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9559U -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9559U
CN219979559U CN202320794089.8U CN202320794089U CN219979559U CN 219979559 U CN219979559 U CN 219979559U CN 202320794089 U CN202320794089 U CN 202320794089U CN 219979559 U CN219979559 U CN 219979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spoiler
heat
colum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40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盼
石小川
骆传名
杨胜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40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9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9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9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和车辆。该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底板本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本体连接,所述壳体形成多个凹腔,所述底板本体上形成多个散热区,所述散热区内设置有多个扰流柱,所述凹腔用于容纳所述扰流柱,相邻的所述凹腔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形成连通;所述扰流柱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导热流体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流入所述散热区内,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区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与其他所述散热区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不同。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功率模块多采用直接水冷散热的方式,冷却液流经散热装置的散热柱通过对流换热将热量带走。但现有功率模块的冷却液的整体流向较为单一,导致冷却液在功率模块内停留时间短,散热效率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底板本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本体连接,所述壳体形成多个凹腔,所述底板本体上形成多个散热区,所述散热区内设置有多个扰流柱,所述凹腔用于容纳所述扰流柱,相邻的所述凹腔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形成连通;其中,所述扰流柱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导热流体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流入所述散热区内,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区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与其他所述散热区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不同。
可选地,每个所述散热区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扰流柱。
可选地,同一个所述散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一致。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散热区内的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正交。
可选地,在同一个散热区内,所述扰流柱的设定位置和相邻一列的两个相邻扰流柱的相应位置连线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散热区包括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第四散热区、第五散热区和第六散热区,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区、所述第四散热区、所述第五散热区形成第一排,所述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三散热区和所述第六散热区形成第二排,所述导热流体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
可选地,所述凹腔包括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凹腔、第二凹腔、第三凹腔、第四凹腔、第五凹腔和第六凹腔,其中,所述第一凹腔、所述第四凹腔、所述第五凹腔形成第一排,所述第二凹腔、所述第三凹腔和所述第六凹腔形成第二排,所述导热流体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凹腔与所述第三散热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凹腔与所述第四散热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五凹腔与所述第五散热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六凹腔与所述第六散热区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散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所述第二凹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散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所述第三凹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三散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所述第四凹腔用于容纳所述第四散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所述第五凹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五散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所述第六凹腔用于容纳所述第六散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
可选地,所述凹腔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和第七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二凹腔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二凹腔;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三凹腔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三凹腔;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三凹腔与所述第四凹腔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凹腔;所述第四隔板位于所述第四凹腔与所述第五凹腔之间,以隔离所述第四凹腔与所述第五凹腔;所述第五隔板位于所述第五凹腔与所述第六凹腔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五凹腔与所述第六凹腔;所述第六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四凹腔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四凹腔;所述第七隔板位于所述第三凹腔与所述第六凹腔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三凹腔与所述第六凹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二凹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三凹腔;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三凹腔与所述第四凹腔;所述第四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四凹腔与所述第五凹腔;所述第五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五凹腔与所述第六凹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夹角为35°-40°,所述第二散热区的夹角50°-55°,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夹角为33°-38°,第四散热区的夹角为40°-45°,所述第五散热区的夹角32°-36°,所述第六散热区的夹角为35°-40°。
