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1016U -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1016U
CN219981016U CN202320381155.9U CN202320381155U CN219981016U CN 219981016 U CN219981016 U CN 219981016U CN 202320381155 U CN202320381155 U CN 202320381155U CN 219981016 U CN219981016 U CN 219981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dome
layer
heat dissipation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11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平
董庆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11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1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1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1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球顶采用复合结构,通过在基材层设置通孔,便于后声腔内部的热量由通孔进行发散,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基材层设置于导热系数较高的散热层上,通过散热层提高基材层的导热效率并实现球顶的密封。此外,基材层的通孔设计相应地降低了振动系统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发声单元性能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发声单元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器件,其结构一般包括磁回路系统、振动系统和支撑辅助系统。发声单元在工作时,其振动系统中的音圈由于声音电流信号在铜线中流过产生大量热量,而音圈又位于发声单元中相对封闭的后声腔中,所以,音圈所产生的热量不易发散到外界,导致发声单元整体温度升高。
目前为了实现音圈的散热,一般是将音圈产生的热量通过发声单元中的球顶传导至与外界空气可发生流动的前声腔,从而将该热量向外散发,对发声单元进行散热。然而,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球顶一般会采用导热系数较低的材质,从而导致热传导效果差,无法满足音圈的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能增强热传导效果,提升发声单元的散热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球顶,包括散热层和基材层;
所述基材层上设置有通孔;
至少一层所述基材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层的单侧表面或双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基材层的导热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材料层、铜材料层或铝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层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振膜,包括振膜本体以及上述一种球顶,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振膜本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本体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内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内固定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球顶的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球顶的散热层靠近所述内固定部的一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扬声器,包括振膜、音圈以及上述一种球顶,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振膜上,所述音圈设置于所述振膜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球顶的基材层设置于所述振膜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球顶采用复合结构,通过在基材层设置通孔,便于后声腔内部的热量由通孔进行发散,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基材层设置于导热系数较高的散热层上,通过散热层提高基材层的导热效率并实现球顶的密封。此外,基材层的通孔设计相应地降低了振动系统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发声单元性能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侧单基材层球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侧单基材层球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单侧单基材层球顶的俯视图;
图3(b)为单侧单基材层球顶沿图3(a)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单侧单基材层球顶的细节A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侧双基材层球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单侧双基材层球顶沿的细节A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形通孔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侧单基材层球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双侧单基材层球顶的俯视图;
图9(b)为双侧单基材层球顶沿图9(a)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10为双侧单基材层球顶的细节A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为另一种双侧单基材层球顶的细节A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和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球顶;11、散热层;12、基材层;120、通孔;1201、第一基材层;1202、第二基材层;1203、第三基材层;2、振膜;21、振膜本体;211、固定部;212、折环部;2111、内固定部;2112、外固定部;3、扬声器;31、音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顶,包括散热层和基材层;
所述基材层上设置有通孔;
至少一层所述基材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层的单侧表面或双侧表面。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球顶采用复合结构,通过在基材层设置通孔,便于后声腔内部的热量由通孔进行发散,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基材层设置于导热系数较高的散热层上,通过散热层提高基材层的导热效率并实现球顶的密封。此外,基材层的通孔设计相应地降低了振动系统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发声单元性能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基材层的导热系数。
由上述描述可知,音圈在后声腔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先通过球顶中的散热层扩大散热面积,将热量均匀分散至各个基材层的各个通孔;同样可以先通过基材层的各个通孔进行热量疏导后,再通过散热层将热量快速发散到前声腔。两种方式都能够提高球顶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材料层、铜材料层或铝材料层。
