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2113U -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2113U
CN219982113U CN202320480957.5U CN202320480957U CN219982113U CN 219982113 U CN219982113 U CN 219982113U CN 202320480957 U CN202320480957 U CN 202320480957U CN 219982113 U CN219982113 U CN 219982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etal tube
insulating layer
aerosol
hea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09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家懋
戚祖强
陈桂敏
雷宝灵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09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2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2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金属管,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生制品至少局部的容纳腔,金属管的外表面上具有绝缘区和暴露区;第一绝缘层,覆盖绝缘区;加热体,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和热电偶,其热端与暴露区的至少局部焊接。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含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从而生成气溶胶,供用户使用或者吸食。
通常情况下,需要测量加热组件的温度,然而采用TCR测温的温度精度较差,采用贴装的温度检测器来检测加热组件的温度,则温度检测精度不仅受温度检测器和加热组件之间的贴合程度影响较大,而且灵敏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有利于提高热电偶对金属管的温度检测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包括:
金属管,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生制品至少局部的容纳腔,所述金属管的外表面上具有绝缘区和暴露区;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绝缘区;
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和
热电偶,其热端与所述暴露区的至少局部焊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上预留有未被绝缘层和加热体覆盖的暴露区,用于检测金属管温度的热电偶与暴露区结合,从而热电偶能够更加直接地检测金属管的温度,且热电偶的热端与暴露区采用焊接的方式结合,相比采用贴装的方式实现的连接,能够极大地提高热电偶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的紧密度,从而在直接检测金属管温度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热电偶检测金属管温度的精度和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气溶胶生成制品;11、气溶胶形成基质;
2、加热组件;21、金属管;211、容纳腔;212、暴露区;22、加热体;23、第一绝缘层;24、热电偶;25、第二绝缘层;251、窗口;26、导线;
3、电源组件;31、电源;32、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挥发出气溶胶来,以供吸食。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当加热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出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意图进行加热而不是燃烧来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相比于通过燃烧或热解降解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形成的气溶胶可含有更少的已知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移除联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制品可为一次性的或可再用的。
在一示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为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含烟草材料,烟草材料中含有烟草香味化合物、植物香味化合物、水果烟草香味化合物或尼古丁,化合物或尼古丁在烟草材料受热达到适宜温度时释放。在一示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非烟草材料。
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径可在大约5毫米和大约12毫米之间,例如在大约5.5毫米至大约8毫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径为6毫米+/-10%。
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可在大约25mm至大约100mm之间。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可在大约30mm至大约100mm之间。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总长度占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的约1/2。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为大约45mm。在又一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总长度大约为33mm。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与气溶胶生成制品1接合或交互以形成可吸入气溶胶的装置。装置与气溶胶形成基质交互以生成气溶胶。