可选地,不同散热区的所述扰流柱的长轴尺寸相同,不同散热区的所述扰流柱的短轴尺寸相同,不同散热区的所述扰流柱的高度相同。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散热区内,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的外边沿距离为1.6mm-2.2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2mm-1.8mm。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散热区内,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的外边沿距离为0.8mm-1.2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5mm-2.5mm。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散热区内,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的外边沿距离为1.5mm-2.0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0mm-1.6mm。
可选地,在所述第四散热区内,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的外边沿距离为0.7mm-1.1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3mm-2.3mm。
可选地,在所述第五散热区内,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的外边沿距离为1.3mm-1.8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0.8mm-1.4mm。
可选地,在所述第六散热区内,沿所述扰流柱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的外边沿距离为0.6mm-1.0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1mm-2.1mm。
可选地,在同一个散热区内,相邻两列或行的扰流柱错位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散热区内的所述扰流柱的密度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逐渐增加。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包括发热元件和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热元件为功率元器件,所述功率元器件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功率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一个散热区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与其他散热区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不同,以使导热流体改变流动方向进入下一个散热区,从而充分利用底板本体的面积进行散热区的布设,以延长导热流体在壳体内的流动长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和壳体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散热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和壳体的主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散热区的相邻扰流柱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区的相邻扰流柱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散热区的相邻扰流柱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散热区的相邻扰流柱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散热区的相邻扰流柱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散热区的相邻扰流柱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凹腔;111、第一凹腔;112、第二凹腔;113、第三凹腔;114、第四凹腔;115、第五凹腔;116、第六凹腔;121、第一隔板;122、第二隔板;123、第三隔板;124、第四隔板;125、第五隔板;126、第六隔板;127、第七隔板;13、通孔;2、底板本体;21、散热区;211、第一散热区;212、第二散热区;213、第三散热区;214、第四散热区;215、第五散热区;216、第六散热区;22、扰流柱;221、第一扰流柱;222、第二扰流柱;223、第三扰流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底板本体2,所述壳体1与所述底板本体2连接,所述壳体1形成多个凹腔11,所述底板本体2上形成多个散热区21,所述散热区21内设置有多个扰流柱22,所述凹腔11用于容纳所述扰流柱22,相邻的所述凹腔11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形成连通;所述扰流柱22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导热流体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入所述散热区21内,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与其他所述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对流换热指的是导热流体流经固体时,导热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对流换热是依靠导热流体质点的移动进行热量传递的,与导热流体的流动情况密切相关。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底板本体2呈矩形。壳体1和底板本体2密封连接,避免使用过程中导热流体泄漏,影响使用效果。壳体1和底板本体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粘接或者一体成型等,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壳体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凹腔11。壳体1的具有凹腔11的表面与底板本体2密封连接。凹腔11用于导热流体的贮存。
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本体2上形成多个散热区21。散热区21的位置与凹腔11的位置相对应。凹腔11的数量与散热区21的数量相同,并且每个凹腔11对应一个散热区21。散热区21上设置有多个扰流柱22。当底板本体2与壳体1密封连接时,凹腔11与底板本体2形成密封。当散热装置与壳体1密封连接时,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则位于凹腔11内,以使凹腔11内流经的导热流体导出扰流柱22所传输的热量。凹腔11用于容纳相对应位置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
底板本体2上的多个散热区21分别对应不同的发热元件,以对不同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每个散热区21均设置有多个扰流柱22。通过设置多个散热区21,以使每个散热区21的多个扰流柱22将热量导出,有效提高热交换效率。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相邻凹腔11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连通,用于导热流体的流通。散热区21的热量通过扰流柱22与凹腔11内的导热流体接触,通过导热流体的流动以使该凹腔11内扰流柱22的热量被导出,达到散热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扰流柱2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扰流柱22的横截面具有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
导热流体沿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入散热区21内,例如,散热区21呈长方形,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与散热区21的长度方向一致。此状态下,导热流体沿散热区21的长度方向流入该散热区21。
至少一个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与其他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不同。例如,底板本体2上设置有三个散热区21。散热区21呈长方形。三个散热区2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散热区211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与第一散热区21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散热区212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与第二散热区212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三散热区213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与第三散热区213的长度方向一致。
