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2734U - 一种微针面颈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针面颈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2734U
CN220002734U CN202223058396.4U CN202223058396U CN220002734U CN 220002734 U CN220002734 U CN 220002734U CN 202223058396 U CN202223058396 U CN 202223058396U CN 220002734 U CN220002734 U CN 220002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face
neck
micro
micro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83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亚婷
周广芳
吴静怡
陈群芳
刘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0583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2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2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2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面颈罩领域,并提供了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所述面罩和颈罩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所述微针为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所述微针根据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来设置为微针的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面罩和颈罩,方便使用者穿戴于面颈部使用,可拆卸式的连接也方便取下,避免微针误伤脸部其他皮肤;并在使用时只需将面罩和颈罩紧贴面部皮肤,使微针刺穿皮肤即可对面部和颈部同时进行日常使用;通过设置微针的实心四棱锥结构,实现了微针不易变形;通过设置微针的分布根据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设计微针的长度,使针尖能够达到真皮层。

Description

一种微针面颈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面颈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针面颈罩。
背景技术
微针疗法是指利用微细针状器械对皮肤软组织实施机械性或物理性、微创损伤刺激,以期获得治疗或美容作用的医疗技术;可伴随同步或分步给予药品或功效性成分,借助于微针提高其透皮/吸收效率,从而增强治疗或美容功效。微针面罩可每日使用一次,通过反复针刺刺激真皮胶原蛋白新生,促进面颈部皮肤弹性改善、毛孔缩小,面部年轻化改变。
现有技术微针治疗是通过微小的针刺作用进行治疗,微针面罩的使用方法为直接佩戴,该微针面罩面部帖服严密,使用时只需将面罩紧贴面部皮肤,稍加压使微针刺入皮肤,可通过按压的方式在数秒内使接触的所有部位都接受到针刺,之后可取下面罩,正常使用护肤品。
现有技术一种微针经皮给药生物面膜,包括:面膜基底,以及设于所述面膜基底上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多个微针针体按照预设间距排布而成;所述微针针体包括中空型固体微针、设于所述中空型固体微针内部的中空给药管路,以及所述中空给药管路内的给药腔体。该专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中空给药管路形成药物传输通道,将药物、化妆品等有效成分基于该传输通道透过角质层高效率的传导至面部的不同部位,但存在着微针结构容易变形,微针外观结构对皮肤针刺刺激效果较差,以及对面部不同部位皮肤实施无差别的针刺刺激等问题。
现有技术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微针美容面罩及制备方法,公开采用3D扫描技术,获得精准的个性化的面部特征信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符合个人面部特点的上模具及下模具,采用激光技术在上模具上针对性地刻蚀微针孔,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出符合每个人面部特点的个性化微针面罩,保证了微针面罩能很好地契合个人面部特征。但该专利并未能解决面部不同部位皮肤差异,以及面部和颈部的皮肤差异,对微针资料的差异性需求,实施无差别的针刺刺激等问题。
同时,该专利技术无法应用于颈部的皮肤微针疗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面膜存在着微针结构容易变形,三角锥或圆锥型微针结构对皮肤针刺刺激效果较差,以及对面部不同部位皮肤实施无差别的针刺刺激等问题,以及无法适用于颈部皮肤的缺陷,提供一种微针面颈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所述面罩和颈罩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所述微针为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所述微针根据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来设置为微针的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所述面罩的结构形状与人体的面部轮廓一致,上方可至发际线,下方至下颌下缘,两侧则至耳朵前侧,颈罩与面罩可拆卸,方便使用者穿戴于面颈部使用,可拆卸式的连接也方便取下,避免微针误伤脸部其他皮肤。
四棱锥结构的微针与圆针相比较更锋利,容易刺破皮肤角质层,通过表皮达到真皮层。因为面罩需要反复使用,四棱锥结构的微针与圆针相比不容易因尖端变钝而失效,耐用性更好。并且根据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设计微针的长度与尺寸,使针尖能够达到真皮层,造成微损伤,从而刺激胶原新生。
所述微针面罩和颈罩的使用方法为直接佩戴,与面部贴服严密,使用时只需将面罩紧贴面部皮肤,稍稍加压使微针刺入皮肤,可通过按压的方式,按压数秒内使面颈部所有部位都接受到微针针刺,在使用之后可取下面罩,正常使用护肤品。微针面罩可每日使用一次,通过反复针刺刺激真皮胶原蛋白新生,促进面颈部皮肤弹性改善、毛孔缩小,面部年轻化改变。
该微针面罩和颈罩可以通过3D扫描后进行3D打印个性化制作,其中内表面为贴合皮肤的使用面,微针分布在内表面;外表面为光滑面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位微针作用于人体面部的额头部、眼周部、鼻部和面颊部,所述颈罩的微针作用于人体面部的下颌部和颈部。
更进一步地,作用于额头部的微针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密度间距为0.2毫米。
更进一步地,作用于眼周部的微针长度为0.25毫米,所述微针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更进一步地,作用于鼻部的微针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更进一步地,作用于面颊部的微针长度为0.4毫米,所述微针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密度间距为0.2毫米。
