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5166U -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5166U
CN219975166U CN202321240810.5U CN202321240810U CN219975166U CN 219975166 U CN219975166 U CN 219975166U CN 202321240810 U CN202321240810 U CN 202321240810U CN 219975166 U CN219975166 U CN 219975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coupling body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08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均
黄铭秋
吴正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oye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oye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oye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oye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08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5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5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5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万向联轴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所述联轴器本体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联轴器本体包括,十字转轴,所述十字转轴关于联轴器本体对称设置为左右两个,所述十字转轴竖直方向转动套设有内轮、水平方向转动套设有外轮;以及,法兰,所述法兰靠近联轴器本体一侧与外轮固定连接、远离联轴器本体一侧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轮和内轮能够相对十字转轴进行转动。该装置解决了万向联轴器摆角大,易造成连接杆甩动,使用过程中刚性连接损坏率较高的问题,达到了利用承载装置在不影响万向联轴器基本转动传扭功能的情况下,起到承载缓冲的作用,降低刚性连接损坏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向联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背景技术
万向联轴器利用其机构的特点,使两轴不在同一轴线,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能实现所联接的两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万向联轴器最大的特点是:其结构有较大的角向补偿能力,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不同结构型式万向联轴器两轴线夹角不相同,一般在5°-45°之间。
万向联轴器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
万向联轴器支撑的力量主要来自连接杆的上下抖动,使用时由于万向联轴器摆角大,极易造成连接杆甩动,所以刚性连接损坏率较高,影响轧机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影响万向联轴器基本转动传扭功能的情况下,起到承载缓冲的作用,降低刚性连接损坏率的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所述联轴器本体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联轴器本体包括,
十字转轴,所述十字转轴关于联轴器本体对称设置为左右两个,所述十字转轴竖直方向转动套设有内轮、水平方向转动套设有外轮;以及,
法兰,所述法兰靠近联轴器本体一侧与外轮固定连接、远离联轴器本体一侧与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外轮和内轮能够相对十字转轴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联轴器本体左侧的内轮右侧与套杆固定连接;
位于所述联轴器本体右侧的内轮左侧与传扭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套杆套设在传扭杆内部、能够沿传扭杆方向移动;所述套杆和传扭杆分别能在内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分别与法兰远离联轴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联轴器本体左侧的连接盘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位于联轴器本体左侧的连接盘与滑动连接块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左侧与承载组件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右侧与承载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组件包括,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安装方向垂直联轴器本体、位于联轴器本体的左侧,所述转动座内部设置有转动槽;以及,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安装方向垂直联轴器本体、位于联轴器本体的右侧,所述滑动座对称设置为两组、内部均设置有滑动槽;