导热流体沿长轴方向流入散热区21,根据上述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布设情况,也就是说,在此状态中,第一散热区211与第二散热区212纵向分布,并且第一散热区211与第二散热区212连通;第二散热区212与第三散热区213横向分布,并且第二散热区212与第三散热区213连通,三个散热区21呈L形布设。导热流体进入第一散热区211对应的凹腔11内,沿第一散热区211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导热流体与第一散热区211的扰流柱22接触并流向第二散热区212对应的凹腔11。导热流体进入第二散热区212对应的凹腔11内,沿第二散热区212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导热流体与第二散热区212的扰流柱22接触并流向第三散热区213对应的凹腔11。导热流体进入第三散热区213对应的凹腔11内,沿第三散热区213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导热流体与第三散热区213的扰流柱22接触并流出。在该散热区21呈L形的布设中,导热流体的流向也呈L形。有效增加导热流体在壳体1内的流动长度,提高热交换效率。
此外,长方形结构也能够减小该散热装置占用的内部空间,有益于发热功率元件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当然,所述散热区21也可以呈其他形状结构,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形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本体2的长度指的是沿图中x轴方向的尺寸。底板本体2的宽度是指沿图中y轴方向的尺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一个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与其他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不同,以使导热流体改变流动方向进入下一个散热区21,从而充分利用底板本体2的面积进行散热区21的布设,以延长导热流体在壳体1内的流动长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所述散热区21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
如图2所示,多个扰流柱22在同一散热区21内呈阵列分布。例如,散热区21整体呈长方形,扰流柱22呈阵列分布在散热区21,以对散热区21进行均匀散热。长方形结构能够良好地适配相应的发热功率元件,进而能够使得该散热装置发挥良好的散热效果。
此外,长方形结构也能够减小该散热装置占用的内部空间,有益于发热功率元件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当然,所述散热区21也可以呈其他形状结构,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形状结构。
在一个例子中,同一个所述散热区21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散热区21呈长方形。在同一个散热区21内,该散热区21的多个扰流柱22的排列方向相同。例如,在该散热区21内,多个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与散热区21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在该散热区21内,多个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与散热区21的宽度方向一致。
当然,所述散热区21的形状和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形状结构。
在一个例子中,相邻的两个散热区21内的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正交。
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散热区21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的排列方向相同。相邻两个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的排列方向正交。例如,底板本体2上具有第一散热区211和第二散热区212。第一散热区211和第二散热区212均呈长方形。第一散热区211的扰流柱22的长轴沿第一散热区211的长度方向布设。第二散热区212的扰流柱22的长轴沿第二散热区212的宽度方向布设。导热流体沿扰流柱22的长轴进入散热区21。第一散热区211与第二散热区212纵向排列并连通,以使导热流体沿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进入第一散热区211,并沿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流出第一散热区211。从第一散热区211流出的导热流体沿第二散热区212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进入第二散热区212,并沿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流出第二散热区212。
通过将相邻两个散热区21内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正交设置,以改变导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延长导热流体在壳体1内的流动长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相邻两个散热区21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所在的位置位于两个发热元件之间。间隙不仅用于与壳体1连接使凹腔11密封,还用于使带有温度的导热流体在此处混合,使导热流体温度混合均匀并进入下一散热区21。间隙处未设有扰流柱22,可以在不影响换热面积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流阻,使得该散热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例子中,在同一个散热区21内,所述扰流柱22的设定位置和相邻一列的两个相邻扰流柱22的相应位置连线的夹角为锐角。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同一个散热区21内设置有多个扰流柱22。多个扰流柱22包括第一扰流柱22、第二扰流柱22和第三扰流柱22。第一扰流柱22位于该散热区21的其中一列或行。第二扰流柱22和第三扰流柱22在第一扰流柱22的相邻一列或行。第二扰流柱22和第三扰流柱22纵向相邻。
第一扰流柱22的设定位置为第一扰流柱22横截面的中心位置。第二扰流柱22和第三扰流柱22的横截面的中心位置为相应位置。
第一扰流柱22的设定位置与第二扰流柱22的相应位置连线,第一扰流柱22的的设定位置与第三扰流柱22的相应位置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
还可以是,设定位置为第一扰流柱22的横截面边缘上的设定部位,例如,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第一扰流柱22的长轴的端点、短轴的端点,或者第一扰流柱22的横截面的切线等。相应地,第二扰流柱22和第三扰流柱22的对应的横截面边缘上的相应位置,例如,长轴的端点、短轴的端点或者横截面的切线等。
当然,设定位置和相应位置不仅仅限于上述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散热区21包括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散热区211、第二散热区212、第三散热区213、第四散热区214、第五散热区215和第六散热区21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区211、所述第四散热区214、所述第五散热区215形成第一排,所述第二散热区212、所述第三散热区213和所述第六散热区216形成第二排,所述导热流体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区21包括第一散热区211、第二散热区212、第三散热区213、第四散热区214、第五散热区215和第六散热区216。六个散热区21呈两排三列分布于底板本体2上。
第一散热区211、第四散热区214和第五散热区215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形成第一排。第二散热区212、第三散热区213和第六散热区216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形成第二排。第一散热区211和第二散热区212相连通形成第一列。第三散热区213和第四散热区214相连通形成第二列。第五散热区215和第六散热区216相连通形成第三列。