更进一步地,作用于下颌部以及颈部的微针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密度间距为0.2毫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微针的分布根据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设计微针的长度,使针尖能够达到真皮层,造成微损伤,刺激胶原新生。微针在面部不同部位皮肤设置的长短不一,实现了微针在皮肤厚度不同的部位都能到达一定的真皮深度。同时面罩加压在面部不同部位的压力不同,针能刺入的深度也受到影响;如鼻部等压力较大的部位,使用长度较其他部位短的微针可以避免过度刺入;在压力较小的部位,使用长的微针保证微针在使用时可以到达真皮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面罩为硬质材料结构,所述颈罩为软质材料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耳前位置设有卡扣,所述颈罩通过卡扣与面罩进行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面罩和颈罩通过面罩耳前位置的卡扣相连接,颈罩下颌部的微针主要通过向上提拉对下颌部分加压,面罩与颈罩下颌部边缘都是游离缘,不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眼部、鼻孔部和口部设有开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这几处面罩的面罩开孔避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所述面罩和颈罩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所述微针为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
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面罩和颈罩,方便使用者穿戴于面颈部使用,可拆卸式的连接也方便取下,避免微针误伤脸部其他皮肤;并在使用时只需将面罩和颈罩紧贴面部皮肤,使微针刺穿皮肤即可对面部和颈部同时进行日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微针为实心四棱锥结构,实现了微针不易变形,且更有利于对皮肤的刺激和修复,实现微针疗效的同时又保护皮肤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微针的分布根据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设计微针的长度,使针尖能够达到真皮层,造成微损伤,刺激胶原新生。微针在面部不同部位皮肤设置的长短不一,实现了微针在皮肤厚度不同的部位都能到达一定的真皮深度。同时面罩加压在面部不同部位的压力不同,针能刺入的深度也受到影响;如鼻部等压力较大的部位,使用长度较其他部位短的微针可以避免过度刺入;在压力较小的部位,使用长的微针保证微针在使用时可以到达真皮层。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者佩戴微针面罩的示意图。
图2为面罩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单个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颈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面罩;101、卡扣;2、颈罩;3、微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1,所述面罩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2,所述面罩1和颈罩2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3,所述微针3为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1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所述微针3根据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来设置为微针3的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面罩1的结构形状与人体的面部轮廓一致,上方可至发际线,下方至下颌下缘,两侧则至耳朵前侧,颈罩2与面罩1可拆卸,方便使用者穿戴于面颈部使用,可拆卸式的连接也方便取下,避免微针3误伤脸部其他皮肤。
所述微针3面罩1和颈罩2的使用方法为直接佩戴,与面部贴服严密,使用时只需将面罩1紧贴面部皮肤,稍稍加压使微针3刺入皮肤,可通过按压的方式,按压数秒内使面颈部所有部位都接受到微针3针刺,在使用之后可取下面罩1,正常使用护肤品。微针3面罩1可每日使用一次,通过反复针刺刺激真皮胶原蛋白新生,促进面颈部皮肤弹性改善、毛孔缩小,面部年轻化改变。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面罩1和颈罩2内表面微针3的具体实施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并公开了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1,所述面罩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2,所述面罩1和颈罩2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3,所述微针3为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1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所述微针3根据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来设置为微针3的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面罩1的位微针3作用于人体面部的额头部、眼周部、鼻部和面颊部,所述颈罩2的微针3作用于人体面部的下颌部和颈部。
作用于额头部的微针3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作用于眼周部的微针3长度为0.25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作用于鼻部的微针3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作用于面颊部的微针3长度为0.4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作用于下颌部以及颈部的微针3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所述面罩1的眼部、鼻孔部和口部设有开孔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使用者日常使用中,微针3的分布根据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设计微针3的长度,按压时让微针3在皮肤厚度不同的部位都能到达一定的真皮深度。同时面罩1加压在面部不同部位的压力不同,针能刺入的深度也受到影响;如鼻部等压力较大的部位,使用长度较其他部位短的微针3可以避免过度刺入;在压力较小的部位,使用长的微针3保证微针3在使用时可以到达真皮层。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设置了面罩1和颈罩2的材质,并公开了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1,所述面罩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2,所述面罩1和颈罩2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3,所述微针3为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1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所述微针3根据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来设置为微针3的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面罩1的位微针3作用于人体面部的额头部、眼周部、鼻部和面颊部,所述颈罩2的微针3作用于人体面部的下颌部和颈部。
