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8025U - 一种液晶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8025U
CN219958025U CN202321702394.6U CN202321702394U CN219958025U CN 219958025 U CN219958025 U CN 219958025U CN 202321702394 U CN202321702394 U CN 202321702394U CN 219958025 U CN219958025 U CN 219958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layer
glass plate
mirro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23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岳敏
彭嘉鑫
张汉焱
黄燕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Co Ltd,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Plant I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23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8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8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8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后视镜,包括液晶盒和第一镜面层;液晶盒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板、液晶层和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板的边缘部位与第二玻璃板的边缘部位之间通过密封胶圈相互粘合,液晶层夹设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第一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透明电极,第二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与第一透明电极之间存在电极交叠区以构成控光区;第一镜面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的后侧;第一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还设有能够遮挡所述密封胶圈的第二镜面层。这种液晶后视镜能够减少主体镜面与遮挡层的反射镜像的深度差,可减少镜面层反射镜像的断面,从而提高观看者对液晶后视镜的观感。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后视镜。
背景技术
液晶后视镜一般为采用液晶光阀来控制镜面反射率的后视镜,其一般连接有光线感应器和控制器;当其感应到后面车辆远光灯照射时,可通过液晶光学的方式来减少后视镜的反射,从而避免远光灯对驾驶员视线的干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现有的液晶后视镜一般在其前方设置有遮挡镜片,并在遮挡镜片的内侧面设置一圈遮挡层,遮挡层用于遮挡掉液晶光阀的边缘结构(如密封胶圈、周边电路等);遮挡层一般被设计为具有镜面效果,由此可使遮挡层和后视镜的主体镜面看起来都是镜面,保持了后视镜的整体外观。然而,后视镜的主体镜面一般是在液晶光阀的后侧贴附一层镜面反射膜形成的,由于镜面反射膜与遮挡层之间隔着液晶光阀而具有较大的距离 (液晶光阀的厚度),这会使得主体镜面与遮挡层的反射镜像存在着明显的深度差,在实际使用时可能引起观看者的错觉和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后视镜,这种液晶后视镜能够减少主体镜面与遮挡层的反射镜像的深度差,可减少镜面层反射镜像的断面,从而提高观看者对液晶后视镜的观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晶后视镜,包括液晶盒和第一镜面层;液晶盒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板、液晶层和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板的边缘部位与第二玻璃板的边缘部位之间通过密封胶圈相互粘合,液晶层夹设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第一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存在电极交叠区以构成控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的后侧;所述第一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还设有能够遮挡所述密封胶圈的第二镜面层。
上述液晶后视镜的结构中,由于第一镜面层设置在液晶层的后侧,第二镜面层设置在第一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即第二镜面层设置在液晶盒之内),第二镜面层作为边缘镜面层,其能够起到遮挡密封胶圈等液晶盒边缘结构的作用,且其与第一镜面层之间的距离较小,由此可减少镜面层反射镜像的断面,提高观看者对液晶后视镜的观感。
一般地,所述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均为透明玻璃板,具体可为厚度在0.3mm~3.0mm之间的透明玻璃板。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一般也为透明电极,透明电极可以为由ITO(氧化铟锡)导电膜图形化而成的ITO电极。
