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2805U -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2805U
CN219982805U CN202321188848.2U CN202321188848U CN219982805U CN 219982805 U CN219982805 U CN 219982805U CN 202321188848 U CN202321188848 U CN 202321188848U CN 219982805 U CN219982805 U CN 219982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rotective cover
rod
reset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88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yi Z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yi Z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yi Z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yi Z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88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2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2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2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开关元件;保护罩,可活动地设于底座上;触发组件,可活动地设于底座上,触发组件的一端与开关元件相对且间隔设置,触发组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保护罩,以使保护罩与底座间隔排布;保护罩相对底座运动能够使触发组件向靠近开关元件的方向运动并抵接于开关元件;清洁设备包括保护装置;本申请设置独立的触发组件,使得保护罩能够相对触发组件活动,以改善保护罩或触发组件运动摩擦力过大、卡死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保护罩灵敏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扫地机的雷达罩多为固定结构;固定的雷达罩结构简单,在雷达罩碰到障碍物后扫地机不能有效识别做出规避反应,易导致雷达罩反复多次地碰撞障碍物,从而导致雷达罩寿命较短,且易造成扫地机的震动,从而对扫地机内部的雷达和其他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目前也存在一些可活动的雷达罩结构,这类活动雷达罩在遇到障碍物后能够被障碍物推动并出现位移,以便于扫地机识别位移并及时做出规避反应,但是目前的雷达罩的位移多通过雷达罩上的结构件触发按键实现,而因按键位置固定,雷达罩通常仅能进行单一方向的位移,例如仅能够在水平面内前后位移,或在竖直面内上下位移,一旦在侧方等不与雷达罩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出现碰撞,则易出现卡死、结构件受摩擦力增大等情况,影响扫地机识别的灵敏度,也影响雷达罩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至少解决了目前的固定雷达罩易损坏而活动雷达罩活动方向有限、易卡死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元件;
保护罩,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
触发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触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触发组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保护罩,以使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底座间隔排布;
所述保护罩相对所述底座运动能够使所述触发组件向靠近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运动并抵接于所述开关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持部;
所述触发组件抵接于所述保护罩的一端包括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的边缘,所述第一导向面为相对所述底座倾斜的斜面或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为开设于所述保护罩上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向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内壁且延伸至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触发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保护罩且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设于所述触发杆抵接于所述保护罩的一端;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触发杆和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触发杆向靠近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运动能够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凹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触发杆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向槽之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元件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保护罩的一侧,且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壁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触发杆包括杆体和连接于所述杆体的按动部,所述按动部沿背离所述杆体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壁,所述按动部与所述开关元件相对且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保护罩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以使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底座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抵持部;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抵接于所述保护罩的复位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复位杆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复位杆的一端设有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持部的边缘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为相对所述底座倾斜的斜面或为弧面;