其中,所述转动槽内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能够在转动槽内转动,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块,所述滑动连接块能够沿滑动槽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转动座底部的承载板安装方向垂直转动座、位于联轴器本体左侧,所述转动座底部的承载板右侧设置有转动组件;
所述滑动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滑动座底部的承载板安装方向垂直滑动座、位于联轴器本体右侧,所述滑动座底部的承载板左侧设置有转动组件;
其中,所述转动座与滑动座底部的承载板相向设置、安装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承载板固定连接、关于联轴器本体对称设置有两组;以及,
转动柱,所述连接板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转动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转动柱的连接将两组齿轮盘连接在一起;
其中,左右两组所述齿轮盘外侧均设置有可以相互啮合的齿轮、且底部与转动柱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转轴与联轴器本体转动连接,转轴套设在转动槽内部,转轴能够在转动槽内转动,同步带动联轴器本体绕转动座进行转动,使承载组件实现对联轴器本体承载的同时,不影响其在竖直方向进行转动的功能。
2.通过滑动连接块与联轴器本体右侧连接,滑动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块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的凸起的配合下,能够沿滑动槽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使承载组件实现对联轴器本体承载的同时,不影响其上下移动的功能。
3.与转轴和滑动连接块分别连接的两组承载板分别与齿轮盘固定连接,两组齿轮盘外侧的齿轮能够相互啮合,在外界机构的带动下,通过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进一步带动左右两侧相向设置的承载板之间角度的改变,最终使联轴器本体实现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进一步保证联轴器本体转动能力不被限制。
4.通过上述各个组件的设置,最终保证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在为万向联轴器提供有效承载,避免连接杆甩动,使用过程中造成较高刚性连接损坏率的同时,不限制万向联轴器水平、竖直方向的转动能力以及上下移动的能力,保证万向联轴器在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能实现所联接的两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联轴器本体;11、十字转轴;12、法兰;13、外轮;14、内轮;15、传扭杆;16、套杆;2、连接组件;21、连接盘;22、转轴;23、滑动连接块;3、承载组件;31、承载板;32、转动座;33、转动槽;34、滑动座;35、滑动槽;4、转动组件;41、齿轮盘;42、转动柱;4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地是指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连接组件、承载组件和转动组件。
联轴器本体1包括十字转轴11、法兰12、外轮13、内轮14、传扭杆和套杆。十字转轴11关于联轴器本体1对称设置为左右两个,十字转轴11竖直方向转动套设有内轮14、水平方向转动套设有外轮13。外轮13和内轮14能够相对十字转轴11进行转动,通过联轴器本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外轮13和内轮14绕十字转轴11的转动,使万向联轴器分别与机构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实现转动,保证万向联轴器能够在所联接的两轴之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
法兰12靠近联轴器本体1一侧与外轮13固定连接、远离联轴器本体1一侧与连接组件2固定连接,通过法兰12将联轴器本体1与连接组件2连接成整体,便于后续联轴器本体1配合连接组件2在承载组件3内部进行转动或移动。
位于联轴器本体1左侧的内轮14右侧与套杆16固定连接,位于联轴器本体1右侧的内轮14左侧与传扭杆15固定连接,通过内轮14将联轴器本体1左右两侧的部件连接,实现联轴器本体1多角度转动的同时,保证联轴器本体1左右两侧的部件保持可靠连接,从而传递转矩和运动。套杆16套设在传扭杆15内部、能够沿传扭杆15方向移动,套杆16和传扭杆15分别能在内轮14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保证了联轴器本体1在轴线存在夹角的情况下还能实现自由转动。
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盘21、转轴22和滑动连接块23,连接盘21分别与法兰12远离联轴器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位于联轴器本体1左侧的连接盘21与转轴22固定连接,转轴22左侧与承载组件3连接。位于联轴器本体1左侧的连接盘21与滑动连接块23固定连接,滑动连接块23左右两侧设置有凸起,通过凸起使滑动连接块23右侧与承载组件3连接。在连接盘21的配合下,转轴22和滑动连接块23分别将联轴器本体1与承载组件3的不同部位进行连接,便于后续配合承载组件3的不同部位进行旋转或移动的操作。
承载组件3包括承载板31、转动座32、转动槽33、滑动座34、滑动槽35。转动座32安装方向垂直联轴器本体1、位于联轴器本体1的左侧,转动座32内部设置有转动槽33,转动槽33内部套设有转轴22,转轴22能够在转动槽33内转动,同步带动联轴器本体1绕转动座32进行转动,使承载组件3实现对联轴器本体1承载的同时,不影响其在竖直方向进行转动的功能。
