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7715U -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7715U
CN220017715U CN202321000251.0U CN202321000251U CN220017715U CN 220017715 U CN220017715 U CN 220017715U CN 202321000251 U CN202321000251 U CN 202321000251U CN 220017715 U CN220017715 U CN 220017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winding
heating
air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02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
胡善显
孙兴林
周慧珠
孙叶琳
骆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02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7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7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7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加热组件包括架体与加热模块,架体绕设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加热丝通过第一绕线组与第二绕线组缠绕于架体径向上的侧壁,或者加热模块连接于架体径向上的侧壁;出风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模块的分布区域或者加热丝的分布区域与出风通道产生的周向气流的流动区域匹配,出风通道内的气流直接携带热量吹出,不存在热量损失,由于加热体或加热丝的延伸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同向,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小,且减小了气流流动与加热体之间的冲击,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出风装置能够产生气流并具有干燥功能,相关技术中,在出风装置内加入对气流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块,来提高出风装置的干燥效率,加热模块通常设置为在径向延伸的绕线体上缠绕发热丝成型,加热模块的截面积较大,不能适用于无叶出风装置的周向出风方式,造成加热模块内侧产生的热量流失,并且加热丝垂直于出风方向缠绕,阻挡气流流动,并形成噪音,影响出风装置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组件,能够适应周向边缘气流,并减小了对气流的阻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出风通道中的气流,包括:
架体,绕设所述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
第一绕线组,连接于所述架体径向上的侧壁,所述第一绕线组包括多个第一绕线体,所述第一绕线体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第二绕线组,与所述第一绕线组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同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一绕线组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绕线组包括多个第二绕线体,所述第二绕线体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加热丝,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绕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绕线体在所述架体的周向上相邻的第二绕线体,所述加热丝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架体环绕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且加热丝位于架体径向上的侧壁,加热丝的分布区域与出风通道产生的周向气流的流动区域匹配,出风通道内的气流直接携带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吹出,不存在热量损失,加热丝缠绕于第一绕线体与第二绕线体后,整体沿出风方向延伸,气流可以从相邻的加热丝单元之间的间隙通过,加热丝对气流的阻挡作用较小,能够降低气流流动损失以及气流流动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绕线体与所述第二绕线体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重合;
或者,所述第一绕线体与所述第二绕线体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的宽度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丝沿所述架体的径向层叠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支撑件与至少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且相邻的所述安装环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所述第一绕线组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环的侧壁,所述第二绕线组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安装环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支撑件与至少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围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外部,且在出风方向与所述架体的周向上被所述支撑件限位,相邻的所述安装环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
或者,所述架体包括多个支撑件与多个安装环,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安装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且在出风方向与所述架体的周向上被所述支撑件限位,相邻的所述安装环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多个支撑件与至少两个安装环,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支撑件两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安装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并沿出风方向与所述支撑件抵接;
或者,所述第一绕线体与所述第二绕线体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有插接槽,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设有避让口,所述第一绕线组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环,且所述安装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第二绕线组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安装环,且至少部分所述安装环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绕线体位于所述避让口内,并与所述支撑件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出风通道中的气流,包括:
