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8423U -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 Google Patents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8423U
CN219978423U CN202320614253.2U CN202320614253U CN219978423U CN 219978423 U CN219978423 U CN 219978423U CN 202320614253 U CN202320614253 U CN 202320614253U CN 219978423 U CN219978423 U CN 219978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ositioning
detection
guid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42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强
黄海林
孙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il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ail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ail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ail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42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8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8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8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托盘输送装置、定位装置、检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承载有数据线的托盘通过托盘输送装置运送至定位装置处,然后定位装置对托盘进行定位锁定,此时托盘在定位装置上处于锁定状态,然后驱动装置驱动托盘上承载的数据线接头动作,以使数据线接头插入检测装置进行检测,采用这样的设计,通过定位装置对托盘进行锁定动作,以使托盘上的数据线接头在预定位置受驱动装置的驱动,从而精确插入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模块的定位精度,接头能够精确检测,有效提高数据线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背景技术
为保证数据线连接的稳定性,在数据线加工时需要先对数据线接头部分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注塑封装等加工过程。检测时,数据线接头排布在料盘上,将料盘逐一放置在上料工位处,再由相应的机械手或者吸盘取放至检测模块处进行检测,由于数据线接头的芯片检测部位较为精密,因此放置在检测模块处时需要进行精确定位,现有的检测模块由于定位精度不够,易出现接头移位而无法精确检测情况。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模块由于定位精度不够,易出现接头移位而无法精确检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托盘的托盘输送装置、用于对托盘输送装置上的托盘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检测定位装置上的托盘承载的数据线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驱动定位装置上的托盘承载的数据线接头插入检测装置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托盘输送装置、定位装置、检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承载有数据线的托盘通过托盘输送装置运送至定位装置处,然后定位装置对托盘进行定位锁定,此时托盘在定位装置上处于锁定状态,然后驱动装置驱动托盘上承载的数据线接头动作,以使数据线接头插入检测装置进行检测,采用这样的设计,通过定位装置对托盘进行锁定动作,以使托盘上的数据线接头在预定位置受驱动装置的驱动,从而精确插入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模块的定位精度,接头能够精确检测,有效提高数据线的检测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托盘装配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托盘装配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标记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检测固定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检测固定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图10沿C-C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0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检测固定头隐藏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隐藏一个数据线检测固定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托盘输送装置2、定位装置3、检测装置4以及驱动装置5,在检测过程中,承载有数据线的托盘1000通过托盘输送装置2运送至定位装置3处,然后定位装置3对托盘1000进行定位锁定,然后驱动装置5驱动托盘1000上承载的数据线接头动作,以使数据线接头插入检测装置4进行检测;
