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1343U -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1343U
CN217691343U CN202221476390.6U CN202221476390U CN217691343U CN 217691343 U CN217691343 U CN 217691343U CN 202221476390 U CN202221476390 U CN 202221476390U CN 217691343 U CN217691343 U CN 217691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body
air duct
batter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63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晨曦
袁榀帆
徐红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63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1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1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1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其包括用于安装在集装箱内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主风道及设置在主风道底部的若干簇风道,所述主风道的一端开设有与空调相连接的第一进风口,主风道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出风口,簇风道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簇风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出风口,若干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与电池框架上的电池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主风道和簇风道结构设置,可以将冷风均匀的通入到电池框架上的电池槽内,从而保证电池框架上的各个电池模组温度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储能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在大型的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中,会使用到集装箱式锂电池进行储能,然而在众多的锂电池储能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为了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散热,目前,储能集装箱电池冷却采用风冷空调,由于集装箱内电池排布密集,从空调出风口出来的冷风在封闭的环境内无法均匀的流通到集装箱内的各个部位,使得集装箱内部分区域电池温升不均匀,空调直接送风会导致不同电池得到冷风的量有所不同,这会导致电池间存在温度差,影响电池的一致性,降低系统寿命,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来解决风冷空调对储能集装箱散热存在的锂电池温差一致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包括用于安装在集装箱内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主风道及设置在主风道底部的若干簇风道,所述主风道的一端开设有与空调相连接的第一进风口,主风道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出风口,簇风道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簇风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出风口,若干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与电池框架上的电池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主风道包括水平板体,所述水平板体内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水平板体长度方向一端并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水平板体底面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分流板,若干第一出风口沿水平板体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分流板上,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平板体横截面积从第一进风口端至封闭端逐渐减小,水平板体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簇风道包括竖直板体,竖直板体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室,第二进风口位于第二腔室顶端,竖直板体设置在水平板体的底面,竖直板体的顶面与分流板底面相连接,且第二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连接,若干第二出风口沿竖直板体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竖直板体靠近电池框架的侧壁,第二出风口与第二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竖直板体横截面积从与水平板体连接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且竖直板体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其安装在第一出风口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两个簇风道,两个簇风道对称设置,两个簇风道顶面的第二进风口均与第一出风口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簇风道内中心处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垂直于水平板体,所述隔板将第二腔室分隔为两个分流腔室,两个分流腔室对应的竖直板体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分流腔室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及第三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间隔竖直设置,第三风口水平设置在第一风口及第二风口上方,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用于对电池槽内的电池模组两侧壁进行吹风,第三风口用于对电池模组顶面进行吹风。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上述储能集装箱用风道,还包括空调及若干电池框架,空调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接,所述若干所述电池框架对应设置在簇风道一侧,电池框架从上往下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与第二出风口对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通过设置主风道,使空调吹出的冷风进入到主风道内,通过在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之间设置风机,可以对主风道内的冷风进行二次增压,主风道内被增压后的冷风分别通过第一出风口流入到各个簇风道中,使得各个簇风道流入的冷风量均一,通过簇风道上的各个第二出风口,可以将冷风均匀的通入到电池框架上的电池槽内,从而保证电池框架上的各个电池模组温度的一致性;
(2)风机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内,即可以对风道组件内的风场进行增压,同时其安装在风道内部,既无风量损失,也能减小噪声;
(3)通过水平板体横截面积从第一进风口端至封闭端逐渐减小,竖直板体横截面积从与水平板体连接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有利于空调冷风在各个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均匀出风,不会因流速过快而集中在主风道或簇风道末端出风;
(4)通过使一个第一出风口对应两个簇风道,可以使第一出风口流出的冷风均匀的进入到两个簇风道中,一方面,提高风道整体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使整个风道组件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提高;