架体,环绕所述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
加热模块,连接于所述架体径向上的侧壁,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多个加热体,所述加热体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加热体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模块的分布区域与出风通道产生的周向气流的流动区域匹配,出风通道内的气流直接携带加热体产生的热量吹出,不存在热量损失,由于加热体的延伸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同向,加热体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小,且减小了气流流动与加热体之间的冲击,降低噪音,气流能够从相邻的加热体之间的间隙通过,加热体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相邻的加热体之间,并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加热体流动的同时携带热量,并从出风通道内吹出,降低了热量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设有沿径向贯穿的第一开口,所述架体的内侧限定出沿出风方向贯穿的内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U型;
或者,所述架体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V型;
或者,所述架体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C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包括:
上述的加热组件;
出风筒,内部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形成出风口,所述加热组件容纳于所述出风通道内,且在出风方向与所述架体的径向上被所述出风筒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体设有沿径向贯穿的第一开口,所述出风筒包括第一出风部与套设于所述第一出风部外部的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部之间具有所述出风通道,所述出风筒还包括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两侧沿所述出风筒的周向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相对的两侧沿所述出风筒的周向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出风筒的周向上封闭所述出风通道,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限定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出风部背向所述第二出风部的一侧限定出沿出风方向贯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加热丝不同绕设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1隐藏加热丝后的示意图;
图5为架体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支撑件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固线体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架体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出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12为架体与出风筒在不同实施例下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架体100,支撑件110,插接槽111,避让口112,安装环120,限位凸起121,第一开口130,内腔140;第一绕线组200,第一绕线体210,第一绕线槽211;第二绕线组300,第二绕线体310,第二绕线槽311;加热丝400,加热体500;固线体600,凹槽610,固线孔620,豁口630;出风筒700,出风通道710,出风口720,第一出风部730,第二出风部740,第一端部750,第二端部760,第二开口770,容纳腔7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无叶出风装置能够产生周向气流,例如无叶风扇,内部具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的外部围绕有环形风筒,环形风筒的内部形成出风通道,气流从出风通道吹出,达到周向出风的效果。目前,通过引入加热模块对气流进行加热,所形成的热气流能够提高出风装置的烘干效率,加热模块内设有通电后能够发热的加热丝,加热丝缠绕于绕线体上,加热模块的截面积较大,由于环形风筒内的气流沿环形风筒的外边缘流动,气流流动过程中携带加热模块外侧边缘处的热量并吹出出风通道,加热模块内侧产生的热量流失;并且加热丝通常垂直于出风方向缠绕,对气流流动的阻力较大,并且气流对加热丝的冲击产生噪音,导致出风装置的使用性能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出风通道中的气流,如图1所示,加热组件包括架体100、第一绕线组200、第二绕线组300与加热丝400,架体100绕设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架体100垂直于出风方向形成的截面为闭合的环形或者沿出风通道的周向延伸形成的曲线形,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连接于架体100径向上的同一侧壁,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用于供加热丝400缠绕并使加热丝400排布于架体100上,由于架体100环绕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且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均位于架体100径向上的侧壁,加热丝400的分布区域与出风通道产生的周向气流的流动区域匹配,出风通道内的气流直接携带加热丝400产生的热量吹出,不存在热量损失。
进一步的,第一绕线组200包括多个第一绕线体210,第一绕线体210沿架体100的周向间隔分布,同样的,第二绕线组300包括多个第二绕线体310,第二绕线体310沿架体100的周向间隔排布,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加热丝400的端部固定于架体100上,加热丝400依次绕设于第一绕线体210以及与第一绕线体210在架体100的周向上相邻的第二绕线体310。定义加热丝400绕设于第一绕线体210以及与该第一绕线体210在架体100的周向上相邻的第二绕线体310之间的部分为加热丝单元,则加热丝单元的延伸方向朝向出风方向,因此,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后,整体沿出风方向延伸,气流可以从相邻的加热丝单元之间的间隙通过,加热丝400对气流的阻挡作用较小,能够降低气流流动损失以及气流流动产生的噪音。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热组件同样用于加热出风通道中的气流,并且架体100环绕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加热组件还包括加热模块,加热模块连接于架体100径向上的侧壁,加热模块包括多个加热体500,加热体50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多个加热体500沿架体100的周向间隔排布。加热体500通电后能够产热,加热模块的分布区域与出风通道产生的周向气流的流动区域匹配,出风通道内的气流直接携带加热体500产生的热量吹出,不存在热量损失,由于加热体500的延伸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同向,加热体500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小,且减小了气流流动与加热体500之间的冲击,降低噪音,气流能够从相邻的加热体500之间的间隙通过,加热体500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相邻的加热体500之间,并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加热体500流动的同时携带热量,并从出风通道内吹出,降低了热量损失,并优化了加热组件对气流的加热效率。
