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3331U -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3331U
CN217873331U CN202221121574.0U CN202221121574U CN217873331U CN 217873331 U CN217873331 U CN 217873331U CN 202221121574 U CN202221121574 U CN 202221121574U CN 217873331 U CN217873331 U CN 217873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organism
centrifugal fan
bevel gea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15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Hongye F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ongye F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ongye F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ongye F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15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3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3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3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机体,机体前端面开设有进风口,机体前端固定连接有滤网,机体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排风口,机体右端面开设有第二排风口,机体内转动连接有引风装置和清理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但是传统大多数的离心风机在排放空气中的灰尘时,不具备将工厂内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它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将气体排出,离心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等。
在工厂中,由于室内的空气含灰尘量较大,大多数的工厂都会安装离心风机进行对工厂室内进行排尘,但是传统大多数的离心风机在排放空气中的灰尘时,不具备将工厂内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在外部,不利于环境空气质量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解决了但是传统大多数的离心风机在排放空气中的灰尘时,不具备将工厂内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前端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机体前端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机体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排风口,所述机体右端面开设有第二排风口,所述机体内转动连接有引风装置和清理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风装置包括有驱动轴、安装盘和扇叶,所述机体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前端固定连接有扇叶,工作时,通过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安装盘转动,安装盘带动扇叶转动,从而达到了将风力从进风口内吸入然后从排放口进行排出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驱动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来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引风装置运转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第一排风口上端和第二排风口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门,工作时,可以根据排放的方向,来将第一排风口或第二排风口的密封门打开,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试安装,可以适应更多的场合,然后通过在第一排风口内和第二排风口内固定过滤板,在进行排风时,可以就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拦截,防止进入到外界,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有连接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杆和毛刷,所述机体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所述机体内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与过滤板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毛刷转动,从而达到了清理掉过滤板上附着的灰尘效果,避免累积过多灰尘,导致过滤板堵塞,影响空气的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工作时,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通过第二皮带来带动第三带轮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清理装置运转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位于机体内,所述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远离输出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排放口,所述排放管呈S型固定在过滤板上,工作时,通过在机体内底板注入合适量的水源,然后通过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输入管将水源抽出,然后通过输出管排出,然后输出管通过三通管将水源输入到排放管内,排放管通过排放口将水源排放在过滤板上,由于风力一直从排放口进行排出,水源将灰尘浸湿,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顺着机体内壁向下流去,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流入机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机体右端滑动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左端面开设有过滤孔,工作时,当水源盒灰尘一同进入到机体底板后,会进入到过滤盒内,过滤盒通过过滤孔将水源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掉,水源继续通过水泵进行抽出,来实现水源的循环,减少用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杆和毛刷的配合下,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毛刷转动,从而达到了清理掉过滤板上附着的灰尘效果,同时排放管通过排放口将水源排放在过滤板上,由于风力一直从排放口进行排出,水源将灰尘浸湿,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顺着机体内壁向下流去,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流入机体底部,这时过滤盒将灰尘进行收集,解决了但是传统大多数的离心风机在排放空气中的灰尘时,不具备将工厂内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机体;3、进风口;4、滤网;5、第一排风口;6、第二排风口;7、驱动轴;8、安装盘;9、扇叶;10、电机;11、第一带轮;12、第二带轮;13、第一皮带; 14、过滤板;15、密封门;16、连接轴;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转动杆; 20、毛刷;21、第三带轮;22、第二皮带;23、水泵;24、输入管;25、输出管;26、三通管;27、排放管;28、排放口;29、过滤盒;30、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机体2,机体2前端面开设有进风口3,机体2前端固定连接有滤网4,机体2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排风口5,机体2右端面开设有第二排风口6,机体2内转动连接有引风装置和清理装置。
实施例2
如图2~图4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引风装置包括有驱动轴7、安装盘8和扇叶9,机体2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7,驱动轴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盘8,安装盘8前端固定连接有扇叶9。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轴7转动,驱动轴7带动安装盘8转动,安装盘8带动扇叶9转动,从而达到了将风力从进风口3内吸入然后从排放口28进行排出的效果。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机体2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1,驱动轴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2,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2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3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电机10,电机10带动第一带轮11转动,第一带轮11通过第一皮带13来带动第二带轮12转动,第二带轮12带动驱动轴7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引风装置运转的效果。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第一排风口5和第二排风口6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4,第一排风口5上端和第二排风口6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门15。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排放的方向,来将第一排风口5或第二排风口6的密封门15打开,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试安装,可以适应更多的场合,然后通过在第一排风口5内和第二排风口6内固定过滤板14,在进行排风时,可以就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拦截,防止进入到外界,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实施例5
