类型不做限制,但该喷淋装置6、换热区7结构特别适用于闭式冷却塔中。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混流式闭式冷却塔主要包括塔体1、水冷区和风冷区,其中,可以参见图1,其示出了塔体1、水冷区和风冷区的布置关系。
本装置将工业循环冷却设备中的高温冷却介质通过管道从换热区7中的高温入口72注入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内,通过喷淋装置6对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表面洒冷却水,热交换使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内冷却介质降温,进行初步降温后的冷却介质从温水出口73流出,通过与温水入口76相连的管道使初步降温后的冷却介质进入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通过从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中落下的冷却水再次进行热交换对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内冷却介质降温,二次降温人的冷却介质通过凉水出口77输出回流至工业循环冷却设备中。需说明的是,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中落下的冷却水通过一号填料74减速并不断与空气热交换,落入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时温度较低,提高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的冷却效率。
混流式闭式冷却塔中塔体1由四周侧壁组成中空的腔体2,腔体2中间设置有隔板4将腔体2隔开分为水冷区和风冷区,其中风冷区将塔体1内热空气不断抽离,在腔体2内形成循环风道,降低腔体2内温度,提高空气热传导效率,并对水冷区中的喷淋装置6落入换热区7内的冷却水进行风冷降温,其中水冷区分为喷淋装置6和换热区7,其中喷淋装置6为塔体1内循环供水降温装置,将存储在蓄水箱3内的冷却水通过水泵61抽出通过喷淋头64喷洒入换热区7中,对换热区7内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水冷降温。
上述喷淋装置6设置在腔体2顶部位于隔板4一侧,喷淋装置6包括:水泵61、L型管63和喷淋头64,其中水泵61设置在塔体1的一侧,水泵61的进水口与蓄水箱3相连,水泵61的出水口62与L型管63相连,L型管63设置在塔体1的一侧,L型管63底部沿着塔体1外侧壁向上延伸至塔体1的顶部,L型管63顶部,穿过塔体1进入腔体2内,L型管63顶部向下阵列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中卡设有喷淋头64,水泵61将蓄水箱3内的冷却水抽出通过L型管63运输至腔体2顶部通过喷淋头64均匀向下喷洒,对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和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中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水冷降温。
上述换热区7设置在喷淋装置6的下方,换热区7包括: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一号填料74、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二号填料78,其中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卡设在腔体2内,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设置在喷淋头64的正下方,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一侧顶端为高温入口72底端为温水出口73,高温入口72和温水出口73穿过腔体2延伸至塔体1外侧,高温冷却介质进入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内通过喷淋装置6的水冷和风扇10的风冷进行初步降温,一号填料74卡设在腔体2内,一号填料74位于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下方,喷淋装置6喷出的冷却水经过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温度升高进入一号填料74内,通过风扇10风冷使其温度降低后落入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表面,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卡设在腔体2内位于一号填料74下方,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一侧顶端为温水入口76底端为凉水出口77,温水入口76和凉水出口77穿过腔体2延伸至塔体1外侧,温水出口73和温水入口7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使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内冷却介质可以进入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内进行二次冷却,二号填料78卡设在腔体2内,二号填料78顶端与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相接触,二号填料78底端与蓄水箱3接触,二号填料78配合风扇10风冷使从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表面落下的冷却水经过降温后落入蓄水箱3内,并且二号填料78高度大于一号填料74是因为回到蓄水箱3内的冷却水温度需要彻底使其常温否则容易使蓄水池积热。
上述风冷区位于隔板4远离水冷区的一侧,风冷区包括:通风口8和风扇10,其中通风口8阵列开设在塔体1靠近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方向的一侧,通风口8内卡设有防护网9,风扇10设置在塔体1顶端远离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的一侧,外部常温空气由通风口8进入,同时吹过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一号填料74、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和二号填料78的表面后吸收热量由风扇10向塔体1外排出使空气带走热量,在通风口8内卡设防护网9防止落叶,塑料袋等大型杂物被吸入至蓄水箱3内堵塞喷淋装置6。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风冷区外侧塔体1上开设有检修门11,检修时打开检修门11进入至腔体2中的风冷区,通过隔板4正中开设的观察口5即可对该冷却塔的水冷区观察检修。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1),所述塔体(1)由四周侧壁组成中空的腔体(2),所述腔体(2)底端设置有蓄水箱(3),所述腔体(2)正中卡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腔体(2)前后分为水冷区和风冷区;