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复位杆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复位杆相对所述底座活动能够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形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凹设与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弹性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复位杆容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导向槽之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组件和所述复位组件均有至少一个,且沿所述保护罩的周侧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底座上设有穿设于所述通孔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所述限位柱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的限位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所述的保护装置。
本申请针对目前的固定雷达罩易损坏而活动雷达罩活动方向有限、易卡死的问题作出改进设计,设置可相对底座活动的保护罩,同时设置独立的触发组件以支撑保护罩,改善了触发组件或其他触发结构件对保护罩移动方向的限制,增加了保护罩的灵活度;当保护罩碰到障碍物时,保护罩能够相对底座移动,并能够通过触发组件触发开关元件,以向清洁设备发送信号并改变行进路线,达到规避障碍物的效果;
本申请结构简洁,设置独立的触发组件,使得保护罩能够相对触发组件多向活动,以改善保护罩或触发组件运动摩擦力过大、卡死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保护罩灵敏度的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保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保护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保护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线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4中B-B线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保护装置中保护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保护装置;
10、底座;11、第一导向槽;12、第二导向槽;13、容纳槽;14、限位柱;15、限位件;
20、保护罩;21、通孔;22、延伸板;221、第一抵持部;222、第二抵持部;
30、触发组件;31、触发杆;311、第一导向面;312、杆体;313、按动部;32、第一弹性件;
40、开关元件;
50、复位组件;51、复位杆;511、第二导向面;52、第二弹性件;
200、清洁设备;
6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智能扫地机的雷达罩多为固定结构;固定的雷达罩结构简单,在雷达罩碰到障碍物后扫地机不能有效识别做出规避反应,易导致雷达罩反复多次地碰撞障碍物,从而导致雷达罩寿命较短,且易造成扫地机的震动,从而对扫地机内部的雷达和其他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目前也存在一些可活动的雷达罩结构,这类活动雷达罩在遇到障碍物后能够被障碍物推动并出现位移,以便于扫地机识别位移并及时做出规避反应,但是目前的雷达罩的位移多通过雷达罩上的结构件触发按键实现,而因按键位置固定,雷达罩通常仅能进行单一方向的位移,例如仅能够在水平面内前后位移,或在竖直面内上下位移,一旦在侧方等不与雷达罩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出现碰撞,则易出现卡死、结构件受摩擦力增大等情况,影响扫地机识别的灵敏度,也影响雷达罩的使用寿命。
由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装置,设置可相对底座活动的保护罩,同时设置独立的触发组件以支撑保护罩,改善了触发组件或其他触发结构件对保护罩移动方向的限制,增加了保护罩的灵活度;当保护罩碰到障碍物时,保护罩能够相对底座移动,并能够通过触发组件触发开关元件,以向清洁设备发送信号改变行进路线,达到规避障碍物的效果。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装置100,该保护装置100应用于清洁设备200,具体的,保护装置100可以应用于扫地机、洗地机、扫拖一体机、擦窗机或其他的清洁设备,本实施例以扫地机为例;保护装置100可以用于保护位于扫地机顶部的激光雷达、红外ToF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其他传感器或位于清洁设备200外部的电子元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装置100包括底座10、保护罩20和触发组件30。
底座10用于为保护罩20和触发组件30提供固定基础,底座10可以为一个单独的构件,也可以是扫地机外壳、顶壳或其他构件的一部分;底座10可以是板状、块状或其他形状;底座1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金属或其他材质。
底座10上设有开关元件40,开关元件40能够被触发组件30触发并向扫地机发送信号,以便于扫地机接收信号并根据预设程序作出规避动作;开关元件40可以是微动开关或其他开关。
保护罩20可活动地设于底座10上,即保护罩20能够相对底座10活动,其活动方向可以包括在一水平面内的各个不同方向,也可以包括在一竖直面内的各个不同方向,也可同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
触发组件30可活动地设于底座10上,且触发组件30的一端与开关元件40相对且间隔设置,例如在底座10上设置滑轨,使触发组件30滑动连接于滑轨,并将开关元件40设于滑轨内,又例如在底座10上设置滑槽并使触发组件30容置于滑槽内,使触发组件30能够沿滑槽滑动,并将开关元件40设于滑槽内。
