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7100U -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7100U
CN220017100U CN202321445021.5U CN202321445021U CN220017100U CN 220017100 U CN220017100 U CN 220017100U CN 202321445021 U CN202321445021 U CN 202321445021U CN 220017100 U CN220017100 U CN 220017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lamp
dynamic
lamp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50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王璋
宋永林
高志强
孙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50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7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7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7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动态格栅灯包括U形灯具,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和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与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相连布置,其中,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分别布置在两端,所述U形灯具包括U形壳体、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若干光源和U形导光带;所述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所述凸起端包括转向灯和位置灯,所述凸起端在U形灯具远离所述全U形灯具的一侧。通过不同结构的U形灯具区分包括转向灯和不包括转向灯的灯具,不同U形灯具内通过装配的若干光源和U形导光带组合发出不同的光来增强在不同迎宾效果时的灯光效和氛围感,带来沉浸式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越来越智能化和网络化,企业在提高性能的同时,还会通过提高车上的灯具以吸引客户购买,各大主机厂对灯具迎宾效果开发投入逐步加大以是的汽车灯具实现智能化点亮效果。
目前,传统汽车的氛围灯与转向灯分离设置,导致在实现不同迎宾效果时,光带的流畅度不够,效果不佳,氛围感较差,不能带来沉浸式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以解决不同迎宾效果时增加氛围感和沉浸式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格栅灯,包括:
U形灯具,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和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与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相连布置,其中,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分别布置在两端,所述U形灯具包括U形壳体、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若干光源和U形导光带;
所述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所述凸起端包括转向灯和位置灯,所述凸起端在U形灯具远离所述全U形灯具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光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项:
LED光源、卤素光源和荧光光源。
可选的,所述U形灯具还包括:3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
可选的,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若干光源还包括: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2个光源。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光源与所述U形灯具的透光面之间存在间隙。
可选的,所述U形灯具还包括:
外面罩和内面罩。
可选的,还包括:
车身域控制器,设置于车内,用于生成控制信号;
光源控制器,设置于车内,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所述光源控制器对应的光源的亮度和/或颜色。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光源控制器通过硬线接收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和上述的动态格栅灯。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动态格栅灯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头或车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格栅灯,通过不同结构的U形灯具区分2个包括转向灯和若干个不包括转向灯的U形灯具,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与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相连布置,其中,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分别布置在两端,进一步的,在不同U形灯具内通过装配的若干光源和U形导光带组合发出不同的光来增强在不同迎宾效果时的灯光效和氛围感,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并且将转向灯作为迎宾灯的一部分,能够增强灯光切换的流畅度,得以实现较为丰富迎宾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态格栅灯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态格栅灯的光源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态格栅灯的U形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态格栅灯的光源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动态格栅灯的光源排列示意图;
图中:
1、U形灯具;11、全U形灯具;111、全U形灯具的U形导光带;12、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121、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的U形导光带;122、位置灯;123、转向灯;13、外面罩:14、内面罩;15、壳体;16、光源;17、光源控制器;18、U形灯具的透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态格栅灯,包括:
