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9811U -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9811U
CN219969811U CN202321695126.6U CN202321695126U CN219969811U CN 219969811 U CN219969811 U CN 219969811U CN 202321695126 U CN202321695126 U CN 202321695126U CN 219969811 U CN219969811 U CN 219969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fender
plate
mounting bracke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51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砾央
高井瑞
宗辉
蒋文奇
单国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51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9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9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9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用于翼子板和侧围外板之间的连接,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侧围外板,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翼子板;第二连接板上和/或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弱化结构,弱化结构用于引导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连接板溃缩变形。本实用新型的翼子板安装支架,通过在第二连接板上,或者在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上设置弱化结构,当翼子板受到外部碰撞冲击时,第二连接板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板溃缩变形,降低冲击力向着侧围外板一侧传递的力度,从而可改善翼子板遭受撞击时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翼子板安装支架,一般包括左右相连的两部分,左侧部分使用螺栓与翼子板搭接相连,右侧部分使用两个点焊焊点与侧围外板搭接相连,同时,在左右两部分之间会设置加强筋、支撑板等结构加强特征来增加整个安装支架的刚度,保证安装支架不易发生变形。
而且,现有的翼子板安装支架一般由冷轧板冲压而成,其刚度和强度均满足各类标准;但是,一旦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冲击力会直接通过翼子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传递到侧围外板和A柱,进而可能导致A柱向后方弯曲变形,侵入驾驶室中。
由于在翼子板、翼子板安装支架、侧围外板和A柱的传力路径中,没有缓冲或溃缩结构来吸收冲击力,不仅容易因A柱变形危及驾乘人员,而且,行人被撞后也将受到较严重的伤害。其次,也正是由于缓冲结构和性能的缺失,即使车辆受到较轻的碰撞,翼子板、侧围外板、甚至A柱也容易因冲击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导致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以改善翼子板遭受撞击时的缓冲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用于翼子板和侧围外板之间的连接,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侧围外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翼子板;
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弱化结构,所述弱化结构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溃缩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弯折相连的部位成型有弧面状的过渡部,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过渡部上的第一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翼子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周围并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条缝。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缝为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条,且两所述长条缝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均弯折成型有第一连接臂,且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均弯折成型有第二连接臂,且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同;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交叉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弱化结构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交叉处的剪断销,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所述剪断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上的第二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弱化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二连接臂上的减薄槽;所述第二开孔为沿所述第二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孔,所述第二开孔中部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均设有所述减薄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弯折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适于翼子板在侧围外板上的安装连接要求,通过在第二连接板上,或者在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部位上设置弱化结构,当翼子板受到外部碰撞冲击时,第二连接板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板溃缩变形,使翼子板安装支架发挥缓冲吸能作用,降低冲击力向着侧围外板一侧传递的力度,从而改善翼子板遭受撞击时的缓冲效果。
此外,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弯折相连的部位设计呈弧面状的过渡部,可提升该连接部位的韧性,通过在过渡部上设置第一开孔的弱化结构,可降低过渡部的连接强度,便于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连接板弯折变形,从而发挥支架的缓冲效果,而且该弱化结构便于在翼子板安装支架上一体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翼子板和侧围外板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上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由左向右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由后向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翼子板和侧围外板通过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连接板;10、第一连接臂;11、加强筋;12、第二安装孔;
2、第二连接板;20、第二连接臂;200、第二开孔;201、减薄槽;21、长条缝;22、第一安装孔;
3、过渡部;30、第一开孔;
