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9489U - 固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固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9489U
CN219959489U CN202320622401.5U CN202320622401U CN219959489U CN 219959489 U CN219959489 U CN 219959489U CN 202320622401 U CN202320622401 U CN 202320622401U CN 219959489 U CN219959489 U CN 219959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wire
limiting
wirin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24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俊义
奚明耀
李胤华
邓杏珍
成伟
张民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06224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9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9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9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线结构,固线结构包括接线部件,接线部件具有固定面;第一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与接线部件相对可移动地连接,以通过移动第一固定部件,将线体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件与固定面之间;固线部件,固线部件包括限位面,限位面位于固定面远离第一固定部件的一侧;第二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设置在限位面上,第二固定部件具有用于供线体穿过的限位孔,本实用新型的固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内的线路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固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的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的接线、固线是在电器盒与空调外壳的连接处完成的。连接位置多为钣金结构,接线、固线在多个区域进行布置。空调内部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风叶需要占用大部分的空间布局,因而剩余的接线固线部件的放置空间狭小。
在空调开发中,产品需要符合电气安全标准,有限的布置空间,需要尝试多种元器件布置方案,并且方案需要多次装配验证、实验测试才能确定下来,产品开发周期大大增加,不利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然而,现有的空调接线、固线的装置是分块布局的,每个区域都需要可靠固定。因此,要使用多个螺钉固定,不利于厂内快速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内的线路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固线结构,包括接线部件,接线部件具有固定面;第一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与接线部件相对可移动地连接,以通过移动第一固定部件,将线体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件与固定面之间;固线部件,固线部件包括限位面,限位面位于固定面远离第一固定部件的一侧;第二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设置在限位面上,第二固定部件具有用于供线体穿过的限位孔。
进一步地,固线结构还包括安装部件,安装部件与接线部件相间隔地连接,安装部件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固定部件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固定部件与安装部件连接,以通过转动第一固定部件,使第一固定部件靠近或者远离接线部件。
进一步地,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部件,连接部件设置在接线部件上;连接部件具有用于放置第一固定部件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固定面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安装槽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固定面相间隔地设置,以在第二连接部与固定面之间形成用于避让线体的连接间隙。
进一步地,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接线部件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固线部件连接;其中,接线部件与固线部件相互平行地设置,连接板与接线部件和固线部件均相互垂直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限位面连接;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限位面连接,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间隔地设置;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连接,第三限位部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连接,第三限位部与固线部件围成限位孔。
进一步地,固线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穿过第一限位部和接线部件,以将第一限位部与接线部件连接;第二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穿过第二限位部和接线部件,以将第二限位部与接线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一固定部件相间隔地设置在接线部件上;和/或,第二固定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二固定部件沿限位孔的沿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固线结构还包括定位部件,定位部件与接线部件连接,定位部件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件穿过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固线结构还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与接线部件连接,安装部件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部件与接线部件相间隔地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固线结构包括接线部件,接线部件具有固定面;第一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与接线部件相对可移动地连接,以通过移动第一固定部件,将线体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件与固定面之间;固线部件,固线部件包括限位面,限位面位于固定面远离第一固定部件的一侧;第二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设置在限位面上,第二固定部件具有用于供线体穿过的限位孔。