滑动座34安装方向垂直联轴器本体1、位于联轴器本体1的右侧,滑动座34对称设置为两组、内部均设置有滑动槽35。滑动槽35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块23,滑动连接块23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的凸起的配合下,能够沿滑动槽35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使承载组件3实现对联轴器本体1承载的同时,不影响其上下移动的功能。
转动座32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1,转动座32底部的承载板31安装方向垂直转动座32、位于联轴器本体1左侧,转动座32底部的承载板31右侧设置有转动组件4。滑动座34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1,滑动座34底部的承载板31安装方向垂直滑动座34、位于联轴器本体1右侧,滑动座34底部的承载板31左侧设置有转动组件4。对称设置的两组承载板31保证同时为联轴器本体1左右两侧提供同样稳定有效的承载与支撑。
转动座32和滑动座34底部的承载板31相向设置、安装高度相同,保证两组分别与左侧承载板31与右侧承载板31连接的齿轮盘41位于同一高度,便于齿轮盘41在同一高度上进行啮合,实现承载组件3的转动。
转动组件4包括齿轮盘41、转动柱42和连接板43,齿轮盘41与承载板31固定连接、关于联轴器本体1对称设置有两组,左右两组齿轮盘41外侧均设置有可以相互啮合的齿轮、且底部与转动柱42转动连接。连接板43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转动柱42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43通过转动柱42的连接将两组齿轮盘41连接在一起。在外界机构的带动下,通过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进一步带动左右两侧相向设置的承载板31之间角度的改变,最终使联轴器本体1实现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进一步保证联轴器本体1转动能力不被限制。
连接板43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转动柱42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43通过转动柱42的连接将两组齿轮盘41连接在一起,保证两组齿轮盘41通过外侧的齿轮相互啮合的同时,始终保持相对距离不变,保证两组齿轮盘41接触紧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联轴器本体1与机构连接前,在连接盘21的配合下,转轴22和滑动连接块23分别将联轴器本体1与承载组件3的不同部位进行连接,便于后续配合承载组件3的不同部位进行旋转或移动的操作。
联轴器本体1通过连接组件2的配合与承载组件3连接完成后,再分别与机构的主动轴与从动轴进行连接。连接完毕后,通过联轴器本体1在各个方向的转动和移动,使万向联轴器分别与机构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实现转动,保证万向联轴器能够在所联接的两轴之间连续回转的同时,联轴器本体1还能在在轴线存在夹角的情况下自由转动,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
在此过程中,在机构的主动轴不同的运动状态的带动下,联轴器本体1可以实现不同方向角度的旋转和移动,以传递转矩和运动。
通过转轴22与联轴器本体1转动连接,转轴22套设在转动槽33内部,转轴22能够在转动槽33内转动,同步带动联轴器本体1绕转动座32进行转动,使承载组件3实现对联轴器本体1承载的同时,不影响其在竖直方向进行转动的功能。
通过滑动连接块23与联轴器本体1右侧连接,滑动连接块23滑动连接在滑动槽35内部,滑动连接块23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的凸起的配合下,能够沿滑动槽35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使承载组件3实现对联轴器本体1承载的同时,不影响其上下移动的功能。
与转轴22和滑动连接块23分别连接的两组承载板31分别与齿轮盘41固定连接,两组齿轮盘外侧的齿轮能够相互啮合,在外界机构的带动下,通过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进一步带动左右两侧相向设置的承载板31之间角度的改变,最终使联轴器本体1实现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进一步保证联轴器本体1转动能力不被限制。
通过上述各个组件的设置,最终保证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在为万向联轴器提供有效承载,避免连接杆甩动,使用过程中造成较高刚性连接损坏率的同时,不限制万向联轴器水平、竖直方向的转动能力以及上下移动的能力,保证万向联轴器在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能实现所联接的两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联轴器本体(1),所述联轴器本体(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2),所述联轴器本体(1)包括,
十字转轴(11),所述十字转轴(11)关于联轴器本体(1)对称设置为左右两个,所述十字转轴(11)竖直方向转动套设有内轮(14)、水平方向转动套设有外轮(13);以及,
法兰(12),所述法兰(12)靠近联轴器本体(1)一侧与外轮(13)固定连接、远离联轴器本体(1)一侧与连接组件(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外轮(13)和内轮(14)能够相对十字转轴(11)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联轴器本体(1)左侧的内轮(14)右侧与套杆(16)固定连接;
位于所述联轴器本体(1)右侧的内轮(14)左侧与传扭杆(15)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套杆(16)套设在传扭杆(15)内部、能够沿传扭杆(15)方向移动;所述套杆(16)和传扭杆(15)分别能在内轮(14)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