导热流体进入第一散热区211,沿第一散热区211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并沿第一散热区211的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输出至第二散热区212。沿第二散热区212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并沿第二散热区212的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输出至第三散热区213。沿第三散热区213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并沿第三散热区213的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输出至第四散热区214。沿第四散热区214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并沿第四散热区214的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输出至第五散热区215。沿第五散热区215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并沿第五散热区215的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输出至第六散热区216。沿第六散热区216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动,并沿第六散热区216的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输出。多个散热区21呈两排三列分布,以使导热流体在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延长导热流体的流动长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当然,散热区21的数量和相应位置不仅仅限于上述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凹腔11包括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凹腔111、第二凹腔112、第三凹腔113、第四凹腔114、第五凹腔115和第六凹腔116,其中,所述第一凹腔111、所述第四凹腔114、所述第五凹腔115形成第一排,所述第二凹腔112、所述第三凹腔113和所述第六凹腔116形成第二排,所述导热流体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凹腔11包括第一凹腔111、第二凹腔112、第三凹腔113、第四凹腔114、第五凹腔115和第六凹腔116。壳体1上形成两排三列的六个凹腔11。
第一凹腔111、第四凹腔114和第五凹腔115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形成第一排。第二凹腔112、第三凹腔113和第六凹腔116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形成第二排。第一凹腔111和第二凹腔112相连通形成第一列。第三凹腔113和第四凹腔114相连通形成第二列。第五凹腔115和第六凹腔116相连通形成第三列。
导热流体进入第一凹腔111,通过第一凹腔111流向第二凹腔112。通过第二凹腔112流向第三凹腔113。通过第三凹腔113流向第四凹腔114。通过第四凹腔114流向第五凹腔115。通过第五凹腔115流向第六凹腔116,并通过第六凹腔116输出。多个凹腔11呈两排三列分布,以使导热流体在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延长导热流体的流动长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当然,凹腔11的数量和相应位置不仅仅限于上述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一散热区2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二散热区2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三散热区2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四散热区2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五散热区21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六凹腔116与所述第六散热区216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1所示,凹腔11与散热区21的位置相对应。凹腔11的数量与散热区21的数量相同。凹腔11在壳体1的布设与散热区21在底板本体2的布设相对应。
底板本体2与壳体1密封连接,以使第一凹腔111与第一散热区2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凹腔112与第二散热区21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凹腔113与第三散热区213的位置相对应、第四凹腔114与第四散热区214的位置相对应、第五凹腔115与第五散热区215的位置相对应、第六凹腔116与第六散热区216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将第一凹腔111与第二凹腔112连通,第二凹腔112与第三凹腔113连通,第三凹腔113与第四凹腔114连通,第四凹腔114与第五凹腔115连通,第五凹腔115连通与第六凹腔116连通,以使导热流体在壳体1内形成迂回流动,延长导热流体在壳体1内的流动长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凹腔111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散热区211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二凹腔112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散热区212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三凹腔113用于容纳所述第三散热区213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四凹腔114用于容纳所述第四散热区214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五凹腔115用于容纳所述第五散热区215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六凹腔116用于容纳所述第六散热区216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
如图1所示,第一散热区211的多个扰流柱22位于第一凹腔111内,第二散热区212的多个扰流柱22位于第二凹腔112内,第三散热区213的多个扰流柱22位于第三凹腔113内,第四散热区214的多个扰流柱22位于第四凹腔114内,第五散热区215的多个扰流柱22位于第五凹腔115内,第六散热区216的多个扰流柱22位于第六凹腔116内。当导热流体依次流经第一凹腔111、第二凹腔112、第三凹腔113、第四凹腔114、第五凹腔115和第六凹腔116时,导热流体依次与第一散热区211的多个扰流柱22、第二散热区212的多个扰流柱22、第三散热区213的多个扰流柱22、第四散热区214的多个扰流柱22、第五散热区215的多个扰流柱22和第六散热区216的多个扰流柱22接触,从而将多个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的热量随导热流体输出。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凹腔1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三隔板123、第四隔板124、第五隔板125、第六隔板126和第七隔板127,所述第一隔板121位于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二凹腔112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二凹腔112;所述第二隔板122位于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三凹腔113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三凹腔113;所述第三隔板123位于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四凹腔114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三隔板123与所述第四凹腔114;所述第四隔板124位于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五凹腔115之间,以隔离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五凹腔115;所述第五隔板125位于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六凹腔116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六凹腔116;所述第六隔板126位于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四凹腔114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四凹腔114;所述第七隔板127位于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六凹腔116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六凹腔116。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凹腔1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三隔板123、第四隔板124、第五隔板125、第六隔板126和第七隔板127。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三隔板123、第四隔板124、第五隔板125、第六隔板126和第七隔板127一体成型设置于凹腔11内。
其中,第一隔板121、第三隔板123和第三隔板123的长度方向与壳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隔板122、第四隔板124、第六隔板126和第七隔板127的长度方向与壳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
第二隔板122与第七隔板127平行,第四隔板124与第六隔板126平行。第二隔板122与第四隔板124垂直,第六隔板126与第七隔板127垂直。
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三隔板123和第六隔板126形成十字结构,第三隔板123、第七隔板127、第五隔板125和第四隔板124形成十字结构。
