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3066U - 一种高效沉淀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沉淀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3066U
CN220003066U CN202321391529.1U CN202321391529U CN220003066U CN 220003066 U CN220003066 U CN 220003066U CN 202321391529 U CN202321391529 U CN 202321391529U CN 220003066 U CN220003066 U CN 220003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mud
tank
main shaf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15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丽
张银良
刘晓江
郁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zhong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zhong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zhong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zhong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15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3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3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3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槽,涉及沉淀槽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与刮泥机主轴连接,并且刮泥机主轴上设置有中心导流筒,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且导流槽与导流管连接,并且导流槽的下方设置有溢流堰,该高效沉淀槽设置有天然过滤缓冲层,启动减速电机,带动刮泥机主轴和中心导流筒旋转,中心导流筒带动连接板旋转,刮泥机主轴底部的辅助刮泥板也可以进行刮泥,底部污泥区与清水区之间会形成一定高度的泥水混合的缓冲层,可以有效的截留向上流的悬浮物,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最后打开出水口,将沉淀后的水排出,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槽内无需添加填料,形成天然的过滤缓冲层,保证出水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沉淀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沉淀槽。
背景技术
沉淀工艺主要利用泥水间的比重差,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泥水的分离过程。沉淀池按照水流方向分为平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沉淀效果取决于池中水的流速及水在池内停留的时间。沉淀池的核心构件主要包括刮泥机、导流渠、溢流堰等。为了提高沉淀分离的效果,提高沉淀的表面负荷,开发了多种新型沉淀池形式,如斜板/斜管沉淀池,微砂沉淀池、磁絮凝沉淀池等。通过增加沉淀池的比表面积或增加絮体比重等形式,提高沉淀分离的效果,同时可减少占地面积,现有的高效沉淀槽尚有一些缺陷,就比如:
如公告号为CN201537409U高效斜管沉淀槽,其技术方案为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斜管沉淀槽技术,高效斜管沉淀槽主体由钢板焊接制成,沉淀槽从上至下分别为清水溢流区、沉降区、进水配水区、污泥浓缩区和螺旋输送机排泥设备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效逆流斜管和螺旋输送机排泥相结合,提高了高浓度煤矿废水、煤泥水沉淀处理表面负荷和出水水质,并解决了斜管沉淀池煤泥排放困难的问题,从而达到高效沉淀、高效排泥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该高效斜管沉淀槽未设置有天然过滤缓冲层,使得该高效斜管沉淀槽在使用时槽内需添加填料,无法形成天然的过滤缓冲层,不能保证出水水质;
此外,该高效斜管沉淀槽未设置有均匀布水结构,使得该高效斜管沉淀槽在使用时可以不能切向进水,无法布水均匀,不能防止短流。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沉淀槽,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高效沉淀槽未设置有天然过滤缓冲层以及未设置有均匀布水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沉淀槽,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与刮泥机主轴连接,并且刮泥机主轴上设置有中心导流筒,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且导流槽与导流管连接,并且导流槽的下方设置有溢流堰;
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设置有刮泥板/布水器,并且刮泥板/布水器上设置有挡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数个刮泥板/布水器,且连接板关于中心导流筒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刮泥板/布水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高效沉淀槽设置有天然过滤缓冲层,使用时槽内无需添加填料,形成天然的过滤缓冲层,保证出水水质,同时设置有均匀布水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切向进水,槽底部环形动态布水,布水均匀,防止短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箱体的外部,且减速电机位于箱体的顶端,并且减速电机位于箱体顶端的中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高效沉淀槽在使用时便于带动内部运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泥机主轴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且刮泥机主轴的顶端与减速电机连接,并且刮泥机主轴贯穿箱体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高效沉淀槽在使用时可以使得刮泥机主轴缓速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置在箱体的外部,且导流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并且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高效沉淀槽在使用时便于进水和出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溢流堰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且溢流堰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内壁连接,并且溢流堰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支撑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高效沉淀槽在使用时便于固定溢流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且箱体上设置有箱门,并且箱门上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高效沉淀槽在使用时便于观察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高效沉淀槽设置有天然过滤缓冲层,启动减速电机,带动刮泥机主轴和中心导流筒旋转,中心导流筒带动连接板旋转,刮泥机主轴底部的辅助刮泥板也可以进行刮泥,底部污泥区与清水区之间会形成一定高度的泥水混合的缓冲层,可以有效的截留向上流的悬浮物,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最后打开出水口,将沉淀后的水排出,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槽内无需添加填料,形成天然的过滤缓冲层,保证出水水质;
