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5481U - 一种螺杆自吸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自吸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5481U
CN220015481U CN202321573970.1U CN202321573970U CN220015481U CN 220015481 U CN220015481 U CN 220015481U CN 202321573970 U CN202321573970 U CN 202321573970U CN 220015481 U CN220015481 U CN 220015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ound absorbing
filter screen
pump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39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晓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ule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ule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ule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ule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739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5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5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5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自吸泵,包括泵体以及与泵体配合的驱动机构,泵体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处设置有过滤段,过滤段内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段的底端配合过滤网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侧壁上配合设置有排料管,并配合排料管设置有启闭结构,出液管上设置有反冲管,反冲管反向延伸至过滤段内部,并位于过滤网靠近进液管的一侧,且反冲管上配合设置有加强泵,泵体以及驱动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外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内吸音层,本实用新型对于液体的输送过滤效果好,且便于杂质的清理,同时,防噪音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自吸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自吸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螺杆自吸泵。
背景技术
螺杆自吸泵利用螺杆的回转,液体被吸入后就进入螺纹泵壳所围成的密封空间,当主动螺杆旋转时,螺杆泵密封容积在螺牙的挤压下提高螺杆泵压力,并沿轴向移动,进而实现液体的自动吸入与排出。
螺杆自吸泵具有损失小,经济效益高,流量均匀,转速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润滑油、燃油等各种油类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的输送。
现有的螺杆自吸泵在实现液体的输送时,不能进入螺杆自吸泵内的液体进行过滤,当液体中含有较大颗粒的杂质时,这些杂质会从螺杆自吸泵的进水端流入泵体内部,且于泵体内部的螺杆接触,造成螺杆的磨损等,且影响螺杆的稳定工作,降低螺杆自吸泵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双螺杆自吸泵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导致工作环境较为嘈杂,引起工作人员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杆自吸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螺杆自吸泵进液过滤效果差且运行噪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杆自吸泵,包括泵体以及与泵体配合的驱动机构,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处设置有过滤段,所述过滤段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段的底端配合过滤网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侧壁上配合设置有排料管,并配合排料管设置有启闭结构,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反冲管,所述反冲管反向延伸至过滤段内部,并位于过滤网靠近进液管的一侧,且所述反冲管上配合设置有加强泵,所述泵体以及驱动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外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吸音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音层由内向外包括吸音板层、吸音棉层以及隔音板层,所述吸音板层延伸至防护壳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音流道,加强驱动机构以及泵体运行过程中噪音的吸收,提高降噪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管与过滤段之间配合过滤网设置有导料斗,通过导料斗的设置可以提高被拦截在过滤段内的杂质的排出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管的底端封闭,所述启闭结构包括螺纹安装在下料管底端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配合下料管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塞,通过调节杆和密封塞的配合可以实现排料管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塞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球,所述下料管上配合设置有密封座,通过密封球和密封座的配合可以加强密封塞与下料管之间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塞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提高密封塞在下料管内的移动稳定性,所述调节杆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旋钮,通过调节旋钮提高调节杆的旋拧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管和过滤段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相互配合的两个连接法兰之间配合设置有密封垫和锁紧螺栓件,通过连接法兰、密封垫以及锁紧螺栓件的配合实现过滤段在进液管处的可拆卸安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和对应的驱动机构,泵体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在进液管处设置有过滤段,过滤段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过滤网、下料管、排料管以及启闭结构,其中,启闭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调节杆、密封塞、密封球以及密封座;
这样液体在进入进液管之前需要经过过滤段,其中,携带的杂质会被过滤段中的过滤网拦截,这样可以实现液体在进入泵体之前的过滤,从而,避免杂质进入泵体内部,影响泵体运行的情况。
2、此过程中,被过滤网拦截的杂质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下料斗下降至下料管内,并在下料管、下料斗甚至在过滤段内堆积,通过旋拧调节旋钮,可以带动调节杆转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杆带动密封塞在下料管内上下移动,当密封塞下降至排料管的下方时,可以实现排料管与过滤段之间的连通,从而实现被拦截的杂质的排放,操作便捷,排放完成之后,直接控制密封塞上移,即可实现排料管的关闭,实现排料管的密封。