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三隔板123、第四隔板124、第五隔板125、第六隔板126和第七隔板127在壳体1内形成六个凹腔11。六个凹腔11的位置分别与六个散热区21的位置相对应。当壳体1与底板本体2密封连接时,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分别位于对应的凹腔11内。导热流体依次流经每个凹腔11,以均衡底板本体2上不同散热区21的温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隔板121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二凹腔112;所述第二隔板122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三凹腔113;所述第三隔板123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四凹腔114;所述第四隔板124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五凹腔115;所述第五隔板125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六凹腔116。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导热流体进入第一凹腔111,导热流体通过第一隔板121上的通孔13进入第二凹腔112。第二凹腔112内的导热流体通过第二隔板122上的通孔13进入第三凹腔113。第三凹腔113内的导热流体通过第三隔板123上的通孔13进入第四凹腔114。第四凹腔114内的导热流体通过第四隔板124上的通孔13进入第五凹腔115。第五凹腔115内的导热流体通过第五隔板125进入第六凹腔116。
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三隔板123、第四隔板124和第五隔板125上均设有通孔13,以使第一凹腔111、第二凹腔112、第三凹腔113、第四凹腔114、第五凹腔115和第六凹腔116连通,形成导热流体的流动通道。
第六隔板126和第七隔板127为密封板,第六隔板126用于阻挡第一凹腔111与第四凹腔114连通,第七隔板127用于阻挡第三凹腔113与第六凹腔116连通,通过设置密封板,形成迂回的流动通道,延长导热流体在壳体1内的流动长度,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散热区211的夹角为35°-40°,所述第二散热区212的夹角50°-55°,所述第三散热区213的夹角为33°-38°,第四散热区214的夹角为40°-45°,所述第五散热区215的夹角32°-36°,所述第六散热区216的夹角为35°-40°。
如图6所示,第一散热区211的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与第二扰流柱222的中心连线,同时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第三扰流柱223的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α1为35°-40°。
如图7所示,第二散热区212的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与第二扰流柱222的中心连线,同时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第三扰流柱223的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α2为50°-55°。
如图8所示,第三散热区213的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与第二扰流柱222的中心连线,同时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第三扰流柱223的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α3为33°-38°。
如图9所示,第四散热区214的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与第二扰流柱222的中心连线,同时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第三扰流柱223的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α4为40°-45°。
如图10所示,第五散热区215的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与第二扰流柱222的中心连线,同时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第三扰流柱223的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α5为32°-36°。
如图11所示,第六散热区216的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与第二扰流柱222的中心连线,同时第一扰流柱221的中心第三扰流柱223的连线,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α6为35°-40°。
也就是说,第一散热区211、第四散热和第五散热区215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散热区211的夹角大于第四散热区214的夹角。第四散热区214的夹角大于第五散热区215的夹角。第二散热区212、第三散热区213和第六散热区216的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散热区212的夹角大于第三散热区213的夹角。第三散热区213的夹角大于第六散热区216的夹角。即,导热流体流经的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的夹角逐渐减小,扰流柱22的密度则逐渐增大。在同一个散热区21内的扰流柱22的密度越大,扰流柱22数量越多,相邻扰流柱22的间距越小,不仅使导热流体与扰流柱22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还使导热流体流速减慢,从而使导热流体的热量更均匀,有效减小各散热区21之间的温度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区211的所述夹角α1为37°,所述第二散热区212的所述夹角α2为53°,所述第三散热区213的所述夹角α3为35°,所述第四散热区214的所述夹角α4为43°,所述第五散热区215的所述夹角α5为34°,所述第六散热区216的所述夹角α6为37°。
在该实施例中,流体导热流体依次流经第一散热区211、第二散热区212、第三散热区213、第四散热区214、第五散热区215和第六散热区216,有效提高该散热装置的热交换效率。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散热区21的数量和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并不限于上述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不同散热区21的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尺寸相同,不同散热区21的所述扰流柱22的短轴尺寸相同,不同散热区21的所述扰流柱22的高度相同。
如图1、图2、图6至图11所示,底板本体2上的多个扰流柱22尺寸相同。不同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尺寸相同,以保证导热流体与每个扰流柱22的接触面积相同,从而通过调节不同散热区21的扰流柱22数量以实现导热流体在不同散热区21的散热效率,达到均衡各功率模块间的温度、降低温差的目的。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一散热区211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1.6mm-2.2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2mm-1.8mm。
如图6所示,在第一散热区211内,沿长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即H1-1,沿短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1的宽度方向即H1-2。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的两列相邻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6mm-2.2mm,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的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2mm-1.8mm。即,在第一散热区211内,相邻扰流柱22的沿长度方向的间距大于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如图6所示,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二扰流柱222的距离小于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三扰流柱223的距离。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柱22的间距并不限于上述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二散热区212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0.8mm-1.2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5mm-2.5mm。