对于以加热丝400作为加热介质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均连接于架体100径向上的外侧表面,使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后,更靠近环形风筒的边缘,加热丝400的分布区域与出风通道形成的周向气流更加契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架体100径向上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上均设有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后,在架体100的径向上相互嵌套,形成多层加热结构,并且多层加热丝400均位于出风通道的边缘,如此,能够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丝400沿出风方向在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之间的缠绕距离远大于加热丝400沿架体100的周向在相邻的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之间的缠绕距离,也即,定义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沿出风方向的距离为H1,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沿出风方向形成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H2,并且H1远大于H2,使加热丝400明显具有沿出风方向延伸的趋势,降低加热丝400在垂直于出风方向上对气流的阻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中的(a)图所示,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重合,定义加热丝400从左侧向右侧逐渐向第一绕线体210、第二绕线体310缠绕,加热丝400于第一绕线体210的右侧绕向第二绕线体310的左侧,并由第二绕线体310的右侧绕向下一第一绕线体210的左侧,加热丝400再次由第一绕线体210的右侧绕向下一第二绕线体310的左侧……如此循环,位于第二绕线体310右侧以及第一绕线体210左侧的部分加热丝400,以及位于第二绕线体310左侧以及第一绕线体210右侧的部分加热丝400均呈倾斜状态。由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相对于架体100在垂直于出风方向上的中截面相互对称,因此,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可以采用相同零件制成,能够降低加热组件的加工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中的(b)图所示,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定义加热丝400从左侧向右侧逐渐向第一绕线体210、第二绕线体310缠绕,加热丝400于第一绕线体210的右侧绕向第二绕线体310的左侧,并由第二绕线体310的右侧绕向下一第一绕线体210的左侧,加热丝400再次由第一绕线体210的右侧绕向下一第二绕线体310的左侧……如此循环;当第一绕线体210沿出风方向形成的投影与相邻的第二绕线体310沿出风方向形成的投影相切时,位于第二绕线体310右侧以及第一绕线体210左侧的部分加热丝400,以及位于第二绕线体310左侧以及第一绕线体210右侧的部分加热丝400均呈直立状态,能够最大化的减小加热丝400在垂直于出风方向上对气流的阻挡,减小气流损失。
另外,如图1所示,加热丝400沿架体100的径向在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上缠绕有多层,不同层的加热丝400之间相互嵌套,并且相邻层的加热丝400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供气流通过;多层加热丝400组合的方式,使加热丝400的产热量增大,能够提高气流的加热效率。进一步的,每层的加热丝400可以相互独立,即位于不同层的加热丝400分别由不同的加热丝400绕设形成,或者,各层的加热丝400均由一根加热丝400绕设形成。
参照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架体100的宽度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使架体10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呈现为渐缩状态,使架体100能够适配于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渐缩的出风筒,在出风通道的导向及出风筒内壁的限制下,气流的风压及流速得到提升,优化了应用该加热组件的出风装置的出风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架体100的宽度是指架体100在径向(垂直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宽度。当架体100沿气流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闭合的圆环或者开放的圆环时,架体100的宽度为架体100的内径;当架体100沿气流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为闭合的多边形或者开放的多边形时,架体100的宽度为相对分布的两个边之间的距离。
另外,架体100其中一端的外周周长小于另一端的外周周长,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分别连接于架体100的两端,若第一绕线组200连接于架体100的小端,第二绕线组200连接于架体100的大端,则第一绕线体210的排布密度大于第二绕线体310的排布密度,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或者,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的排布密度相等,第一绕线体210的数量小于第二绕线体310的数量,一个第一绕线体210对应多个第二绕线体310进行加热丝400的绕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上均设有对加热丝400进行限位的结构,避免出现加热丝400脱离绕线体或者与绕线体产生相对位移的情形,影响加热组件的加热的稳定性。具体的,第一绕线体210具有第一绕线槽211,第二绕线体310具有第二绕线槽311,第一绕线槽211位于第一绕线体210背向第二绕线体310的一侧,第二绕线槽311位于第二绕线体310背向第一绕线体210的一侧,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后,部分嵌入第一绕线槽211与第二绕线槽311内,第一绕线槽211与第二绕线槽311在架体100的径向上对加热丝400进行限位,防止加热丝400脱落。
