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3081A -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3081A
CN113813081A CN202110647767.3A CN202110647767A CN113813081A CN 113813081 A CN113813081 A CN 113813081A CN 202110647767 A CN202110647767 A CN 202110647767A CN 113813081 A CN113813081 A CN 113813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lanted
prosthesis
delivery system
guide channel
rot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77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世文
郑玲和
凌正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enscare Scientif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77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30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3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3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包括植入假体、连接装置、转动装置和限制构件;其中,所述转动装置上配置有限制构件,并且通过所述限制构件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实现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转动装置联动;并且,所述植入假体通过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限制构件与转动装置连接,植入假体通过限制构件与连接装置拆卸连接,中层鞘管能相对内芯管轴向移动,当中层鞘管相对内芯管向近端撤离时,带动限制构件后撤,使得植入假体与连接装置分离,实现可控释放,操作便捷且可控的稳定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美国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4.6%,是美国继冠心病和高血压之后第三位常见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是唯一被公认为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基于对外科手术的高风险评估和术后并发症的担忧,仍然有1/3-2/3的患者放弃外科治疗,因此一旦出现症状则患者死亡率平均每年达50%-60%。由于心脏介入手段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创新,内科导管治疗,尤其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PAVR) 逐渐成为主流术式,临床试验证实其简便可行,为众多无法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带来福音。
现行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主要有三种手术途径的选择,即前向技术(经股静脉和房间隔穿刺)、逆向技术(经股动脉逆向进入主动脉弓)和非体外循环直接径路瓣膜置换技术(经心尖),其中以第二种最为方便快捷,被广泛采用。市面现有的支架输送系统以Edwards球囊扩张的SAPIEN瓣膜支架输送系统和Corevalve自膨式的ReValving瓣膜支架输送系统为代表,研发人员不断地提供技术方案和器械革新,以提高患者成活率,改善患者生活状况。
尽管如此,PAVR现今依然面临着目标人群选择、长期疗效和并发症等技术难题。研究表明,瓣膜支架输送系统和操作技术的改进对抑制并发症,如主动脉穿孔、瓣周漏、血栓和脑卒中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植入假体与输送系统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需要在鞘管内设置相关的控制机构才能实现可拆卸功能,而如此会增大输送鞘管的管径,尤其在用于经血管入路方式中,显得尤为不利,粗大的输送鞘管让入路阻力增大同时对患者的血管有所损伤。因此,医务人员和病人都迫切希望输送鞘管的管径较小且又能满足可控释放要求的输送器械。
申请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主动脉狭窄且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输送系统在满足缩小输送管径的前提下实现可控释放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包括植入假体、连接装置、转动装置和限制构件;其中,所述转动装置上配置有限制构件,并且通过所述限制构件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实现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转动装置联动;并且,所述植入假体通过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装置能相对所述连接装置轴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线状构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配置有导引通道,所述线状构件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并且,操控所述线状构件可使得所述转动装置相对所述固定件周向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并且,所述限制构件的两端与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内芯管和中层鞘管,所述连接装置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所述转动装置套设在所述中层鞘管上,所述中层鞘管能相对所述内芯管轴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设有通孔,所述限制构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底座和设置在连接底座上的连接孔,所述植入假体设有拆卸孔,预装时,所述拆卸孔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限制构件一端穿过所述拆卸孔,当所述限制构件一端撤离所述拆卸孔时,所述植入假体与所述连接装置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构件为金属丝或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内部;或者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外周;或者部分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内部,同时部分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外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通道可以是所述固定件上轴向设置的通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设置为倒圆结构,避免割伤线状构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外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引通道设置在所述导轨内。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外周设有外包层,所述导引通道由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外包层之间的间隙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植入假体和卷线机构;所述植入假体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线状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与所述卷线机构连接,操作所述卷线机构可使得所述连接装置相对所述固定件周向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植入假体是人工心脏瓣膜假体。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植入假体是血管支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输送系统被用于主动脉置换手术时,所述人工心脏瓣膜假体包括支架主体和定位件,所述人工心脏瓣膜假体通过先释放定位件,使得定位件定位至主动脉窦底,完成预先定位,随后再释放支架主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植入假体被输送至人体心内需要周向调整角度时,可以操作卷线机构,使得线状构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并进一步带动植入假体周向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装置设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其中,所述线状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并且,当所述线状构件拉动所述第一连接点相对所述导引通道转动时,所述植入假体沿顺时针方向周向旋转;当所述线状构件拉动所述第二连接点相对所述导引通道转动时,所述植入假体沿逆时针方向周向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固定件的中心连线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横截面上所成的夹角为a。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a为0︒~15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横截面上,所述导引通道的中心与所述固定件的中心连线将所述夹角a等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线机构包括外壳体、卷线杆、控制旋钮;所述卷线杆一端与控制旋钮连接,所述卷线杆的另一端部分穿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并且,所述卷线杆的另一端部分设有第一点位和第二点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点位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另一端部分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在所述卷线杆上;所述第二柔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点位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柔性件的另一端部分按逆时针方向缠绕在所述卷线杆上。