触发组件30的另一端抵接于保护罩20,并对保护罩2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使得保护罩20能够相对底座10间隔排布,即保护罩20与底座10之间存在空隙,以便于保护罩20相对底座10沿竖直方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包括弹簧,以便于触发组件30对保护罩20提供支撑,同时还能够使得触发组件30能够随保护罩20同步运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也可以包括橡胶柱或其他弹性构件或结构。
保护罩20碰撞障碍物后能够相对底座10运动,并能够使触发组件30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以抵接于开关元件40;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包括杆件,保护罩20与杆件接触的一面为曲面,保护罩20相对底座10活动能够通过曲面压持杆件并使杆件触发开关元件4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包括杆件和开设于底座10的滑轨,滑轨相对竖直方向倾斜,杆件容置于滑轨内,保护罩20相对底座10活动能够推动杆件沿滑轨运动并触发开关元件40;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还可以包括楔形块等其他结构以使得保护罩20移动能够带动触发组件30同步移动。
可以理解的,在触发组件30触发开关元件40后,扫地机将会接收到开关元件40发出的信号并作出规避动作,此时扫地机并不会继续向障碍物靠近,保护罩20也不会进一步移动,即触发组件30并不会在抵接于开关元件40后持续向靠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设置可相对底座10活动的保护罩20,同时设置独立的触发组件30以支撑保护罩20,相较于目前的雷达罩在结构件与按键的限制下仅能沿固定方向运动的情况,改善了触发组件30或其他触发结构件对保护罩20移动方向的限制,增加了保护罩20的灵活度,改善了当碰撞方向不与雷达罩移动方向平行时易出现卡死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保护罩20从任意方向碰到障碍物时,保护罩20均能够相对底座10顺畅的移动,并能够通过触发组件30触发开关元件40,以向清洁设备200发送信号,从而便于清洁设备200根据信号改变行进路线,达到规避障碍物的效果。
参考图4、图5、图6,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罩20朝向底座10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持部221,第一抵持部221可以是凹设于保护罩20的凹槽,也可以是凸设于保护罩20的凸台或其他构件。
触发组件30抵接于保护罩20的一端包括第一导向面311,第一导向面311抵接于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且第一导向面311为相对底座10倾斜的斜面或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311为斜面,此时触发组件30抵接于保护罩20的一端为圆台状,参考图6,保护罩20碰撞障碍物并相对底座10移动时,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抵持于第一导向面311并相对第一导向面311活动,受障碍物的影响,保护罩20无法向远离底座10的方向运动,故在第一导向面311的导向作用下,触发组件30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并触发开关元件4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311为弧面,与斜面类似,弧面也能够在保护罩20移动时使触发组件30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
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221为凹设于保护罩20的凹槽,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即为凹槽的侧壁与保护罩20朝向底座10的一面相交形成,即该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位于凹槽的外侧,此时触发组件30与保护罩20抵接的一端容置于凹槽内,且部分第一导向面311自凹槽内延伸至凹槽之外,以避免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抵持于触发组件30的竖直面导致结构失效。
当保护罩20沿水平方向运动时,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能够沿第一导向面311运动,并在第一导向面311的导向作用下使触发组件30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当保护罩20沿竖直方向运动时,保护罩20也能够通过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压持第一导向面311并使触发组件30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311可以是斜面,也可以是弧面。
进一步的,参考图6,第一导向面311为斜面,即触发组件30抵接于保护罩20的一端为圆台状,第一抵持部221为锥形的凹槽,该凹槽的侧壁相对底座10倾斜且平行于第一导向面311,以使得保护罩20活动时,凹槽的侧壁也能够抵持于第一导向面311,使得保护罩20在活动时,凹槽的侧壁均能够推动第一导向面311以使触发组件30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从而增加了稳定性和灵敏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221为凸设于保护罩20的凸台,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即为凸台的顶面与侧面相交形成,第一抵持部221的边缘位于凸台朝向触发组件30的一侧,此时第一导向面311为向触发组件30内部倾斜的面,即触发组件30朝向保护罩20的一端实质上设有一凹槽且第一导向面311为该凹槽的侧壁面,凸台至少部分容置于该凹槽内;本实施例中,保护罩20运动也能够通过第一抵持部221抵持第一导向面311并带动触发组件30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抵持部221为圆台,且该圆台的侧壁与第一导向面311平行,以使得保护罩20活动时,圆台的侧壁也能够抵持于第一导向面311。
本实施例提供了多种保护罩20通过第一抵持部221和第一导向面311带动触发组件30运动的结构,以使得保护罩20沿多个方向运动均可触发开关元件40,以增加活动罩的活动方向并减少摩擦,提高触发开关元件40的灵敏度。
参考图3、图5、图6,在一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包括触发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
触发杆31的一端抵接于保护罩20且另一端与开关元件40间隔设置,第一导向面311设于触发杆31抵接于保护罩20的一端,保护罩20移动能够带动触发杆31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触发杆31可以为杆状,也可以为块状或其他形状,触发杆3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