3、本实用新型在出液管上设置有反冲管,反冲管反向延伸至过滤段内部,并位于过滤网靠近进液管的一侧,且反冲管上配合设置有加强泵,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洁时,启动加强泵,在加强泵的作用下可以将出液管内的部分液体抽出,并反向输送至过滤段内,并反向朝向过滤网冲出,从而将粘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冲洗下来,实现过滤网的清洁,从而加强液体输送过程中的过滤以及输送效果。
4、泵体以及驱动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外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内设置有吸音层,其中吸音层由内向外包括吸音板层、吸音棉层以及隔音板层,吸音板层延伸至防护壳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音流道,,通过吸音板层、吸音棉层以及隔音板层可以有效的将泵体以及驱动机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避免噪音的传递,其中,吸音流道优选为异形,可以为波浪形或者Z字形等,用于延长噪音在吸音流道内流通的时间,改变噪音在吸音流道内流通的方向,从而使得噪音在向外排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被吸音板层以及吸音棉层吸收,吸音流道的设置是为了保证驱动机构等的散热,这样热量可以通过吸音流道向外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杆自吸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除去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段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段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壳以及吸音层之间的局部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中:1、泵体;2、进液管;3、出液管;4、过滤段;5、过滤网;6、下料管;7、排料管;8、反冲管;9、加强泵;10、底座;11、防护壳;12、吸音层;13、吸音板层;14、吸音棉层;15、隔音板层;16、吸音流道;17、导料斗;18、调节杆;19、密封塞;20、密封球;21、密封座;22、支撑板;23、调节旋钮;24、连接法兰;25、密封垫;26、锁紧螺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螺杆自吸泵,包括泵体1以及与泵体1配合的驱动机构,泵体1上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进液管2处设置有过滤段4,过滤段4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过滤段4的底端配合过滤网5设置有下料管6,下料管6的侧壁上配合设置有排料管7,并配合排料管7设置有启闭结构,出液管3上设置有反冲管8,反冲管8反向延伸至过滤段4内部,并位于过滤网5靠近进液管2的一侧,且反冲管8上配合设置有加强泵9,泵体1以及驱动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0,底座10上外设置有防护壳11,防护壳11内设置有吸音层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音层12由内向外包括吸音板层13、吸音棉层14以及隔音板层15,吸音板层13延伸至防护壳11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音流道16,其中吸音流道16优选为异形,可以为波浪形、V字形或者Z字形等,用于延长噪音在吸音流道16内流通的时间,改变噪音在吸音流道16内流通的方向,从而使得噪音在向外排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被吸音板层13以及吸音棉层14吸收,吸音流道16的设置是为了保证驱动机构等的散热,这样热量可以通过吸音流道16向外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管6与过滤段4之间配合过滤网5设置有导料斗17,通过导料斗17的设置可以使得过滤段4中的被过滤网5拦截的杂质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更好的进入下料管6内,避免杂质在过滤段4内堆积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管6的底端封闭,启闭结构包括螺纹安装在下料管6底端的调节杆18,调节杆18上配合下料管6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塞19,当需要实现被拦截的杂质的排放时,转动调节杆18,使得调节杆18可以带动密封塞19在下料管6内上下移动,当密封塞19下降至排料管7的下方时,可以实现排料管7与过滤段4之间的连通,从而被拦截在过滤段4内的杂质会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至下料管6内,并通过排料管7向外排出,这样可以不用将过滤网5拆卸实现被拦截的杂质的排出,排出完成之后,通过调节杆18驱动密封塞19上移至排料管7的上方,实现排料管7的与过滤段4之间的阶段,从而实现排料管7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塞19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球20,下料管6上配合设置有密封座21,当密封塞19移动时,会带动密封球20移动,当需要实现排料管7的密封时,使得密封球20卡入密封座21内,从而可以加强密封塞19与下料管6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加强了排料管7处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塞19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22,调节杆18与支撑板2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支撑板22的设置可以加强密封塞19在下料管6内移动时的稳定性,且调节杆18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旋钮23,调节旋钮23的设置便于调节杆18的旋拧,从而可以加强过滤段4内被拦截的杂质排放时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液管2和过滤段4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24,相互配合的两个连接法兰24之间配合设置有密封垫25和锁紧螺栓件26,通过连接法兰24、锁紧螺栓件26以及密封垫25的设置可以架实现过滤段4在进液管2上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过滤段4的检修和更换。
实施例2: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自吸泵,包括泵体1以及与泵体1配合的驱动机构,泵体1上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在通过泵体1以及驱动机构的配合实现液体输送的过程中,液体由进液管2方向进入泵体1内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驱动泵体1运行,从将液体从出液管3方向排出,其中,泵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以及与驱动机构之间传动连接的螺杆,壳体内配合螺杆设置有由弹性材料支撑的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定子,驱动机构为电机,此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内容,本实用新型中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进液管2处设置有过滤段4,过滤段4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过滤网5、下料管6、排料管7以及启闭结构,其中,启闭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调节杆18、密封塞19、密封球20以及密封座21;
这样液体在进入进液管2之前需要经过过滤段4,其中,携带的杂质会被过滤段4中的过滤网5拦截,这样可以实现液体在进入泵体1之前的过滤,从而,避免杂质进入泵体1内部,影响泵体1运行的情况;
此过程中,被过滤网5拦截的杂质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下料斗下降至下料管6内,并在下料管6、下料斗甚至过滤段4内堆积;