如图5所示,架体100包括支撑件110与至少两个安装环120,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连接,并且相邻的安装环120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第一绕线组200设置于其中一个安装环120的侧壁,第二绕线组300设置于另一个安装环120的侧壁;通过支撑件110对安装环120的支撑,使安装环120的自身结构以及相邻安装环120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安装环120形成供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安装或连接的基础结构,第一绕线体210绕安装环120的周向间隔排布,第二绕线体310绕安装环120的周向间隔排布,由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安装环120,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以保证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后能够沿出风方向延伸,减小对气流的阻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10与安装环120一体连接,如,支撑件110与安装环120通过3D打印、注塑成型等方式连接为一体结构,能够节省支撑件110与安装环120之间的后期组装步骤,加热组件的装配效率高。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环12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支撑件110上,如,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上设置有能够相互卡接的卡扣结构,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以卡接的方式进行组装,或者,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进行组装,或者,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插接,并在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后完成组装。
另外,定义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安装环120形成一组,当安装环120在出风方向上设置有多组时,不同组均具有一个第一绕线组200与一个第二绕线组300,每组内的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上均缠绕有加热丝400,加热丝400沿出风方向排布有多个,能够增大加热丝400的分布面积以及加热丝400在出风方向上的长度,增大气流受热的时间,提高气流的加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件110设置有一个,支撑件110绕出风通道的中心线弯曲,并整体呈筒状结构,安装环120围设于支撑件110的外部,在出风方向以及架体100的周向上,安装环120受到支撑件110的限位,相邻的安装环120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通过支撑件110对安装环120的多方向限位,提高了支撑件110与安装环120的组装稳固度。
支撑件110与安装环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安装环120粘接于支撑件110的外壁,或者安装环120沿出风方向与支撑件110插接,或者安装环120沿架体100的径向与支撑件110卡接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架体100包括多个支撑件110与多个安装环120,多个支撑件110沿架体100的周向间隔分布,安装环120连接于支撑件110,且在出风方向与架体100的周向上被支撑件110限位,相邻的安装环120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通过多个相互间隔的支撑件110对安装环120的支撑,使架体100整体更为轻便,并且相邻支撑件110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形成可供气流流动以及加热丝400散热的空间,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效率以及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
支撑件110与安装环120可以通过插接、螺纹连接、卡接、粘接的形式进行组装。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110的两端设有插接槽111,安装环120插接于插接槽111内,并沿出风方向与支撑件110抵接;插接槽111的槽壁在架体100的径向上对安装环120进行限位,在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后,第一加热体500与第二加热体500受到加热丝400的拉动具有相向移动的趋势,使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抵接,用于安装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的两个安装环120对支撑件110的抵接方向相反,且均朝向支撑件110,使安装环120以可拆卸的方式稳固安装于支撑件110上。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110位于相邻的第一绕线体21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绕线体310之间,为便于支撑件110的两端均能够与安装环120插接,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沿出风方向形成的投影相互重合,相邻第一绕线体210之间的间隙与相邻第二绕线体310之间的间隙在出风方向上相对设置,支撑件110的两端分别插入相邻的第一绕线体21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绕线体310之间,并实现与安装环120的插接。如图4所示,安装环120径向上的侧部具有限位凸起121,限位凸起121的内部具有限位槽,支撑件110插入限位凸起121的内部,限位凸起121与支撑件110在架体100的周向以及架体100的径向上相互限位,在加热丝400完成缠绕后,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在出风方向上相互限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与图6,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支撑件110的一端设有插接槽111,支撑件110的另一端设有避让口112,第一绕线组200连接于其中一个安装环120,并且安装环120插接于支撑件110的插接槽111内,第二绕线组300连接于另一个安装环120,且至少部分的安装环120与至少部分的第二绕线体310位于避让口112内,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相互抵接。插接槽111在径向上对安装环120进行限位,加热丝400缠绕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后,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具有相向移动的趋势,并给予两个安装环120相向移动的作用力,使安装环120与支撑件110抵接,完成第一绕线组200与第二绕线组300的稳固组装;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绕线体210与第二绕线体310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使相邻的第一绕线体21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绕线体310之间排布更为紧密,能够增大加热丝400的缠绕密度,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支撑件110的一端插入相邻的第一绕线体210之间,为避免支撑件110的另一端与第二绕线体310干涉,支撑件110采用一端与安装环120插接,另一端与安装环120抵接的方式实现与安装环120的组装,避让口112能够避让第二绕线体310,在实现支撑件110与安装环120稳固组装的前提下,提高了加热丝400缠绕的紧密度及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
如图1与图4所示,架体100的截面可以设置为闭合的环形,以适应环形风筒在出风通道的整个周面上出风的情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与图7所示,架体100的截面未闭合,并呈开放状态,以适应环形风筒在出风通道部分周面上出风的情形,具体为,架体100设有沿径向贯穿的第一开口130,架体100的内侧限定出沿出风方向贯穿的内腔140,第一开口130与内腔140连通。