(5)通过在簇风道中心处竖直设置隔板,隔板将一个簇风道内的第二腔室分割为两个均等的分流腔室,可以通过两个分流腔室上第二出风口实现对电池框架上两列电池槽同步散热,冷风在分流腔室内独立流动,从而保持电池模组温度一致性;
(6)通过使第二出风口在簇风道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同时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及第三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用于对电池槽内的电池模组两侧壁进行吹风,第三风口用于对电池模组顶面进行吹风,由此可以实现对电池模组外表面均匀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簇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风道组件与电池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主风道;2、簇风道;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21、第二进风口;22、第二出风口;3、风机;10、水平板体;13、第一腔室;14、分流板;20、竖直板体;23、第二腔室;24、隔板;231、分流腔室;221、第一风口;222、第二风口;223、第三风口;4、电池框架;5、空调;41、电池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包括安装在集装箱体内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用来对集装箱内的电池框架4进行风冷。具体的,风道组件包括主风道1及若干簇风道2,主风道1的一端开设有与空调5出风口相连接的第一进风口11,主风道1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出风口12,若干簇风道2竖直设置在主风道1底端,簇风道2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12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21,簇风道2的竖直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出风口22,若干第二出风口22用于与电池框架4上的电池槽41相对应,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进风口21之间还设置有风机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簇风道2侧壁均连接一个电池框架4,通过簇风道2上的第二出风口22向电池框架4内通入冷空气来实现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下,通过设置主风道1,使空调5吹出的冷风进入到主风道1内,通过在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进风口21之间设置风机3,可以对主风道1内的冷风进行二次增压,主风道1内被增压后的冷风分别通过第一出风口12流入到各个簇风道2中,使得各个簇风道2流入的冷风量均一,通过簇风道2上的各个第二出风口22,可以将冷风均匀的通入到电池框架4上的电池槽41内,从而保证电池框架4上的各个电池模组温度的一致性。
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主风道1包括水平板体10,水平板体10内形成有第一腔室13,第一进风口11设置在水平板体10长度方向一端并与第一腔室13相连通,空调5吹出的冷风通过第一进风口11进入到第一腔室13内,冷风从第一腔室13位于第一进风口11的一端朝封闭端进行流动,水平板体10底面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分流板14,若干第一出风口12沿水平板体10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分流板14上,第一出风口12与第一腔室13相连通。通过设置分流板14,可以将第一腔室13内的风量平均分配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2流出,同时风机3对主风道1内的冷风进行二次增压,从而使增压后的冷风分别通过第一出风口12流入到各个簇风道2中,使得各个簇风道2流入的冷风量均一。
作为优选的,水平板体10横截面积从第一进风口11端至封闭端逐渐减小,水平板体10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由此设置,有利于空调5冷风在各个第一出风口12均匀出风,不会因流速过快而集中在主风道1末端出风。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为轴流风机3,其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2处。由此设置,轴流风机3可以对风道组件内的风场进行增压,同时其安装在风道内部,既无风量损失,也能减小噪声。
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簇风道2包括竖直板体20,竖直板体20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室23,第二进风口21位于第二腔室23顶端,竖直板体20设置在水平板体10的底面,竖直板体20的顶面与分流板14底面相连接,且第二进风口21与第一出风口12相连接,若干第二出风口22沿竖直板体20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竖直板体20靠近电池框架4的侧壁,第二出风口22与第二腔室23相连通。由此设置,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的冷风分别进入到竖直板体20上的第二腔室23内,第二腔室23的冷风从上往下依次通过竖直板体20侧壁上的第二出风口22中流出,进而实现对电池框架4上的电池模组进行散热。
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竖直板体20横截面积从与水平板体10连接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且竖直板体20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由此设置,有利于空调5冷风在各个第二出风口22均匀出风,不会因流速过快而集中在簇风道2末端出风。
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出风口12连接两个簇风道2,两个簇风道2对称设置,两个簇风道2顶面的第二进风口21均与第一出风口12连接。由此设置,可以使第一出风口12流出的冷风均匀的进入到两个簇风道2中,一方面,提高风道整体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使整个风道组件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簇风道2内中心处竖直设置有隔板24,隔板24垂直于水平板体10,隔板24将第二腔室23分隔为两个分流腔室231,两个分流腔室231对应的竖直板体20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出风口22,第二出风口22与分流腔室231相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簇风道2中心处竖直设置隔板24,隔板24将一个簇风道2内的第二腔室23分割为两个均等的分流腔室231,可以通过两个分流腔室231上第二出风口22实现对电池框架4上两列电池槽41同步散热,冷风在分流腔室231内独立流动,从而保持电池模组温度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框架4设置在簇风道2竖直侧壁处,电池框架4上从上往下设等间距设置有电池槽41,电池槽41正对第二出风口22,为了使第二出风口22能够对充分电池槽41内的电池模组进行降温,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出风口22第一风口221、第二风口222及第三风口223,所述第一风口221和第二风口222间隔竖直设置,第三风口223水平设置在第一风口221及第二风口222上方,第一风口221和第二风口222用于对电池槽41内的电池模组两侧壁进行吹风,第三风口223用于对电池模组顶面进行吹风。由此设置,第一风口221、第二风口222及第三风口223位于电池模组周侧,避免电池模组的遮挡对风量的影响,从而使每个电池槽41内的电池模组均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二出风口22为其进行冷却散热,实现集装箱内电池温度一致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储能集装箱,包括上述储能集装箱用风道,还包括空调5及若干电池框架4,空调5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11连接,若干电池框架4对应设置在簇风道2一侧,电池框架4从上往下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电池槽41,电池槽41与第二出风口22对应。