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4500U -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4500U
CN220014500U CN202321394778.6U CN202321394778U CN220014500U CN 220014500 U CN220014500 U CN 220014500U CN 202321394778 U CN202321394778 U CN 202321394778U CN 220014500 U CN220014500 U CN 220014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ar
concrete floor
support body
thickness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47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波
文有明
张伟华
庹万军
牛帅鹏
陈荣辉
葛文博
李飞
黄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outh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outh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outh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47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4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4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4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包括:支撑体,支撑体沿其高度方向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下表面用于支撑于模板表面,上表面为板面;支撑体自上表面向下第一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绑扎钢筋,第一凹槽用于支撑上部钢筋,第一绑扎钢筋用于绑扎上部钢筋;支撑体自下表面向上第二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二绑扎钢筋,第二凹槽用于支撑下部钢筋,第二绑扎钢筋用于绑扎下部钢筋。本申请所提供的支撑件能够实现以往采用的垫块和马蹬的作用,能够稳定支撑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相较于以往采用在墙柱上设置控制线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控制。

Description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楼板在浇筑前,对于其楼板厚度的控制通常是在下层钢筋下部采用垫块垫底,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采用马蹬连接,最上部预留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形式。垫块可以控制下部钢筋与模板之间的间距,马蹬可以控制楼板厚度。对于混凝土表面保护层厚度,通常是依据墙柱钢筋上标注的结构一米线,混凝土完成面即为此线往下1m的距离。该种方式的缺点是垫块和马蹬分体布置,垫块容易移位,而马蹬在绑扎时容易偏位,导致钢筋局部垮塌,楼板厚度不均匀。而最上部混凝土保护层在由墙柱钢筋标注的结构1米线控制时,由于墙柱钢筋分布不均匀,间距过大或过小时,会导致现场楼板厚度无法精准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沿其高度方向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用于支撑于模板表面,所述上表面为板面;所述支撑体自所述上表面向下第一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绑扎钢筋,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支撑上部钢筋,所述第一绑扎钢筋用于绑扎所述上部钢筋;所述支撑体自所述下表面向上第二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二绑扎钢筋,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支撑下部钢筋,所述第二绑扎钢筋用于绑扎所述下部钢筋。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的强度大于混凝土楼板的强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混凝土支撑体。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绑扎钢筋预埋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二绑扎钢筋预埋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等于上部钢筋的钢筋直径与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厚度之和。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等于楼板钢筋底部保护层厚度。
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为上部钢筋的钢筋直径与5mm之和。
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下部钢筋的钢筋直径与5mm之和。
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互错位,所述第一凹槽可支撑上部钢筋的纵向筋或横向筋,所述第二凹槽可支撑下部钢筋的横向筋或纵向筋。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为柱状结构。
依据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沿其高度方向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用于支撑于模板表面,所述上表面为板面;所述支撑体自所述上表面向下第一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绑扎钢筋,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支撑上部钢筋,所述第一绑扎钢筋用于绑扎所述上部钢筋;所述支撑体自所述下表面向上第二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二绑扎钢筋,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支撑下部钢筋,所述第二绑扎钢筋用于绑扎所述下部钢筋。在实际使用时,可在纵排和横行分别设置多个支撑体,每个支撑体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间隔相同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体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间隔1m。之后,设置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并将上部钢筋支撑在第一凹槽,将下部钢筋支撑在第二凹槽,再通过第一绑扎钢筋将上部钢筋与支撑件绑扎牢固,通过第二绑扎钢筋将下部钢筋与支撑件绑扎牢固。一方面,本申请所提供的支撑件能够实现以往采用的垫块和马蹬的作用,能够稳定支撑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预设距离可以限定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的厚度,通过第二预设距离可以限定楼板钢筋底部保护层的厚度,相较于以往采用在墙柱上设置控制线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安装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包括:支撑体100,支撑体100沿其高度方向具有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该支撑体100的高度即为上表面101至下表面102的距离,该高度包括楼板钢筋底部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楼板厚度以及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厚度。下表面102用于支撑于模板表面,即,将本支撑体100的下表面102放置在未浇筑混凝土的地面上,可以支撑本支撑体100。上表面101为板面,即为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的表面。
在支撑体100自上表面101向下第一预设距离h1处设置第一凹槽103,在第一凹槽103的内部设有第一绑扎钢筋105,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103用于支撑上部钢筋200,第一绑扎钢筋105用于绑扎上部钢筋200。在支撑体100自下表面102向上第二预设距离h2处设置第二凹槽104,第二凹槽104的内部设有第二绑扎钢筋106,第二凹槽104用于支撑下部钢筋300,第二绑扎钢筋106用于绑扎下部钢筋300。
在实际使用时,可在纵排和横行分别设置多个支撑体100,每个支撑体100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间隔相同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体100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间隔1m。之后,设置上部钢筋200和下部钢筋300,并将上部钢筋200支撑在第一凹槽103,将下部钢筋300支撑在第二凹槽104,再通过第一绑扎钢筋105将上部钢筋200与支撑件100绑扎牢固,通过第二绑扎钢筋106将下部钢筋300与支撑件100绑扎牢固。一方面,本申请所提供的支撑件100间距以往中采用的垫块和马蹬的作用,能够稳定支撑上部钢筋200和下部钢筋300,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预设距离h1可以限定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的厚度,通过第二预设距离h2可以限定楼板钢筋底部保护层的厚度,相较于以往采用在墙柱上设置控制线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控制。
本申请中,为稳定支撑上部钢筋200和下部钢筋300,设置支撑体100的强度大于混凝土楼板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100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混凝土支撑体,换言之,预制支撑体100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混凝土楼板的强度。