作用于额头部的微针3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作用于眼周部的微针3长度为0.25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作用于鼻部的微针3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作用于面颊部的微针3长度为0.4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作用于下颌部以及颈部的微针3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更进一步地,所述面罩1为硬质材料结构,所述颈罩2为软质材料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面罩1的耳前位置设有卡扣101,所述颈罩2通过卡扣101与面罩1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面罩1的眼部、鼻孔部和口部设有开孔。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面罩1和颈罩2通过面罩1耳前位置的卡扣101相连接,使用者可以先戴上面罩1后,再将颈罩2戴上,将颈罩2向面罩1的耳前位置进行提拉后通过卡扣101与面罩1相连接,其颈罩2下颌部的微针3主要通过向上的提拉来对下颌部分的皮肤进行加压,面罩1与颈罩2下颌部边缘都是游离缘,不相连。
实施例4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面部具体细节进行定制,并公开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1,所述面罩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2,所述面罩1和颈罩2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3,所述微针3为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1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所述微针3根据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来设置为微针3的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微针3面罩1和颈罩2通过对使用者的面部和颈部进行3D扫描后,采用3D打印制作出更贴合使用者面部和颈部的面罩1和颈罩2,使用时只需将面罩1紧贴面部皮肤,颈罩2贴合下颌部和颈部皮肤,稍加压使微针3均匀刺入皮肤后,取下面罩1,进行日常的护肤即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微针面颈罩,包括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颈罩(2),所述面罩(1)和颈罩(2)的内表面分布有微针(3),所述微针(3)为实心四棱锥结构;所述面罩(1)符合人体面部的人体工学设计;所述面罩(1)以人体面部的皮肤设置微针(3)的长度、尺寸以及密度间距;
所述面罩(1)的微针(3)作用于人体面部的额头部、眼周部、鼻部和面颊部,所述颈罩(2)的微针(3)作用于人体面部的下颌部和颈部;
作用于额头部的微针(3)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作用于眼周部的微针(3)长度为0.25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作用于鼻部的微针(3)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2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15毫米;
作用于面颊部的微针(3)长度为0.4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作用于下颌部以及颈部的微针(3)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的四个底边的长度为0.3毫米,所述微针(3)密度间距为0.2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面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为硬质材料结构,所述颈罩(2)为软质材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面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的耳前位置设有卡扣(101),所述颈罩(2)通过卡扣(101)与面罩(1)进行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面颈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的眼部、鼻孔部和口部设有开孔。
CN202223058396.4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微针面颈罩 Active CN220002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396.4U CN220002734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微针面颈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396.4U CN220002734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微针面颈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2734U true CN220002734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7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8396.4U Active CN220002734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微针面颈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2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3580B2 (en) Applicator for water-soluble sheet-shaped preparation
JP4987149B1 (ja)
US20090187212A1 (en) Method of beautification and facelifting using a stretch tape
US20200179667A1 (en) Apparatus for promoting hair growth
CN220002734U (zh) 一种微针面颈罩
CN111921082B (zh) 一种具有微针结构的美容面罩
CN109152466B (zh) 片体
JP2019528111A (ja) 非侵襲的輸送法
CN219050094U (zh) 微针眼贴
KR20120024102A (ko) 반지형 미세바늘 시스템
CN213724403U (zh) 一种可调节方向的滚轮微针
KR20190107369A (ko) 주름 제거용 리프팅 테이프
KR200478601Y1 (ko) 피부관리용 마사지 도구
CN111053585A (zh) 一种微创眉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210087582A (ko) 극초미세 침으로 피부에 자극을 주는 마스크팩과 피부패치
CN219743681U (zh) 一种脸部抗衰面罩
CN214512262U (zh) 破皮工具
CN213724404U (zh) 一种改良滚轮微针
KR102464973B1 (ko) 균일한 압력의 돌기를 갖는 마스크
JP5474139B2 (ja) 顔面美容用密集型微針シート
Lee et al. The effects of automatic micro-needle therapy system supply EGF to impact the aging skin
JP5128715B1 (ja)
JP7511214B2 (ja) 皮膚刺激具、および皮膚刺激方法
CN111920387A (zh) 一种用于面部抗衰的按压注射方法
KR200436121Y1 (ko) 피부미용용 장갑 및 골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