对于架体100设置有第一开口130的情形,架体10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可以设置为不同形状。如图12中的(c)图,架体1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130,架体100的投影由曲线包绕形成,架体10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U型;如图12中的(d)图,架体1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130,架体100的投影具有两个沿直线延伸的直边,架体10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V型;如图12中的(e)图,架体100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开口130,架体10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C型。如图1与图7所示,加热组件还包括固线体600,固线体600与架体100连接,固线体600用于固定加热丝400的端部,并将加热丝400的端部引出,便于加热丝400与外接电源连接;固线体600与架体100一体连接,或者可拆卸安装于架体100上,如图8所示,固线体600具有两个朝向相反的凹槽610,两个安装环120分别插入两个凹槽610内,安装环120沿出风方向与凹槽610的槽壁抵接,使固线体600稳固安装于架体100上;固线体60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加热丝400的固线孔620,固线孔620起到对加热丝400进行导向的作用,一方面加热丝400可以通过打结、缠绕的方式固定于固线孔620内,保证加热丝400与外接电源的电性连接,避免连接松脱,另一方面,固线孔620将加热丝400引导至加热组件的边缘,便于加热丝400与外接电源的连接。
固线体600上设置有两个固线孔620,两个固线孔620分别用于固定加热丝400的两端,或者分别用于固定不同的发热丝。在一个实施例中,固线孔620位于固线体600的一端,固线体600具有豁口630,豁口630与其中一个凹槽610连通,豁口630用于避让安装环120,安装环120通过豁口630与凹槽610插接,便于加热丝400从固线体600的端部引线,相较于在固线体600的侧部边缘设置固线孔620的情形,将固线孔620设置于固线体600的端部能够提高固线体600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加热丝400缠绕及引出。
参照图10与图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出风装置,包括上述的加热组件,还包括出风筒700,出风筒700的内部设有出风通道710,出风通道710的一端形成出风口720,加热组件容纳于出风通道710内,且在出风方向上与架体100的径向上被出风筒700限位,使加热组件稳固安装于出风筒700的内部。加热组件中的加热丝400或者加热体500位于出风通道710的边缘,气流沿出风通道710的外侧边缘流动,形成周向气流,气流经过加热组件时,携带加热丝400或者加热体500产生的热量,并从出风口720处吹出;加热组件能够配合出风通道710内的周向边缘气流,减小了加热组件对气流的阻力,并降低气流流动时的噪音,提高了出风装置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出风筒700包括第一出风部730与套设于第一出风部730外部的第二出风部740,第一出风部730与第二出风部740之间具有出风通道710,出风筒700还包括第一端部750与第二端部760,第一端部750相对的两侧沿出风筒700的周向分别连接于第一出风部730的一端与第二出风部740的一端,第二端部760相对的两侧沿出风筒700的周向分别连接于第一出风部730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部740的另一端,第一端部750与第二端部760在出风筒700的周向上封闭出风通道710,第一端部750与第二端部760之间限定出第二开口770,第一出风部730背向第二出风部740的一侧限定出沿出风方向贯穿的容纳腔780,容纳腔780与第二开口770连通,第一端部750与第二端部760位于第一开口130内。
出风装置产生的气流能够对待干燥物进行干燥,出风装置使用时,待干燥物能够经第二开口770进入容纳腔780内,第一出风部730与第二出风部740包绕于待干燥物的外部,从出风口720排出的气流沿出风方向流动至待干燥物的表面,实现对待干燥物的包绕式干燥,由于气流并非垂直吹向待干燥物,而是沿着待干燥物的延伸表面流动,可以避免待干燥物飞散,并且待干燥物表面的水分沿其自身的延伸方向掉落,不会飞溅至出风装置的内部,便于清理、维护,使用便利度高。
具体的,当出风装置作为吹风筒使用时,用户抓取头发并将头发经第二开口770置入容纳腔780内,第一出风部730包绕于头发的外周,出风筒700的出风口720朝向头发的发尾,经出风口720吹出的气流流动至头发的表面,并带离头发表面的水分,实现对头发的干燥,由于出风筒700包绕于头发的外部,可以避免头发在干燥过程中四处飞散,甚至缠绕、打结;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气流的流动方向与头发毛鳞片的生长方向相同,干燥过程中气流吹送毛鳞片闭合,使头发干燥后更加柔顺。当出风装置作为干手器使用时,人体的腕部或臂部经第二开口770进入容纳腔780内,出风筒700包绕于腕部或臂部的外部,出风口720朝向手部,从出风口720排出的气流沿手指的延伸方向吹向手部表面,并将水分带离,实现手部干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气流沿手部的表面流动,手部表面的水分受气流带动直接向下掉落,而不会飞溅至出风装置的内部,可以减少出风装置内部的液体残留,便于清理、维护。
通过在架体100上设置第一开口130,使加热组件的形状与带有第二开口770的出风筒700的形状适配,并能够适应出风通道710内产生的周向边缘气流,保证出风效率及加热效率。如图12所示,出风筒700的形状与架体100的形状适配,出风筒700沿出风方向形成的投影的形状可以设置为U型、V型或者C型。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组件安装于出风通道710内,加热组件与出风筒700的截面均为闭合的环形时,加热组件在架体100径向上的内侧与第一出风部730抵接,加热组件在架体100径向上的外侧与第二出风部740抵接,使加热组件在出风通道710内的位置保持稳定;架体100具有第一开口130,出风筒700具有第二开口770时,加热组件在架体100径向上的内侧与第一出风部730抵接,加热组件在架体100径向上的外侧与第二出风部740抵接,架体100径向上的一端与第一端部750抵接,另一端与第二端部760抵接,使加热组件稳固安装于出风通道710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2)

1.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出风通道中的气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绕设所述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
第一绕线组,连接于所述架体径向上的侧壁,所述第一绕线组包括多个第一绕线体,所述第一绕线体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第二绕线组,与所述第一绕线组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同一侧壁,并与所述第一绕线组沿出风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绕线组包括多个第二绕线体,所述第二绕线体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排布;
加热丝,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绕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绕线体在所述架体的周向上相邻的第二绕线体,所述加热丝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体与所述第二绕线体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重合;
或者,所述第一绕线体与所述第二绕线体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宽度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沿所述架体的径向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支撑件与至少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且相邻的所述安装环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所述第一绕线组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环的侧壁,所述第二绕线组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安装环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支撑件与至少两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围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外部,且在出风方向与所述架体的周向上被所述支撑件限位,相邻的所述安装环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