在制作本支撑体100的过程中,可将第一绑扎钢筋105预埋在第一凹槽103的槽底,将第二绑扎钢筋106预埋在第二凹槽104的槽底。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h1等于上部钢筋200的钢筋直径与25mm之和,第二预设距离h2等于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厚度,从而,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的厚度即为上部钢筋200的钢筋直径与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厚度之和。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沿支撑体100的高度方向,第一凹槽103的宽度L1为上部钢筋200的钢筋直径与5mm之和,第二凹槽104的宽度L2为下部钢筋300的钢筋直径与5mm之和,如此,可保证所形成的第一凹槽103能够容纳上部钢筋200,第二凹槽104可容纳下部钢筋300。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100为柱状结构,便于制作。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准备直径为50mm的pvc管,按照混凝土板厚切割成长度一致的管,在pvc管上由pvc管的顶部向下第一预设距离h1切割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形状大小即为第一凹槽103的形状大小,在pvc管上由pvc管的底部向上第二预设距离h2切割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形状大小即为第二凹槽104的形状大小。在第一开口处设置第一绑扎钢筋105,在第二开口处设置第二绑扎钢筋106,向pvc管中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脱模并养护,从而形成本申请所提供的支撑件。
在实际应用时,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按照1m的间距布置在模板上,将上部钢筋200嵌入第一凹槽103中,并用第一绑扎钢筋105绑扎上部钢筋200,将下部钢筋300嵌入第二凹槽104中,并用第二绑扎钢筋106绑扎下部钢筋300,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使浇筑的混凝土与支撑件100的上表面101基本平齐,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楼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支撑体100的高度方向,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104相互错位,从而,第一凹槽103可支撑上部钢筋200的纵向筋或横向筋,第二凹槽104可支撑下部钢筋300的横向筋或纵向筋。换言之,在第一凹槽103支撑上部钢筋200的纵向筋时,第二凹槽104支撑下部钢筋300的横向筋,在第一凹槽103支撑上部钢筋200的横向筋时,第二凹槽104支撑下部钢筋的纵向筋。如此交叉支撑方式,可对上部钢筋200和下部钢筋300形成稳定支撑。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中,在实际使用时,可在纵排和横行分别设置多个支撑体,每个支撑体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间隔相同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体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间隔1m。之后,设置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并将上部钢筋支撑在第一凹槽,将下部钢筋支撑在第二凹槽,再通过第一绑扎钢筋将上部钢筋与支撑件绑扎牢固,通过第二绑扎钢筋将下部钢筋与支撑件绑扎牢固。一方面,本申请所提供的支撑件能够实现以往采用的垫块和马蹬的作用,能够稳定支撑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预设距离可以限定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的厚度,通过第二预设距离可以限定楼板钢筋底部保护层的厚度,相较于以往采用在墙柱上设置控制线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控制。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沿其高度方向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用于支撑于模板表面,所述上表面为板面;所述支撑体自所述上表面向下第一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绑扎钢筋,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支撑上部钢筋,所述第一绑扎钢筋用于绑扎所述上部钢筋;所述支撑体自所述下表面向上第二预设距离处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二绑扎钢筋,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支撑下部钢筋,所述第二绑扎钢筋用于绑扎所述下部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强度大于混凝土楼板的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混凝土支撑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扎钢筋预埋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二绑扎钢筋预埋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等于上部钢筋的钢筋直径与楼板钢筋顶部保护层厚度之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等于楼板钢筋底部保护层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为上部钢筋的钢筋直径与5mm之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为下部钢筋的钢筋直径与5mm之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互错位,所述第一凹槽可支撑上部钢筋的纵向筋或横向筋,所述第二凹槽可支撑下部钢筋的横向筋或纵向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柱状结构。
CN202321394778.6U 2023-06-02 2023-06-02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Active CN220014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778.6U CN220014500U (zh) 2023-06-02 2023-06-02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778.6U CN220014500U (zh) 2023-06-02 2023-06-02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4500U true CN220014500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4778.6U Active CN220014500U (zh) 2023-06-02 2023-06-02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4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7069B (zh) 一种桥墩整体支模一次成型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1883585U (zh)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
CN108487630B (zh) 混凝土坎台预制装配施工方法
US3754066A (en) Method of coating or lining a structural surface
JP2006322215A (ja) 設備用基礎
CN105128131A (zh) 用聚苯乙烯泡沫芯模制作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方法
CN104164951B (zh) 楼梯休息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74120U (zh) 一种预制构造柱及其结构
CN107060327A (zh) 可拆卸式三脚架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482529A (zh) 一种后浇带镀锌钢管支撑架回顶施工方法
CN108590040A (zh) 一种多功能钢筋双f卡及使用方法
JP2005529255A (ja) 中空コアを有するコンクリート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8756037A (zh) 一种gbf方箱空心楼板整体抗漂浮的安装结构
CN220014500U (zh) 混凝土楼板板厚控制装置
KR101082418B1 (ko) 교량용 슬래브 성형을 위한 거푸집 장치
EP1734201A2 (en) Device for clamping iron trestles or struts to be arranged in concrete floor slabs or walls
CN116084699A (zh) 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
CN211250580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出筋楼板浇筑模板
CN108590042B (zh) 一种用于控制钢筋保护层及楼板厚度的多功能马镫
CN107587637A (zh) 加气混凝土砌块箱式内模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97724U (zh) 现浇楼板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模块
CN211286290U (zh) 一种用于bdf空心管的钢筋模架
CN221031000U (zh) 一种楼层板内双层钢筋网片的支撑马凳机构
CN11074822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池导流墙
JP2003171994A (ja) ボイドスラブとその構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