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6173U -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6173U
CN220016173U CN202321717332.2U CN202321717332U CN220016173U CN 220016173 U CN220016173 U CN 220016173U CN 202321717332 U CN202321717332 U CN 202321717332U CN 220016173 U CN220016173 U CN 220016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hot
col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73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万里
韩继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Shuiweish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Shuiweish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Shuiweish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Shuiweish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73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6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6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6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属于卫浴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冷热水混合不及时,使用者在调温的时候不能及时的准确的调出合适的温度等技术问题。本冷热水混合阀芯,通过在静阀片靠近缩颈出水部的一端设置储水槽,储水槽与出水通道的上端面形成混水腔。使冷热水在混水腔内充分混合流出适宜温度的混合水。

Description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水龙头有恒温水龙头和混合水龙头,恒温水龙头里面安装着恒温阀芯,由于恒温阀芯的内部非常精密,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质内含有大量杂质,会导致恒温阀芯被堵住,影响温度的调控,因此很多客户都还是喜欢使用手动调节的混合水龙头来调节水温。但是生产制造商在生产制造恒温水龙头和混合水龙头的时候需要多开模具和流水线来生产产品,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目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原有恒温水龙头的零部件,只将其中的恒温阀芯更换成冷热水混合阀芯即可。如专利号为202221959270.1的一种侧进水端出水的混合调温阀芯,他可以代替恒温阀芯。又因为恒温阀芯只要设定了温度出来就是温水,而所有的混合调温阀芯该都是需要手动调节热、冷水来达到舒适的温度,该阀芯的冷热水经过轴向混水孔流到轴向出水腔,由于轴向出水腔的口径大于轴向混水孔的孔径,冷热水会快速的由轴向混水孔流到轴向出水腔,导致冷热水混合不及时,使用者在调温的时候不能及时的准确的调出合适的温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它可以使冷热水预混合后再流出阀芯,能够快速的调出适宜的温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包括阀壳,所述阀壳侧面设置有进水槽一和进水槽二,阀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阀杆、动阀片和静阀片,所述静阀片与阀壳固定连接,所述动阀片和阀杆固定连接,所述动阀片包括过水孔和过水通道,所述阀杆上部伸出阀壳上部外与阀壳转动连接,所述阀杆设置有将进水槽一和过水孔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槽二和过水通道连通,所述阀壳底部包括缩颈出水部,所述缩颈出水部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出水通道,所述静阀片靠近动阀片的一端设置有通水孔和封堵部,静阀片靠近缩颈出水部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槽,通水孔与储水槽连通,储水槽的口径大于出水通道和通水孔的口径,所述储水槽与出水通道的上端面形成混水腔。
本方案是一种用于混合冷水和热水阀芯,进水槽一、进水通道和过水孔组成第一条进水线路可以进冷水或热水,进水槽二和过水通道组成第二条进水线路可以进热水或冷水,原本两条进水线路进来的冷热水会汇聚到静阀片上的通水孔直接通过出水部的出水通道里流出,此时由于流速过快冷热水来不及混合,使用者会感到水温偏冷或偏热,不能及时调出合适的水温,因此本方案在静阀片靠近缩颈出水部的一端设置储水槽,储水槽的口径大于出水通道的口径,储水槽与出水通道的上端面形成了一个混水腔,两条进水线路进来的冷热水会汇聚到静阀片上的通水孔,从通水孔流经混水腔,由于混水腔的过水面积比通水孔的过水面积大,水流的速度会相应的减缓并在混水腔内充分混合,出水通道的过水面积相对于混水腔的过水面积又缩小了,因此从混水腔内流到出水通道的水流会加快一定速度流出,不影响出水速度的同时又进行了充分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封堵部位于通水孔侧壁与储水槽的顶壁连接处设置有斜面。