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是包括用于从例如电源组件供应能量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从而生成气溶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装置。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描述为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是一种包括加热组件2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加热组件2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用于向加热组件2供应电力的电源组件3。电源组件3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电源31,例如DC源,比如电池。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31是锂离子电池。或者,电源31可为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或锂基电池,例如锂钴、磷酸锂铁、钛酸锂或锂聚合物电池。
电源组件3可包括用于控制从电源31到加热组件2的电力供应的电路板32。电路板32上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在图2和3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包括金属管21、加热体22、设置在金属管21与加热体22之间的第一绝缘层23和用于检测金属管21温度的热电偶24。
金属管21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211,金属管21的近端敞开,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至少局部插入容纳腔211中。容纳腔211的纵向延伸长度可以不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纵向延伸长度,以完全容纳气溶胶形成基质11。金属管21的内径可在大约5毫米至大约12毫米之间,例如在大约5毫米至大约9毫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金属管21的内径可以为6.95mm。
加热体22布置在金属管21外侧,从而位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围,加热体22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11,以使气溶胶形成基质11产生气溶胶。
金属管21作为加热体22的衬底,用于支撑加热体22,加热体22通过金属管21保持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围。加热体22释放的热量需通过金属管21传递至容纳腔211内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为了降低能耗,金属管21可以具有超薄的壁厚,该超薄的壁厚可以介于0.03mm-0.3mm,例如可以介于0.05mm-0.2mm,即金属管21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或者等于0.05mm,且可以小于或者等于0.2mm,通过减薄金属管21的壁厚来降低金属管21对加热体22释放的热量的消耗,有助于降低加热组件2的能耗。
金属管21可以包括不锈钢、铝、铝合金或铜合金等,其中,不锈钢包括但不限于3系不锈钢、4系不锈钢,4系不锈钢包括但不限于409不锈钢、410不锈钢、430不锈钢、436不锈钢、439不锈钢、441不锈钢和444不锈钢等。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熔点,不锈钢的熔点可以在1375℃到1450℃之间,在第一绝缘层23采用烧结的方式形成在金属管21的表面时,由于烧结温度通常约为1000℃,且金属在接近熔点温度时容易软化变形,所以选用包含不锈钢的金属管21可以在金属管21具有超薄的壁厚下使第一绝缘层23烧结在其表面上,通过烧结形成在金属管21外表面的第一绝缘层23的厚度可以介于0.01mm-0.2mm;而且,不锈钢、铝和铝合金具有较小的膨胀系数,使得通过烧结或者其他方式布置在金属管21表面的第一绝缘层23不容易从金属管21表面剥离脱落。不锈钢、铝和铝合金在高温下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该氧化物保护膜可以形成第一绝缘层23的至少局部,不锈钢、铝和铝合金在高温下可形成致密的氧化铬或氧化铝或氧化硅保护膜,从而一方面能够提高金属管21的耐氧化性,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第一绝缘层23的至少局部,通过氧化物保护膜形成的第一绝缘层23的厚度可以不大于3μm,例如,可以介于1-3μm;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氧化物保护膜的基础上再烧结至少一层第一绝缘层23。4系列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能够在被加工至超薄,例如在被加工至厚度趋近0.03mm时,仍具有较大的硬度,所以采用4系列不锈钢有利于使金属管21在具有超薄的壁厚的同时还具有较大的硬度,能够支撑加热体22,并在组装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过程中不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3是缠绕在金属管21外表面的高温胶带,例如PI胶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3通过印刷、喷涂、化学沉积、物理沉积、离子注入或离子溅射等工艺形成在金属管21的表面。在金属管21由管状的金属制成时,第一绝缘层23可以通过曲面印刷的工艺形成在金属管21的外表面;在金属管21由金属片卷曲成型时,第一绝缘层23可以采用平面印刷的工艺形成在金属片的表面上,然后随金属片一起卷曲成管状。
第一绝缘层23设置在金属管21的外表面上,第一绝缘层23用于隔绝金属管21和加热体22,防止加热体22与金属管21电性导通。
第一绝缘层23可以仅覆盖金属管表面的局部区域,即金属管21的外表面上包括绝缘区和暴露区212,第一绝缘层23覆盖在绝缘区上,金属管21的暴露区212因未被第一绝缘层23覆盖而暴露在第一绝缘层23之外。
可以使第一绝缘层23仅形成在绝缘区上,即从始至终暴露区212均未被第一绝缘层23覆盖过。可以使第一绝缘层23形成在金属管21的表面后,再通过除膜层工艺去除部分第一绝缘层23,从而使得暴露区212暴露。
