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9527U -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9527U
CN219969527U CN202321370572.XU CN202321370572U CN219969527U CN 219969527 U CN219969527 U CN 219969527U CN 202321370572 U CN202321370572 U CN 202321370572U CN 219969527 U CN219969527 U CN 219969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vehicle
mounting
bumper skin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05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航
张敏
王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05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9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9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9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车灯安装结构包括车灯和保险杠蒙皮,车灯包括上灯壳与下灯壳,上灯壳与下灯壳之间具有安装腔,下灯壳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保险杠蒙皮设置在安装腔中,保险杠蒙皮上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第二配合部以及位于第二配合部一侧的封闭部,封闭部朝向上灯壳一侧设置,封闭部的颜色与保险杠蒙皮其他部位的颜色一致,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保险杠蒙皮上设置有封闭部,因此通过上灯壳只能观察到封闭部,不会观察到第二配合部,将封闭部与保险杠蒙皮其他部位设置成一致的颜色,通过上灯壳观察到的封闭部与保险杠蒙皮之间没有色差,反馈至人眼处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Description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灯作为汽车上的照明和信号装置,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为使车灯具有较高的照射度,车灯壳体通常采用透光且透视的透明材料制成。
现有技术中,如图9所示,将车灯1a安装在车辆上时,通常需在保险杠蒙皮2a上开设用以安装车灯的安装孔3a,但由于车灯1a壳体为透明材质,安装车灯1a后通过车灯1a壳体可以清楚地观看到车灯1a下方与保险杠蒙皮2a之间的安装孔3a,在正常光线环境下,安装孔3a会呈现出较深的颜色,该颜色从车灯1a位置反馈至人眼处,会对车辆整体美观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通过车灯壳体能够观查到车灯与保险杠蒙皮相连接的安装孔、影响车辆整体美观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包括:
车灯,所述车灯包括上灯壳与下灯壳,所述上灯壳与所述下灯壳之间具有安装腔,所述下灯壳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
保险杠蒙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保险杠蒙皮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二配合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上灯壳一侧的封闭部,所述封闭部朝向所述上灯壳一侧设置,所述封闭部的颜色与所述保险杠蒙皮朝向所述上灯壳部位的颜色一致,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接。
在安装车灯时,将保险杠蒙皮上的安装部安装在车灯的安装腔中,使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即可将车灯安装在保险杠蒙皮上,由于保险杠蒙皮上设置有封闭部,且封闭部朝向上灯壳的一侧,因此通过上灯壳只能观察到封闭部,不会观察到第二配合部,将封闭部与保险杠蒙皮其他部位设置成一致的颜色,通过上灯壳观察到的封闭部与保险杠蒙皮之间没有色差,反馈至人眼处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卡接。安装车灯时,车灯或保险杠蒙皮上凸起的第一配合部可卡接在保险杠蒙皮或车灯上的第二配合部的凹槽中,卡接安装可使车灯与保险杠蒙皮安装后更为稳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配合部上。通过将封闭部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第二配合部上,当需要检修或更换车灯时,拆卸封闭部后便于将第一配合部从第二配合部中分离,从而将车灯与保险杠蒙皮分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开孔,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凸起,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卡接,所述封闭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孔顶部。通过将凸起设置在第二配合部上,当第一配合部为第一开孔时,当车灯与保险杠蒙皮安装后,由于封闭部设置在第一开孔顶部,从车灯外部不会观察到第一配合部,使得反馈至人眼处的车灯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灯壳底部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能够挤压所述安装部。通过设置抵接部对安装部挤压,可使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卡接更加牢固,可保证车辆行驶中在振动等情形下车灯与保险杠蒙皮安装稳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上与所述抵接部相对应的部位和/或所述抵接部上设置有光滑层。通过在安装部上与地接部相对应的部位设置光滑层,在将车灯与保险杠蒙皮安装时,光滑层可减小安装部与抵接部之间的摩擦,便于将安装部安装在安装腔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灯壳上设有远离所述下灯壳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进入所述安装腔的运动路径的前方。
将安装部安装在安装腔内后,第一限位部可对第二限位部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此时可保证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卡接,从而使车灯与保险杠蒙皮安装稳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灯壳的外壁与所述保险杠蒙皮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可使车灯与保险杠蒙皮安装后的外壁为一平滑过度面,使车灯与保险杠蒙皮之间更为协调,提高了车灯安装后的美观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车体;