本方案在封堵部设置斜面,封堵部包括通水孔侧壁与储水槽的顶壁,将斜面设置在通水孔侧壁与储水槽的顶壁连接处,当水流从通水孔流向混水腔的时候,水流会沿着斜面流到混水腔远离通水孔的空间,使冷热水在混水腔更好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阀片包括环柱形侧壁和折弯形挡水壁,所述挡水壁将环柱形侧壁分割成上下连通的过水孔和侧下连通的过水通道。
本方案的动阀片是一体成型的塑料陶瓷材料,该结构可以将两条进水线路的水流控制在各自流道内不相互窜水,并且结构紧凑,从进水槽二进来的水流先被挡水壁截流,起到了一定的降低水的流速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缩颈出水部在阀壳内部向上凸出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阀壳侧壁之间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密封件,所述静阀片与定位凸起抵触。
静阀片与定位凸起抵触将密封件压住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缩颈出水部内壁向内凸出有混水块。混水块优选为若干条形、螺旋形等形状。可以使混水腔出来的水进一步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壳包括螺纹连接的上阀壳和下阀壳,下阀壳内还固定连接有定位件,上阀壳的底部与定位件的顶部抵触,定位件套设在阀杆外并位于动阀片上方,定位件向内凸起有扇形凸块,阀杆设置有与扇形凸块配合的定位凸块。
本方案设置了阀芯的档位,可以全热水、全冷水或混合水,因此设置扇形凸块和定位凸块来提醒使用者现在的档位,方便使用者使用。封堵部可以完全封堵过水孔或过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封堵部位于通水孔侧壁与储水槽的顶壁连接处设置有弧面。弧面与上述斜面有一样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杆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转动部、连接杆和导水部,所述转动部伸出阀壳外,所述导水部与动阀片固定连接,导水部设置有连接孔一,所述连接杆的间隙和连接孔一组成了进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水部靠近动阀片的一端设置设置有连接孔二,连接孔二的孔径大于连接孔一,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形成了台阶通孔。
从进水槽一进来的水流到连接孔一,连接孔二可以减缓连接孔一进来的水的流速,从进水槽二进来的水流先被挡水壁截流,也能起到了一定的降低水的流速,两条进水线路的水流控制在各自流道内不相互窜水,并且结构紧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保证了出水量以及出水速度,还能够快速的调出适宜的温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壳的半剖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杆与定位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阀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阀片和静阀片的立体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阀片和静阀片的立体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阀壳;11、上阀壳;12、下阀壳;101、进水槽一;102、进水槽二;103、缩颈出水部;104、出水通道;105、定位凸起;106、凹槽;107、混水块;2、阀杆;201、进水通道;202、定位凸块;203、转动部;204、连接杆;205、导水部;206、连接孔一;207、连接孔二;3、动阀片;301、过水孔;302、过水通道;303、环柱形侧壁;304、挡水壁;4、静阀片;401、通水孔;402、封堵部;403、储水槽;404、斜面;405、弧面;5、混水腔;6、密封件;7、定位件;701、扇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关于“上”、“下”、“左”、“右”、“顶部”、“底部”等方向上的描述均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的关系定义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的装置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作详细描述。
根据图1至图7所示: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包括阀壳1,阀壳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阀杆2、动阀片3和静阀片4,静阀片4与阀壳1固定连接,动阀片3和阀杆2固定连接,阀杆2上部伸出阀壳1上部外与阀壳1转动连接,本阀芯用于调节冷热水的比例来达到适宜的混合水。第一条进水线路a和第二条进水线路b是冷热水的进水路线,
