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9154U -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9154U
CN219959154U CN202321697305.3U CN202321697305U CN219959154U CN 219959154 U CN219959154 U CN 219959154U CN 202321697305 U CN202321697305 U CN 202321697305U CN 219959154 U CN219959154 U CN 219959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ttery
air duct
battery rack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73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洪涛
冯朝均
姚彩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73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9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9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9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该电池架包括电池架本体,电池架本体设有用于容纳电池包的容纳腔,容纳腔包括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内设置有风道结构,风道结构与容纳腔连通。如此,风道结构能够为容纳腔内容纳的多个电池包提供通风散热,从而可减少在电池包设置风冷散热结构的需求,这样,由于风冷散热结构在电池包的占用空间的减小,电池包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密封性能得以提升,电池包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更加重要地,将风道结构和电池架本体集成为一体,风道结构作为电池架本体的一部分,简化了整体风道,并且,零部件数量和种类较少,方便现场施工和安装,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电池系统,通常包括电池架和多个电池包,多个电池包设置于电池架内以给其他生产设备供电,电池包在供电时容易出现发热的问题,为了避免因使用水冷散热结构而导致漏液的问题,可通过风冷散热结构为电池包提供通风散热,然而,若要在每个电池包内均设置风机和风道,电池包的结构会较为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将单独的风道设置在电池架上并引到电池包内进行通风散热,然而,这样整个电池系统仍然存在风道复杂、零部件数量较多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系统的风道复杂、零部件数量较多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架,包括电池架本体,所述电池架本体设有用于容纳电池包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内设置有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架本体还包括若干第一支撑件和若干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支撑件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风口、通风风道和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所述通风风道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口径沿靠近所述通风风道的方向逐渐扩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开口,所述管道接口用于连接气流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扰流件,所述第一扰流件设于所述通风风道内,所述第一扰流件沿所述通风风道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将所述通风风道分为至少两个子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二扰流件,所述第二扰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内以形成口琴管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风道结构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冷式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包,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架,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风道结构相互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所述风道结构可用于向所述容纳腔的多个所述电池包提供通风散热,从而可减少在所述电池包设置风冷散热结构的需求;
2)将所述风道结构和所述电池架本体集成为一体,所述风道结构作为所述电池架本体的一部分,简化了整体风道,并且,零部件数量和种类较少,方便现场施工和安装,降低了成本;
3)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开口处的口径较小从而可便于与外部的气流管道对接;
4)气流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较为均匀地进入通风风道内,以尽可能对多个所述电池包进行均匀散热,从而使得各个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尽可能保持一致;
5)所述电池包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所述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密封性能得以提升,所述电池包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侧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冷式电池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00-电池架本体,100-容纳腔,1-第一侧板,2-风道结构,21-第一进风口,22-通风风道,23-第一出风口,24-管道接口,25-第一扰流件,26-第二扰流件,3-第一支撑件,4-第二支撑件,5-电池包,51-第二进风口,52-第二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所述风冷式电池系统包括所述电池架和多个电池包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架包括电池架本体1000,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设有容纳腔100,多个所述电池包5设于所述容纳腔100内,所述容纳腔100包括第一侧板1,所述第一侧板1内设置有风道结构2,所述风道结构2与所述容纳腔100连通。
如此,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风道结构2能够为所述容纳腔100内容纳的多个电池包5提供通风散热,从而可减少在所述电池包5设置风冷散热结构的需求,这样,由于风冷散热结构在电池包5的占用空间的减小,电池包5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电池包5的能量密度和密封性能得以提升,电池包5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更加重要地,将所述风道结构2和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集成为一体,所述风道结构2作为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的一部分,简化了整体风道,并且,零部件数量和种类较少,方便现场施工和安装,降低了成本。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还包括若干第一支撑件3和若干第二支撑件4,所述第一支撑件3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第二支撑件4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之间,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第一支撑件3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100,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简单稳定,安装更加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100内还可配置有多个隔板以形成若干个子容纳腔100,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结构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通风风道22和多个第一出风口23,通风风道22形成于第一侧板1的内部,第一出风口23设于第一侧板1的侧壁,所述第一出风口23与所述容纳腔100连通,更为具体地,多个第一出风口23和多个电池包5一一对应设置以提供通风散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21的口径沿靠近通风风道22的方向逐渐扩大,如此,即是第一进风口21的流道截面积会沿靠近通风风道22的方向逐渐扩大,且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处的口径较小从而可便于与外部的气流管道对接,更为重要地,气流由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流向第一进风口21的末端的过程会被均匀分散,从而能够较为均匀地进入通风风道22内,以尽可能对多个电池包5进行均匀散热,从而使得各个电池包5的温度尽可能保持一致。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处连接有管道接口24,管道接口24用于连接风机的气流管道,通过设置管道接口24,可实现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和气流管道之间更加方便稳定的连接;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管道接口24的口径与第一进风口21的口径相等,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管道接口24的口径也可以略大于或者略小于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处的口径。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出风口23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如此,多个第一出风口23与多个电池包5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这样,一方面,通过增加容纳腔100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容纳腔100可容纳更多的电池包5,另一方面,第一侧板1可为更多的电池包5提供通风散热,电池架在水平方向的占用空间不需要太大,从而可使得风冷式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得以提高。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21位于第一侧板1的顶部,如此,从第一进风口21进入的气流可较为顺畅均匀地在通风风道22内从上往下流动,从而可为容纳腔100内的各层电池包5提供通风散热。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结构2设有三个,三个风道结构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容纳腔100也相对应地在水平方向设置有三个容纳区域,三个风道结构2可一一对应地为三个容纳区域的电池包5提供通风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风道结构2也可以设有2个或者4个或者5个等,容纳区域的数量相对应地与风道结构2的数量相等即可。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结构2还包括第一扰流件25,第一扰流件25设于通风风道22内,第一扰流件25沿通风风道22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将通风风道22分为至少两个子风道,如此设置,气流能够在通风风道22内更加均匀地流动,从而可较为均匀从各个第一出风口23流出,以给容纳腔100内的多个电池包5提供均匀的通风散热。