上述的车灯安装结构,所述车灯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因为车辆包括了车灯安装结构,具有与车灯安装结构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灯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方部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保险杠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车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种车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种车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的车灯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灯;101、上灯壳;102、下灯壳;1021、第一配合部;1022、第一开孔;103、安装腔;104、抵接部;105、第一限位部;2、保险杠蒙皮;201、安装部;2011、第二配合部;202、第二限位部;3、封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9所示,相关技术中,将车灯1a采用双色注塑工艺,使车灯1a底部颜色与保险杠蒙皮2a颜色相近,或在保险杠蒙皮2a与车灯1a相抵接的上表面上设置深色遮蔽层,以使安装孔3a与车灯1a底部或保险杠蒙皮2a上的遮蔽层颜色相近,可降低安装孔3a从车灯1a位置反馈至人眼处的色差,但是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及设置遮蔽层会增加制造工艺的难度,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下面结合图1至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其可以用作车辆前大灯,也可以用作车辆后大灯,包括车灯1和保险杠蒙皮2,如图1和图2所示,车灯1包括上灯壳101与下灯壳102,上灯壳101与下灯壳102之间具有安装腔103,下灯壳102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1021,保险杠蒙皮2设置在安装腔103中,如图1和图3所示,保险杠蒙皮2上设置有安装部201,安装部201包括第二配合部2011以及位于第二配合部2011朝向上灯壳101一侧的封闭部3,封闭部3朝向上灯壳101一侧设置,封闭部3的颜色与保险杠蒙皮2其他部位的颜色一致,第二配合部2011与第一配合部1021相连接。
在安装车灯1时,先将车灯1固定安装在车体上,再将保险杠蒙皮2上的安装部201安装在车灯1的安装腔103中,然后将保险杠蒙皮2安装在车体上,使第一配合部1021与第二配合部2011相配合即可将车灯1安装在保险杠蒙皮2上,由于保险杠蒙皮2上设置有封闭部3,且封闭部3朝向上灯壳101的一侧,因此通过上灯壳101只能观察到封闭部3,不会观察到第二配合部2011,将封闭部3与保险杠蒙皮2朝向上灯壳101的部位设置成一致的颜色,通过上灯壳101观察到的封闭部3与保险杠蒙皮2之间没有色差,反馈至人眼处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具体地,封闭部3与保险杠蒙皮2朝向上灯壳101的部位采用同样的颜色,该颜色可以是冷色,如蓝色、青色等。
本实施例中,对车灯1不做具体限定,为符合现实情况,本实施例中车灯1的上灯壳101与下灯壳102为一体连接,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车灯1也可以是上灯壳101与下灯壳102组合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车灯1为贯穿式车灯,贯穿式车灯沿保险杠蒙皮2长度方向安装,安装后与保险杠蒙皮2形成一个整体性非常强的贯穿造型,使整车的视觉冲击力更为明显,提升了车辆整体的美观性。为保证贯穿式车灯安装牢固,下灯壳102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一配合部1021,并在保险杠蒙皮2上对应设置多个安装部201,多个第一配合部1021与安装部201配合安装后可均匀承载整个贯穿式车灯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车灯1可采用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尼龙(PA,Polyamid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等塑料材质,具有质量轻,耐腐蚀,耐冲击,透明度高,绝缘性好,导热低,机械性能好,可塑性强,易成型加工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从车灯1外部只能观察到保险杠蒙皮2的封闭部3,不会观察到第二配合部2011,因此车灯1可采用单色注塑工艺制成,降低了车灯1的生产成本。
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车灯1也可以是安装在保险杠蒙皮2两侧的独体式车灯,并分别在保险杠蒙皮2两侧设置第二配合部2011,独体式车灯上设有第一配合部1021,安装时,分别将独体式车灯的第一配合部1021与保险杠蒙皮2一侧的第二配合部2011相卡接。
本实施例中,保险杠蒙皮2上设置的安装部201可与保险杠蒙皮2为一体结构,即安装部201为保险杠蒙皮2上沿的翻边,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安装部201也可以是粘贴或激光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保险杠蒙皮2上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从车灯1外部只能观察到保险杠蒙皮2的封闭部3,不会观察到第二配合部2011,因此保险杠蒙皮2内外可设置为同一颜色,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保险杠蒙皮2可采用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材质,具体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对安装部201不限于设置在保险杠蒙皮2上,安装部201还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前机盖和/或后机盖上,由此可将贯穿式车灯安装在前机盖和/或后机盖的位置,提升了车辆的辨识度,使车辆具有不同的美观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配合部1021与第二配合部2011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第一配合部1021与第二配合部2011配合卡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021为凸起,第二配合部2011为凹槽,安装车灯1时,车灯1上凸起的第一配合部1021可卡接在保险杠蒙皮2上的第二配合部2011的凹槽中,卡接安装可使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后更为稳固。