4、剪断销;5、侧围外板;6、翼子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申明,若出现“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车辆为例,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车辆的上下方向(亦称高度方向)、左右方向(亦称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亦称长度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具体在附图中所示的,X(前)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前”,反之为“后”。Y(左)方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左”,反之为“右”。Z(上)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上”,反之为“下”。“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轮廓为基准定义的,例如以车辆轮廓为基准定义的“内”和“外”,以车辆轮廓的靠近车辆中部的一侧为“内”,反之则为“外”。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甲、乙、丙、丁”等限定用语,其也仅是为了区分不同位置、归属或用途等的同类特征,以达到避免歧义、混淆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用于翼子板6和侧围外板5之间的连接,可以改善翼子板6遭受撞击时的缓冲效果;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
整体而言,该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用于连接侧围外板5,第二连接板2用于连接翼子板6。而且,在第二连接板2上、和/或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弱化结构,该弱化结构用于引导第二连接板2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溃缩变形。
具体来说,如图2、图3所述,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的弯折相连的部位成型有弧面状的过渡部3,上述的弱化结构包括设于过渡部3上的第一开孔30;优选地,该第一开孔30为上下布置的长条孔。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弯折相连的部位设计呈弧面状的过渡部3,可提升该连接部位的韧性,通过在过渡部3上设置第一开孔30的弱化结构,可降低过渡部3的连接强度,便于第二连接板2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弯折变形,从而发挥支架的缓冲效果,而且该弱化结构便于在翼子板安装支架上一体加工成型。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板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连接翼子板6的第一安装孔22,第一连接板1上设有两个用于连接侧围外板5的第二安装孔12,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2中的螺栓螺接于翼子板6上,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2中的螺栓螺接于侧围外板5上,即可完成翼子板安装支架在侧围外板5和翼子板6之间的连接安装。
基于上述的设置情况,本实施例的弱化结构还包括设于第一安装孔22周围的长条缝21,该长条缝21贯穿第二连接板2的板体。在第一安装孔22的周围设置长条缝21,可克服翼子板6和翼子板安装支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使第二连接板2上第一安装孔22的位置能适应第二连接板2与翼子板6之间的安装要求发生微小的移动,解决第二连接板2和翼子板6装配过程中因精度较低而出现的困难;在利用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22螺接到翼子板6上时,此处的弱化结构会在螺栓拧紧时自动调节第二连接板2和翼子板6之间的面差来满足装配要求;同时,当发生碰撞,翼子板6上的冲击力传递至第二连接板2时,会首先沿传力方向使第二连接板2自身发生溃缩变形,从而提升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缓冲吸能效果。
优选地,上述的长条缝21为沿第二连接板2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条,且两长条缝21分设于第一安装孔22的两侧。沿第二连接板2的长度方向并行地布置两条长条缝21,并将两条长条缝21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2的两侧,不仅便于加工构造,而且能使第二连接板2的自身溃缩变形首先发生在长条缝21的周围区域,从而充分发挥该处弱化结构的溃缩变形和吸能效果。
为提升翼子板安装支架的支撑稳定性,如图1并图4所示,第一连接板1的上下两侧均弯折成型有第一连接臂10,而且,第一连接臂10与第二连接板2的延伸方向相同,即以第一连接板1为基准,第一连接臂10向着第二连接板2的弯折方向弯折。类似地,第二连接板2的上下两侧均弯折成型有第二连接臂20,而且,第二连接臂20与第一连接板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以第二连接板2为基准,第二连接臂20向着第一连接板1的弯折方向弯折。这样一来,同侧的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可以相互交叉并连接。在第二连接板2的两侧设置第二连接臂20,在第一连接板1的两侧设置第一连接臂10,而且同侧的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交叉相连,使得翼子板安装支架整体呈立体支撑结构,可有效改善支架的支撑性能,以在正常状态下保持翼子板6和侧围外板5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同时,第一连接臂10与第一连接板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1。在第一连接臂10与第一连接板1的弯折相连部位设置加强筋11,可提升第一连接臂10和第一连接板1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翼子板安装支架的支撑效果。优选地,在第一连接臂10和第一连接板1的弯折处一体成型出向着第一连接臂10弯折的一侧凸起的加强筋11,这样便于加强筋11的构造成型。
应当指出,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共同构成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另一处连接部位,除了在第二连接板2的板体上设置长条缝21、在过渡部3上设置第一开孔30等弱化结构外,在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上也可以设置一些弱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弱化结构还包括穿设于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的交叉处的剪断销4,同侧的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通过剪断销4连接。
在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的交叉相连部位穿设剪断销4,可保障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之间具备一定的连接强度,而且在翼子板6收到碰撞时,当冲击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剪断销4会由于第二连接臂20相对于第一连接臂10的位移而被切断,从而加速第二连接板2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的溃败变形,在翼子板安装支架的支撑性能和缓冲性能两方面达到了良好的均衡性。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的端部交叉相连,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的端部均设有穿装孔,两者的穿装孔正对,剪断销4穿设于两者的穿装孔并铆接固定。
此外,本实施例的弱化结构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臂20上的第二开孔200、以及成型于第二连接臂20上的减薄槽201。优选地,第二开孔200为沿第二连接臂2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孔,在第二开孔200中部两侧的第二连接臂20上各设置一个减薄槽201。在设置第二开孔200的情况下,第二开孔200中部两侧的第二连接臂20本身已经变窄,在该部位设置减薄槽201可进一步提升&20的溃缩变形性能。优选地,将各个减薄槽201均设置在第二连接臂20的内侧,即第二连接板2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臂20上的减薄槽201正对设置,第二连接臂20面向外部的一侧保持光滑平整的外表状态。
在第二连接臂20上设置第二开孔200、减薄槽201等结构,可降低第二连接臂20的自身强度,从而使第二连接臂20在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支撑强度减弱;当来自翼子板6的冲击力超出了长条缝21的应对范围,且尚未引起剪断销4断开的程度时,第二连接臂20会首先在第二开孔200和减薄槽201所在的部位发生弯折变形,以缓解冲击力的传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弯折设置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适于翼子板6在侧围外板5上的安装连接要求,通过在第二连接板2上,或者在第二连接板2和第一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部位上设置弱化结构,当翼子板6受到外部碰撞冲击时,第二连接板2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溃缩变形,使翼子板安装支架发挥缓冲吸能作用,降低冲击力向着侧围外板5一侧传递的力度,从而改善翼子板6遭受撞击时的缓冲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的翼子板6和侧围外板5之间采用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其一种示例性装配结构如图5所示。