当检测完成后,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托盘1000上承载的数据线接头动作,以使数据线接头脱出检测装置4,然后定位装置3对托盘1000进行解锁,使得托盘输送装置2能够再次运送托盘1000,使托盘1000进行下一项检测工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3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定位盘31,所述定位盘31上设有定位组件32,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定位盘31相连接的升降组件33,当托盘输送装置2运送托盘1000至定位盘31的预定位置时,所述升降组件33能够驱动定位盘31往靠近托盘1000的方向移动,直至定位盘31与托盘1000相抵,此时定位组件32能够对托盘1000进行锁定,以此将托盘1000锁定在定位盘31上;
且升降组件33能够继续驱动托盘1000往驱动装置5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托盘1000脱离托盘输送装置2,在升降组件33的作用下,所述托盘1000移动至驱动装置5处,以使驱动装置5能够对托盘1000上的数据线进行驱动动作。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33为伸缩气缸或伸缩电缸等驱动器。
如图8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32包括设于定位盘31上的定位销321,所述定位销321能够卡入托盘1000底部的卡孔95内,以实现对托盘的固定。
如图1至图3、图8至9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32还包括定位卡件,所述定位卡件包括设于定位盘31外侧壁上的第一侧板322以及第二侧板323,所述第一侧板322和第二侧板323相邻设置;
优选的,如图1至图9、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定位盘31上的侧向推动组件34,具体的,所述托盘的底部设有与第二侧板323相对应的导向卡槽96,当升降组件33驱动定位盘31往靠近托盘方向移动时,所述定位销321卡入托盘1000底部的卡孔95内,所述第二侧板323卡入导向卡槽96内,此时侧向推动组件34驱动托盘,向托盘施加一个朝向第一侧板322和\或第二侧板323的力,以使托盘的外侧壁与第一侧板322的内侧壁相抵,第二侧板323与导向卡槽96的其中一内侧壁相抵,定位销321与卡孔95的内侧壁相抵,从而消除定位销321与卡孔95之间的间隙,消除第二侧板323与导向卡槽96之间的间隙,以使托盘完全锁定在定位盘31上,进一步提高检测模块对托盘的定位精度。
如图8、图9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侧向推动组件34包括设于定位盘31底部的侧向驱动器341以及设于侧向驱动器341输出端上的侧推板342,所述侧推板342能够卡入托盘1000底部的侧推卡槽内,所述侧向驱动器341能够驱动侧推板342动作,以使侧推板342与侧推卡槽的内侧壁相抵,并推动托盘1000动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托盘输送装置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传送导轨21,所述定位装置3位于两个传送导轨21之间,其中,所述检测装置4位于传送导轨21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检测装置4的上方,采用这样的设计,使检测模块的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的,每一所述的传送导轨21远离托盘1000的一侧上设有能够将托盘1000限制在两个传送导轨21上的导向板22,避免托盘在运送时,发生运送方向偏移的情况;
且每一所述的导向板22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滚轮23,减少导向板22与托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辅助传送导轨21运送托盘。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5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插拔驱动器51,所述插拔驱动器51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部52,所述插拔驱动器51能够通过驱动驱动部52动作,以使固定数据线接头的固定头靠近或远离检测装置4。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部52上设有能够与固定头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口521、以及能够驱动固定头在托盘1000上实现解锁的解锁部522;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521位于解锁部522朝向托盘的一端上。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4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检测模组41,所述检测模组41朝向托盘1000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间隔的检测构件,每一所述的检测构件包括两个导向孔42以及设于两个导向孔42之间的检测插口43,所述导向孔42的端口上设有导向孔斜面。
优选的,在所述托盘1000的两侧上设有多个装配部91,用来装配多个用于夹持固定数据线的数据线检测固定头,所述托盘1000的两侧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数据线检测固定头,同侧相邻的两个数据线检测固定头为一组,每一数据线接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侧的两个数据线检测固定头上;
所述检测模块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检测装置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驱动装置5,以对托盘1000的多组数据线进行驱动以及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所述检测模组41上设有多个对应的导向孔42以及检测插口43。