第一弹性件32设于触发杆31和底座10之间,即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连接于触发杆31背离保护罩20的一端,第一弹性件32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座10,触发杆31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能够使第一弹性件32形变;第一弹性件32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橡胶柱或其他弹性元件;进一步的,第一弹性件32为弹簧。
当保护罩20碰撞障碍物并发生位移后,触发杆31将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并触发开关元件40,此时第一弹性件32受压形变,当扫地机规避障碍物后,保护罩20脱离和障碍物的接触,此时第一弹性件32回复原状并能够带动触发杆31向背离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能够使触发杆31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同时第一弹性件32还使得触发组件30对保护罩20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理解的,第一弹性件32的弹力大于保护罩20的重力,以避免保护罩20因自重压动触发杆31触发开关元件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上凹设有第一导向槽11,第一导向槽11用于容纳触发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以减小保护罩20与底座10之间的距离,具体的,触发杆31容置于第一导向槽11内且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槽11之外,触发杆31延伸至第一导向槽11之外的一端抵接于保护罩20,以便于保护罩20移动能够带动触发杆31移动,触发杆31背离保护罩20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槽11的底壁间隔设置,以便于触发杆31沿第一导向槽11运动;第一弹性件32容置于第一导向槽11内,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导向槽11的底壁且另一端连接于触发杆31。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11的延伸方向可以垂直于底座10,也可以与底座10之间成一夹角,即第一导向槽1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相对底座10倾斜;进一步的,第一导向槽1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垂直于底座10。
参考图5、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元件40设于底座10背离保护罩20的一侧,且开关元件40与第一导向槽11的底壁相对且间隔设置,即开关元件40设于第一导向槽11的底壁背离触发杆31的一侧,触发杆31向靠近开关元件40的方向运动即为向第一导向槽11内运动。
触发杆31包括杆体312和连接于杆体312的按动部313,杆体312的一端抵接于保护罩20且另一端连接于按动部313,按动部313背离杆体312的一端沿背离杆体312的方向延伸并穿过底壁与开关元件40相对且间隔设置,当杆体312随保护罩20向第一导向槽11内运动时,按动部313能够抵持于开关元件40并触发开关元件40。
参考图5、图6,在一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包括触发杆31和第一弹性件32,触发杆31包括杆体312和按动部313,杆体312抵接于保护罩20的一端为圆台状结构,且第一导向面311为该圆台状结构的侧面;按动部313背离杆体312的一端穿过第一导向槽11的底壁与开关元件40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32为弹簧且套设于按动部313,第一弹性件32的一端连接于杆体312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导向槽11的底壁。
保护罩20朝向触发组件30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持部221,第一抵持部221为凹设于保护罩20的锥形凹槽,该锥形凹槽的侧壁平行且抵接于第一导向面311,第一导向面311的一端自该锥形凹槽内延伸至外界。
当保护罩20碰撞障碍物并发生位移时,无论保护罩20沿水平方向运动或同时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运动,第一抵持部221均会抵持第一导向面311并相对第一导向面311运动,从而使触发杆31向第一导向槽11内运动,以使得第一弹性件32受压变形,并使按动部313抵接于开关元件40;当保护罩20沿竖直方向运动,保护罩20会直接压动触发杆31向第一导向槽11内运动,以使得第一弹性件32受压变形,并使按动部313抵接于开关元件40;当扫地机作出规避动作后,保护罩20与障碍物脱离接触,第一弹性件32回复原状并带动触发杆31朝向保护罩20方向运动,在第一导向面311和第一抵持部221的作用下,保护罩20能够同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回复原位,即此时第一导向面311和第一抵持部221还具有对中的作用,以使得保护罩20能够回复原位。
参考图3、图5、图7,在一实施例中,保护装置100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复位组件50,复位组件50的一端抵接于保护罩20且另一端连接于底座10,复位组件50能够使保护罩20与底座10间隔排布,即复位组件50能够起到对保护罩20的支撑作用,以使得保护罩20与底座10之间存在间隙,便于保护罩20的多向移动,同时因复位组件50具有弹性,复位组件50同时也能够在保护罩20位移后使保护罩20复位。
复位组件50可以包括弹簧、橡胶柱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构件,复位组件50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20朝向底座10的一侧设有第二抵持部222,与第一抵持部221类似的,第二抵持部222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凸台或其他构件。
复位组件50包括抵接于第二抵持部222的复位杆51,复位杆51可活动地设于底座10上,保护罩20移动可带动复位杆51运动,具体的,底座10上可设置滑轨、滑槽或其他导向结构,以使得复位杆51能够相对底座10运动;复位杆51可以为杆状,也可以为块状或其他形状,复位杆5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
与触发组件30类似的,复位杆51的一端设有抵接于第二抵持部222边缘的第二导向面511,第二导向面511为相对底座10倾斜的斜面或弧面,因第二导向面511抵持于第二抵持部222的边缘,当保护罩20移动时,第二抵持部222相对复位杆51移动,受障碍物的影响,保护罩20无法向远离底座10的方向运动,故在第二导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复位杆51能够随保护罩20同步移动。