具体地,凹槽设置在安装部201的底部,凹槽上部为封闭部3,凸起设置在第一配合部1021的顶部,当凸起卡接在凹槽中,从车灯1外部观看时,凹槽上部的封闭部3可遮盖住凹槽和凸起,只能观看到顶部与保险杠蒙皮2其他部位的颜色一致的封闭部3,从而反馈至人眼处会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封闭部3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配合部2011上。通过将封闭部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第二配合部2011上,当需要检修或更换车灯1时,拆卸封闭部3后便于将第一配合部1021从第二配合部2011中分离,从而将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分离。
具体地,安装时,先将车灯1安装在车体上,再将封闭部3安装在保险杠蒙皮2上的第二配合部2011上,并将安装部201装入车灯1的安装腔103中,最后将保险杠蒙皮2安装在车体上。当需要拆卸车灯1时,可采用工装将封闭部3翘起,并对第一配合部1021施加向下的压力,使第一配合部1021从第二配合部2011中分离,再将安装部201从安装腔103中取出变成完成对车灯1的拆卸。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对第二配合部2011和封闭部3不做具体限定,如图5所示,第二配合部2011为凹槽时,凹槽上部可以是开设有倒角的凹槽,封闭部3底部为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出结构。
如图6所示,封闭部3也可以是盖状结构,适用于对现有的第二配合部2011为开孔的保险杠蒙皮2,将盖状的封闭部3盖设在现有的开孔中即可使车灯1从外部只能观察到保险杠蒙皮2的封闭部3,不会观察到第二配合部2011的开孔,可改善现有车灯1可观看到第二配合部2011的开孔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021为第一开孔1022,第二配合部2011为凸起,第一配合部1021与第二配合部2011配合卡接,封闭部位于第一开孔1022的顶部。通过将凸起设置在第二配合部2011上,当第一配合部1021为第一开孔1022时,当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后,由于封闭部3设置在第一开孔1022的顶部,从车灯1外部不会观察到第一配合部1021,使得反馈至人眼处的车灯1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配合部1021的顶部为凹槽,第二配合部2011的底部为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第二配合部2011的顶部为封闭部3,将安装部201安装在安装腔103中时,第二配合部2011可卡接在第一配合部1021中,使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稳固,如此设置,当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后从车灯1外部不会观察到第一配合部1021,使得反馈至人眼处的车灯1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配合部1021还可以是第一开孔1022,第二配合部2011的底部为与第一开孔1022相匹配的凸起,第二配合部2011的顶部为封闭部3,将安装部201安装在安装腔103中时,第二配合部2011可卡接在第一配合部1021中,同样可使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稳固,当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后从车灯1外部不会观察到第一配合部1021,使得反馈至人眼处的车灯1具有良好的整体美观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至图8所示,上灯壳101底部设有抵接部104,抵接部104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挤压安装部201。通过设置抵接部104对安装部201挤压,可使第一配合部1021与第二配合部2011卡接更加牢固,可保证车辆行驶中在振动等情形下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稳固。
本实施例中,抵接部104可以是与上灯壳101底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通过粘贴或激光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上灯壳101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201上与抵接部104相对应的部位和/或抵接部104上设置有光滑层。通过在安装部201上与地接部相对应的部位设置光滑层,在将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时,光滑层可减小安装部201与抵接部104之间的摩擦,便于将安装部201安装在安装腔103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分别在抵接部104或安装部201上设置光滑层,也可在安装部201和抵接部104上均设置光滑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图7和图8所示,上灯壳101上设有远离下灯壳102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105,安装部20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02,第一限位部105设置在第二限位部202进入安装腔103的运动路径的前方。
将安装部201安装在安装腔103内后,第一限位部105可对第二限位部202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限位部105与第二限位部202相抵接,此时可保证第一配合部1021与第二配合部2011相卡接,从而使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灯壳101的外壁与保险杠蒙皮2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可使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安装后的外壁为一平滑过度面,使车灯1与保险杠蒙皮2之间更为协调,提高了车灯1安装后的美观度。
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上灯壳101的外壁与保险杠蒙皮2的外壁之间也可以是其他造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车灯安装结构,车灯安装结构安装在车体上。
将本实施例中的车灯结构安装在车辆上,通过上灯壳101只能观察到封闭部3,不会观察到第二配合部2011,将封闭部3与保险杠蒙皮2其他部位设置成一致的颜色,通过上灯壳101观察到的封闭部3与保险杠蒙皮2之间没有色差,提升了车辆的整体美观感。