图1和图2所示,阀壳1包括螺纹连接的上阀壳11和下阀壳12,阀壳1侧面设置有进水槽一101和进水槽二102,进水槽一101和进水槽二102设置在下阀壳12上,阀壳1大致为圆柱形的外部形状,上阀壳11和下阀壳12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轴向叠加,上阀壳11和下阀壳12之间有密封设置。上阀壳11顶部设置有缩颈部一,缩颈部一外侧部设置有滚花花纹,缩颈部一外侧部两两相对的设置有平行于轴线的平面,缩颈部一的上端部向内凸出有卡位凸环,阀杆2伸出缩颈部一的上端并被卡位凸环限制在阀壳1内,阀杆2可以自转,下阀壳12的顶部与上阀壳11的底部螺纹连接,下阀壳12靠近上阀壳11的设置有与定位件7相互配合的卡扣一和卡槽一,定位件7因此被固定在下阀壳12上,上下阀壳12螺纹旋转固定后,上阀壳11下底抵触在定位件7上,下阀壳12与静阀片4通过卡扣二和卡槽二来固定连接,阀壳1底部还包括缩颈出水部103,缩颈出水部103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出水通道104,缩颈出水部103在阀壳1的内部向上凸出有定位凸起105,定位凸起105与阀壳1侧壁之间有凹槽106,凹槽106内放置有密封件6,静阀片4与定位凸起105抵触,静阀片4与定位凸起105抵触将密封件6压住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缩颈出水部103内壁向内凸出有混水块107。
如图3和图4所示:阀杆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转动部203、连接杆204和导水部205,转动部203上端伸出阀壳1外,导水部205与动阀片3固定连接,导水部205与动阀片3通过卡扣三和卡槽三固定连接,导水部205设置有连接孔一206,连接杆204的间隙和连接孔一206组成了进水通道201。进水通道201是第一条进水线路a的一部分。优选导水部205靠近动阀片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二207,连接孔二207的孔径大于连接孔一206,连接孔一206和连接孔二207形成了台阶通孔,连接杆204的间隙和台阶通孔组成的进水通道201。阀杆2与阀壳1之间有密封设置。
定位件7大致为环柱形结构,包括环柱形立柱,定位件7向内凸起有扇形凸块701,阀杆2上设置有与扇形凸块701配合的定位凸块202。扇形凸块701和定位凸块202的一边抵靠就是全热水或全冷水状态,定位件7套设在阀杆2外并位于动阀片3上方,定位件7是固定在阀壳1上的,不会随着阀杆2的转动而转动,为了阀杆2转动限制位置所设,可以保证阀杆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开启全热水、全冷水或混合水。
如图5和图6所示:动阀片3设置有过水孔301和过水通道302,动阀片3包括环柱形侧壁303和折弯形挡水壁304,折弯形挡水壁304将环柱形侧壁303分割成上下连通的过水孔301和侧下连通的过水通道302,折弯形挡水壁304包括过水通道302上方的横向顶壁,折弯形挡水壁304还包括过水通道302和过水孔301之间的侧挡壁,因此横向顶壁和侧挡壁形成了折弯形挡水壁304,动阀片3设置于静阀片4的上方,动阀片3与阀杆2之间有密封设置。阀杆2有将进水槽一101和过水孔301连通的进水通道201,进水槽二102和过水通道302连通。
静阀片4外形类似圆柱形,静阀片4靠近动阀片3的一端设置有通水孔401和封堵部402,封堵部402可以完全封堵动阀片3的过水通道302或过水孔301,即通水孔401只与过水通道302连通可以出全热或冷水,通水孔401只与过水孔301连通可以出全冷或热水,通水孔401与过水孔301和过水通道302都连通可以出混合水,静阀片4靠近缩颈出水部103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槽403,通水孔401与储水槽403连通,通水孔401与储水槽403也形成了台阶式孔,储水槽403的口径大于出水通道104和通水孔401的口径,储水槽403与出水通道104的上端面形成混水腔5,混水腔5是由静阀片4和阀壳1围成的,即储水槽403的位置。封堵部403位于通水孔401的侧壁与储水槽403的顶壁连接处设置有斜面404。封堵部402位于通水孔401侧壁与储水槽403的顶壁连接处设置有弧面405。
第一条进水线路a从进水槽一101进来流到进水通道201再流到过水孔301后到达通水孔401,第二条进水线路b从进水槽二102进来流到过水通道302后到达通水孔401,两条进水线路进来的水在混水腔5汇聚混合,最后通过出水通道104流出阀芯,水流的速度会相应的减缓并在混水腔5内充分混合,出水通道104的过水面积相对于混水腔5的过水面积又缩小了,从混水腔5内流到出水通道104的水流会加快一定速度流出,不影响出水速度的同时又进行了充分的混合。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定义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包括阀壳(1),所述阀壳(1)侧面设置有进水槽一(101)和进水槽二(102),阀壳(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阀杆(2)、动阀片(3)和静阀片(4),所述静阀片(4)与阀壳(1)固定连接,所述动阀片(3)和阀杆(2)固定连接,所述动阀片(3)包括过水孔(301)和过水通道(302),所述阀杆(2)上部伸出阀壳(1)上部外与阀壳(1)转动连接,所述阀杆(2)设置有将进水槽一(101)和过水孔(301)连通的进水通道(201),所述进水槽二(102)和过水通道(30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底部包括缩颈出水部(103),所述缩颈出水部(103)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