加热体2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3上,从而加热体22未遮挡暴露区212,金属管21外表面的暴露区212暴露在加热体22之外。暴露区212可以设置在金属管21上的热量集中区域,金属管21上的热量集中区域的温度或者热量分布密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温度或者热量分布密度,金属管21上的热量集中区域可以基于加热体22的局部分布密度、加热体21的局部功率和加热组件2的散热方式而形成。暴露区212可以设置在金属管21的中间区域,或者设置在中间偏上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加热体22可以包括电阻材料,电阻材料在通电时可散发焦耳热,合适的电阻材料包含但不限于:半导体,如掺杂陶瓷、导电陶瓷(例如二硅化钼)、碳、石墨、金属、金属合金以及由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这类复合材料可包括掺杂或未掺杂的陶瓷。合适的掺杂陶瓷的实例包含掺杂碳化硅。合适的金属的实例包含钛、锆、钽和铂族金属。合适的金属合金的实例包含不锈钢、康铜(Constantan)、含镍合金、含钴合金、含铬合金、含铝合金、含钛合金、含锆合金、含铪合金、含铌合金、含钼合金、含钽合金、含钨合金、含锡合金、含镓合金、含锰合金以及含铁合金,以及基于镍、铁、钴的超级合金、不锈钢、基于铁铝的合金以及基于铁锰铝的合金。
加热件22的电阻可以介于0.5Ω-3Ω之间,具体的,可以为0.98Ω、0.99Ω、1.01Ω、1.03Ω、1.53Ω、2.03Ω等。
加热体22对金属管21的覆盖面积可以占据金属管21外表面面积的0.65%-0.95%。
加热体22包括加热部221/222和电极部223。
加热部221/222可以包括绕制在金属管21外围的发热线圈,发热线圈大体呈螺旋状。加热部221/222可以包括包覆在金属管21外围的蚀刻网,蚀刻网上具有多个网孔,多个网孔有助于增加蚀刻网的发热电阻和提高蚀刻网的发热效率。
在加热部221/222包括发热线圈或者蚀刻网时,电极部223可以是引线,加热部221/22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引线,加热部221/222通过引线从电源组件3上取电。引线可以包括金属镍丝、铜丝、银丝、镀银铜丝、镀锡铜丝等,引线的电阻远小于与之电连接的加热部221/222的电阻,从而在加热体22发热时,引线占据加热体22的总功率比例较小,从而能够降低加热组件2的功耗。引线的线径可以介于0.3mm-0.6mm,引线的线径大于0.6mm则不利于加热组件2外表的美观且影响加热组件2的装配,引线的线径小于0.3mm则会增加引线的电阻,不利于节能。
加热部221/222可以是形成在金属管21外围的加热膜层,该加热膜层可以是通过物理沉积、化学沉积、印刷、喷涂、离子溅射、离子注入等工艺形成在第一绝缘层23的表面;在金属管21由管状的金属制成时,加热膜层可以采用曲面印刷的工艺形成在金属管21的外围;在金属管21由金属片卷曲成型时,加热膜层可以采用平面印刷的工艺形成在金属片的表面,然后随金属片一起卷曲形成管状。
在加热部221/222包括加热膜层时,电极部223可以是电极膜层,电极膜层的厚度可以介于1μm-50μm,电极膜层的厚度可以与加热膜层的厚度相等,或者电极膜层的厚度可以小于或者大于加热膜层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3,加热部221/222至少具有两个,包括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相互间隔,并且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可以分别加热金属管21的不同区域,从而对容纳在容纳腔211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1进行分区或者分段加热。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可以具有不同的加热电阻;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可以具有不同的加热持续时间;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可以具有不同的加热起始时间或者不同的加热结束时间;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可以沿金属管21的纵向具有不同的纵向延伸长度。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沿金属管21的纵向排列,第一加热部221位于第二加热部222的上方。
暴露区212可以位于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之间,暴露区212与第一加热部221之间的间距可以与暴露区212与第二加热部222之间的间距相等;或者,暴露区212更加靠近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中的加热效率较高的一个。
对应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电极部223至少包括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分别连接在第一加热部221的相对两端,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与第一加热部221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均为加热膜层,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均为电极膜层,且分别连接在第一加热部221的相对两端。
基于此,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3,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向下延伸,分别与第二加热部222的相对两端电连接,即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构成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的公共电极,使得第一加热部221和第二加热部222相互并联;暴露区212可以位于第一加热部221、第二加热部222、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围成的网格中,暴露区212与第一电极部之间的间距可以与暴露区212与第二电极部之间的间距相等,但不以此为限。
在金属管21的内径介于5mm-9mm的实施例中,每一电极膜层沿金属管21的周向延伸的宽度可以介于1mm-3mm,例如,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的宽度可以均约为2mm。以此,既可以确保每一电极膜层与相应的加热膜层充分电接触,又能确保电极膜层占据金属管21外表面较小的面积,有助于使发热膜层具有更大的有效发热面积。
在一示例中,未图示,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均为电极膜层,且分别连接在第一加热部的相对两端,电极部还包括第三电极部,第三电极部为电极膜层,第三电极部与第二加热部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二者之一向下延伸并与第二加热部电连接,从而构成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的公共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还包括第二绝缘层25,第二绝缘层25至少设置在加热体22的外围,用于使加热体22的外表面绝缘,同时可以保护加热体22。第二绝缘层25可以是缠绕在加热体22外围的高温胶带,例如可以是PI胶带。第二绝缘层25可以通过印刷、喷涂、物理沉积、化学沉积、离子溅射或离子注入等工艺至少形成在加热体22的外围,其中,印刷包括平面印刷或曲面印刷。在一示例中,第二绝缘层25的局部还可形成在第一绝缘层23的外表面上,第二绝缘层25的覆盖面积可以小于第一绝缘层23的覆盖面积。