本实施例中,对车辆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车辆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或增程式汽车,车灯结构作为车辆的照明及指示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前部和/或后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灯安装结构设置在车体的前方部位。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车灯安装结构也可是设置车体的后方部位,或者是在车体的前方与后方部位均设置本实施例中的车灯安装结构。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灯(1),所述车灯(1)包括上灯壳(101)与下灯壳(102),所述上灯壳(101)与所述下灯壳(102)之间具有安装腔(103),所述下灯壳(102)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1021);
保险杠蒙皮(2),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03)中,所述保险杠蒙皮(2)上设置有安装部(201),所述安装部(201)包括第二配合部(201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011)朝向所述上灯壳(101)一侧的封闭部(3),所述封闭部(3)朝向所述上灯壳(101)一侧设置,所述封闭部(3)的颜色与所述保险杠蒙皮(2)朝向所述上灯壳(101)部位的颜色一致,所述第二配合部(201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02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0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011)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10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011)配合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配合部(20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021)为第一开孔(1022),所述第二配合部(2011)为凸起,所述第一配合部(10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011)配合卡接,所述封闭部(3)位于所述第一开孔(1022)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壳(101)底部设有抵接部(104),所述抵接部(104)能够挤压所述安装部(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1)上与所述抵接部(104)相对应的部位和/或所述抵接部(104)上设置有光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壳(101)上设有远离所述下灯壳(102)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105),所述安装部(20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02),所述第一限位部(105)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202)进入所述安装腔(103)的运动路径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壳(101)的外壁与所述保险杠蒙皮(2)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安装结构,所述车灯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方部位。
CN202321370572.XU 2023-05-31 2023-05-31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969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572.XU CN219969527U (zh) 2023-05-31 2023-05-31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572.XU CN219969527U (zh) 2023-05-31 2023-05-31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9527U true CN219969527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9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0572.XU Active CN219969527U (zh) 2023-05-31 2023-05-31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9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12564Y2 (ja) 自動車用信号灯
US6643984B2 (en) Frame-attached window panel
JP2004319347A (ja) 車両用灯具のレンズ
JPH02207403A (ja) 車輌用灯具
CN203844588U (zh) 窗框
US20120200097A1 (en) Mold structure and bumper
CN107869693A (zh) 汽车车灯的光导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9969527U (zh) 车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1809422U (zh) 车辆装饰件、成型装置及车窗总成
CN211808991U (zh) 车辆装饰件、成型装置及车窗总成
US6113254A (en) Vehicle lamp
CN210153660U (zh) 一种利用反光杯固定透光罩的金属筒灯
US5783276A (en) Insert molded bez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213056974U (zh) 前保险杠照明总成
CN217672377U (zh) 一种侧转向灯
CN111439229A (zh) 一种汽车用热熔散热器格栅
CN213619546U (zh) 背门装饰件和尾灯配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904636U (zh) 一种一体式后三角窗
CN212386439U (zh) 一种汽车用热熔散热器格栅
CN210132990U (zh) 一种车门密封条接角结构
CN211642011U (zh) 一种牌照灯的安装结构
CN215662873U (zh) 一种带氛围灯的玻璃总成
CN216684261U (zh) 高位制动灯与扰流板连接结构
CN212148746U (zh) 一种立体通风格栅及汽车
CN115352357A (zh) 一种汽车尾灯拆件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