由上述描述可知,石墨烯、铜以及铝材料的导热系数较高,导热性能佳,更有利于热量散出。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孔在满足基材层散热作用的同时,还可配合设备中的其他部件进行设计,使用不同形状的通孔隔绝其他波信号的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层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基材层的散热性是由基材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小以及空气通过基材层的流速所决定的,通孔的数量越多,则基材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且流速也越快,从而增强散热性能。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膜,包括振膜本体以及上述一种球顶,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振膜本体的一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球顶采用复合结构,通过在基材层设置通孔,便于后声腔内部的热量由通孔进行发散,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基材层设置于导热系数较高的散热层上,通过散热层提高基材层的导热效率并实现球顶的密封。此外,基材层的通孔设计相应地降低了振动系统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发声单元性能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本体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内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内固定部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振膜的内固定部设置为镂空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扬声器内部振动系统的质量,从而提高扬声器的性能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球顶的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球顶的散热层靠近所述内固定部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基材层与内固定部粘接时,基材层上的通孔与内固定部重合的部分可作为容胶槽,加强基材层与内固定部的固定效果,提升可靠性余量。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振膜、音圈以及上述一种球顶,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振膜上,所述音圈设置于所述振膜的一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球顶采用复合结构,通过在基材层设置通孔,便于后声腔内部的热量由通孔进行发散,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基材层设置于导热系数较高的散热层,通过散热层提高基材层的导热效率并实现球顶的密封。此外,基材层的通孔设计降低了振动系统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发声单元性能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球顶的基材层设置于所述振膜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基材层的通孔设计能够提升球顶与音圈的固定效果,提升可靠性余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可用于需要发声的电子设备中,提升其发声单元的快速散热,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球顶1包括散热层11和基材层12;所述基材层12上设置有通孔120;至少一层所述基材层12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的单侧表面。
其中,基材层12与散热层11的面积相同,二者相互覆盖。基材层12与散热层11的形状根据实际场景设计,此处不做限定。参照图1至图4,当基材层12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的单侧表面时,所述基材层12既可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远离音圈31的一侧,也可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靠近音圈31的一侧。基材层12与散热层11之间可通过胶水层粘接,则基材层12上覆盖振膜固定部211或靠近音圈31的通孔120可用作容胶槽,加强球顶1与振膜固定部211或与音圈31的固定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12和散热层11的厚度小于0.3mm;且所述基材层12与散热层11需满足重量轻、强度高等性能。其中,散热层11的导热系数大于16W/m·K。
参照图5至图6,基材层12的数量为两层,第一基材层1201和第二基材层1202均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靠近音圈31的一侧,且第一基材层1201与第二基材层1202上的通孔120一一对应设置。两层基材层12中的通孔相对设置,加快了散热层11两侧的空气流速,朝向扬声器单体内部的热量与前腔只隔着散热层11,能更有利于热量传递到前腔,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具体的,所述散热层11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基材层12的导热系数,所述散热层11可选用石墨烯材料层、铜材料层或铝材料层中的一种,基材层12也可选用上述材料层,增强导热性能。
具体的,所述通孔120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参照图7,所述通孔120形状为方形。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边形为六边形,当通孔120形状为六边形时,基材层12实现电磁屏蔽效果最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孔的直径大于0.2mm。若通孔直径太小不利于球顶的生产成型。
所述通孔12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孔120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层12上。其中,所述通孔120均匀分布在整个基材层12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参照图8至图10,一种球顶1,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至少一层所述基材层12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的双侧表面。
参照图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材层12的数量为三层,所述第一基材层1201和第二基材层1202均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远离音圈31的一侧,第三基材层1203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靠近音圈31的一侧,且相邻基材层12之间的通孔120一一对应设置。或,参照图12,第一基材层1201和第二基材层1202均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靠近音圈31的一侧,第三基材层1203设置于所述散热层11远离音圈31的一侧;