出水通道(104),所述静阀片(4)靠近动阀片(3)的一端设置有通水孔(401)和封堵部(402),静阀片(4)靠近缩颈出水部(103)的一端设置有储水槽(403),通水孔(401)与储水槽(403)连通,储水槽(403)的口径大于出水通道(104)和通水孔(401)的口径,所述储水槽(403)与出水通道(104)的上端面形成混水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部(402)位于通水孔(401)的侧壁与储水槽(403)的顶壁连接处设置有斜面(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片(3)包括环柱形侧壁(303)和折弯形挡水壁(304),所述挡水壁(304)将环柱形侧壁(303)分割成上下连通的过水孔(301)和侧下连通的过水通道(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出水部(103)在阀壳(1)的内部向上凸出有定位凸起(105),定位凸起(105)与阀壳(1)侧壁之间有凹槽(106),所述凹槽(106)内放置有密封件(6),所述静阀片(4)与定位凸起(105)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出水部(103)内壁向内凸出有混水块(1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1)包括螺纹连接的上阀壳(11)和下阀壳(12),下阀壳(12)内还固定连接有定位件(7),上阀壳(11)的底部与定位件(7)的顶部抵触,定位件(7)套设在阀杆(2)外并位于动阀片(3)上方,定位件(7)向内凸起有扇形凸块(701),阀杆(2)设置有与扇形凸块(701)配合的定位凸块(2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部(402)位于通水孔(401)侧壁与储水槽(403)的顶壁连接处设置有弧面(40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转动部(203)、连接杆(204)和导水部(205),所述转动部(203)伸出阀壳(1)外,所述导水部(205)与动阀片(3)固定连接,导水部(205)设置有连接孔一(206),所述连接杆(204)的间隙和连接孔一(206)组成了进水通道(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部(205)靠近动阀片(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二(207),连接孔二(207)的孔径大于连接孔一(206),连接孔一(206)和连接孔二(207)形成了台阶通孔。
CN202321717332.2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Active CN220016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332.2U CN22001617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332.2U CN22001617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6173U true CN220016173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7332.2U Active CN22001617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6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7333A (en) Ball valve cartridge for a mixing valve
CN206320347U (zh) 具调温功能的触控式水龙头
JP2695364B2 (ja) 湯水混合水栓
EP0859925B1 (en) A ball valve cartridge for a mixing valve
CN220016173U (zh) 一种冷热水混合阀芯
CN204201177U (zh) 耐高压单柄双控恒温恒压龙头
CN212429848U (zh) 与恒温阀芯配套使用的集成阀芯
CN209067869U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芯
CN214838583U (zh) 一种冷启动单柄恒温阀
CN207093853U (zh) 一种控温稳定的冷热水龙头
CN217634021U (zh) 感应水龙头阀芯
WO2021143082A1 (zh) 一种具有关闭及分水功能的双控恒温阀
CN209925645U (zh) 子母阀芯式精准流量调节阀
CN110159807B (zh) 一种防串水恒温水龙头
CN211082939U (zh) 一种单把手双进双出调温阀芯
CN219911859U (zh) 混水龙头
CN213017869U (zh) 一种新型同轴恒温分水阀芯
CN208107224U (zh) 应用于反水路进水或反向安装的恒温阀芯
CN207161851U (zh) 一种恒温混水阀芯
CN220060624U (zh) 一种分体式水龙头底座及水龙头
CN219242708U (zh) 一种冷热调温恒温阀芯的结构
CN211951543U (zh) 一种同轴恒温分水阀
CN217108461U (zh) 与恒温阀芯配套的主体流道
CN212028627U (zh) 一种记忆合金恒温阀
CN21120298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恒温淋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