采用上述设置,利用接线部件和第一固定部件将线体压接,利用固线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上的限位孔将线体固定,设置限位面位于固定面远离第一固定部件的一侧,使得线体形成一段折线,当线体受力时,线体与第一固定部件之间形成作用力,从而使线体的连接更加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内的线路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固线结构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固线结构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固线结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固线结构的结构简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接线部件;11、固定面;2、第一固定部件;3、固线部件;31、限位面;4、第二固定部件;41、限位孔;42、第一限位部;43、第二限位部;44、第三限位部;5、安装部件;51、安装孔;6、连接部件;61、安装槽;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连接部;64、连接间隙;65、第一连接部件;66、第二连接部件;7、连接板;8、安装板;9、定位部件;9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包括:接线部件1,接线部件1具有固定面11;第一固定部件2,第一固定部件2与接线部件1相对可移动地连接,以通过移动第一固定部件2,将线体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件2与固定面11之间;固线部件3,固线部件3包括限位面31,限位面31位于固定面11远离第一固定部件2的一侧;第二固定部件4,第二固定部件4设置在限位面31上,第二固定部件4具有用于供线体穿过的限位孔41。采用上述设置,利用接线部件1和第一固定部件2将线体压接,利用固线部件3和第二固定部件4上的限位孔41将线体固定,设置限位面31位于固定面11远离第一固定部件2的一侧,使得线体形成一段折线,当线体受力时,线体与第一固定部件2之间形成作用力,从而使线体的连接更加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内的线路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具体地,在第一固定部件2靠近限位面31的一端设置有导电部,导电部与线体的线芯连接,从而形成导电回路。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固线结构还包括安装部件5,安装部件5与接线部件1相间隔地连接,安装部件5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固定部件2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固定部件2与安装部件5连接,以通过转动第一固定部件2,使第一固定部件2靠近或者远离接线部件1。这样,通过转动第一固定部件2就可完成固定动作,操作简便。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部件6,连接部件6设置在接线部件1上;连接部件6具有用于放置第一固定部件2的安装槽61。这样,将安装部件5放置到安装槽61内,通过连接部件6与第一固定部件2连接,在进行固线操作时,结构更加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连接部件6包括:第一连接部62,第一连接部62与固定面11连接;第二连接部63,与第一连接部62连接,安装槽61位于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3之间;第二连接部63与第一连接部62连接,第二连接部63与固定面11相间隔地设置,以在第二连接部63与固定面11之间形成用于避让线体的连接间隙64。这样,在固线时,方便线体到达固线部件。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一端与接线部件1连接,连接板7的另一端与固线部件3连接;其中,接线部件1与固线部件3相互平行地设置,连接板7与接线部件1和固线部件3均相互垂直地设置。采用上述设置,更有利于接线部件1和固线部件3之间形成台阶的结构,可以减少接线部件1和固线部件3的厚度,使得结构更加的简便。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第二固定部件4包括:第一限位部42,第一限位部42与限位面31连接;第二限位部43,第二限位部43与限位面31连接,第二限位部43与第一限位部42相间隔地设置;第三限位部44,第三限位部44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42连接,第三限位部44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43连接,第三限位部44与固线部件3围成限位孔41。
具体地,第二固定部件4为片状的结构,这样,方便第二固定部件4与固线部件3的连接,并且也能减轻结构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固线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65,第一连接部件65穿过第一限位部42和接线部件1,以将第一限位部42与接线部件1连接;第二连接部件66,第二连接部件66穿过第二限位部43和接线部件1,以将第二限位部43与接线部件1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第一固定部件2为多个,多个第一固定部件2相间隔地设置在接线部件1上;和/或,第二固定部件4为多个,多个第二固定部件4沿限位孔41的沿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固线结构还包括定位部件9,定位部件9与接线部件1连接,定位部件9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件穿过的安装孔91。
在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中,固线结构还包括安装板8,安装板8与接线部件1连接,安装部件5设置在安装板8上,安装部件5与接线部件1相间隔地设置。
本实施例的固线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接线部件1、固线部件3、固线结构本身固定点定位部件9。接线部件1由可旋转的螺栓(即第一固定部件2)和对应的接线端组成。接线端与螺栓一体,接线端在螺栓的底部,为平面结构。螺栓由风批操作,可上下移动。固线部件3有一个第二固定部件4,第二固定部件4位凸形的片状结构,片状结构通过两侧的螺钉(即连接件)固定,固定螺钉穿过第二固定部件4后与固线部件3相连。接线部件1与固线部件3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形成高低台阶,方便接线。定位部件9设置一个定位孔91,定位孔91为通孔,使用螺钉将固线结构固定在空调外壳与电器盒之间的钣金件上。
外部的线体通常由导电部分的金属芯及外包裹的绝缘层构成。固线结构在装配的时候,先使用工具将外部线体的绝缘皮剥掉一小段,漏出导电部分的金属芯。金属芯用位于第一固定部件2端部的强电端子压接好,方便接线。导电部分对应接线部件1,将外部线体的导电部分插入到接线部件1上。通过旋转螺栓,使外部线体的导电部分与接线部件1全面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形成电气连接是不够的,在外力的作用下,接线部件1的导线容易松脱,造成电气故障。因此还需要将外部线体固定好,固线部件3的作用就在于此。完成接线部件1与外部线体的接线操作后,外部线体下移到固线部件3,在接线部件1和固线部件3形成的高低台阶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弧度折弯,减少外力拉扯。外部线体的绝缘层下穿固线部件3片状结构的第二固定部件4的正下方。第二固定部件4压住外部线体的绝缘层后,通过旋转两侧的螺栓,通过螺钉的向下移动,使片状结构底部平面与外部电源线绝缘层紧紧接触。将电源线压紧,使之不能移动,达到接线固线的目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固线结构包括接线部件1,接线部件1具有固定面11;第一固定部件2,第一固定部件2与接线部件1相对可移动地连接,以通过移动第一固定部件2,将线体固定在第一固定部件2与固定面11之间;固线部件3,固线部件3包括限位面31,限位面31位于固定面11远离第一固定部件2的一侧;第二固定部件4,第二固定部件4设置在限位面31上,第二固定部件4具有用于供线体穿过的限位孔41。采用上述设置,利用接线部件1和第一固定部件2将线体压接,利用固线部件3和第二固定部件4上的限位孔41将线体固定,设置限位面31位于固定面11远离第一固定部件2的一侧,使得线体形成一段折线,当线体受力时,线体与第一固定部件2之间形成作用力,从而使线体的连接更加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内的线路的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部件(1),所述接线部件(1)具有固定面(11);
