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3183U -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3183U
CN219963183U CN202320990477.3U CN202320990477U CN219963183U CN 219963183 U CN219963183 U CN 219963183U CN 202320990477 U CN202320990477 U CN 202320990477U CN 219963183 U CN219963183 U CN 219963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guide
positioning device
control
convey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04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04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3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3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3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单根控制线、固定件和与所述固定件远端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导向件和设置在所述导向件远端的连接装置,所述控制线近端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端穿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向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回复件,所述回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导向件连接,操作所述控制机构拉紧所述控制线,使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回复件发生扭转,松开所述控制线后,所述回复件复位使所述连接装置反方向转动,实现与所述连接装置关联部件的周向位置的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内科导管治疗,尤其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PAVR) 逐渐成为主流术式,临床试验证实其简便可行。
现行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主要有三种手术途径的选择,即前向技术(经股静脉和房间隔穿刺)、逆向技术(经股动脉逆向进入主动脉弓)和非体外循环直接径路瓣膜置换技术(经心尖),其中以第二种最为方便快捷,被广泛采用。
尽管如此,PAVR现今依然面临着目标人群选择、长期疗效和并发症等技术难题。研究表明,瓣膜支架输送系统和操作技术的改进对抑制并发症,如主动脉穿孔、瓣周漏、血栓和脑卒中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利CN202121309927.5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调整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件;可旋转地连接在固定件远侧的大体上纵长地延伸的连接机构;至少一根操纵线;其中,固定件设有导引通道;操纵线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机构上,另一端穿过相应的导引通道连接至操控机构;和其中,通过操控机构操作操纵线使连接机构相对于固定件旋转,从而实现对连接机构和与之关联的部件的周向位置的调整;该发明的技术缺陷在于:多根操纵线都集中在鞘管内,占据了较大的鞘管空间,使操纵线与鞘管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并且,在经血管调弯后,鞘管弯曲变形,进一步增大了操纵线与鞘管之间的摩擦力,在拉动操纵线进行植入假体时需要较大的力,而且有可能使操纵线断裂;并且操纵线之间容易互相干涉,导致在调控时可能会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多根操纵线占据的鞘管空间过大,使操纵线与鞘管之间的摩擦增大,并且,在调弯过程中鞘管弯曲变形进一步增大了操纵线与输送管之间的摩擦,所以在拉动操纵线对植入假体周向位置调整时手术操作者要用较大的力,而且可能会使操纵线断裂;并且操纵线之间容易互相干涉,导致在植入假体进行周向调整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单根控制线、固定件和与所述固定件远端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导向件和设置在所述导向件远端的连接装置,所述控制线近端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端穿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向件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回复件,所述回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导向件连接,操作所述控制机构拉紧所述控制线,使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回复件发生扭转,松开所述控制线后,所述回复件复位使所述连接装置反方向转动,实现与所述连接装置关联部件的周向位置的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复件为圆柱螺旋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复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远端和所述导向件近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包括单个导引通道,所述导引通道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控制线远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导向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件近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导引通道一侧,所述控制线远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导向件的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控制线的连接点、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控制线的接触点到所述导向件的中心形成预设夹角α,所述预设夹角α的预设范围为0<α<9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卷线杆和用于转动所述卷线杆的旋钮,所述卷线杆呈圆柱状,所述控制线近端缠绕在所述卷线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限制丝,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远端的植入器械通过所述限制丝实现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操作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控制丝控制所述连接装置旋转时,所述连接装置带动所述植入器械旋转,实现所述植入器械的周向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入器械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3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抽离所述限制丝时,所述植入器械与所述连接装置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管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管内的第二输送管,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管约束所述定位件的扩张,所述固定件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上,所述连接机构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线选自下列项中的一者:丝线、绳、缆索、绞线、股线、金属丝、柔性带和它们的任意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优点至少包括如下:
