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9549U -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9549U
CN219979549U CN202321244346.7U CN202321244346U CN219979549U CN 219979549 U CN219979549 U CN 219979549U CN 202321244346 U CN202321244346 U CN 202321244346U CN 219979549 U CN219979549 U CN 219979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device
static
plate
device body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43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碧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l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l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l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l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43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9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9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9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包括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安装板、可控硅和连接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插接机构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进行便捷的拆卸,方便使用者进行维护,防静电板能够增强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内部的防静电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虽然能够对可控硅进行静电防护,提升了装置内部芯片的使用时间,但在实际的使用中静电防护器件与安装板的固定较为复杂,且由于静电防护器件的卡接限位结构较小,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拆装操作中往往较为不便,难以便捷的将静电防护器件进行拆卸对可控硅进行维护,降低了静电防护器件使用效果的问题,达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防护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领域,静电放电问题一直被视为一个相当严重的可靠性问题,据统计,由于ESD/EOS造成的芯片失效约占芯片总失效数的30%-50%,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由两晶闸管反向连接而成.它的功用不仅是整流,还可以用作无触点开关以快速接通或切断电路,实现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变成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等等。可控硅和其它半导体器件一样,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等优点。它的出现,使半导体技术从弱电领域进入了强电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科研以至商业、民用电器等方面争相采用的元件,而可控硅在使用中,多需要使用到静电防护器件,避免在使用中可控硅受到静电的影响。
例如公开号CN208819873U,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栅极嵌入小岛式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涉及集成电路静电防护技术领域。该栅极嵌入小岛式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包括安装板、防护罩、硅本体、两个卡槽、两个卡块、卡接机构、壳体和接线机构,所述防护罩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安装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硅本体位于防护罩的内部。该栅极嵌入小岛式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通过设置了防护罩,对安装板内部的硅本体形成了保护,然后通过设置有卡接机构和推动机构,使得防护罩可以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从而对装置内部的形成了静电防护,从而延长了装置内部芯片的使用时间,同时还便于对防护罩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装置的内部进行维护。
基于对专利号的搜索,结合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发现:
现有的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虽然能够对可控硅进行静电防护,提升了装置内部芯片的使用时间,但在实际的使用中静电防护器件与安装板的固定较为复杂,且由于静电防护器件的卡接限位结构较小,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拆装操作中往往较为不便,难以便捷的将静电防护器件进行拆卸对可控硅进行维护,因此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降低了静电防护器件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具备了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虽然能够对可控硅进行静电防护,提升了装置内部芯片的使用时间,但在实际的使用中静电防护器件与安装板的固定较为复杂,且由于静电防护器件的卡接限位结构较小,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拆装操作中往往较为不便,难以便捷的将静电防护器件进行拆卸对可控硅进行维护,因此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降低了静电防护器件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包括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安装板、可控硅和连接线,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位于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可控硅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所述可控硅的背面活动插接有连接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插接机构,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插接机构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限位杆呈等距离设置,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塑料板,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与定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塑料板的顶部与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定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插接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顶部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与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橡胶环呈等距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后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线的表面位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连接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顶部与静电防护器件本体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压紧板外侧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定位板的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橡胶板,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弹性块,所述防静电弹性块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防静电弹性块呈等距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插接机构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进行便捷的拆卸,方便使用者进行维护,防静电板能够增强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内部的防静电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虽然能够对可控硅进行静电防护,提升了装置内部芯片的使用时间,但在实际的使用中静电防护器件与安装板的固定较为复杂,且由于静电防护器件的卡接限位结构较小,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拆装操作中往往较为不便,难以便捷的将静电防护器件进行拆卸对可控硅进行维护,因此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