由此设置,通过上述风道组件的设置,冷风通过主风道1进行均匀分流,进入到簇风道2中,并经过各个第二出风口22流出,各个第二出风口22内流出的风量一致,从而使电池框架4上各个电池槽41内通入的冷风量一致,进而实现各个电池模组散热温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主风道1,使空调5吹出的冷风进入到主风道1内,通过在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进风口21之间设置风机3,可以对主风道1内的冷风进行二次增压,主风道1内被增压后的冷风分别通过第一出风口12流入到各个簇风道2中,使得各个簇风道2流入的冷风量均一,通过簇风道2上的各个第二出风口22,可以将冷风均匀的通入到电池框架4上的电池槽41内,从而保证电池框架4上的各个电池模组温度的一致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包括用于安装在集装箱内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风道组件包括主风道(1)及设置在主风道(1)底部的若干簇风道(2),所述主风道(1)的一端开设有与空调(5)相连接的第一进风口(11),主风道(1)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出风口(12),簇风道(2)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12)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21),所述簇风道(2)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二出风口(22),若干所述第二出风口(22)用于与电池框架(4)上的电池槽(41)相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进风口(21)之间还设置有风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1)包括水平板体(10),所述水平板体(10)内形成有第一腔室(13),第一进风口(11)设置在水平板体(10)长度方向一端并与第一腔室(13)相连通,水平板体(10)底面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分流板(14),若干第一出风口(12)沿水平板体(10)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分流板(14)上,第一出风口(12)与第一腔室(13)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体(10)横截面积从第一进风口(11)端至封闭端逐渐减小,水平板体(10)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风道(2)包括竖直板体(20),竖直板体(20)具有开口朝上的第二腔室(23),第二进风口(21)位于第二腔室(23)顶端,竖直板体(20)设置在水平板体(10)的底面,竖直板体(20)的顶面与分流板(14)底面相连接,且第二进风口(21)与第一出风口(12)相连接,若干第二出风口(22)沿竖直板体(20)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在竖直板体(20)靠近电池框架(4)的侧壁,第二出风口(22)与第二腔室(23)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体(20)横截面积从与水平板体(10)连接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且竖直板体(20)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为轴流风机(3),其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2)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连接两个簇风道(2),两个簇风道(2)对称设置,两个簇风道(2)顶面的第二进风口(21)均与第一出风口(12)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风道(2)内中心处竖直设置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垂直于水平板体(10),所述隔板(24)将第二腔室(23)分隔为两个分流腔室(231),两个分流腔室(231)对应的竖直板体(20)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二出风口(22),第二出风口(22)与分流腔室(231)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包括第一风口(221)、第二风口(222)及第三风口(223),所述第一风口(221)和第二风口(222)间隔竖直设置,第三风口(223)水平设置在第一风口(221)及第二风口(222)上方,第一风口(221)和第二风口(222)用于对电池槽(41)内的电池模组两侧壁进行吹风,第三风口(223)用于对电池模组顶面进行吹风。
10.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调(5)及若干电池框架(4),空调(5)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11)连接,所述若干所述电池框架(4)对应设置在簇风道(2)一侧,电池框架(4)上从上往下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电池槽(41),所述电池槽(41)与第二出风口(22)对应。
CN202221476390.6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Active CN217691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6390.6U CN21769134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6390.6U CN21769134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1343U true CN21769134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0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6390.6U Active CN21769134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13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4563A (zh) * 2023-06-19 2023-08-04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热管理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和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4563A (zh) * 2023-06-19 2023-08-04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热管理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5749B (zh) 一种电池箱
AU2021310843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WO2018040902A1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CN219534671U (zh) 一种风冷电池模组
CN216015500U (zh) 一种风冷带动液冷耦合电池包结构
CN217691343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CN217086696U (zh) 储能电池插箱的冷却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CN217035783U (zh) 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CN110323387B (zh) 一种电池箱
CN205900634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9203399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9267749U (zh) 一种电池包的风道系统
CN216958301U (zh) 一种电池包风冷系统及电池包
CN116169415A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15377536U (zh) 一种储能电池系统
CN112687983B (zh) 一种双散热式新能源电池固定箱
CN213401304U (zh) 电池温度调节板以及电池包
CN219959154U (zh) 电池架及风冷式电池系统
CN219246786U (zh) 一种风冷电池系统
CN220652139U (zh) 一种储能液冷电池包
CN220934229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
CN221885205U (zh) 一种高效散热风道结构及储能集装箱
CN220065943U (zh) 电池箱及电池包
CN218731236U (zh) 一种风冷模组框架及模组
CN218550527U (zh) 一种充放电设备及充放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