复位组件5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2,第二弹性件52设于复位杆51与底座10之间,即第二弹性件52的一端连接于复位杆51背离保护罩20的一端,且第二弹性件52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座10,当保护罩20发生位移时,保护罩20相对底座10运动能够使复位杆51相对底座10活动,并使第二弹性件52受压变形,当保护罩20脱离障碍物后,第二弹性件52回复原状并带动复位杆51复位,从而使保护罩20复位;第二弹性件52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橡胶柱或其他弹性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上凹设有第二导向槽12,第二导向槽12用于容纳复位杆51和第二弹性件52,以减少保护罩20与底座10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复位杆51容置于第二导向槽12内且一端延伸至第二导向槽12之外,复位杆51延伸至第二导向槽12之外的一端抵接于保护罩20,以便于复位杆51为保护罩20提供支撑,复位杆51背离保护罩20的一端与第二导向槽12的底壁间隔设置,以使得保护罩20移动时复位杆51具有同步移动的空间;第二弹性件52容置于第二导向槽12内,第二弹性件52的一端连接与第二导向槽12的底壁且另一端连接于复位杆51。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槽12的延伸方向可以垂直于底座10,也可以与底座10之间成一夹角,即第二导向槽1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相对底座10倾斜;进一步的,第二导向槽12的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垂直于底座10。
因触发组件30的主要作用在于触发开关元件40,并需要和开关元件40配合使用,而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组件30具有多方向均能够触发开关元件40的能力,故触发组件30可以仅具有一个,此时复位组件50能够对保护罩20起到支撑和复位作用,以保证保护罩20能够稳定的设于底座10上。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复位组件50有至少两个,且沿保护罩20的周侧间隔设置,此时触发组件30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有一个且复位组件50有两个,此时触发组件30和两个复位组件50沿保护罩20的周侧均匀间隔设置,因触发组件30也具有支撑保护罩20的能力,故该设置也能够保证保护罩20的稳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有两个,复位组件50有两个,此时两个触发组件30和两个复位组件50沿保护罩20的周侧均匀间隔设置,以稳定的支撑保护罩20;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0有一个,复位组件50有四个,四个复位组件50均匀间隔设于保护罩20的周侧,触发组件30设于保护罩20的周侧,此时四个复位组件50即能够稳定支撑保护罩20;可以理解的,触发组件30和复位组件50的数量不仅限于一个、两个或四个,也可以为其他数量组合。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开设有容纳槽13,保护罩20容置于容纳槽13内,且保护罩20的周侧与容纳槽13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以使得保护罩20能够在容纳槽13内沿水平方向运动,避免容纳槽13的侧壁限制保护罩20的位移。
触发组件30和复位组件50均设于容纳槽13的底壁上。
参考图3、图8、图9、图10,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罩20上开设有通孔21;底座10上设有穿设于通孔21的限位柱14,限位柱14的外径小于通孔21的内径,以使得保护罩20具有水平方向的活动空间;限位柱14背离底座10的一端设有外径大于通孔21的内径的限位件15,限位件15的作用在于避免保护罩20自限位柱14上脱出,限位件15可通过卡扣、螺栓或其他方式连接于限位柱14。
因触发组件30和复位组件50对保护罩20的支撑作用主要在于沿背离重力的方向为保护罩20提供支撑,而无法限制保护罩20沿背离重力方向的向上运动,设置限位柱14和限位件15能够有效的避免保护罩20自底座10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5为螺栓,限位柱14为一端固定于底座10的螺纹套;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柱14外壁设有螺纹,限位件15为螺母。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20还包括向其周侧延伸的延伸板22,通孔21开设于延伸板22上;第一抵持部221和第二抵持部222均设于延伸板22上,触发组件30、复位组件50均抵接于延伸板22。
参考图11,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200,该清洁设备200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装置100,清洁设备200可以是洗地机、扫拖一体机、擦窗机或其他用于清洁的设备;该清洁设备200还包括顶壳,清洁设备200还包括传感器60,该传感器60的至少一端延伸至顶壳之外,保护装置100设于顶壳上,以保护自顶壳凸设的传感器6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护装置,用于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元件;
保护罩,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
触发组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触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触发组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保护罩,以使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底座间隔排布;
所述保护罩相对所述底座运动能够使所述触发组件向靠近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运动并抵接于所述开关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抵持部;
所述触发组件抵接于所述保护罩的一端包括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的边缘,所述第一导向面为相对所述底座倾斜的斜面或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为开设于所述保护罩上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向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内壁且延伸至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触发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保护罩且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设于所述触发杆抵接于所述保护罩的一端;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触发杆和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触发杆向靠近所述开关元件的方向运动能够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凹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触发杆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向槽之外并抵接于所述保护罩;
