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2604U -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2604U
CN219962604U CN202220961156.6U CN202220961156U CN219962604U CN 219962604 U CN219962604 U CN 219962604U CN 202220961156 U CN202220961156 U CN 202220961156U CN 219962604 U CN219962604 U CN 219962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cover
cavity
inle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611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津宁
杨广良
黄华政
万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naite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611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2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2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2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其中的热风装置包括:反射罩;电机罩,设置于所述反射罩的外侧顶部,并与所述反射罩围设形成进风腔,所述反射罩上设置有连通进风腔的进风口和出风流道,所述出风流道位于进风腔的一侧,所述进风腔具有横截面呈弧形的风腔内侧壁,所述出风流道的一侧内壁与风腔内侧壁相切;第二扇叶,设置于所述进风腔内;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扇叶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第二扇叶在运转时产生的散热气流沿着风腔内侧壁流动,然后沿着出风流道的该一侧内壁流出进风腔,散热气流在流出进风腔时流动路径顺畅,流阻较小,有利于提高出风效率。

Description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通常具有壳体和热风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容纳锅具的置物腔,热风装置位于置物腔的顶部,通过热风装置产生向下流动的热风,以对锅具内的食材进行烹饪。现有的,热风装置通常具有反射罩和电机罩,反射罩内侧具有电热管和第一扇叶,电机罩设置于反射罩的外侧,电机罩的内表面与反射罩的外表面之间围设形成进风腔,进风腔内具有第二扇叶,第一扇叶运转时将热空气向下流动,从而产生加热气流,第二扇叶运转时将热风装置顶部的空气吸入进风腔,从而产生散热气流,散热气流从进风腔流出并排出空气炸锅,从而可起到散热的作用。其中,空气炸锅一般采用电机罩与壳体相连接的结构,使得电机罩具有较大的尺寸,电机罩的结构复杂,加工耗材较多,且电机罩的内部空间结构复杂,散热气流流出进风腔时的流阻较大,散热出风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风装置,能够降低散热气流流出进风腔时的流阻,提高散热出风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热风装置,其包括:反射罩;电机罩,设置于所述反射罩的外侧顶部,并与所述反射罩围设形成进风腔,所述反射罩上设置有连通进风腔的进风口和出风流道,所述出风流道位于进风腔的一侧,所述进风腔具有横截面呈弧形的风腔内侧壁,所述出风流道的一侧内壁与风腔内侧壁相切;第二扇叶,设置于所述进风腔内;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扇叶相连接。
根据所述的热风装置,所述出风流道的宽度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根据所述的热风装置,所述进风口连通进风腔的顶部,所述出风流道连通进风腔的后侧。
根据所述的热风装置,所述电机罩的后侧设置有导风壳部,所述导风壳部的内腔连通出风流道的出口侧,且所述导风壳部的两侧内壁平行布置。
根据所述的热风装置,所述反射罩具有朝下敞口的加热腔,且所述反射罩的后侧具有连通加热腔的第一通气口。
根据所述的热风装置,所述电机罩的纵向投影位于反射罩的纵向投影内。
根据所述的热风装置,所述反射罩包括罩体和翻边部,所述罩体具有所述加热腔,所述翻边部绕罩体布置,且所述翻边部的内侧与罩体的底缘相连接,所述电机罩设置于罩体的外侧顶部,所述进风腔的纵向投影位于翻边部的纵向投影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热风装置。
根据所述的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壳体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底座底壁、底座侧壁和底座框环,所述底座底壁、底座侧壁和底座框环之间形成容纳锅具的置物腔,所述反射罩的侧缘设置于底座框环上,并具有与底座框环相连接的连接部。
根据所述的空气炸锅,所述壳体装置还包括底部敞口的围壳,所述围壳罩设于底座主体,所述围壳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处设置有呈前后贯通的风筒。
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进风腔具有横截面呈弧形的风腔内侧壁,出风流道的一侧内壁与风腔内侧壁相切,第二扇叶在运转时产生的散热气流沿着风腔内侧壁流动,然后沿着出风流道的该一侧内壁流出进风腔,散热气流在流出进风腔时流动路径顺畅,流阻较小,有利于提高出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空气炸锅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热风装置与风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热风装置和风筒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所示反射罩和电机罩的俯视图;