1.现有技术中,通过多根操纵线来调整植入假体的周向位置,多根操纵线占据鞘管空间过大,增大了操纵线与鞘管之间的摩擦,在调弯过程中管腔弯曲变形由进一步增大了操纵线与鞘管之间的摩擦,在拉动操纵线对植入假体周向位置调整时需要用较大的力,容易使操纵线断裂,并且操纵线之间容易互相干涉,导致植入假体周向调整效果不佳;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构思,在固定件与导向件之间设置了一个回复件(圆柱弹簧),操作控制机构拉紧控制线,使导向件带动连接装置转动,并且导向件带动回复件发生扭转,松开控制线后,回复件复位使连接装置反方向转动,植入器械与连接装置连接,所以只需一根控制线就能调整植入器械的周向位置,从而减小了控制线占据的管腔空间,消除了多根控制线互相干涉的情况,使手术操作者在拉动控制线进行植入器械的周向调整时更加省力安全精准。
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构思,卷线杆为圆柱状,单根控制线远端缠绕在卷线杆上,在调整植入器械周向位置时,向控制线绕线方向旋转旋钮,控制线带动连接装置旋转,松开旋钮,回复件复位带动连接装置反方向旋转,该构思设计及其装配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更有利于以低成本、高可靠性投入批量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文的描述连同附图,这些实施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更显而易见;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4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预设角α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图11为本发明定位装置操作过程示意图。
1-连接机构,11-回复件,12-导向件,121-连接部,13-连接装置,2-固定件,21-导引通道,3-控制线,4-植入器械,41-定位件,5-控制机构,51-卷线杆,52-旋钮,6-第一输送管,7-第二输送管,8-限制丝。
实施方式
在以下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阐述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从这些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
应当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词组和用语是出于描述的目的,而不应当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文中的“包括”、“包含”或“具有”及其变型的使用,旨在开放式地包括其后列出的项及其等同项以及附加的项。
下面将参考本申请的若干方面的不同的实施例和示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本申请中,术语“近端”或“近侧”是指离手术操作者较近的一端或一侧,“远端”或“远侧”是指离手术操作者较远的一端或一侧;轴向为柱体、管体等一类物体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周向为围绕柱体、管体等一类物体的轴线的方向(垂直于轴线,同时垂直于截面半径)。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可用于主动脉瓣膜手术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包括:控制机构5、单根控制线3、固定件2和与所述固定件远端连接的连接机构1,所述连接机构1包括导向件12和设置在所述导向件12远端的连接装置13,所述控制线3近端与所述控制机构5连接,所述控制线3远端穿过所述固定件2与所述导向件12连接,所述连接机构1还包括回复件11,所述回复件11为圆柱弹簧,所述回复件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2和所述导向件12连接,操作所述控制机构5拉紧所述控制线3,使所述导向件12带动所述连接装置13相对于所述固定件2转动,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件12带动所述回复件11发生扭转,松开所述控制线3后,所述回复件11复位使所述连接装置13反方向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实现与所述连接装置13关联部件的周向位置的调整,植入器械4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13的远端,操作所述控制机构5通过所述控制线13控制所述连接装置13旋转时,所述连接装置13带动所述植入器械4旋转,实现了所述植入器械4的周向位置的调整,因此只需一根所述控制线3就能调所述整植入器械4的周向位置,从而减小了所述控制线3占据的管腔空间,消除了多根所述控制线3互相干涉的情况,使手术操作者在拉动所述控制线3进行所述植入器械4的周向调整时更加省力安全精准。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回复件11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2远端和所述导向件12近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固定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上的导引通道21,所述导向件12近端设有连接部121,所述连接部121设置在所述导引通道21一侧,所述控制线3远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21与所述连接部121连接,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在所述导向件12的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接部121与所述控制线3的连接点、所述导引通道21与所述控制线3的接触点到所述导向件12的中心形成预设夹角α,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预设夹角α的预设范围为0︒<α<90︒, 由于主动脉窦有3个窦底,且在圆周上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相邻的窦底之间与主动脉瓣膜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为约120︒,所述植入器械4的定位件41与主动脉窦的窦底相匹配地设有3个的数量,因此,将所述预设夹角预设为60︒,则可以满足手术操作者操纵所述控制机构5精确驱动所述植入器械4的周向位置调整,将所述定位件41定位至对应的窦底。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卷线杆51和用于转动所述卷线杆51的旋钮52,所述卷线杆51呈圆柱状,所述控制线3近端缠绕在所述卷线杆51上,如图6所示,当向着所述控制线3绕线方向旋转所述旋钮52时,所述控制线3缠绕在所述卷线杆51上而被拉紧,所述控制线3带动所述导向件12使所述连接装置13转动,所述连接装置13带动所述植入器械4转动,并且所述导向件12带动所述回复件11发生扭转,如图7所示,松开所述控制线3后,所述回复件11复位使所述连接装置13反方向转动,所述连接装置13带动所述植入器械4反方向转动,实现所述植入器械4的周向位置调整,如图8和图9所示,该构思设计及其装配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更有利于以低成本、高可靠性投入批量工业生产。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控制线3选自下列项中的一者:丝线、绳、缆索、绞线、股线、金属丝、柔性带和它们的任意组合,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线3材质优选为金属丝。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限制丝8;所述植入器械4通过所述限制丝8实现与所述连接装置13的可拆卸连接,如图10所示,当抽离所述限制丝8时,所述植入器械4与所述连接装置13分离,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管6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管6内的第二输送管7,所述固定件2和所述连接机构1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6和所述第二输送管7之间,所述第一输送管6约束所述定位件41的扩张,所述固定件2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7上,所述连接机构1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7上,如图1所示。