其中,散热层11两侧的基材层12可以采用不同的导热材料进行搭配进而满足球顶相关性能的调整,从而满足产品的多样化。此外,位于散热层11两侧的基材层通孔120都可以作为容胶槽。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材层1202上的通孔120用于加固第二基材层1202与散热层11以及第一基材层1201,第一基材层1201上的通孔120用于加固第一基材层1201与音圈31、内固定部2111以及第二基材层1202,第三基材层1203上的通孔120用于加固第三基材层1203与散热层11。同理,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材层1201上的通孔120用于加固第一基材层1201与第二基材层1202,第二基材层1202上的通孔120用于加固第二基材层1202与散热层11以及第一基材层1201,第三基材层1203上的通孔120用于加固第三基材层1203与音圈31、内固定部2111以及散热层1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参照图13和图14,一种振膜2包括振膜本体21以及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球顶1,所述球顶1设置于所述振膜本体21的一侧。所述振膜本体21包括固定部211,所述固定部211包括内固定部2111,所述内固定部2111为镂空结构,所述球顶1设置于所述内固定部211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本体211还包括折环部212,所述固定部211还包括外固定部2112,所述内固定部2111设置于所述折环部212的内侧,所述外固定部2112设置于所述折环部212的外侧,所述内固定部2111的中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球顶1设置于所述内固定部2111的一侧。所述外固定部2112用于连接扬声器的支撑系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顶1的基材层12设置于所述球顶1的散热层11靠近所述内固定部2111的一侧,此时,基材层12中覆盖所述内固定部2111的通孔120可作为容胶槽,加强球顶1与内固定部2111的固定效果;基材层12中覆盖所述音圈31的通孔120也可作为容胶槽,加强球顶1与音圈31的固定效果,以此提升球顶的可靠性。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顶1的基材层12也可设置于所述球顶1的散热层11远离所述内固定部211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为:
参照图15和图16,一种扬声器3,包括振膜2、音圈31以及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球顶1,所述球顶1设置于所述振膜2上,所述音圈31设置于所述振膜2的一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顶1的基材层12设置于所述振膜2靠近所述音圈31的一侧,基材层12上的通孔能够作为音圈与振膜之间的容胶槽,加强二者的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球顶采用复合结构,通过在基材层设置通孔,便于后声腔内部的热量由通孔进行发散,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将基材层设置于导热系数较高的散热层,通过散热层提高基材层的导热效率并实现球顶的密封。基材层的通孔设计相应地降低了振动系统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发声单元性能灵敏度。此外,基材层通孔的分布面积可覆盖振膜内固定部和音圈,在基材层与振膜内固定部或音圈通过胶水层粘接时,通孔可作为容胶槽,加强球顶与振膜内固定部或音圈的固定效果,提升球顶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球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层和基材层;
所述基材层上设置有通孔;
至少一层所述基材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层的单侧表面或双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基材层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材料层、铜材料层或铝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层上。
6.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膜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球顶,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振膜本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本体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内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内固定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的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球顶的散热层靠近所述内固定部的一侧。
9.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膜、音圈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球顶,所述球顶设置于所述振膜上,所述音圈设置于所述振膜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的基材层设置于所述振膜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
CN202320381155.9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Active CN219981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1155.9U CN21998101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1155.9U CN21998101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1016U true CN21998101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7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1155.9U Active CN219981016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1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6553B (zh) 一种应用于扬声器振膜的补强部及振膜
US805985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heat sink for a loudspeaker
CN109451400B (zh) 一种应用于扬声器振膜的补强部、振膜及扬声器
CN209390306U (zh) 扬声器
US7634101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loudspeaker having internal heat sink and vented top plate
CN109151676B (zh) 一种应用于扬声器振膜的补强部、振膜及扬声器
CN109151687B (zh) 一种应用于扬声器振膜的补强部、振膜及扬声器
WO2021196699A1 (zh) 振膜、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219981016U (zh)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US717743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sipating heat in a voice coil
CN208863064U (zh) 一种应用于扬声器振膜的补强部、振膜及扬声器
CN206894889U (zh) 一种散热音圈
CN219499525U (zh) 一种振膜以及扬声器
CN203279158U (zh) 平板式低音扬声器
CN219981017U (zh)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CN211557474U (zh)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9499524U (zh) 一种球顶、振膜以及扬声器
CN208158874U (zh) 扬声装置
CN207802361U (zh) 一种扬声器
CN111294713A (zh)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7560321U (zh) 一种号筒扬声器
CN109413551B (zh) 双磁路的中音压缩驱动装置
CN212305645U (zh) 一种球顶及扬声器
CN208174991U (zh) 导磁轭及扬声器
CN218103502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