当所述控制旋钮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柔性件处于绷紧状态并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接机构顺时针旋转,并且,所述第二柔性件处于松弛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现有技术中,利用控制丝的远端对植入假体进行限位和可控释放,而控制丝的另一端必须要穿过长长的输送鞘管,而输送鞘管在输送过程中必然要进行调弯或者旋转等一系列动作才能释放植入假体,这会导致控制丝在输送鞘管内发生扭转甚至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让可控释放的操作变得不可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限制构件与转动装置连接,并且,植入假体通过限制构件与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又因为中层鞘管能相对内芯管轴向移动,因此当中层鞘管相对内芯管向近端撤离时,带动限制构件后撤,从而使得植入假体与连接装置分离,实现可控释放,限制构件仅在输送鞘管的远端就能完成可控释放,操作便捷且可控的稳定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2.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转动装置相对固定件周向旋转时,转动装置能带动限制构件、连接装置和植入假体周向旋转,其中限制构件既实现了植入假体与连接装置的可控释放又能带动连接装置周向旋转,满足多功能性,结构简单同时设计又非常巧妙;
3.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控制、旋转管子的末端,通过旋转将力传递到管子的另一端以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而管子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扭转力,导致其调节不够精准,尤其当管子的长度更长或面对复杂扭曲血管形态时,调节的精度会急剧降低,存在调节延迟甚至无法调节的问题,而在血管入路中调节时,由于血管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多处扭曲,进一步增加了调节的难度及及时性,不利于手术的定位操作;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利用拉动线状构件可使得连接装置相对固定件周向旋转,力的作用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导引通道与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之间,损耗极小,且调节的反馈非常及时,精准度高。
附图说明
图1a和1b为本发明植入假体、连接装置、转动装置和限制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与操作原理图。
图2a~2c为本发明植入假体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与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d为本发明导引通道和固定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与转动装置和导引通道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a~4d为本发明卷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g为本发明植入假体输送系统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转动装置,11-第一连接点,12-第二连接点,2-连接装置,21-连接底座,22-连接孔,23-通孔,3-限制构件,4-植入假体,41-支架主体,42-定位件,43-拆卸孔,5-卷线机构,51-外壳体,52-卷线杆,521-第一点位,522-第二点位,53-控制旋钮,6-内芯管,7-中层鞘管,8-线状构件,81-第一柔性件,82-第二柔性件,9-固定件,91-导引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所述的近端是指接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所述的远端是指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
具体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控制、旋转管子的末端,通过旋转将力传递到管子的另一端以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而管子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扭转力,导致其调节不够精准,尤其当管子的长度更长或面对复杂扭曲血管形态时,调节的精度会急剧降低,存在调节延迟甚至无法调节的问题,而在血管入路中调节时,由于血管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多处扭曲,进一步增加了调节的难度及及时性,不利于手术的定位操作。
本实施例中,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包括植入假体4、连接装置2、转动装置1和限制构件3,如图1a和1b所示;其中,所述转动装置1上配置有限制构件3,并且通过所述限制构件3连接所述连接装置2,实现所述连接装置2与所述转动装置1联动;并且,所述植入假体4通过所述限制构件3与所述连接装置2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1能相对所述连接装置2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线状构件8和固定件9;所述固定件9上配置有导引通道91,所述线状构件8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91;并且,操控所述线状构件8可使得所述转动装置1相对所述固定件9周向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构件3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植入假体4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限制构件3与所述转动装置1连接,并且,所述限制构件3的两端与所述植入假体4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内芯管6和中层鞘管7,所述连接装置2套设在所述内芯管6上,所述转动装置1套设在所述中层鞘管7上,所述中层鞘管7能相对所述内芯管6轴向移动,如图2a和2b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2设有通孔23,如图2c所示,所述限制构件3穿过所述通孔23与所述植入假体4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连接底座21和设置在连接底座21上的连接孔22,所述植入假体4设有拆卸孔43,预装时,所述拆卸孔43穿过所述连接孔22,所述限制构件3一端穿过所述拆卸孔43,当所述限制构件3一端撤离所述拆卸孔43时,所述植入假体4与所述连接装置2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构件3为金属丝或杆。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通道91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9的内部,如图3a所示;或者所述导引通道91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9的外周,如图3b所示;或者部分所述导引通道91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9的内部,同时部分所述导引通道91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9的外周,如图3c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植入假体4和卷线机构5;所述植入假体4与所述连接装置2连接,如图2a所示,所述线状构件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91与所述卷线机构5连接,如图4d所示,操作所述卷线机构5可使得所述连接装置2相对所述固定件9周向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植入假体4是人工心脏瓣膜假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输送系统被用于主动脉置换手术时,所述人工心脏瓣膜假体包括支架主体41和定位件42,所述人工心脏瓣膜假体通过先释放定位件42,使得定位件42定位至主动脉窦底,完成预先定位,随后再释放支架主体41。