定位装置的操作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操作定位装置通过经血管的入路方式进入心内,随后释放所述植入器械4上的定位件41至心内的预期位置。
2)观察所述定位件41相对于主动脉窦的当前位置,如果该位置未达到理想的预期位置,手术操作者可通过操作所述控制机构5来拉拽所述控制线3,所述控制线3带动所述导向件12使所述连接装置13转动,所述连接装置13带动所述植入器械4转动,并且所述导向件12带动所述回复件11发生扭转,如图7所示,若此时所述植入器械4旋转角度过大,旋转后的位置超过了理想预期位置,如图8所示,则松开所述控制线3,所述回复件11复位使所述连接装置13反方向转动,所述连接装置13带动所述植入器械4反方向转动,如图9所示,如此反复操作可实现所述植入器械4的定位件41位置的调整,从而最终实现将所述定位件41定位至窦底的理想预期位置。
3)当所述定位件41到达窦底的理想预期位置时,进一步释放所述植入器械4就位,如图10和图11所示。之后,撤离定位装置,完成植入手术。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单根控制线、固定件和与所述固定件远端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导向件和设置在所述导向件远端的连接装置,所述控制线近端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端穿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向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回复件,所述回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导向件连接,操作所述控制机构拉紧所述控制线,使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所述导向件带动所述回复件发生扭转,松开所述控制线后,所述回复件复位使所述连接装置反方向转动,实现与所述连接装置关联部件的周向位置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件为圆柱螺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远端和所述导向件近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导引通道,所述控制线远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导向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近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导引通道一侧,所述控制线远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件的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控制线的连接点、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控制线的接触点到所述导向件的中心形成预设夹角α,所述预设夹角α的预设范围为0<α<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卷线杆和用于转动所述卷线杆的旋钮,所述卷线杆呈圆柱状,所述控制线近端缠绕在所述卷线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限制丝;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远端的植入器械通过所述限制丝实现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器械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数量为3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控制丝控制所述连接装置旋转时,所述连接装置带动所述植入器械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管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管内的第二输送管,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上,所述连接机构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上。
CN202320990477.3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Active CN219963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0477.3U CN21996318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0477.3U CN21996318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3183U true CN219963183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8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0477.3U Active CN219963183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3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04772B2 (ja) プルワイヤを有する操向可能なカテーテル
US20220378405A1 (en) Braided hemostasis shaft for improved torsional response
CN111643224B (zh) 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的输送系统
US11826251B2 (en) Cardiac valve delivery devices and systems
EP3871729A1 (en) Apparatus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multiple telescoping catheters
CN220424333U (zh) 可调弯导管
WO2010070685A1 (en) Guide catheter
CN114681754B (zh) 可调弯导管
US20230024606A1 (en) Controllable guiding device for implantable apparatus
US20230346558A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haping a valve annulus
CN219963183U (zh) 一种可控制旋转的定位装置
JP2022515832A (ja) 人工弁のための送達カテーテル及び送達デバイス
CN216257640U (zh)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CN117899340A (zh) 输送导管和输送系统
WO2023215904A1 (en) Annuloplasty implant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5212428A (zh) 一种介入导管
CN113813081A (zh)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CN117695058A (zh) 瓣膜假体输送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7503432A (zh) 输送导管和输送系统
CN116407737A (zh) 扩张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