如图7所示,在第二散热区212内,沿长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即H2-1,沿短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即H2-2。沿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的两行相邻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0.8mm-1.2mm,沿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的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5mm-2.5mm。即,在第二散热区212内,相邻扰流柱22的沿长度方向的间距大于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如图7所示,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二扰流柱222的距离小于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三扰流柱223的距离。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柱22的间距并不限于上述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三散热区213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1.5mm-2.0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0mm-1.6mm。
如图8所示,在第三散热区213内,沿长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即H3-1,沿短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即H3-2。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的两列相邻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5mm-2.0mm,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的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0mm-2.0mm。即,在第三散热区213内,相邻扰流柱22的沿长度方向的间距大于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如图8所示,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二扰流柱222的距离小于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三扰流柱223的距离。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柱22的间距并不限于上述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四散热区214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0.7mm-1.1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3mm-2.3mm。
如图9所示,在第四散热区214内,沿长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即H4-1,沿短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即H4-2。沿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的两行相邻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0.7mm-1.1mm,沿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的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3mm-2.3mm。即,在第四散热区214内,相邻扰流柱22的沿长度方向的间距大于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如图9所示,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二扰流柱222的距离小于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三扰流柱223的距离。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柱22的间距并不限于上述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五散热区215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1.3mm-1.8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0.8mm-1.4mm。
如图10示,在第五散热区215内,沿长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即H5-1,沿短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即H5-2。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的两列相邻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3mm-1.8mm,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的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0.8mm-1.4mm。即,在第五散热区215内,相邻扰流柱22的沿长度方向的间距大于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如图10所示,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二扰流柱222的距离小于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三扰流柱223的距离。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柱22的间距并不限于上述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六散热区216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0.6mm-1.0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1mm-2.1mm。
如图11所示,在第六散热区216内,沿长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即H6-1,沿短轴方向即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即H6-2。沿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的两行相邻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0.6mm-1.0mm,沿扰流柱22的短轴方向的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为1.1mm-2.1mm。即,在第六散热区216内,相邻扰流柱22的沿长度方向的间距大于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如图11所示,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二扰流柱222的距离小于第一扰流柱221与第三扰流柱223的距离。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扰流柱22的间距并不限于上述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在同一个散热区21内,相邻两列或行的扰流柱22错位设置。
如图2、图6至图11所示,每个散热区21内的相邻的扰流柱22均错位设置。将相邻的扰流柱22错位设置能够增大导热流体与扰流柱22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如图6所示,H1-1为第一散热区211内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列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H1-2为第一散热区211内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
如图7所示,H2-1为第二散热区212内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行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H2-2为第二散热区212内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
如图8所示,H3-1为第三散热区213内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列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H3-2为第三散热区213内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
如图9所示,H4-1为第四散热区214内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行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H4-2为第四散热区214内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