图7为图4中所示电机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炸锅,其包括热风装置、壳体装置和锅具30。壳体装置包括底座主体21和围壳22,其中,底座主体2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该底座主体21具有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底座底壁211、底座侧壁212和底座框环213,底座底壁211、底座侧壁212和底座框环213之间形成容纳锅具30的置物腔215,热风装置设置于底座框环213上。
如上述结构,底座主体21可通过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不需要将底座底壁211、底座侧壁212和底座框环213分开成型后进行组装,能够减少壳体装置的零部件数量,简化空气炸锅的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此外,底座侧壁212与底座底壁211和底座框环213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底座侧壁212与底座底壁211和底座框环213之间不需要另外设置密封结构来避免油烟泄露,提高密封效果,并可进一步简化壳体装置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侧壁21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筋214,支撑筋214延伸连接底座底壁211和底座框环213,以提高底座主体21的结构强度,且底座侧壁212可采用较小的厚度,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围壳22罩设于底座主体21,围壳22的底部与底座底壁211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相连接,热风装置、底座侧壁212和底座框环213均位于围壳22的内侧,以使空气炸锅的整体外形美观。此外,底座框环213可以对围壳22进行支撑,避免其受压变形或者晃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围壳22的底部还可与底座底壁211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围壳22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通气口221,第二通气口221处设置有呈前后贯通的风筒23。
参照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风装置,其包括反射罩11、电机罩12、第一扇叶13、加热件14、第二扇叶15和驱动电机16,反射罩11具有朝下敞口的加热腔115,且反射罩11的侧缘设置有连接部113,电机罩12设置于反射罩11的外侧顶部,且电机罩12与反射罩11围设形成进风腔121,电机罩12的纵向投影位于反射罩11的纵向投影内,反射罩11上设置有连通进风腔121的进风口122和出风流道123,第一扇叶13和加热件14均设置于加热腔115内,第二扇叶15设置于进风腔121内,驱动电机16与第一扇叶13和第二扇叶15相连接。第一扇叶13运转时产生向下的加热气流,第二扇叶15运转时产生散热气流,散热气流经进风口122流入进风腔121,然后经出风流道123流出。
具体的,反射罩11的侧缘设置于底座框环213上,且连接部113与底座框环21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相连接。第一扇叶13和第二扇叶15均横向布置,第一扇叶13位于加热件14的上方,加热件14设置为电热管等结构,驱动电机16设置于电机罩12的顶部,且驱动电机16的转轴插装于第一扇叶13和第二扇叶15。
如上述结构,电机罩12的纵向投影位于反射罩11的纵向投影内,电机罩12具有较小的尺寸,进风腔121的尺寸也对应减小,电机罩12和进风腔121更为紧凑,减少电机罩12加工所耗费的材料,降低其材料成本;加之进风腔121由电机罩12和反射罩11的外侧顶部围设形成,进风腔121内的空间结构可较为简单,气体流阻较小,第二扇叶15在运转时可产生更大的风压,以使更多的气体能够经出风流道123排出,并使更多的气体经进风口122流入进风腔121,进风腔121具有更大的空气流量,提升了散热出风效率,优化了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6亦可与围壳2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22连通进风腔121的顶部,出风流道123连通进风腔121的后侧,以将电机罩12上方的空气向下流动吸入进风腔121,然后将空气向后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腔121具有横截面呈弧形的风腔内侧壁124,出风流道123的一侧内壁与风腔内侧壁124相切。参照图所示,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散热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二扇叶15在运转时产生的散热气流沿着风腔内侧壁124流动,然后沿着出风流道123的该一侧内壁流出进风腔121,散热气流在流出进风腔121时流动路径顺畅,流阻较小,有利于提高出风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流道123的宽度自内向外逐渐增大,即出风流道123的入口侧较窄,出口侧较宽。气流在出风流道123扩散降压,进风腔121内外压差较大,可增加出风流量,提高出风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罩12的后侧设置有导风壳部125,导风壳部125的内腔连通出风流道123的出口侧,且导风壳部125的两侧内壁平行布置,以使经出风流道123流出的空气沿平直的路径流出。其中,导风壳部125插设于风筒23的入口侧,以将导风壳部125与电机罩12对准定位,且导风壳部125的内腔连通风筒23的内腔。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罩11的后侧具有连通加热腔115的第一通气口114,第一通气口114位于导风壳部125的内腔下方,第一通气口114和导风壳部125的内腔均连通风筒23的内腔。其中,风筒23的端部还可止抵反射罩11的外侧壁,经第一通气口114流出的油烟可直接向后流入风筒23,避免经第一通气口114流出的油烟逸散至围壳22内的其他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罩11的底部与底座框环213之间设置有隔离网17,以避免飞虫等异物进入,亦可避免人手或工具碰到加热件14。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罩11包括罩体111和翻边部112,罩体111上具有该加热腔115,翻边部112绕罩体111布置,且翻边部112的内侧与罩体111的底缘相连接,电机罩12设置于罩体111的外侧顶部,进风腔121的纵向投影位于翻边部112的纵向投影内侧。通过该结构可减小加热腔115的尺寸,以使第一扇叶13运转时可产生更为集中的向下气流,确保热空气可流动至锅具30的底部以将食材充分加热。此外,加热件14辐射至反射罩11的热量主要集中在罩体111上,通过第二扇叶15的运转可对罩体111有效散热,降低反射罩11的温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射罩;