如图10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线检测固定头,包括滑动连接在托盘1000上的底座8,所述底座8上设有夹持结构和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结构活动连接在底座8上,所述夹持结构与底座8之间设有微调部件,当需要对夹持结构夹持的数据线接头进行检测时,所述驱动装置5能够驱动驱动组件动作,以带动底座8在托盘1000上滑动,带动夹持结构上的数据线接头插入检测插口43中进行检测,在插入的过程中,所述微调部件能够微调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的位置,以实现数据线接头能够准确插入检测插口43中;
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微调部件包括设于夹持结构朝向检测模组的一侧上的导向导针611,所述导向导针611与导向孔42一一对应,所述导向导针611的自由端上设有与导向孔斜面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斜面612,
当驱动组件驱动底座在托盘本体上朝检测模组41的方向滑动时,所述导向导针611会朝导向孔42方向移动,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12和导向孔斜面的配合,能够使导向导针611准确插入导向孔42内,以确保数据线接头能够准确插入检测插口43内进行检测。
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微调部件还包括设于夹持结构和底座8之间的第一弹性件81、以及设于夹持结构和底座8的限位组件,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与第一弹性件81相对设置,所述夹持结构位于限位组件和第一弹性件81之间,所述限位组件能够限制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的活动范围,所述第一弹性件81为夹持结构提供一个与限位组件维持锁定状态的力;
当夹持结构上的导向导针611处于未插入导向孔内的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81一直为夹持结构提供一个与限位组件维持锁定状态的力,此时所述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处于锁定状态,无法活动;
当夹持结构上的导向导针611处于正在插入导向孔内的状态时,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12和导向孔斜面相抵,此时会为夹持结构提供一个压向第一弹性件81力,以使第一弹性件81弹性形变,发生压缩,所述夹持结构与限位组件处于解锁状态,以实现所述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进行微调,以进一步配合导向导针611通过第一导向斜面612,与导向孔斜面相抵,并沿着导向孔斜面插入至导向孔内;
当导向导针611插入导向孔内时,相当于撤去对夹持结构的力,此时第一弹性件81弹性形变,恢复至初始状态,以驱动夹持结构靠近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与第一弹性件81之间的配合,以使所述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处于锁定状态,从而确定夹持结构上的数据线接头的位置,确保数据线接头准确插入检测模组。
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包括设于夹持结构上的活动凹槽613以及设在底座8的限位部82,具体的,所述夹持结构装配在底座8上时,所述限位部82卡入活动凹槽613,所述第一弹性件81能够为夹持结构提供一个压向限位部82的力,以使限位部82完全卡入活动凹槽613内,此时限位部82与活动凹槽613朝向夹持结构具有导向导针611的一侧面相抵,以将夹持结构限制在底座8上,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第一活动间隙,使得限位部82能够相对于活动凹槽613活动;
当夹持结构上的导向导针611处于正在插入导向孔内的状态,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12未能准确与导向孔斜面相抵时,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12与检测模组靠近导向孔的外侧壁相抵,且相对于检测模组的侧壁滑动,此时导向导针611为夹持结构提供一个力,使活动凹槽613相对于限位部82活动,以微调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的位置,调整导向导针611在检测模组的侧壁上的位置,以使导向导针611在检测模组的侧壁上往导向孔的方向滑动,直至导向导针611插入至导向孔内。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活动凹槽613朝向夹持结构具有导向导针611的一侧面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部82上设有与限位柱相对应的限位孔821,所述限位柱上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限位孔821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斜面相对应的第三导向斜面,在进行微调动作时,所述限位柱通过第二导向斜面在限位孔821内沿第三导向斜面,并朝远离导向导针611的方向滑动,此时限位部82与活动凹槽613之间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活动凹槽613能够相对于限位部82活动;
当导向导针611插入至导向孔内时,所述第一弹性件81弹性形变,恢复至初始状态,以驱动限位部82上的限位柱通过第二导向斜面与第三导向斜面的配合,以使限位柱完全卡入限位孔821内,且第一弹性件81为限位柱提供一个维持于卡入限位孔821内状态的力,以使限位部82锁定在活动凹槽613内,以使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处于锁定状态,无法活动,此时夹持结构上的数据线接头完全定位,并在导向导针611插入导向孔内的作用下,以使数据线接头完全插入检测模组内进行检测。
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还包括设于夹持结构两侧的滑槽614以及设于底座8上的两个分别与滑槽614滑动连接的凸条83,所述凸条83与滑槽614之间具有一定第二活动间隙,采用这样的设计,在微调动作中,所述凸条83能够相对于滑槽614活动,且凸条83的其中一外侧面能够与滑槽614的其中一侧面相抵,通过凸条83和滑槽614的配合,以进一步限制夹持结构在底座8的活动范围,且通过凸条83和滑槽614的配合,能够进一步限定第一弹性件81弹力的传导方向,确保传导方向不会发生太大的偏移,进一步提高数据线插头插入检测模组的准确性。