在加热部221/222包括加热膜层、电极部223包括电极膜层的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电极膜层的局部暴露在第二绝缘层25之外,以与导线26电连接,导线26的线径可以介于0.3mm-0.6mm,导线26可以包括金属镍丝、铜丝、银丝、镀银铜丝或镀锡铜丝等,导线26具有较小的电阻,加热体22通过导线26与电源组件3电连接。
第二绝缘层25上具有窗口252,金属管21上的暴露区212通过窗口251暴露在外。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和3,热电偶24包括热端241和冷端242,冷端242用于与电源组件3上的电路板32电连接,热端241用于与金属管21连接。加热体22释放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一绝缘层23和金属管21传递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金属管21相比加热体22更加靠近气溶胶形成制品1,所以金属管21的温度相比加热体22的温度,更能够准确地反映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加热温度。
热电偶24的热端241与金属管21的暴露区212相焊接,焊接使得热端241和暴露区212形成比贴装更加紧密的连接,一方面,能够牢固地将热电偶24固定在金属管21上,另一方面降低了金属管21与热端241之间的热阻,使得热电偶24能够更加准确和更加实时的检测金属管21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热电偶24检测金属管21温度的精度和灵敏度。
可以采用熔焊的方式,使热电偶24的热端241与暴露区212中的金属管21熔合,通过熔合,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加热电偶24与金属管21的连接紧密度,且有助于更进一步地降低金属管21与热电偶24之间的热阻和降低热量在从金属管21传递至热电偶24过程中的热损耗,以及有助于更进一步地提高热量从金属管21传递至热电偶24的效率,使得热电偶24能够更加精准和灵敏地检测金属管21的温度变化。
其中,熔焊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焊接或者激光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熔焊使热电偶24的热端241与暴露区212中的金属管21焊接时可选而非必选。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银钎焊、铜钎焊或压焊使热电偶24的热端241与暴露区212中的金属管21相焊接。在一实施例中,热端241上布设有易焊膜层或者热端241连接有易焊导线,易焊膜层和易焊导线均与热端电连接,热端241通过易焊膜层或易焊导线与暴露区212中的金属管21采用锡焊焊接;易焊膜层和易焊导线具有良好的锡焊性,能够有效地降低锡焊时出现虚焊、拒焊、假焊等问题,从而增加热电偶24与金属管21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其中,易焊导线包括但不限于:银导线、铜导线、金导线或者包含金、银、铜合金的导线等具有良好锡焊性的导线,易焊导线可以通过银钎焊、铜钎焊等方式与对应的热电偶线连接。易焊膜层可以是银膜层、锡膜层、铜膜层、金膜层、锌膜层和镍膜层等具有优良锡焊性的膜层中的至少一种,膜层可以通过电镀、化学镀、物理沉积、化学沉积、喷涂或印刷等工艺形成在相应的热电偶线的表面。
在制作加热组件2时,在布置完第二绝缘层25之后,再使热电偶24与暴露区212中的金属管21相焊接。
在一实施例中,组装加热组件2时,可以首先制备金属管21,然后在金属管21表面的绝缘区上布置第一绝缘层23,使暴露区212暴露,然后在第一绝缘层23的外围设置加热体22,加热体22避开暴露区212设置,使得暴露区212继续暴露,再在加热体22的外围布置第二绝缘层25,第二绝缘层25上具有窗口251,窗口251,可以是在设置第二绝缘层25时避开暴露区212而形成,或者可以采用除膜工艺去除遮挡暴露区212的第二绝缘层25而形成,暴露区212自窗口251暴露,最后,使热电偶24的热端241与暴露区212中的金属管21焊接。
由于暴露区212外不能设置加热体22,为了增加加热体22的发热面积,可以缩小暴露区212的面积。在一示例中,暴露区212沿金属管21纵向的延伸长度介于2mm-8mm,即暴露区21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mm,且小于或者等于8mm,在暴露区212的长度大于8mm时,暴露区212会影响加热体22在金属管21外围的布局,若暴露区212的长度小于2mm,则在使热电偶24的热端241与暴露区212的金属管21焊接时,焊接温度会破坏加热体22与金属管21之间的第一绝缘层23,甚至会使加热体22与金属管21熔合。在一示例中,暴露区212的长度约为5mm。在一示例中,暴露区212沿金属管21周向的延伸宽度介于1mm-7mm,即暴露区212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1mm,且小于或者等于7mm,在暴露区212的宽度大于7mm时,暴露区212会影响加热体22在金属管21外围的布局,若暴露区212的长度小于1mm,则在使热电偶24的热端241与暴露区212的金属管21焊接时,焊接温度会破坏加热体22与金属管21之间的第一绝缘层23,甚至会使加热体22与金属管21熔合。在一示例中,暴露区212的长度约为4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金属管的外表面上预留有未被绝缘层和加热体覆盖的暴露区,用于检测金属管温度的热电偶与暴露区结合,从而热电偶能够更加直接地检测金属管的温度,且热电偶的热端与暴露区采用焊接的方式结合,相比采用贴装的方式实现的连接,能够极大地提高热电偶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的紧密度,从而在直接检测金属管温度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热电偶检测金属管温度的精度和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管,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生制品至少局部的容纳腔,所述金属管的外表面上具有绝缘区和暴露区;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绝缘区;
加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和