如图10所示,H5-1为第五散热区215内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列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H5-2为第五散热区215内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
如图11所示,H6-1为第六散热区216内沿底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行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H6-2为第六散热区216内沿底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之间的间距。
H1-1>H4-1>H5-1,H1-2>H4-2>H5-2。H2-1>H3-1>H6-1,H2-2>H3-2>H6-2。这样使扰流柱22数量逐渐增加的设置,能够加大导热流体沿散热区21流动时的流动阻力,同时,也能保证大的换热面积,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达到较高的散热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多个所述散热区21内的所述扰流柱22的密度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逐渐增加。
如图2、图6至图11所示,同一散热区21内,扰流柱22数量越多,散热区21内扰流柱22的密度越大。扰流柱22密度逐渐增加的设置,能够加大导热流体沿散热区21流动时的流动阻力,同时,也能保证大的换热面积,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达到较高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包括发热元件和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热元件为功率元器件,所述功率元器件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
例如,功率元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二极管、晶闸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等。发热元件与散热装置连接。
散热装置和发热元件连接能够使得该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及时地通过该散热装置带走,保证了功率元件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功率元件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功率模块。
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电机控制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电子设备,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需要选择。
发热元件和散热装置连接,在发热元件产生热量时,产生的热量能够被传至散热装置上。散热装置上的扰流柱22在凹腔11内,凹腔11内由于有导热流体的流动进而可以将散热装置上的热量带走,最终达到发热功率元件散热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
例如,该车辆包括散热装置。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散热装置吸收车辆零部件释放的热量,散热装置上的热量又能够通过壳体1内的导热流体带走,最终实现了车辆零部件的有效散热。
当然,该车辆还可以包括功率模块。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功率模块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被散热装置吸收,散热装置上的热量又能够通过散热装置内的导热流体带走,最终实现了发热功元件的有效散热。
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下,保证了发热元件的正常安全工作,进而使得该车辆能够处于安全的使用状态下。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4)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底板本体(2),所述壳体(1)与所述底板本体(2)连接,所述壳体(1)形成多个凹腔(11),所述底板本体(2)上形成多个散热区(21),所述散热区(21)内设置有多个扰流柱(22),所述凹腔(11)用于容纳所述扰流柱(22),相邻的所述凹腔(11)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形成连通;其中
所述扰流柱(22)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导热流体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流入所述散热区(21)内,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与其他所述散热区(21)的导热流体的流入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区(21)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散热区(21)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散热区(21)内的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散热区(21)内,所述扰流柱(22)的设定位置和相邻一列的两个相邻扰流柱(22)的相应位置连线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21)包括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散热区(211)、第二散热区(212)、第三散热区(213)、第四散热区(214)、第五散热区(215)和第六散热区(21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区(211)、所述第四散热区(214)、所述第五散热区(215)形成第一排,所述第二散热区(212)、所述第三散热区(213)和所述第六散热区(216)形成第二排,所述导热流体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包括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凹腔(111)、第二凹腔(112)、第三凹腔(113)、第四凹腔(114)、第五凹腔(115)和第六凹腔(116),其中,所述第一凹腔(111)、所述第四凹腔(114)、所述第五凹腔(115)形成第一排,所述第二凹腔(112)、所述第三凹腔(113)和所述第六凹腔(116)形成第二排,所述导热流体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迂回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一散热区(2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二散热区(2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三散热区(2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四散热区(2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五散热区(21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六凹腔(116)与所述第六散热区(216)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111)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散热区(211)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二凹腔(112)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散热区(212)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三凹腔(113)用于容纳所述第三散热区(213)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四凹腔(114)用于容纳所述第四散热区(214)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五凹腔(115)用于容纳所述第五散热区(215)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所述第六凹腔(116)用于容纳所述第六散热区(216)内的多个所述扰流柱(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三隔板(123)、第四隔板(124)、第五隔板(125)、第六隔板(126)和第七隔板(127),所述第一隔板(121)位于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二凹腔(112)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二凹腔(112);所述第二隔板(122)位于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三凹腔(113)