或者,所述架体包括多个支撑件与多个安装环,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安装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且在出风方向与所述架体的周向上被所述支撑件限位,相邻的所述安装环沿出风方向相互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多个支撑件与至少两个安装环,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支撑件两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安装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并沿出风方向与所述支撑件抵接;
或者,所述第一绕线体与所述第二绕线体在出风方向上形成的投影相互错开,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有插接槽,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设有避让口,所述第一绕线组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环,且所述安装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第二绕线组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安装环,且至少部分所述安装环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绕线体位于所述避让口内,并与所述支撑件抵接。
8.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出风通道中的气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环绕所述出风通道的中心线设置;
加热模块,连接于所述架体径向上的侧壁,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多个加热体,所述加热体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加热体沿所述架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设有沿径向贯穿的第一开口,所述架体的内侧限定出沿出风方向贯穿的内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U型;
或者,所述架体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V型;
或者,所述架体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形成的投影呈C型。
11.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出风筒,内部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形成出风口,所述加热组件容纳于所述出风通道内,且在出风方向与所述架体的径向上被所述出风筒限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设有沿径向贯穿的第一开口,所述出风筒包括第一出风部与套设于所述第一出风部外部的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与所述第二出风部之间具有所述出风通道,所述出风筒还包括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两侧沿所述出风筒的周向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相对的两侧沿所述出风筒的周向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出风筒的周向上封闭所述出风通道,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限定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出风部背向所述第二出风部的一侧限定出沿出风方向贯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CN202321000251.0U 2023-04-25 2023-04-25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Active CN220017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251.0U CN220017715U (zh) 2023-04-25 2023-04-25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251.0U CN220017715U (zh) 2023-04-25 2023-04-25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7715U true CN22001771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0251.0U Active CN220017715U (zh) 2023-04-25 2023-04-25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7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066446A (ja) 手持ち式電気器具
CN220017715U (zh)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WO2020259165A1 (zh) 加热器、电器设备、吹风机及负离子产生方法
CN211298730U (zh)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
CN116592515A (zh) 加热组件及出风装置
CN113749375A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208269494U (zh) 一种冰箱化霜加热管
CN212521056U (zh) 一种卷发棒组件及应用该卷发棒组件的电吹风
CA2009229A1 (en) Forced hot air appliance with swivel handle
CN212465230U (zh) 一种风机及电吹风
CN110150824B (zh) 卷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卷发棒
CN113598507A (zh) 吹风机
CN21031496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8059607U (zh) 一种晾衣风干系统及晾衣机
US5412879A (en) Hair dryer handle structure
CN114302516A (zh) 加热模组及加热装置
CN211354205U (zh) 一种电吹风的加热单元及其电吹风
CN215603719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220403368U (zh) 一种风吸式电吹风用风嘴
CN111374429A (zh) 一种风机及电吹风
CN218787706U (zh) 紧包光纤的光纤预热装置
US20240206613A1 (en) Air-suction nozzle for electric hair drier
CN219962156U (zh) 一种卷发组件及卷发器
CN220648639U (zh) 出风装置
US20240115026A1 (en) Air outlet assembly and electric hair dr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