所述开关元件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保护罩的一侧,且所述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壁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触发杆包括杆体和连接于所述杆体的按动部,所述按动部沿背离所述杆体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壁,所述按动部与所述开关元件相对且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保护罩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以使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底座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抵持部;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持部的复位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复位杆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复位杆的一端设有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持部的边缘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为相对所述底座倾斜的斜面或为弧面;
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复位杆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保护罩相对所述底座运动能够使所述复位杆相对所述底座运动并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凹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弹性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复位杆容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导向槽之外并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底座上设有穿设于所述通孔内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所述限位柱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的限位件。
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装置。
CN202321188848.2U 2023-05-16 2023-05-16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219982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8848.2U CN219982805U (zh) 2023-05-16 2023-05-16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8848.2U CN219982805U (zh) 2023-05-16 2023-05-16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2805U true CN21998280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8848.2U Active CN219982805U (zh) 2023-05-16 2023-05-16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2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9348B (zh) 一种自移动设备
CN219982805U (zh)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CN112515557A (zh) 清洁机器人
CN205690457U (zh) 联锁开关结构及微波炉
CN210389252U (zh) 障碍检测触发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流机器人
CN211408884U (zh) 一种自移动设备
CN112141553B (zh) 储料装置、运料设备及运料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1955830U (zh) 一种可产生形变的激光雷达组件及包括其的移动机器人
KR200488042Y1 (ko) 이중 돌출점 클램핑 스프링 음향 발생 키보드 스위치
WO2020114075A1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
CN213799971U (zh) 缓冲机构
CN114750716A (zh) 一种防撞装置以及农用车辆
CN218009556U (zh) 清洁机器人
KR101352634B1 (ko) 접촉에 의해 물체를 감지하는 비접촉 센서 어셈블리
CN217524927U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防撞装置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CN216962316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5838716U (zh) 一种撞板导向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JP2534112Y2 (ja) 電動式移動棚装置の停止装置
CN116998943A (zh) 一种光感测避障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CN116061197A (zh) 一种底盘结构及智能机器人
US20230414054A1 (en) Collis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cleaning device
CN212712600U (zh) 一种自动导引车及其货叉防护装置
CN218832696U (zh) 碰撞检测结构及清洁设备
CN215968794U (zh) 碰撞检测组件及智能机器人
CN215986508U (zh) 碰撞感应装置以及地板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