2.该高效沉淀槽设置有均匀布水结构,沉淀池的进水由箱体顶部的导流管流入,通过导流槽切向流进入箱体内,水通过溢流堰流向底部,连接板带动刮泥板/布水器和挡板同步旋转,保证布水均匀,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切向进水,槽底部环形动态布水,布水均匀,防止短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电机;2、导流槽;3、溢流堰;4、箱体;5、刮泥机主轴;6、中心导流筒;7、连接板;8、辅助刮泥板;9、导流管;10、支撑板;11、出水口;12、支撑脚;13、刮泥板/布水器;14、挡板;15、箱门;1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沉淀槽,包括箱体4,箱体4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1,减速电机1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减速电机1位于箱体4的顶端,并且减速电机1位于箱体4顶端的中心,且减速电机1与刮泥机主轴5连接,并且刮泥机主轴5上设置有中心导流筒6,箱体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2,且导流槽2与导流管9连接,导流管9的一端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导流管9的另一端贯穿箱体4设置在箱体4的内部,并且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1,并且导流槽2的下方设置有溢流堰3,溢流堰3设置在箱体4的内部,且溢流堰3的两端均与箱体4的内壁连接,并且溢流堰3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0,刮泥机主轴5设置在箱体4的内部,且刮泥机主轴5的顶端与减速电机1连接,并且刮泥机主轴5贯穿箱体4设置,箱体4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12,且箱体4上设置有箱门15,并且箱门15上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16,中心导流筒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上设置有刮泥板/布水器13,并且刮泥板/布水器13上设置有挡板14,连接板7上设置有数个刮泥板/布水器13,且连接板7关于中心导流筒6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连接板7上均设置有刮泥板/布水器13;
在使用高效沉淀槽时,首先沉淀池的进水由箱体4顶部的导流管9流入,通过导流槽2切向流进入箱体4内,启动减速电机1,带动刮泥机主轴5和中心导流筒6旋转,水通过溢流堰3流向底部,中心导流筒6带动连接板7旋转,连接板7带动刮泥板/布水器13和挡板14同步旋转,保证布水均匀,刮泥机主轴5底部的辅助刮泥板8也可以进行刮泥,底部污泥区与清水区之间会形成一定高度的泥水混合的缓冲层,可以有效的截留向上流的悬浮物,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最后打开出水口11,将沉淀后的水排出。
工作原理:在使用高效沉淀槽时,首先沉淀池的进水由箱体4顶部的导流管9流入,通过导流槽2切向流进入箱体4内,启动减速电机1,带动刮泥机主轴5和中心导流筒6旋转,水通过溢流堰3流向底部,中心导流筒6带动连接板7旋转,连接板7带动刮泥板/布水器13和挡板14同步旋转,保证布水均匀,刮泥机主轴5底部的辅助刮泥板8也可以进行刮泥,底部污泥区与清水区之间会形成一定高度的泥水混合的缓冲层,可以有效的截留向上流的悬浮物,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最后打开出水口11,将沉淀后的水排出。
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高效沉淀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4),所述箱体(4)的顶端设置有减速电机(1),且减速电机(1)与刮泥机主轴(5)连接,并且刮泥机主轴(5)上设置有中心导流筒(6),所述箱体(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2),且导流槽(2)与导流管(9)连接,并且导流槽(2)的下方设置有溢流堰(3);
所述中心导流筒(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上设置有刮泥板/布水器(13),并且刮泥板/布水器(13)上设置有挡板(14),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数个刮泥板/布水器(13),且连接板(7)关于中心导流筒(6)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连接板(7)上均设置有刮泥板/布水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1)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减速电机(1)位于箱体(4)的顶端,并且减速电机(1)位于箱体(4)顶端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主轴(5)设置在箱体(4)的内部,且刮泥机主轴(5)的顶端与减速电机(1)连接,并且刮泥机主轴(5)贯穿箱体(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9)的一端设置在箱体(4)的外部,且导流管(9)的另一端贯穿箱体(4)设置在箱体(4)的内部,并且箱体(4)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3)设置在箱体(4)的内部,且溢流堰(3)的两端均与箱体(4)的内壁连接,并且溢流堰(3)的下方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12),且箱体(4)上设置有箱门(15),并且箱门(15)上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16)。
CN202321391529.1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高效沉淀槽 Active CN220003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1529.1U CN22000306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高效沉淀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1529.1U CN22000306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高效沉淀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3066U true CN220003066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1529.1U Active CN22000306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高效沉淀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3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36459A1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0117267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船式沉淀池装置
CN211025241U (zh) 高密度沉淀设备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207532859U (zh) 溢流式水处理装置
CN220003066U (zh) 一种高效沉淀槽
CN2108854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选装置
CN216295468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船式沉淀池装置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13446575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
CN213221092U (zh) 一种高效旋流沉淀净水器
CN21117001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03417497U (zh) 一种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
CN206985799U (zh) 一种海水预处理装置的浮渣排放机构
CN213132057U (zh) 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池
CN111792763A (zh) 高浊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16336781U (zh) 一种沉淀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
CN205340233U (zh) 平流式斜板净化装置
CN216986431U (zh) 快速沉淀澄清一体机
CN220459978U (zh) 一种沉淀池导流装置以及包含有该导流装置的沉淀池
CN214653863U (zh) 一种高效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11255336U (zh) 气浮沉淀一体机
CN219983992U (zh) 一种中心沉淀导流筒装置
CN219507798U (zh) 一种高效污泥浓缩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