第一固定部件(2),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与所述接线部件(1)相对可移动地连接,以通过移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将线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与所述固定面(11)之间;
固线部件(3),所述固线部件(3)包括限位面(31),所述限位面(31)位于所述固定面(1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的一侧;
第二固定部件(4),所述第二固定部件(4)设置在所述限位面(31)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件(4)具有用于供所述线体穿过的限位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安装部件(5),所述安装部件(5)与所述接线部件(1)相间隔地连接,所述安装部件(5)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与所述安装部件(5)连接,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使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接线部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部件(6),所述连接部件(6)设置在所述接线部件(1)上;所述连接部件(6)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的安装槽(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6)包括:
第一连接部(62),所述第一连接部(62)与所述固定面(11)连接;
第二连接部(6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62)连接,所述安装槽(6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63)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6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6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63)与所述固定面(11)相间隔地设置,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63)与所述固定面(11)之间形成用于避让所述线体的连接间隙(6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与所述接线部件(1)连接,所述连接板(7)的另一端与所述固线部件(3)连接;其中,所述接线部件(1)与所述固线部件(3)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接线部件(1)和所述固线部件(3)均相互垂直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4)包括:
第一限位部(42),所述第一限位部(42)与所述限位面(31)连接;
第二限位部(43),所述第二限位部(43)与所述限位面(31)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2)相间隔地设置;
第三限位部(44),所述第三限位部(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2)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3)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44)与所述固线部件(3)围成所述限位孔(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65),所述第一连接部件(65)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42)和所述接线部件(1),以将所述第一限位部(42)与所述接线部件(1)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66),所述第二连接部件(66)穿过所述第二限位部(43)和所述接线部件(1),以将所述第二限位部(43)与所述接线部件(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接线部件(1)上;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件(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件(4)沿所述限位孔(41)的沿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定位部件(9),所述定位部件(9)与所述接线部件(1)连接,所述定位部件(9)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件穿过的安装孔(9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与所述接线部件(1)连接,所述安装部件(5)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安装部件(5)与所述接线部件(1)相间隔地设置。
CN202320622401.5U 2023-03-24 2023-03-24 固线结构 Active CN219959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401.5U CN219959489U (zh) 2023-03-24 2023-03-24 固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2401.5U CN219959489U (zh) 2023-03-24 2023-03-24 固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9489U true CN219959489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2401.5U Active CN219959489U (zh) 2023-03-24 2023-03-24 固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9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4929B2 (en) Fuse unit
US10601192B2 (en) Three-dimensional convertor
CN102143673B (zh) 电子电路设备
CN109586129B (zh) 插头装置以及配电系统
CN219959489U (zh) 固线结构
US6793534B2 (en) Power distribution outlet with fuse
US20050112959A1 (en) Large elastic momentum conduction member of IC device socket
CN201104343Y (zh) 电连接端子装置
CN210487813U (zh) 一种芯片卡槽盒
CN108701979A (zh) 电气连接箱
CN217544807U (zh) 电芯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01018028Y (zh) 电连接器
CN216671782U (zh) 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
KR102102588B1 (ko) 플러그 장치 및 배전 시스템
CN210720538U (zh) 一种端钮盒及电表
CN209198904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组件
CN112928567A (zh) 一种多位转换装置及具有其的转换插座
CN220172565U (zh) 汇流排的接点结构
CN206619759U (zh) 连接器固定装置
CN218997838U (zh) 接线板
CN219954401U (zh) 线圈结构及电子膨胀阀
CN219065658U (zh) 一种测试用电路模块
CN215869948U (zh) 一种接插件和接插箱
CN214478339U (zh) 一种多位转换装置及具有其的转换插座
CN204884722U (zh) 一种绝缘体、绝缘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