连接盘(21),所述连接盘(21)分别与法兰(12)远离联轴器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
其中,位于所述联轴器本体(1)左侧的连接盘(21)与转轴(2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联轴器本体(1)左侧的连接盘(21)与滑动连接块(23)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转轴(22)左侧与承载组件(3)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23)右侧与承载组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3)包括,
转动座(32),所述转动座(32)安装方向垂直联轴器本体(1)、位于联轴器本体(1)的左侧,所述转动座(32)内部设置有转动槽(33);以及,
滑动座(34),所述滑动座(34)安装方向垂直联轴器本体(1)、位于联轴器本体(1)的右侧,所述滑动座(34)对称设置为两组、内部均设置有滑动槽(35);
其中,所述转动槽(33)内部套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能够在转动槽(33)内转动,所述滑动槽(35)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连接块(23),所述滑动连接块(23)能够沿滑动槽(35)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2)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1),所述转动座(32)底部的承载板(31)安装方向垂直转动座(32)、位于联轴器本体(1)左侧,所述转动座(32)底部的承载板(31)右侧设置有转动组件(4);
所述滑动座(34)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1),所述滑动座(34)底部的承载板(31)安装方向垂直滑动座(34)、位于联轴器本体(1)右侧,所述滑动座(34)底部的承载板(31)左侧设置有转动组件(4);
其中,所述转动座(32)和滑动座(34)底部的承载板(31)相向设置、安装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
齿轮盘(41),所述齿轮盘(41)与承载板(31)固定连接、关于联轴器本体(1)对称设置有两组;以及,
转动柱(42)和连接板(43),所述连接板(43)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转动柱(4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3)通过转动柱(42)的连接将两组齿轮盘(41)连接在一起;
其中,左右两组所述齿轮盘(41)外侧均设置有可以相互啮合的齿轮、且底部与转动柱(42)转动连接。
CN202321240810.5U 2023-05-22 2023-05-22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Active CN219975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0810.5U CN219975166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0810.5U CN219975166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5166U true CN21997516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0810.5U Active CN219975166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5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7367B (zh) 一种索杆复合驱动的并联码垛机器人
CN203697006U (zh) 智能五轴机械手
CN105415352A (zh) 一种六自由度三维操作机器人
CN110815183B (zh) 一种含双驱动支链的四自由度高速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5234926B (zh) 一种可实现三维平动二维转动的五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10040195A (zh) 全向叉车agv中基于舵轮与主动万向轮组合的底盘
CN102059696A (zh) 并联机构
CN202292114U (zh) 具有两条垂直交错转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6286761B (zh) 差动机构式三轴转台
CN101637912A (zh) 一种超冗余度机器人关节
CN102366896A (zh) 具有两条垂直交错转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2615641A (zh) 一种五自由度并联动力头
CN219975166U (zh) 万向联轴器用承载装置及万向联轴器
CN101774130A (zh) 冗余驱动串并联三轴转台
CN104786235B (zh) 一种差速关节
CN206277386U (zh) 一种过约束四自由度高速并联机器人机构
EP3929064A1 (en) Differential drive device and agv
CN112550442A (zh) 一种底盘行走机构及轮式机器人
CN209720684U (zh) 一种水平辊道转弯装置
CN209096390U (zh) 一种驱动桥转向连接装置
CN103144691B (zh) 六自由度滚动机构
CN216690235U (zh) 一种基于弧形和直形轨道运动装置
CN113524146A (zh) 一种基于卷尺弹簧的三自由度大伸缩比平移并联机械臂
CN204525456U (zh) 一种单臂搬运机器人
CN216594156U (zh) 低地板齿轮箱双工位跑合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