采用上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安装翼子板6时,第一连接板1首先搭接在侧围外板5上,利用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两个第二安装孔12并螺接到侧围外板5上,完成支架在侧围外板5上的固定。第一连接臂10和第一连接板1之间的加强筋11可提高安装支架第一连接板1一侧的强度,使其在遭受碰撞时相较于第二连接板2一侧不易发生变形。
同时,通过在第二连接板2上设计长条缝21、在过渡部3上设置第一开孔30、在第二连接臂20上设置第二开孔200和减薄槽201、以及在第一连接臂10和第二连接臂20之间设置剪断销4等弱化结构,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缓冲效果,其中的长条缝21还能有效调节翼子板6和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装配偏差和面差。
当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此时动能较大,第二连接板2侧的长条缝21、第二开孔200和减薄槽201等会溃缩变形,变形后将不能再有效吸收冲击力,此时为了降低碰撞的加速度,溃缩到极限位置的第二连接板2侧结构与第一连接板1侧结构之间的剪断销4处产生剪切力,剪断销4被剪断后将吸收动能,降低加速度,从而进一步吸收能量,以保护行人及驾驶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用于翼子板(6)和侧围外板(5)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
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一连接板(1)用于连接所述侧围外板(5),所述第二连接板(2)用于连接所述翼子板(6);
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弱化结构,所述弱化结构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连接板(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溃缩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弯折相连的部位成型有弧面状的过渡部(3),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过渡部(3)上的第一开孔(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翼子板(6)的第一安装孔(22),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周围并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长条缝(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条缝(21)为沿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条,且两所述长条缝(21)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两侧均弯折成型有第一连接臂(10),且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两侧均弯折成型有第二连接臂(20),且所述第二连接臂(2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延伸方向相同;
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臂(10)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0)交叉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化结构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0)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0)的交叉处的剪断销(4),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臂(10)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0)通过所述剪断销(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20)上的第二开孔(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化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二连接臂(20)上的减薄槽(201);
所述第二开孔(200)为沿所述第二连接臂(2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孔,所述第二开孔(200)中部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臂(20)上均设有所述减薄槽(20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翼子板(6)和侧围外板(5)之间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
CN202321695126.6U 2023-06-30 2023-06-30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219969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126.6U CN219969811U (zh) 2023-06-30 2023-06-30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126.6U CN219969811U (zh) 2023-06-30 2023-06-30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9811U true CN219969811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8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5126.6U Active CN219969811U (zh) 2023-06-30 2023-06-30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9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8472B2 (en) Bonnet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CN105752163B (zh) 车辆机舱总成及具有该车辆机舱总成的车辆
CN211731584U (zh) 一种车辆的前舱总成及具有该前舱总成的车辆
CN210000408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19969811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CN110962936B (zh) 横梁结构和车架
CN111959614A (zh) 溃缩吸能盒及仪表板横梁的前围支架
CN109070941B (zh) 机动车辆的前挡泥板结构
CN215245126U (zh)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
CN11752943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碰撞吸收元件
CN212172147U (zh) 前防撞梁组件、吸能板和车辆
CN112623029B (zh) 一种汽车纵梁
JP426531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8202684B (zh) 一种碰撞防护结构及使用该碰撞防护结构的汽车
CN219790324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20947576U (zh) 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20032070U (zh) 用于车辆的中通道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47138U (zh) 车载仪表板的管梁、管梁总成及车辆
CN220447631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保护结构和配备有电池保护结构的车辆
CN112722084B (zh) 一种汽车前舱结构及车辆
CN11510749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20410708U (zh) 偏置碰撞支撑装置、车架及车辆
CN212709673U (zh) 车辆、车身、前纵梁及其外板
CN211308742U (zh) 机舱前围结构及车辆
CN210161880U (zh) 用于车辆车门的防撞梁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