电机罩,设置于所述反射罩的外侧顶部,并与所述反射罩围设形成进风腔,所述反射罩上设置有连通进风腔的进风口和出风流道,所述出风流道位于进风腔的一侧,所述进风腔具有横截面呈弧形的风腔内侧壁,所述出风流道的一侧内壁与风腔内侧壁相切;
第二扇叶,设置于所述进风腔内;
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扇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流道的宽度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连通进风腔的顶部,所述出风流道连通进风腔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的后侧设置有导风壳部,所述导风壳部的内腔连通出风流道的出口侧,且所述导风壳部的两侧内壁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具有朝下敞口的加热腔,且所述反射罩的后侧具有连通加热腔的第一通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罩的纵向投影位于反射罩的纵向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包括罩体和翻边部,所述罩体具有所述加热腔,所述翻边部绕罩体布置,且所述翻边部的内侧与罩体的底缘相连接,所述电机罩设置于罩体的外侧顶部,所述进风腔的纵向投影位于翻边部的纵向投影内侧。
8.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风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壳体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的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具有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底座底壁、底座侧壁和底座框环,所述底座底壁、底座侧壁和底座框环之间形成容纳锅具的置物腔,所述反射罩的侧缘设置于底座框环上,并具有与底座框环相连接的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装置还包括底部敞口的围壳,所述围壳罩设于底座主体,所述围壳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处设置有呈前后贯通的风筒。
CN202220961156.6U 2022-04-24 2022-04-24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219962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1156.6U CN219962604U (zh) 2022-04-24 2022-04-24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1156.6U CN219962604U (zh) 2022-04-24 2022-04-24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2604U true CN219962604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61156.6U Active CN219962604U (zh) 2022-04-24 2022-04-24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2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1701A (zh) 一种隐藏式空气炸机
CN216776761U (zh) 一种烤制内胆结构及烤箱
KR20040009644A (ko) 원심팬의 토출구 형성구조
CN219962604U (zh) 热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CN108309093A (zh) 食物料理机
CN219479855U (zh) 一种热风装置及空气炸锅
CN216854474U (zh) 一种隐藏式空气炸机
CN211722846U (zh) 嵌入式烤箱
CN206586811U (zh) 一种风扇支架及烹饪器具
CN21568694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488327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8246908U (zh) 一种嵌入式烤箱
CN21961367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237549U (zh) 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220572037U (zh) 一种集空炸与电烤双功能的双腔加热装置
CN217423363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风道系统及吸油烟机
CN218269199U (zh) 集成灶
JP7488316B2 (ja) 蓋本体組立体及び調理器具
CN21752472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962205U (zh) 一种空气烤箱的隔热结构
CN216079908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3498980B (zh) 烤箱
CN217488328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952384U (zh) 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221375760U (zh) 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