降低了静电防护器件使用效果的问题,达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插接机构,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带动塑料板移动到限位槽的顶部,在移动时塑料板会移动到限位槽的内部,同时限位杆能够通过定位槽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活动限位,避免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在移动中出现错位倾斜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增强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固定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接定位组件,静电防护器件本体在移动时可以带动压紧板进行移动,在静电防护器件本体通过定位槽与限位槽进行啮合定位后,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杆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移动板移动能够带动连接杆和卡块进行移动,再通过移动板将卡块移动到卡槽的顶部,通过下压移动板,使移动板推动连接杆和卡块进行移动,卡块移动能够卡接到卡槽的内部,卡槽在卡接限位后能够通过卡块带动连接杆进行限位固定,连接杆限位固定后能够带动移动板进行限位固定,同时移动板在限位固定后还能够对压紧板的顶部进行压紧固定,压紧板被压紧固定后能够带动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外侧进行固定,方便了使用者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的固定,从而能够使静电防护器件本体稳定的对可控硅的外侧进行防护防静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电防护器件本体;2、安装板;3、可控硅;4、连接线;5、限位插接组件;51、限位槽;52、限位杆;53、塑料板;54、定位槽;55、插接定位组件;551、固定板;552、卡槽;553、压紧板;554、连接槽;555、卡块;556、连接杆;557、移动板;6、防静电板;7、移动杆;8、橡胶环;9、固定槽;10、压紧块;11、定位板;12、活动槽;13、防静电橡胶板;14、防静电弹性块;15、移动块;16、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包括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安装板2、可控硅3和连接线4,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位于安装板2的顶部,可控硅3的底部与安装板2的顶部活动安装,可控硅3的背面活动插接有连接线4,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插接机构5,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板6。
参考图2,限位插接机构5包括限位槽51,限位槽5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2,限位杆52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限位杆52呈等距离设置,限位槽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塑料板53,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54,限位杆52的表面与定位槽54的内部活动连接,塑料板53的顶部与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定位组件5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插接机构5,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带动塑料板53移动到限位槽51的顶部,在移动时塑料板53会移动到限位槽51的内部,同时限位杆52能够通过定位槽54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活动限位,避免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在移动中出现错位倾斜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增强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固定稳定性。
参考图3,插接定位组件55包括固定板551,固定板55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52,卡槽55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555,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板553,压紧板553顶部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554,卡块55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56,连接杆556的表面与连接槽554的内部活动连接,连接杆5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5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插接定位组件55,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在移动时可以带动压紧板553进行移动,在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通过定位槽54与限位槽51进行啮合定位后,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杆7带动移动板557进行移动,移动板557移动能够带动连接杆556和卡块555进行移动,再通过移动板557将卡块555移动到卡槽552的顶部,通过下压移动板557,使移动板557推动连接杆556和卡块555进行移动,卡块555移动能够卡接到卡槽552的内部,卡槽552在卡接限位后能够通过卡块555带动连接杆556进行限位固定,连接杆556限位固定后能够带动移动板557进行限位固定,同时移动板557在限位固定后还能够对压紧板553的顶部进行压紧固定,压紧板553被压紧固定后能够带动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外侧进行固定,方便了使用者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固定,从而能够使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稳定的对可控硅3的外侧进行防护防静电。
参考图3,移动板55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移动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环8,橡胶环8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橡胶环8呈等距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移动杆7和橡胶环8,移动杆7能够方便使用者对移动板557进行移动,增强了移动板557在使用中的便捷性,还能够提升移动板557的拆卸效率,橡胶环8能够避免使用者在将移动杆7进行移动时出现手滑的情况,增强了移动杆7的使用稳定性。
参考图2,安装板2顶部的后侧开设有固定槽9,连接线4的表面位于固定槽9的内部,连接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块10,压紧块10的顶部与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槽9和压紧块10,固定槽9能够方便使用者将连接线4与可控硅3进行连接,增强了在使用中实用性,同时压紧板553能够对连接线4的顶部进行弹性压紧,增强了连接线4在使用中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中连接线4出现活动不稳定的情况。
参考图2,固定板55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压紧板553外侧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12,定位板11的表面与活动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板11和活动槽12,定位板11能够在压紧板553移动到固定板551的顶部时,通过活动槽12对压紧板553的内部进行活动限位,增强了压紧板553在使用中的移动稳定性。
参考图2,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橡胶板13,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弹性块14,防静电弹性块14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防静电弹性块14呈等距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静电橡胶板13和防静电弹性块14,防静电橡胶板13和防静电弹性块14能够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外侧进行防静电防护,同时弹性的材质还能够避免在使用中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发生碰撞损坏的情况,增强了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使用效果。