热电偶,其热端与所述暴露区的至少局部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与所述暴露区熔合;或者
所述热端电连接有易焊膜层或者易焊导线,并通过所述易焊膜层或者易焊导线与所述暴露区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包括不锈钢、铝或者铝合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的电阻介于0.5Ω-3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所述暴露区位于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二加热部沿所述金属管的纵向排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部相对两端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所述暴露区位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加热体外围,且所述暴露区暴露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之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线,所述加热体包括加热部和电极部,所述电极部的局部暴露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之外,所述导线与暴露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的电极部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线径介于0.3mm-0.6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露区沿所述金属管纵向的延伸长度介于2mm-8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露区沿所述金属管周向的延伸宽度介于1mm-7m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壁厚介于0.03mm-0.3m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露区设置在所述金属管的中间区域,或者设置在金属管上的热量集中区域。
15.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CN202320480957.5U 2023-03-06 2023-03-06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19982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0957.5U CN219982113U (zh) 2023-03-06 2023-03-06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0957.5U CN219982113U (zh) 2023-03-06 2023-03-06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2113U true CN219982113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0957.5U Active CN219982113U (zh) 2023-03-06 2023-03-06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2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2042A (zh) 电子烘烤烟具及其发热装置
US20220295602A1 (en) Flexible heating element,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flexible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and aerosol generator
CN113519907A (zh) 加热器以及包含该加热器的烟具
CN216983603U (zh) 气雾生成装置
EP4066662A1 (en) Heater, and cigarette utensil containing same
CN209573237U (zh) 一种电子烟的加热体
CN21998211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18484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3558305A (zh) 红外加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加热烟具
CN217184817U (zh) 加热器、气雾生成装置及气雾生成系统
CN216983590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698360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534706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
CN219353085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441936U (zh) 一种加热机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81584U (zh) 加热模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182802U (zh) 加热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353061U (zh) 加热模组及气雾生成装置
WO2023138442A1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8831985U (zh) 加热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CN219353071U (zh) 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999519U (zh) 加热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605067U (zh) 加热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JP2022501020A (ja) 吸入可能なエアロゾルを供給する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加熱部材
CN219353066U (zh) 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