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8019U -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8019U
CN219968019U CN202321393279.5U CN202321393279U CN219968019U CN 219968019 U CN219968019 U CN 219968019U CN 202321393279 U CN202321393279 U CN 202321393279U CN 219968019 U CN219968019 U CN 219968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transfer line
transmission ro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32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3932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8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8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8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涉及匣体生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吸盘本体,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传动杆外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套接的转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机构和弹出机构,转动转环使卡块与固定板脱离,安装盘借助弹出机构和固定杆主动与传动杆分离,拉动安装盘至原吸盘本体完全脱离,对传动杆进行安装相应的吸盘本体并松开转环即可完成安装,使机械臂具有良好的吸盘本体拆卸替换安装措施,降低吸盘本体在机械臂上拆装替换的操作难度,提高机械臂利用吸盘本体对匣体正常抓取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匣体生产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匣体在进行生产加工输送时,通常需要使用到具有抓取功能且设置有吸盘的机械装置,以便于提高匣体的输送效率和抓取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但匣体在生产加工进行输送时,难免会存在体型不同的匣体,而常见的机械抓取装置上所设置的吸盘与装置之间大多数为整体式,拆卸相对较为麻烦,当同一吸盘对不同体型的匣体进行吸附时,难免会造成吸盘因匣体的体型不同而出现吸附不稳定现象,造成机械抓取装置对匣体抓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导致机械抓取装置不具有良好便捷的吸盘拆卸替换措施,严重影响了机械抓取装置对匣体的抓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常见的设置有吸盘的机械抓取装置,其吸盘与装置之间大多数为拆卸较为麻烦的整体式,非常容易造成同一吸盘对不同体型的匣体进行吸附固定时出现脱落现象,严重影响了机械抓取装置对匣体的抓取效率,提供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吸盘本体,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传动杆外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套接的转环,所述吸盘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传动杆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传动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框,所述滑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盘,所述传动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板相适配的固定槽,且传动杆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活动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框相适配的滑槽,且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孔,且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在滑框内壁的一面,且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杆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杆的一端滑动贯穿传动杆的外表面,所述转环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推块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推块相适配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机构和弹出机构,对传动杆内部设置用于固定板进行固定的卡块,使吸盘本体与传动杆之间可以进行拆卸替换,转动转环使卡块与固定板脱离,安装盘借助弹出机构和固定杆主动与传动杆分离,拉动安装盘至原吸盘本体完全脱离,对传动杆进行安装相应的吸盘本体并松开转环即可完成安装,使机械臂具有良好的吸盘本体拆卸替换安装措施,降低吸盘本体在机械臂上拆装替换的操作难度,提高机械臂利用吸盘本体对匣体正常抓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的展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的传动杆剖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的滑框剖视立体图。
图例说明:
1、机械臂;2、传动杆;3、安装机构;4、吸盘本体;
31、转环;32、安装盘;33、弹出机构;34、固定板;35、连接杆;36、卡块;37、滑框;38、滑杆;39、弹簧;310、挡盘;311、限位杆;312、推杆;313、推块;
331、固定杆;332、导向杆;333、推盘;334、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包括:机械臂1,机械臂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杆2,传动杆2的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板34相适配的固定槽,且传动杆2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杆35相适配的活动槽,通过开设固定槽,使固定板34可以正常插入到传动杆2的内部,通过开设活动槽,使连接杆35在传动杆2的内部可以正常进行活动,传动杆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机构3,传动杆2的一端设置有吸盘本体4,安装机构3包括传动杆2外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套接的转环31,吸盘本体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盘32,安装盘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4,固定板34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框37相适配的滑槽,且固定板34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36相适配的卡孔,通过开设滑槽,使滑框37可以正常插入到固定板34的内部,通过开设卡孔,使滑框37在固定板34的内部可以借助卡块36进行固定,传动杆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38相适配的滑孔,且连接杆35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311相适配的限位孔,通过开设滑孔,使连接杆35可以正常在滑杆38的外表面滑动,通过开设限位孔,使连接杆35滑动的过程中,可以正常借助限位杆311保持良好的移动限位,连接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6,传动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框37,滑框3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8,滑杆38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39,弹簧39的一端焊接在滑框37内壁的一面,且弹簧39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杆35的一侧,通过设置弹簧39,弹簧39提供足够的弹力,使连接杆35可以借助弹簧39的弹力保持良好的位置固定,滑杆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盘310,传动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11,连接杆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312,推杆312的一端滑动贯穿传动杆2的外表面,转环3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推块313相适配的固定孔,传动杆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推块313相适配的凹槽,通过开设固定孔,使推块313可以正常移动至转环31的内部,避免推块313无法正常从传动杆2的内部移出,通过开设凹槽,使推块313可以正常移动至传动杆2的内部,推杆3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313。