参考图1,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移动块15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移动块15和移动槽16,移动块15能够方便在使用中使用者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进行移动,增强了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使用便捷性,移动槽16能够避免使用者在使用移动块15时出现手滑的情况,增强了移动块15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带动塑料板53移动到限位槽51的顶部,在移动时塑料板53会移动到限位槽51的内部,同时限位杆52能够通过定位槽54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活动限位,避免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在移动中出现错位倾斜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增强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固定稳定性,同时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在移动时可以带动压紧板553进行移动,在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通过定位槽54与限位槽51进行啮合定位后,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杆7带动移动板557进行移动,移动板557移动能够带动连接杆556和卡块555进行移动,再通过移动板557将卡块555移动到卡槽552的顶部,通过下压移动板557,使移动板557推动连接杆556和卡块555进行移动,卡块555移动能够卡接到卡槽552的内部,卡槽552在卡接限位后能够通过卡块555带动连接杆556进行限位固定,连接杆556限位固定后能够带动移动板557进行限位固定,同时移动板557在限位固定后还能够对压紧板553的顶部进行压紧固定,压紧板553被压紧固定后能够带动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外侧进行固定,方便了使用者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固定,从而能够使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稳定的对可控硅3的外侧进行防护防静电,在进行拆卸维护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移动杆7,使移动杆7带动移动板557进行移动,移动板557移动能够带动连接杆556和卡块555进行移动,使卡块555与卡槽552分离,从而能够方便使用者将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进行移动拆卸维护,达到了便于拆卸维护的效果,增强了了静电防护器件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该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通过设置限位插接机构5对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进行便捷的拆卸,方便使用者进行维护,防静电板6能够增强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内部的防静电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虽然能够对可控硅进行静电防护,提升了装置内部芯片的使用时间,但在实际的使用中静电防护器件与安装板的固定较为复杂,且由于静电防护器件的卡接限位结构较小,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拆装操作中往往较为不便,难以便捷的将静电防护器件进行拆卸对可控硅进行维护,因此静电防护器件在使用中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降低了静电防护器件使用效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包括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安装板(2)、可控硅(3)和连接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位于安装板(2)的顶部,所述可控硅(3)的底部与安装板(2)的顶部活动安装,所述可控硅(3)的背面活动插接有连接线(4),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插接机构(5),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接机构(5)包括限位槽(51),所述限位槽(5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2),所述限位杆(52)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限位杆(52)呈等距离设置,所述限位槽(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塑料板(53),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54),所述限位杆(52)的表面与定位槽(54)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塑料板(53)的顶部与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接定位组件(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定位组件(55)包括固定板(551),所述固定板(55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52),所述卡槽(55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块(555),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板(553),所述压紧板(553)顶部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554),所述卡块(55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56),所述连接杆(556)的表面与连接槽(554)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5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环(8),所述橡胶环(8)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橡胶环(8)呈等距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顶部的后侧开设有固定槽(9),所述连接线(4)的表面位于固定槽(9)的内部,所述连接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块(10),所述压紧块(10)的顶部与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5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所述压紧板(553)外侧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定位板(11)的表面与活动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静电橡胶板(13),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静电弹性块(14),所述防静电弹性块(14)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防静电弹性块(14)呈等距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器件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16)。
CN202321244346.7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Active CN219979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346.7U CN219979549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346.7U CN219979549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9549U true CN21997954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4346.7U Active CN219979549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9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79549U (zh) 一种集成电路的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CN111438089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自动清理装置
CN206541817U (zh) 一种刻蚀下料机升降装置
CN206057395U (zh) 一种新型电表接线端子
CN213716888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大功率整流桥堆
CN209863642U (zh) 用于吸尘器的电池包及吸尘器
CN115296096B (zh) 一种快速插拔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
CN2422793Y (zh) 电子元件自动成型切脚机
CN217444695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N220653690U (zh) 一种ups机箱的电源定位结构
CN215528193U (zh) 用于空气过滤器的负离子发生装置
CN219998210U (zh) 一种抗静电的电源管理芯片结构
CN221042340U (zh) 适用于锂电池充电器的组装式外壳
CN215897603U (zh) 一种同步整流器
CN213904441U (zh) 一种带有卡槽内清理结构的刷卡器
CN215452768U (zh) 一种具有导线快速连接机构的电源模块
CN209915813U (zh) 一种淋浴房玻璃屏风卡件结构
CN220383270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控制器
CN22079779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保护器
CN212965044U (zh) 一种电流采集器
CN216215271U (zh) 一种移动式大功率船舶岸电电源用散热结构
CN218414412U (zh) 接触器的侧挡板
CN218997772U (zh) 一种电力智能终端手持运维设备
CN221042226U (zh) 一种工程和技术研究用线路保护装置
CN218119230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led显示屏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