如图2~图3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清理装置包括有连接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转动杆19和毛刷20,机体2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6,连接轴16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第一锥齿轮17啮合第二锥齿轮18,机体2 内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与第二锥齿轮18之间固定连接,转动杆19 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20,毛刷20与过滤板14之间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轴16转动,连接轴16带动第一锥齿轮17转动,第一锥齿轮17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第二锥齿轮18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带动毛刷20转动,从而达到了清理掉过滤板14上附着的灰尘效果,避免累积过多灰尘,导致过滤板14堵塞,影响空气的排出。
实施例6
如图4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5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连接轴16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21,第三带轮21和第二带轮12之间通过第二皮带22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轴16转动,连接轴16带动第二带轮12转动,第二带轮12通过第二皮带22来带动第三带轮21转动,从而达到了带动清理装置运转的效果。
实施例7
如图1~图5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3,水泵23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24,输入管24位于机体2内,水泵23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25,输出管25远离水泵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26,三通管26远离输出管2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排放管27,排放管2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排放口28,排放管27 呈S型固定在过滤板14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机体2内底板1注入合适量的水源,然后通过启动水泵23,水泵23 通过输入管24将水源抽出,然后通过输出管25排出,然后输出管25通过三通管26将水源输入到排放管27内,排放管27通过排放口28将水源排放在过滤板14上,由于风力一直从排放口28进行排出,水源将灰尘浸湿,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顺着机体2内壁向下流去,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流入机体2底部。
实施例8
如图5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7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提出了机体2右端滑动连接有过滤盒29,过滤盒29左端面开设有过滤孔30。
本实施例中,当水源盒灰尘一同进入到机体2底板1后,会进入到过滤盒29内,过滤盒 29通过过滤孔30将水源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掉,水源继续通过水泵23进行抽出,来实现水源的循环,减少用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具体的需求来进行打开第一排风口5或第二排风口6处的密封盖,这时通过启动电机10,电机10带动第一带轮11转动,第一带轮11通过第一皮带13来带动第二带轮12转动,第二带轮12带动驱动轴7转动,通过驱动轴7转动,驱动轴7带动安装盘8转动,安装盘8带动扇叶9转动,从而达到了将风力从进风口3内吸入然后从排放口28进行排出的效果,这时通过滤网4进行进行阻挡较大的杂质通过进风口3进入到机体2内,较小的灰尘进入到机体2内后,通过过滤板14进行拦截,这时通过连接轴16转动,连接轴16带动第二带轮12转动,第二带轮12通过第二皮带22来带动第三带轮21转动,第三带轮21带动连接轴16转动,连接轴16带动第一锥齿轮17转动,第一锥齿轮17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第二锥齿轮18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带动毛刷20转动,从而达到了清理掉过滤板14上附着的灰尘效果,避免累积过多灰尘,导致过滤板14堵塞,影响空气的排出,通过提起在机体2内底板1注入合适量的水源,然后通过启动水泵23,水泵23通过输入管24将水源抽出,然后通过输出管25排出,然后输出管25通过三通管26将水源输入到排放管27内,排放管27通过排放口28将水源排放在过滤板14上,由于风力一直从排放口28进行排出,水源将灰尘浸湿,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顺着机体2内壁向下流去,最后灰尘和水源一同流入机体2底部,当水源盒灰尘一同进入到机体2底板1后,会进入到过滤盒29内,过滤盒29通过过滤孔30将水源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掉,水源继续通过水泵23进行抽出,来实现水源的循环,减少用水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机体(2),所述机体(2)前端面开设有进风口(3),所述机体(2)前端固定连接有滤网(4),所述机体(2)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排风口(5),所述机体(2)右端面开设有第二排风口(6),所述机体(2)内转动连接有引风装置和清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装置包括有驱动轴(7)、安装盘(8)和扇叶(9),所述机体(2)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盘(8),所述安装盘(8)前端固定连接有扇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1),所述驱动轴(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2),所述第一带轮(11)和第二带轮(12)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口(5)和第二排风口(6)内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4),所述第一排风口(5)上端和第二排风口(6)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有连接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转动杆(19)和毛刷(20),所述机体(2)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啮合第二锥齿轮(18),所述机体(2)内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与第二锥齿轮(1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9)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20),所述毛刷(20)与过滤板(14)之间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6)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21),所述第三带轮(21)和第二带轮(12)之间通过第二皮带(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24),所述输入管(24)位于机体(2)内,所述水泵(23)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25),所述输出管(25)远离水泵(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26),所述三通管(26)远离输出管(2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排放管(27),所述排放管(2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排放口(28),所述排放管(27)呈S型固定在过滤板(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机体(2)右端滑动连接有过滤盒(29),所述过滤盒(29)左端面开设有过滤孔(30)。
CN202221121574.0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Active CN217873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1574.0U CN217873331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1574.0U CN217873331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3331U true CN21787333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1574.0U Active CN217873331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33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0631A (zh) * 2023-05-11 2023-07-25 广东鑫风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离心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0631A (zh) * 2023-05-11 2023-07-25 广东鑫风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离心风机
CN116480631B (zh) * 2023-05-11 2024-01-30 广东鑫风风机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离心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73331U (zh) 一种具有错列叶片的后向离心风机
CN209569171U (zh) 一种节能水泵
CN207813801U (zh) 一种燃油供油泵
CN210686242U (zh) 一种新型冷干机用压缩机
CN209800304U (zh) 一种可多角度抽风的排尘离心通风机
CN111396220A (zh) 一种可抽尘的自清洁空气滤清器
CN217558474U (zh) 一种风电设备自动清洗装置
CN217019617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结构的数控落地铣镗床
CN212154989U (zh) 一种可抽尘的自清洁空气滤清器
CN214998251U (zh) 一种具有过滤污水功能的水泵
CN211537030U (zh) 一种备长炭生产加工用除尘设备
CN212626587U (zh) 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配电柜
CN114370414A (zh) 一种炼油化工用离心式压缩机叶轮结垢处理装置
CN218059219U (zh) 一种自净化酸洗槽
CN220581377U (zh) 一种带导流装置的对旋轴流风机
CN202946385U (zh) 旋片高效节能环保真空泵
CN217942928U (zh) 一种具有碎屑处理结构的异形件端面打磨设备
CN215570499U (zh) 一种碱蚀作业废气处理系统
CN216691286U (zh) 一种柴油车发动机进气净化装置
CN218011774U (zh) 一种面粉厂除尘装置
CN20834806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降噪型真空泵
CN210686351U (zh) 一种面粉加工用离心通风机
CN208595580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低噪音油烟机
CN22100312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真空泵外壳
CN216199086U (zh) 一种具有净化过滤效果的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