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三凹腔(113);所述第三隔板(123)位于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四凹腔(114)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三隔板(123)与所述第四凹腔(114);所述第四隔板(124)位于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五凹腔(115)之间,以隔离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五凹腔(115);所述第五隔板(125)位于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六凹腔(116)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六凹腔(116);所述第六隔板(126)位于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四凹腔(114)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四凹腔(114);所述第七隔板(127)位于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六凹腔(116)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六凹腔(11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21)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一凹腔(111)与所述第二凹腔(112);
所述第二隔板(122)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二凹腔(112)与所述第三凹腔(113);
所述第三隔板(123)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三凹腔(113)与所述第四凹腔(114);
所述第四隔板(124)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四凹腔(114)与所述第五凹腔(115);
所述第五隔板(125)上开设有通孔(13),以连通所述第五凹腔(115)与所述第六凹腔(116)。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区(211)的夹角为35°-40°,所述第二散热区(212)的夹角50°-55°,所述第三散热区(213)的夹角为33°-38°,第四散热区(214)的夹角为40°-45°,所述第五散热区(215)的夹角32°-36°,所述第六散热区(216)的夹角为35°-4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散热区(21)的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尺寸相同,不同散热区(21)的所述扰流柱(22)的短轴尺寸相同,不同散热区(21)的所述扰流柱(22)的高度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散热区(211)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1.6mm-2.2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2mm-1.8mm。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散热区(212)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0.8mm-1.2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5mm-2.5mm。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散热区(213)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1.5mm-2.0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0mm-1.6mm。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散热区(214)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0.7mm-1.1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3mm-2.3mm。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散热区(215)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列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1.3mm-1.8mm,同一列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0.8mm-1.4mm。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散热区(216)内,沿所述扰流柱(22)的长轴方向相邻两行扰流柱(22)的外边沿距离为0.6mm-1.0mm,同一行相邻的两个扰流柱(22)的沿短轴方向的外边沿距离为1.1mm-2.1mm。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散热区(21)内,相邻两列或行的扰流柱(22)错位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区(21)内的所述扰流柱(22)的密度沿导热流体的整体流向方向逐渐增加。
22.一种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21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发热元件为功率元器件,所述功率元器件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功率模块。
2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CN202320794089.8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Active CN219979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4089.8U CN219979559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4089.8U CN219979559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9559U true CN21997955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4089.8U Active CN219979559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9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3081B2 (en) Serpentine counter flow cold plate for a vehicle battery module
KR20180080614A (ko) 전기자동차의 수냉식 배터리모듈
CN212695142U (zh) 一种具有断续斜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
CN113316370A (zh) 换热组件、散热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CN212695141U (zh) 一种具有瓦状肋片的微通道热沉
JP2016039202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10720140A (zh) 控制器散热结构及控制器
CN219979559U (zh) 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块、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CN212810289U (zh) 一种具有特殊肋结构的微通道热沉
CN212695143U (zh) 一种具有叶脉形分流结构的微通道热沉
CN213365459U (zh) 一种散热器
WO2021036249A1 (zh) 一种散热器、电子设备及汽车
CN218827074U (zh) 一种微通道散热器
JP7215210B2 (ja) 半導体装置
CN20992943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模组总成
CN114530646A (zh) 一种温度一致的功率模块及其散热器设计方法
CN219958978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功率模块
CN115565974A (zh)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的发热量处理设备
CN214068718U (zh) 基板及功率模块
CN113365469B (zh) 一种液冷板
CN216435886U (zh) 一种芯片微通道散热器
CN205645797U (zh) 功率模块的一体化液冷散热装置及其使用的底板
CN220627922U (zh) 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池包
CN215345601U (zh) 换热组件、散热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CN216563103U (zh) 散热组件、散热器、半导体模块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