当需要实现被拦截的杂质的排放时,转动调节旋钮23,通过调节旋钮23带动调节杆18转动,使得调节杆18可以带动密封塞19在下料管6内上下移动,当密封塞19下降至排料管7的下方时,可以实现排料管7与过滤段4之间的连通,从而被拦截在过滤段4内的杂质会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至下料管6内,并通过排料管7向外排出,这样可以不用将过滤网5拆卸实现被拦截的杂质的排出,从而便于过滤段4内的清理,排出完成之后,通过调节杆18驱动密封塞19上移至排料管7的上方,实现排料管7的与过滤段4之间的阶段,从而实现排料管7的密封。
当密封塞19移动时,会带动密封球20移动,使得密封球20卡入密封座21内,从而可以加强密封塞19与下料管6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加强了排料管7处的密封性。
实施例3:
参考图1至图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出液管3上设置有反冲管8,反冲管8反向延伸至过滤段4内部,并位于过滤网5靠近进液管2的一侧,且反冲管8上配合设置有加强泵9,当需要对过滤网5进行清洁时,启动加强泵9,在加强泵9的作用下可以将出液管3内的部分液体抽出,并反向输送至过滤段4内,并反向朝向过滤网5冲出,从而将粘附在过滤网5上的杂质冲洗下来,实现过滤网5的清洁,从而加强液体输送过程中的过滤以及输送效果。
实施例4:
参考图1至图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泵体1以及驱动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0,底座10上外设置有防护壳11,防护壳11内设置有吸音层12,其中吸音层12由内向外包括吸音板层13、吸音棉层14以及隔音板层15,吸音板层13延伸至防护壳11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音流道16,通过吸音板层13、吸音棉层14以及隔音板层15可以有效的将泵体1以及驱动机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避免噪音的传递,其中,吸音流道16优选为异形,可以为波浪形或者Z字形等,用于延长噪音在吸音流道16内流通的时间,改变噪音在吸音流道16内流通的方向,从而使得噪音在向外排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被吸音板层13以及吸音棉层14吸收,吸音流道16的设置是为了保证驱动机构等的散热,这样热量可以通过吸音流道16向外排出。
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焊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螺杆自吸泵,包括泵体(1)以及与泵体(1)配合的驱动机构,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处设置有过滤段(4),所述过滤段(4)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段(4)的底端配合过滤网(5)设置有下料管(6),所述下料管(6)的侧壁上配合设置有排料管(7),并配合排料管(7)设置有启闭结构,所述出液管(3)上设置有反冲管(8),所述反冲管(8)反向延伸至过滤段(4)内部,并位于过滤网(5)靠近进液管(2)的一侧,且所述反冲管(8)上配合设置有加强泵(9),所述泵体(1)以及驱动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外设置有防护壳(11),所述防护壳(11)内设置有吸音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12)由内向外包括吸音板层(13)、吸音棉层(14)以及隔音板层(15),所述吸音板层(13)延伸至防护壳(11)的外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音流道(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6)与过滤段(4)之间配合过滤网(5)设置有导料斗(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6)的底端封闭,所述启闭结构包括螺纹安装在下料管(6)底端的调节杆(18),所述调节杆(18)上配合下料管(6)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塞(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19)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球(20),所述下料管(6)上配合设置有密封座(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19)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22),所述调节杆(18)与支撑板(2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杆(18)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旋钮(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和过滤段(4)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24),相互配合的两个连接法兰(24)之间配合设置有密封垫(25)和锁紧螺栓件(26)。
CN202321573970.1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螺杆自吸泵 Active CN220015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3970.1U CN220015481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螺杆自吸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3970.1U CN220015481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螺杆自吸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5481U true CN220015481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3970.1U Active CN220015481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螺杆自吸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5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0041B (zh) 具有油分离器的螺杆压缩机和冷水机组
CN1119529C (zh) 涡卷式压缩机
CN210440296U (zh) 一种单级单吸式无堵塞自吸泵
CN220015481U (zh) 一种螺杆自吸泵
CN214837419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立式双极离心泵
CN113833663A (zh) 一种防堵式离心泵
CN217873331U (zh)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CN212296877U (zh) 自清洁真空泵装置
WO2011091809A1 (de) Gartenpumpenanordnung
CN219300070U (zh) 一种具有净水功能的阀门
CN218953517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油滤
CN216571976U (zh) 一种水环境污染防治用污水抽滤装置
CN219355540U (zh) 用于食品检测的过滤装置
CN216737915U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的河道治理设备
CN116357626B (zh) 一种不易堵塞的自吸泵用外接过滤设备
CN220622164U (zh) 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及其油泵结构和涡旋压缩机
CN219013310U (zh) 一种防倒流自动变速箱滤清器
CN219176585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潜水式排灌泵
CN212744525U (zh) 一种立式管道式离心泵
CN219220743U (zh) 一种自吸式排污泵
CN220979968U (zh) 一种节能的卧式循环泵
CN215505763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吸油过滤器
CN219791202U (zh) 一种原油缓冲罐搅拌装置
CN211778247U (zh) 一种带有油气分离器的回转式风机
CN215805196U (zh) 一种罗茨鼓风机冷却型主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