如图4和图5所示,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系统的电池包5设有第二进风口51和第二出风口52,第二进风口51与第一出风口23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如此,气流从第一出风口23流出后可直接流进第二进风口51,继而从第二出风口52排出,从而带走电池包5工作时内部产生的热量,冷却效果好且冷却效率高。
如图1和图3所示,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结构2还包括第二扰流件26,第二扰流件26设于第一出风口23内以形成口琴管结构,如此,气流流出口琴管结构时会被打散均匀,从而可均匀地进入容纳腔100内以给电池包5提供通风散热。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至少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风冷散热结构在电池包5的占用空间的减小,电池包5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电池包5的能量密度和密封性能得以提升,电池包5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2)将所述风道结构2和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集成为一体,所述风道结构2作为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的一部分,零部件数量和种类较少,并且,简化了整体风道,方便现场施工和安装,降低了成本
3)气流由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流向第一进风口21的末端的过程会被均匀分散,从而可较为均匀地进入通风风道22内,以尽可能对多个电池包5进行均匀散热,从而使得各个电池包5的温度尽可能保持一致;
4)通过设置管道接口24,可实现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和气流管道之间更加方便稳定的连接;
5)通过在通风风道22设置第一扰流件25,气流能够在通风风道22内更加均匀地流动,从而可较为均匀从各个第一出风口23流出,以给支撑架的各层容纳腔100的电池包5提供均匀的通风散热。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电池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架本体(1000),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设有用于容纳电池包(5)的容纳腔(100),所述容纳腔(100)包括第一侧板(1),所述第一侧板(1)内设置有风道结构(2),所述风道结构(2)与所述容纳腔(1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本体(1000)还包括若干第一支撑件(3)和若干第二支撑件(4),所述第一支撑件(3)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第二支撑件(4)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之间,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第一支撑件(3)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1)、通风风道(22)和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23),所述通风风道(22)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部,所述第一出风口(23)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侧壁,所述第一出风口(23)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1)的口径沿靠近所述通风风道(22)的方向逐渐扩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2)还包括管道接口(24),所述管道接口(24)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1)的开口,所述管道接口(24)用于连接气流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3)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2)还包括第一扰流件(25),所述第一扰流件(25)设于所述通风风道(22)内,所述第一扰流件(25)沿所述通风风道(22)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将所述通风风道(22)分为至少两个子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2)还包括第二扰流件(26),所述第二扰流件(26)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3)内以形成口琴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2)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风道结构(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10.风冷式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包(5),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架,所述电池包(5)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0)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冷式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5)设有第二进风口(51),所述第二进风口(51)与所述风道结构(2)相互连通。
CN202321697305.3U 2023-06-29 2023-06-29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Active CN219959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7305.3U CN219959154U (zh) 2023-06-29 2023-06-29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7305.3U CN219959154U (zh) 2023-06-29 2023-06-29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9154U true CN219959154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7305.3U Active CN219959154U (zh) 2023-06-29 2023-06-29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9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310843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WO2018040902A1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CN110265749B (zh) 一种电池箱
CN209947998U (zh) 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
WO2021212776A1 (zh) 一种散热机柜
CN111834697A (zh) 一种基于方形铁锂电池的风冷式储能模块
CN114725570A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及具有该风道的储能集装箱
CN114069090A (zh) 一种移动式储能集装箱散热装置及移动式储能集装箱
CN212786396U (zh) 一种储能变流单元散热系统和储能变流柜
CN219959154U (zh)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CN217691343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CN212257493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
CN211507704U (zh) 一种送风均匀的储能集装箱
CN219267749U (zh) 一种电池包的风道系统
CN201877543U (zh) 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
CN112687983B (zh) 一种双散热式新能源电池固定箱
CN219959153U (zh) 风冷式电池包及包括该风冷式电池包的储能系统
CN218550527U (zh) 一种充放电设备及充放电系统
CN219534671U (zh) 一种风冷电池模组
CN216015500U (zh) 一种风冷带动液冷耦合电池包结构
CN217522110U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集装箱系统导风引流装置
CN219246786U (zh) 一种风冷电池系统
CN213242664U (zh) 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系统
CN217822969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
CN216624400U (zh) 电池包及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