优选的,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持结构包括活动连接在底座8上的固定座61以及铰接在固定座61上的夹持盖62,所述夹持盖62上铰接有安装卡扣63,所述固定座61上设有与安装卡扣63相对应的安装卡孔64,固定座61上设有能够限制数据线接头的放置凹槽,所述夹持盖62上设有能够将数据线接头限制在放置凹槽内的压块;通过将数据线放入固定座61上,并将数据线接头放置于放置凹槽内,然后合上夹持盖62,以使压块压紧数据线接头放,然后将安装卡扣63卡入安装卡孔64内,以使夹持盖62锁定在固定座61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夹持盖62与安装卡扣63之间设有能够使快速解锁的第二弹性件65,将安装卡扣63退出安装卡孔64时,所述第二弹性件65弹性恢复,能够为安装卡扣63提供一个向外翻的力,以使安装卡扣63快速翻开,且第二弹性件65能够为安装卡扣63提供一个持续向外翻的力,以使安装卡扣63在夹持盖62上保持外翻打开的状态,便于快速将数据线装配至夹持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61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弹性件81的第一容纳孔,所述底座8上设有与第一容纳孔相对应的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弹性件81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纳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8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纳孔内,以使用户在外界基本看不到第一弹性件81,使数据线检测固定头看起来更美观,且使数据线检测固定头的结构更紧凑,以缩小数据线检测固定头的体积;且能够有效保护第一弹性件81,避免外界因素(如碰撞等因素)影响或损坏第一弹性件81,延长第一弹性件81的使用寿命。
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底座8上的驱动件7,所述驱动件7上设有至少一个驱动凸起71,所述驱动凸起71与驱动部52相对应;
具体的,当升降组件33控制定位盘31进行升降动作时,所述驱动凸起71能够插入或退出连接口521,以实现驱动部52能够与驱动凸起71可拆卸连接,当驱动凸起71插入连接口521时,所述驱动部能够通过驱动凸起71,以带动底座8在托盘1000上沿靠近或远离检测插口43的方向移动,以使数据线接头插入或退出检测插口43;
具体的,所述驱动件7上还设有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能够与托盘1000配合,以使底座8锁定在托盘1000上,避免底座8在托盘1000上随意滑动,当底座8通过锁定构件锁定在托盘1000上时,所述驱动凸起71与连接口521之间才能实现连接或不连接两种状态的转换,以确保驱动部52与驱动凸起71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准确性。
具体的,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锁定构件包括铰接在驱动件7上的锁定件72,所述锁定件72上设有联动凸起73以及锁定卡扣74,所述联动凸起73与驱动凸起71的其中一侧面相邻设置;所述锁定件72与驱动件7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75,所述第三弹性件75能够为锁定件72提供一个使锁定卡扣74在托盘1000上维持锁定状态的力;
当升降组件33控制定位盘31进行上升动作时,所述托盘随之往靠近驱动部52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接口521与驱动凸起71能够配合连接,驱动凸起71的自由端插入连接口521内,此时,所述解锁部522能够同时驱动联动凸起73往远离驱动凸起71的方向转动,以使锁定卡扣74在托盘1000上处于解锁状态,此时所述第三弹性件75弹性形变,处于压缩状态;
当升降组件33控制定位盘31进行下降动作时,所述托盘随之往远离驱动部52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凸起71退出连接口521,与驱动凸起71之间实现拆卸,此时,所述解锁部522远离联动凸起73,并撤去对联动凸起73的力,此时第三弹性件75弹性恢复,恢复至原始状态,为锁定件72提供一个向上的力,驱动联动凸起73往靠近驱动凸起71的方向转动,以使锁定卡扣74在托盘1000上处于锁定状态。
优选的,所述锁定件72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三弹性件75的第三容纳孔,所述驱动件7上设有与第三容纳孔相对应的第四容纳孔,所述第三弹性件75的一端位于第三容纳孔内,所述第三弹性件75的另一端位于第四容纳孔内;确保第三弹性件75的传动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8的底部上设有用于与托盘滑动连接的导轨组件84,所述导轨组件84包括设于底座8底部的滑动座841、以及与滑动座841相对应的滑轨842,其中滑轨842固设于托盘上,所述滑动座841固设于底座8底部,滑轨842与滑动座841之间的传导方式简单可靠。
如图16所示,所述托盘1000的两侧上设有多个装配部91,每一装配部91上设有如数据线检测固定头,所述装配部91上设有用于装配滑轨842的滑轨定位部。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托盘1000上设有用于容纳数据线导线段的容纳空间,所述托盘1000上还设有用于将数据线导线段限制在容纳空间内的托盘盖92。
优选的,所述托盘1000上还设有用于与锁定卡扣74相对应的锁定部93,所述锁定部93上设有分别与多个锁定卡扣74一一对应的锁定卡孔94,具体的,当驱动部52上的连接口521与驱动凸起71配合连接时,所述解锁部522能够同时驱动联动凸起73往远离驱动凸起71的方向转动,以使锁定卡扣74脱出锁定卡孔94,以使锁定卡扣74在托盘1000上处于解锁状态;
当驱动凸起71往远离驱动部52的方向移动,驱动凸起71退出连接口521,实现拆卸时,所述解锁部522撤去对联动凸起73的力,联动凸起73往靠近驱动凸起71的方向转动,以使锁定卡扣74重新卡入锁定卡孔94内,以使锁定卡扣74在托盘1000上处于锁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工作原理:
首先将托盘1000上的托盘盖92,以及将夹持盖62在固定座61上打开,将数据线接头放置入固定座61上,将数据线的导线段放置至托盘1000上的容纳空间内,然后合上托盘盖92和夹持盖62,以使数据线固定在托盘1000和数据线检测固定头上;
通过传送导轨21将托盘1000运输至定位盘31处,此时升降组件33驱动定位盘31上升,以使定位销321卡入卡孔95内,第二侧板323卡入导向卡槽96内,此时侧向驱动器341能够驱动侧推板342动作,以使侧推板342与侧推卡槽的内侧壁相抵,并推动托盘1000动作,向托盘施加一个朝向第一侧板322和\或第二侧板323的力,以使托盘的外侧壁与第一侧板322的内侧壁相抵,第二侧板323与导向卡槽96的其中一内侧壁相抵,定位销321与卡孔95的内侧壁相抵,从而消除定位销321与卡孔95之间的间隙,消除第二侧板323与导向卡槽96之间的间隙,以使托盘完全锁定在定位盘31上;
然后升降组件33继续驱动托盘上移,直至固定头上的驱动凸起71移动至卡入驱动部52的连接口521处,同时,所述解锁部522能够与联动凸起73相抵,以驱动联动凸起73往远离驱动凸起71的方向转动,以通过锁定件72带动锁定卡扣74脱出锁定部93上的锁定卡孔94,以使数据线检测固定头在托盘上处于解锁状态;
此时插拔驱动器51能够通过驱动部52驱动驱动凸起71,以带动底座8通过滑动座841在滑轨842上沿靠近或远离检测插口43的方向滑动,所述检测插口43的两侧上设有供固定座61上的导向导针611插入的导向孔;
当插拔驱动器51通过驱动部52,然后通过插入连接口521的驱动凸起71驱动底座往靠近检测插口43方向滑动,且导向导针611与导向孔有位置偏差,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12未能准确与导向孔斜面相抵时,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12与检测模组的靠近导向孔的外侧壁相抵,且能够相对于检测模组的外侧壁滑动,此时导向导针611为固定座61提供远离限位部82的一个力,使限位柱稍微退出限位孔821,以使固定座61在限位部82上处于解锁状态,使固定座61上的活动凹槽613能够相对于底座8上的限位部82在第一活动间隙的范围内微调活动;
同时,所述活动凹槽613内的限位柱能够通过第二导向斜面,在限位部82上的限位孔821内沿第三导向斜面,并朝远离导向导针611的方向滑动,此时限位部82与活动凹槽613之间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活动凹槽613能够相对于限位部82在第一活动间隙的范围内微调活动,进而使导向导针611滑入导向孔内,此时,第一弹性件81在固定座61与驱动件7之间处于压缩状态,第三弹性件75在底座8和锁定件72之间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的,在微调动作中,所述底座8上的凸条83能够相对于固定座61上的滑槽614在第二活动间隙的范围内微调活动,且凸条83的其中一外侧面能够与滑槽614的其中一侧面相抵,通过凸条83和滑槽614的配合,以进一步限制固定座61在底座8的活动范围,且能够进一步限定第一弹性件81弹力的传导方向,确保传导方向不会发生太大的偏移;
采用这样的设计,以实现微调夹持结构在底座8上的位置,以此进一步调整导向导针611在检测模组的侧壁上的位置,以使导向导针611在检测模组的侧壁上往导向孔的方向滑动;
直至导向导针611通过第一导向斜面612和导向孔斜面之间的配合,准确插入至导向孔内,此时所述第一弹性件81弹性形变,恢复至初始状态,以驱动限位部82上的限位柱通过第二导向斜面与第三导向斜面的配合,以使限位柱完全卡入限位孔821内,且第一弹性件81为限位柱提供一个维持于卡入限位孔821内状态的力,以使限位部82锁定在活动凹槽613内,以使固定座61在底座8上处于锁定状态,无法活动,此时固定座61和夹持盖62之间的数据线接头实现完全定位,并在导向导针611插入导向孔内的作用下,以使数据线接头准确插入检测插口内进行检测,以实现精确定位;
当检测完成后,所述插拔驱动器51驱动驱动凸起71,以带动底座往远离检测插口方向移动,以使数据线接头退出检测插口,且插拔驱动器51通过驱动部52驱动驱动凸起71,以带动底座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所述升降组件33驱动定位盘31下移,以带动驱动凸起71退出连接口521,所述解锁部522撤去对联动凸起73的力,此时第三弹性件75弹性恢复,恢复至原始状态,为锁定件72提供一个向上的力,驱动联动凸起73往靠近驱动凸起71的方向转动,以使锁定卡扣74卡入锁定卡孔94内,以使数据线检测固定头在托盘1000上处于锁定状态。
所述升降组件33驱动定位盘31下移至初始位置,此时定位组件32和推动组件34解除对托盘的锁定作用,且托盘重新放置在传送导轨21上,使得托盘输送装置2能够再次运送托盘1000,使托盘1000进行下一项检测工序。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输送托盘(1000)的托盘输送装置(2)、用于对托盘输送装置(2)上的托盘(1000)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3)、用于检测定位装置(3)上的托盘(1000)承载的数据线的检测装置(4)、以及用于驱动定位装置(3)上的托盘(1000)承载的数据线接头插入检测装置(4)的驱动装置(5),其中,所述检测装置(4)位于托盘输送装置(2)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检测装置(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定位盘(31),所述定位盘(31)上设有能够对托盘(1000)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32),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定位盘(31)相连接的升降组件(33),所述升降组件(33)能够驱动定位盘(31)动作,以带动托盘(1000)脱离托盘输送装置(2),并将托盘(1000)带动至驱动装置(5)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2)包括设于定位盘(31)上的定位销(321),所述定位销(321)能够卡入托盘(1000)底部的卡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2)还包括定位卡件,所述定位卡件包括设于定位盘(31)外侧壁上的第一侧板(322)以及第二侧板(323),所述第一侧板(322)和第二侧板(323)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侧板(322)能够与托盘(1000)的外侧壁相抵,所述第二侧板(323)能够卡入托盘(1000)底部的导向