U形灯具1,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11和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12,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12与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11相连布置,其中,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12分别布置在两端,所述U形灯具1包括U形壳体15、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若干光源16和U形导光带111(或121);
所述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12,所述凸起端包括转向灯123和位置灯122,所述凸起端在U形灯具远离所述全U形灯具的一侧。
其中,位置灯122用于表明行驶汽车的存在和车身宽度;转向灯123用于在汽车转弯时起到警示其他车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格栅灯,通过不同结构的U形灯具区分2个包括转向灯和若干个不包括转向灯的U形灯具,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与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相连布置,其中,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分别布置在两端,进一步的,在不同U形灯具内通过装配的若干光源和U形导光带组合发出不同的光来增强在不同迎宾效果时的灯光效和氛围感,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并且将转向灯作为迎宾灯的一部分,能够增强灯光切换的流畅度,得以实现较为丰富迎宾效果。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6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项:
LED光源、卤素光源和荧光光源。
当光源16为LED灯时,能够降低动态格栅灯的能耗,使用寿命较长,能降低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且增强动态格栅灯的耐用性,色彩更丰富,能够通过控制不同LED光源的颜色来衍生出更多的迎宾效果。
可选的,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灯具1还包括:3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11。
当全U形灯具11的数量为3时,更具有美观性,单个U形灯具1的宽度和高度与大多数车辆的比例合适,且本实施例中的单个U形灯具1中光源数量在较少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不同的效果控制。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若干光源16还包括: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2个光源16。
当1个U形壳体内部装配有2个光源16时,可以将光源16分别设置于U形光带的两端,由处于端部的光源16照亮导光带,控制单个U形壳体内部的灯光明度和颜色,从而达到不同的迎宾效果,传统汽车灯具仪式感都用多颗,如,数十颗,甚至上百颗的LED光源排列组合实现,这种方案投入的光源较多,会带来开发的电路复杂,成本高,控制逻辑困难,可靠性相对差等问题,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1个U形壳体内部仅装配2个光源16在降低光源数量的同时,降低了电路复杂度,减少开发成本,用简单的控制逻辑增强光源16的可靠性。
可选的,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光源16与所述U形灯具的透光面18之间存在间隙。
可选的,每个光源与U形灯具的透光面a之间存在的空间间隙为L1,L1不小于40mm,当光源16为LED灯时,L1为60mm的透光效果最佳,在此情况下,光源16透过透光面的光均匀且覆盖面广。透光面a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造型意图设计调整。
请参考图5,每一个U形壳体内部可以装配的多颗光源16,任意相邻的两颗LED光源的间隔为L2,L2一般设定为15mm。
可选的,请参考图3,为U形灯具1的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灯具1还包括:
外面罩13和内面罩14。
其中,外面罩13可以为镀铬面罩;内面罩14可以为无色乳白色内面罩。
可选的,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车身域控制器,设置于车内,用于生成控制信号;
光源控制器17,设置于车内,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所述光源控制器17对应的光源16的亮度和/或颜色。
其中,动态格栅灯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车身域控制器和光源控制器17实现,具体如下:
接收到效果控制器发出的指定发光效果的指令,将指令发送到车身域控制器;
车身域控制器根据指令分析需要点亮的U形灯具内部装配的光源位置、数量、亮度和/或颜色信息,将需要点亮的U形灯具内部装配的光源位置、数量、亮度和/或颜色信息转化为控制信号;
车身域控制器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对应的光源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光源控制器对应的光源的亮度和/或颜色以实现指定动态格栅灯发光效果。
其中,效果控制器可以为车辆遥控器或是车身内的可触摸屏幕;可以通过控制不同位置和数量的光源的亮度和/或颜色以实现指定动态格栅灯发光效果。
进一步的,指定发光效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项:
遥控寻车迎宾效果、遥控解锁迎宾效果、无钥匙进入迎宾效果、自动闭锁效果、打开车门迎宾效果、关闭车门迎宾效果、车辆点火效果、车辆熄火效果、遥控闭锁效果和离车无钥匙自动闭锁效果。
具体来说,不同迎宾效果下的灯光控制和闪烁如下:
遥控寻车迎宾效果,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遥控寻车信号有效。开启所有位置灯8s,同时所有转向灯闪烁2次(双闪效果)。
遥控解锁迎宾效果,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遥控解锁信号有效。开启格栅灯动态灯光效果1个周期。
无钥匙进入迎宾效果,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车主距离车辆约2m,车辆自动解锁。开启格栅灯动态灯光效果1个周期。
自动闭锁效果,车辆解锁后,无任何操作,时间达到30s,车辆自动闭锁。开启格栅灯动态灯光效果1个周期。
打开车门迎宾效果,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任一车门被打开(包括后尾门)。格栅灯动态灯光状态不变(开门对动态灯光功能状态也无影响)。
关闭车门迎宾效果,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所有车门关闭。所有车门关闭后,动态格栅灯光状态保持不变。
车辆点火效果,点火开关切换到ACC、ON或Start状态。立即关闭所有格栅灯动态灯光(关闭动态灯光效果)。
车辆熄火效果,点火开关切换到OFF状态。不影响格栅灯动态灯光状态。
遥控闭锁效果,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所有车门关闭,遥控闭锁信号有效。开启格栅灯动态灯光效果1个周期;若在夜间,动态灯光效果执行完后,开启自动灯光(位置和近光),30s后熄灭(伴我回家功能,时间可通过大屏设置)。
离车无钥匙自动闭锁效果,点火开关处于OFF状态,所有车门关闭,车主离开车辆约2m时,车辆自动闭锁。开启格栅灯动态灯光效果1个周期;;若在夜间,动态灯光效果执行完后,开启自动灯光,30s后熄灭。
动态迎宾光效逻辑控制为车身域控制器传输占空比信号实现点亮和熄灭功能;即根据占空比比例控制各个灯具点亮顺序实现光形律动效果。工作原理如下:
以有3个全U形灯具的动态格栅灯下的遥控寻车迎宾效果的点亮顺序为例,动态格栅灯包含的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和3个全U形灯具从左到右具有的光源区域,分别命名为具有灯1、灯2、灯3、灯4、灯5、灯6和灯7,其中,灯1和灯7为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的凸起端光源,灯2和灯6为凸起端的U形灯具的U形光源,灯3、灯4和灯5为全U形灯具的光源。
1)点亮灯4(亮度25%);
2)灯4亮度提升(亮度50%);点亮灯3、灯5(亮度25%);
3)灯4亮度提升(亮度75%);灯3、灯5亮度提升(亮度50%);点亮灯2、灯6(亮度25%);
4)灯4亮度提升(亮度100%);灯3、灯5亮度提升(亮度75%);灯2、灯6亮度提升(亮度50%);点亮灯1、灯7(亮度25%)
5)灯4亮度维持(亮度100%);灯3、灯5亮度提升(亮度100%);灯2、灯6亮度提升(亮度提升75%);灯1、灯7亮度提升(亮度50%);
6)灯4亮度维持(亮度100%);灯3、灯5亮度提升(亮度100%);灯2、灯6亮度提升(亮度提升100%);灯1、灯7亮度提升(亮度75%);
7)灯4亮度维持(亮度100%);灯3、灯5亮度提升(亮度100%);灯2、灯6亮度提升(亮度提升100%);灯1、灯7亮度提升(亮度100%)。
通过不同区域的光源亮度可以实现本实施例中的遥控寻车迎宾效果,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颜色的改变实现不同的遥控寻车迎宾效果。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光源控制器17通过硬线接收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现有技术中多为CAN通讯,本实施例中通过硬线通讯降低开发成本和单件成本,实现新型动态格栅灯控制逻辑和实现新型动态格栅灯应用场景控制逻辑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车身(图中未示出)和上述的动态格栅灯。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动态格栅灯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头或车尾。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态格栅灯,包含了车辆的转向灯和位置灯,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动态格栅灯代替车辆的转向灯,且能够在不改变转向灯和位置灯原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转向灯和位置灯实现迎宾效果氛围展示,为转向灯及其位置赋予了新的装饰性功能,更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从车辆的整体考量,可以按照不同车辆转向灯的不同的高度位置来选择安装动态格栅灯的位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U形灯具,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和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与若干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相连布置,其中,所述2个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分别布置在两端,所述U形灯具包括U形壳体、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若干光源和U形导光带;
所述具有凸起端的U形灯具,所述凸起端包括转向灯和位置灯,所述凸起端在U形灯具远离所述全U形灯具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项:
LED光源、卤素光源和荧光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灯具还包括:3个独立的全U形灯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若干光源还包括:所述U形壳体内部装配的2个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光源与所述U形灯具的透光面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灯具还包括:
外面罩和内面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身域控制器,设置于车内,用于生成控制信号;
光源控制器,设置于车内,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所述光源控制器对应的光源的亮度和/或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格栅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光源控制器通过硬线接收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格栅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动态格栅灯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头或车尾。
CN202321445021.5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Active CN220017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5021.5U CN220017100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5021.5U CN220017100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7100U true CN220017100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5021.5U Active CN220017100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7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13562B2 (ja) 照明装置
EP2118559B1 (en) Camouflaged composite military vehicle lamp
CN206755011U (zh) 一种汽车车灯的转向灯和位置灯集成装置
JP2003212038A (ja) 照明装置
CN202927692U (zh) 一种多功能led车灯
US6824299B2 (en) Marker lamp for a vehicle
CN220017100U (zh) 一种动态格栅灯及车辆
JP2006125065A (ja) Led照明ドア
CN109140289A (zh) 室内照明灯
JP2023527548A (ja) Led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JP2005238859A (ja) 自動車の開口縁部照明装置
JPH103596A (ja) 交通信号灯
CN202152030U (zh) 汽车后视镜的双色切换发光结构
CN218343371U (zh) 一种可调的汽车触摸室内顶灯
CN218544222U (zh) 一种单双色的超薄无边框筒灯
CN217329717U (zh) 一种灯具
CN217843714U (zh) 车辆的车灯和车辆
CN220205483U (zh) 用于车辆的标志指示灯与车辆
CN214009093U (zh) 一种氢能汽车用阅读灯
CN214198491U (zh) 一种可控制三侧发光面的七彩多变灯光模式汽车氛围灯
CN216431461U (zh) 一种轨道列车司机室内照明灯
CN215636708U (zh) 一种发光格栅及车辆
JPH0530066Y2 (zh)
CN219606835U (zh) 灯具、后视镜和车辆
CN211642012U (zh) 一种iml汽车顶灯及iml汽车顶灯外盖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