本实施例中,当植入假体4被输送至人体心内需要周向调整角度时,可以操作卷线机构5,使得线状构件8带动所述连接装置2,并进一步带动植入假体4周向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1设有第一连接点11和第二连接点12,其中,所述线状构件8与所述第一连接点11和所述第二连接点12连接;并且,当所述线状构件8拉动所述第一连接点11相对所述导引通道91转动时,所述植入假体4沿顺时针方向周向旋转;当所述线状构件8拉动所述第二连接点12相对所述导引通道91转动时,所述植入假体4沿逆时针方向周向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点11、所述第二连接点12与所述固定件9的中心连线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横截面上所成的夹角为a,如图3d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a为0︒~150︒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横截面上,所述导引通道91的中心与所述固定件9的中心连线将所述夹角a等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线机构5包括外壳体51、卷线杆52、控制旋钮53,如图4a~4d所示;所述卷线杆52一端与控制旋钮53连接,所述卷线杆52的另一端部分穿设于所述外壳体51内;并且,所述卷线杆52的另一端部分设有第一点位521和第二点位52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8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点位521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柔性件81的另一端部分按顺时针方向缠绕在所述卷线杆52上;所述第二柔性件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点位522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柔性件82的另一端部分按逆时针方向缠绕在所述卷线杆52上。
当所述控制旋钮53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柔性件81处于绷紧状态并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接机构顺时针旋转,并且,所述第二柔性件82处于松弛状态。
本申请操作过程步骤如下:
1.输送系统通过经血管的入路方式进入心内,随后释放植入假体4上的定位件42,如图5a和5b所示;
2. 通过影响观察定位件42与主动脉窦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对应,可以通过操作卷线机构5拉动线状构件8,使得线状构件8带动转动装置1旋转,转动装置1进一步带动限制丝3旋转,如图5c所示,限制丝3进一步带动连接装置2跟植入假体4旋转,最终确定定位件42与窦底的位置;
3. 当定位件42到达窦底时,如图5d和5e所示,进一步释放支架主体41,并撤离输送系统,完成植入,如图5f~5g所示。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假体、连接装置、转动装置和限制构件;其中,所述转动装置上配置有限制构件,并且通过所述限制构件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实现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转动装置联动;并且,所述植入假体通过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能相对所述连接装置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状构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配置有导引通道,所述线状构件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引通道;并且,操控所述线状构件可使得所述转动装置相对所述固定件周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限制构件与所述转动装置连接,并且,所述限制构件的两端与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芯管和中层鞘管,所述连接装置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所述转动装置套设在所述中层鞘管上,所述中层鞘管能相对所述内芯管轴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设有通孔,所述限制构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植入假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底座和设置在连接底座上的连接孔,所述植入假体设有拆卸孔,预装时,所述拆卸孔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限制构件一端穿过所述拆卸孔,当所述限制构件一端撤离所述拆卸孔时,所述植入假体与所述连接装置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为金属丝或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内部;或者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外周;或者部分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内部,同时部分所述导引通道被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设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其中,所述线状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并且,当所述线状构件拉动所述第一连接点相对所述导引通道转动时,所述植入假体沿顺时针方向周向旋转;当所述线状构件拉动所述第二连接点相对所述导引通道转动时,所述植入假体沿逆时针方向周向旋转。
CN202110647767.3A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Pending CN113813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7767.3A CN113813081A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7767.3A CN113813081A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3081A true CN113813081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7767.3A Pending CN113813081A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30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8437B2 (ja) 複数の伸縮式カテーテルの導入および操作のための装置
US20180098850A1 (en) Annuloplasty procedures,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7717930B2 (en) Valvulotome with a cutting edge
US20140052239A1 (en) Conveying appliance with valve locating function for use during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operation
US20080082158A1 (en) Method for Deployment of a Stent Graft
EP4252815A2 (en) Fenestra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JP2012500665A (ja) 人工心臓弁および送達装置
CN212996892U (zh) 一种可调整定位的瓣膜输送系统
WO2022078229A1 (zh) 一种便于操控的瓣膜假体输送系统
WO2020119463A1 (zh) 可控释放的瓣膜支架
CN113040978A (zh) 经导管锚钉植入装置及经导管锚钉植入系统
CN216257640U (zh)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US20200405485A1 (en) Annuloplasty manual internal guidewire navigation
CN110916746B (zh) 一种推送装置及介入输送系统
EP4295815A1 (en) Rotatably adjustable positioning device
CN113813081A (zh)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可控释放装置
CN216439373U (zh) 一种可旋转调整的定位装置
CN114681181B (zh) 一种经心尖植入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CN217118691U (zh) 一种介入瓣膜成形环装置
JP7289917B2 (ja) 人工弁のための送達カテーテル及び送達デバイス
CN216908258U (zh) 一种植入假体输送系统上的旋转控制装置
CN113796988A (zh) 一种可调整定位的瓣膜输送系统
WO2020088138A1 (zh)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CN115737208A (zh) 一种可精准调控的植入器械输送系统
CN215228841U (zh) 一种具备旋转调整功能的植入器械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