水冷区,所述水冷区顶部为喷淋装置(6),所述水冷区下方为换热区(7),所述换热区(7)内从上至下依次放置有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一号填料(74)、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和二号填料(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正中开设有观察口(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6)包括:
水泵(61),所述水泵(61)设置在塔体(1)的一侧,所述水泵(61)的进水口与蓄水箱(3)相连;
L型管(63),所述L型管(63)底部与水泵(61)的出水口(62)相连,所述L型管(63)一侧沿着塔体(1)外侧壁向上延伸至塔体(1)的顶部,所述L型管(63)另一侧穿过塔体(1)进入腔体(2)内,所述L型管(63)顶部向下阵列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中卡设有喷淋头(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区(7)包括:
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所述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卡设在腔体(2)内,所述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设置在喷淋头(64)的正下方,所述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一侧顶端为高温入口(72)底端为温水出口(73),所述高温入口(72)和温水出口(73)穿过腔体(2)延伸至塔体(1)外侧;
一号填料(74),所述一号填料(74)卡设在腔体(2)内,所述一号填料(74)位于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下方;
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所述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卡设在腔体(2)内位于一号填料(74)下方,所述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一侧顶端为温水入口(76)底端为凉水出口(77),所述温水入口(76)和凉水出口(77)穿过腔体(2)延伸至塔体(1)外侧;
二号填料(78),所述二号填料(78)卡设在腔体(2)内,所述二号填料(78)顶端与二号盘管式表冷器(75)相接触,所述二号填料(78)底端与蓄水箱(3)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水出口(73)和温水入口(7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区包括:
通风口(8),所述通风口(8)阵列开设在塔体(1)靠近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方向的一侧,所述通风口(8)内卡设有防护网(9);
风扇(10),所述风扇(10)设置在塔体(1)顶端远离一号盘管式表冷器(7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流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区外侧塔体(1)上开设有检修门(11)。
CN202321060862.4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Active CN22001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0862.4U CN220018245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0862.4U CN220018245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8245U true CN22001824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2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0862.4U Active CN220018245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8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658B (zh) 浸没式液冷和循环风冷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105025691B (zh) 一种利用液冷散热的电子装置、散热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106413338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及数据中心散热的工质接触式冷却系统
CN109757061A (zh) 冷却机柜及冷却系统
CN105299807A (zh) 数据中心用间接蒸发冷却塔与机械制冷联合的供冷系统
CN205912402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及数据中心散热的工质接触式冷却系统
KR20130060694A (ko) 냉각탑
CN206330446U (zh) 一种防白雾复合型闭式冷却塔
CN220018245U (zh) 一种混流式闭式冷却塔
CN105546692B (zh) 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用蒸发冷却供冷系统
CN105910457A (zh) 一种玻璃钢闭式冷却塔
CN210773646U (zh) 一种用于闭式冷却塔的喷淋装置
CN210399472U (zh) 空调冷凝系统以及空调
CN206670401U (zh) 高效速冷型闭式冷却塔
CN109654901B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
CN219914060U (zh) 一种空水复合体型闭式冷却塔
CN205448105U (zh) 数据中心内机柜用循环冷却系统
CN220191325U (zh) 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冷却腔室、集成式服务器冷却机构
CN217213630U (zh) 一种液冷设备壳体、液冷设备及液冷系统
CN216011413U (zh) 一种高效的灌装饮料冷却系统
CN216330333U (zh) 一种制造复刻手板模型的加工装置
CN218442984U (zh) 一种冷却液可循环利用的电力线缆用冷却装置
CN219834717U (zh) 液冷机柜
CN220121229U (zh) 一种集成式服务器冷却机构
CN216308668U (zh) 一种高效降温混流闭式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