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定位盘(31)上的侧向推动组件(34),所述侧向推动组件(34)能够驱动定位盘(31)上的托盘(1000)动作,以消除托盘(1000)与定位组件(32)之间存在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推动组件(34)包括设于定位盘(31)底部的侧向驱动器(341)以及设于侧向驱动器(341)输出端上的侧推板(342),所述侧推板(342)能够卡入托盘(1000)底部的侧推卡槽内,所述侧向驱动器(341)能够驱动侧推板(342)动作,以使侧推板(342)与侧推卡槽的内侧壁相抵,并推动托盘(1000)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输送装置(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传送导轨(21),所述定位装置(3)位于两个传送导轨(21)之间,每一所述的传送导轨(21)远离托盘(1000)的一侧上设有能够将托盘(1000)限制在两个传送导轨(21)上的导向板(22),每一所述的导向板(22)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滚轮(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插拔驱动器(51),所述插拔驱动器(51)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部(52),所述插拔驱动器(51)能够通过驱动驱动部(52)动作,以使固定数据线接头的固定头靠近或远离检测装置(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2)上设有能够与固定头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口(521)、以及能够驱动固定头在托盘(1000)上实现解锁的解锁部(5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检测模组(41),所述检测模组(41)朝向托盘(1000)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间隔的检测构件,每一所述的检测构件包括两个导向孔(42)以及设于两个导向孔(42)之间的检测插口(43),所述导向孔(42)的端口上设有导向孔斜面。
CN202320614253.2U 2023-03-23 2023-03-23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Active CN219978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4253.2U CN219978423U (zh) 2023-03-23 2023-03-23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4253.2U CN219978423U (zh) 2023-03-23 2023-03-23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8423U true CN219978423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4253.2U Active CN219978423U (zh) 2023-03-23 2023-03-23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8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7835A (zh) * 2023-03-23 2023-11-07 东莞市海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7835A (zh) * 2023-03-23 2023-11-07 东莞市海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CN117007835B (zh) * 2023-03-23 2024-04-09 东莞市海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78423U (zh)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US5317481A (en) Circuit board and insertion tool
US8141237B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assembling fixture
TWI491891B (zh) 測試分選機和用於操作測試分選機的方法
CN218504300U (zh) 托盘及托盘装置
CN220154473U (zh) 一种数据线检测固定头以及具有该固定头的托盘
US6539617B2 (en) Automatic connector assemb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20280707A1 (en) Board mounting apparatus, test hea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est apparatus
CN117007835B (zh) 托盘定位及自动化检测模块
CN115548453A (zh) 治具解锁装置及解锁方法
CN109051587B (zh) 具有单向止动功能的试管架输送装置
CN117007836B (zh) 一种数据线检测固定头以及具有该固定头的托盘
CN219978424U (zh) 一种数据线接头在线检测设备
JP2006526201A (ja) カード収容装置及び方法
CN212286493U (zh) 一种夹持工装及贴装设备
CN117007834A (zh) 电梯式输送检测装置
US5399109A (en) Quick-release connector module
TW201913276A (zh) 手機晶片卡托盤自動退出裝置
TWI581095B (zh) 用於承載待測試電子裝置的治具
CN219936026U (zh) 插拔结构和自动检测系统
CN216750623U (zh) 高精度连接器插装装置及端子埋入设备
CN111774783A (zh) 一种夹持工装及贴装设备
CN215036953U (zh) 锁紧机构及液压油缸装缸装置
CN220838505U (zh) 带有焊接夹具移载的电池加工设备
CN220881483U (zh) 定位夹具及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