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弹出机构33包括安装盘32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杆331,传动杆2的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杆331相适配的穿孔,通过开设穿孔,使固定杆331可以正常插入到传动杆2的内部,传动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32,传动杆2的内部设置有推盘333,传动杆2的内部开设有与推盘333相适配的推槽,通过开设推槽,使推盘333在传动杆2的内部可以正常进行移动,推盘333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杆332相适配的导向孔,通过开设导向孔,使推盘333移动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移动导向特点,推盘333的一侧与固定杆331的一端相接触,导向杆332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簧334,压簧334的一端焊接在推槽内壁的一面,且压簧334的另一端焊接在推盘333的一侧,通过设置压簧334,压簧334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推盘333可以借助压簧334的压力主动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在替换时,转动转环31在传动杆2的外表面旋转,转环31旋转的过程中,其内壁逐渐与推块313的外表面接触,并随着转环31的转动,逐渐推动推块313移动,推块313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推杆312移动,推杆312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杆35移动,连接杆35逐渐在限位杆311和滑杆38的外表面滑动,随着连接杆35的移动,弹簧39受到作用力的影响形状逐渐发生变化。连接杆35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带动卡块36移动,卡块36随着移动逐渐与固定板34上的卡孔脱离。压簧334在机械臂1安装有吸盘本体4时,处于受力收缩状态,当转动转环31至卡块36完全与固定板34的卡孔脱离时,压簧334便不再受到作用力的影响形状逐渐进行复原,并带动推盘333移动,推盘333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在导向杆332的外表面滑动,并推动固定杆331移动,固定杆331逐渐从传动杆2的内部移出,并带动安装盘32移动,安装盘32逐渐与传动杆2分离。当转动转环31至安装盘32发生移动时,停止转环31的旋转,并保持转环31旋转的位置不动。待安装盘32接触弹出机构33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拉动安装盘32移动,固定板34逐渐从传动杆2的内部移出,直至拉动安装盘32至固定板34和固定杆331完全与传动杆2脱离,机械臂1原安装的吸盘本体4完成拆卸。对传动杆2上进行安装相应的吸盘本体4,将替换后的吸盘本体4与传动杆2进行安装固定,当替换后的吸盘本体4在固定杆331和固定板34均插入到传动杆2内部后,转动转环31将转环31上的固定孔移动至推块313的位置,弹簧39便不再受到作用力的影响形状逐渐进行复原,并带动连接杆35移动,卡块36借助弹簧39的弹力对所替换的吸盘本体4进行固定,推块313跟随着连接杆35的移动插入到固定孔中,替换的吸盘本体4完成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1),所述机械臂(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杆(2),所述传动杆(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机构(3),所述传动杆(2)的一端设置有吸盘本体(4),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传动杆(2)外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套接的转环(31),所述吸盘本体(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盘(32),所述安装盘(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4),所述传动杆(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35),所述连接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6),所述传动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框(37),所述滑框(3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8),所述滑杆(38)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39),所述滑杆(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盘(310),所述传动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11),所述连接杆(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312),所述推杆(3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3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的一端开设有与固定板(34)相适配的固定槽,且传动杆(2)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杆(35)相适配的活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4)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框(37)相适配的滑槽,且固定板(34)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36)相适配的卡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5)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38)相适配的滑孔,且连接杆(35)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311)相适配的限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9)的一端焊接在滑框(37)内壁的一面,且弹簧(39)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杆(3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12)的一端滑动贯穿传动杆(2)的外表面,所述转环(3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推块(313)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传动杆(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推块(313)相适配的凹槽。
CN202321393279.5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Active CN219968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3279.5U CN219968019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3279.5U CN219968019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8019U true CN21996801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3279.5U Active CN219968019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8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6946B (zh) 一种全自动钢管切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9968019U (zh) 一种匣体用吸盘抓取机械手
CN214163574U (zh) 一种单晶硅棒开方夹持装置
CN111438262B (zh) 一种自动开料机
CN210418079U (zh) 一种用于管体装配设备的卸料装置
CN113211483B (zh) 机械手的端拾器、机械手和商品分拣系统
CN217317095U (zh) 一种刀柄锁紧套及刀库
CN213439741U (zh) 用于u形灯管加工的可翻转灯管夹持装置
CN215144738U (zh) 一种用于车床加工的下料装置
CN215240912U (zh) 夹持装置
CN210588761U (zh) 一种砂轮片拆装一体装置
CN213381586U (zh) 一种吸盘组件及ur协作式机械臂
CN110788675A (zh) 一种刀具机械抓手
CN213660436U (zh) 一种分片装置
CN217800888U (zh) 一种用于打磨工具件的机械臂
CN211941789U (zh) 一种钢轴盘成型设备
CN218638417U (zh) 一种用于冲压生产线的自动搬运机器人
CN219542255U (zh) 压力容器上、下封头组合机
CN211249366U (zh) 一种刀具机械抓手
CN219466172U (zh) 六轴玻璃上片机器人
CN112047104B (zh) 自动化生产设备用工件输送装置
CN220274364U (zh) 一种树苗容器
CN217024367U (zh) 一种用于陶瓷管生产的机械手
CN220972432U (zh) 医用机械手
CN219235014U (zh) 一种机内取换砂纸装置及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