当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时,所述第一镜面层可以是镜面贴膜,如带有镜面反光的铝膜,或者,其为偏光镜面膜(如3M的RPM膜、DBEF膜),上述镜面贴膜一般贴附在第二玻璃板背面。除此之外,第一镜面层也可以是镀制在第二玻璃板上(如背面)的反射膜层,如镀制在第二玻璃板上的金属反射膜,或是由多层光学介质构成的非金属反射膜。所述第一镜面层可以是全反射膜或半反半透膜。当第二镜面层是半反半透膜时,反射镜的后侧还可设置显示屏,使得画面得以透过后视镜以呈现出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镜面层为偏光镜面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镜面层设置在第二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一面。由此第一镜面层和第二镜面层之间仅有液晶层厚度的高度差,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第一镜面层和第二镜面层的距离差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镜面层和第二镜面层之间的高度差为3μm~3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镜面层设置在第二玻璃板背离液晶层的一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一侧面上均设有配向层。可以通过选择配向层的种类(如水平配向、垂直配向)和取向角度、以及液晶盒的种类(如正性液晶、负性液晶、是否添加手性剂),将所述液晶盒设计为不同的液晶工作模式来实现其控制反射的功能。具体地,液晶盒可以采用TN(扭曲向列)、STN(超扭曲向列)、VA(垂直配向)、ECB(电控双折射)等多种液晶工作模式,这几种液晶工作模式一般还需要在液晶盒的外侧面设置偏光片(图中无画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液晶层中掺有二色性染料。由此可使液晶层本身具有电控的偏光功能,由此不需要在液晶盒外侧面设置偏光片等塑料膜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镜面层为附着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镜面反光图形化膜层,其具有构成围绕所述液晶盒的遮挡框图案。具体地,其可通过光刻、掩膜镀膜等方法形成遮挡框所需的图案。由此,第二镜面层可实现遮挡层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镜面层的反射率与第一镜面层的反射率相匹配。具体地,第二镜面层可以采用低反射率金属(如钼)与高反射率金属(如铝、银)构成的合金薄膜,其反射率可由上述金属的配比进行调节,使得第一、第二镜面层的反射率相匹配。除此之外,第二镜面层也可以是多层透明薄膜重叠构成的绝缘反射膜与金属膜构成,由此其也可根据绝缘反射膜的结构来调节其反射率。第二镜面层的反射率一般为40%左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镜面层为由多层透明介质层叠合而成的绝缘反射膜。具体地,所述绝缘第二镜面层可以由多层相邻折射率不一样的透明介质层叠合而成,尤其是由折射率不一样的多种透明薄膜(如氧化铌、氧化硅)交替叠加而成。由此,绝缘的遮挡圈不会影响到第一玻璃板上的第一电路(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引线)。当第二镜面层为绝缘反射膜时,其一般垫设在第一电极之下,并处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玻璃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镜面层是由金属薄膜经图形化而成,金属薄膜设有与第一电路一致的间断(所述间断为微米级的间隙)。由此,第二镜面层不会影响到第一电路,而具体来说,所述间断的宽度在30μm以内,由此其肉眼几乎不可见,不会影响到遮挡层的遮挡效果。其中,第二镜面层可垫设在第一电极之下(即处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玻璃板之间),由此第一电极还对第二镜面层具有保护作用。除此之外,第二镜面层也可设置在第一电极之上(即处在第一电极和第一玻璃板之间)。第二镜面层还可作为一定的周边线路或连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尺寸;所述第一玻璃板存在凸边,所述第二镜面层延伸于所述凸边。由此第二镜面层可以遮挡住凸边后面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玻璃板具有精雕而成的边缘。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玻璃板的边缘具有磨砂、抛光、倒角、圆角等经精雕形成的效果,和/或第一玻璃板的边缘轮廓一般包含精雕而成的曲线段而非液晶盒的直角边外形,由此,可使液晶盒具有良好的外形,在第二镜面层具有遮挡层功能的情况下,其可省去贴附在液晶盒前方的遮挡镜片,或者,可以在液晶盒前方仅贴附没有遮挡层的保护镜片,其没有遮挡层(相当于第三镜面层)与第二镜面层之间的断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这种液晶后视镜能够减少主体镜面与遮挡层的反射镜像的深度差,可减少镜面层反射镜像的断面,从而提高观看者对液晶后视镜的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液晶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液晶后视镜中液晶盒与透明遮挡镜片之间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液晶后视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二液晶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二液晶后视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三液晶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三中液晶后视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这种液晶后视镜包括液晶盒1和第一镜面层2;液晶盒1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板11、液晶层12和第二玻璃板13,第一玻璃板11的边缘部位与第二玻璃板13的边缘部位之间通过密封胶圈14相互粘合,液晶层12夹设在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3之间,第一玻璃板11靠近液晶层12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电极15,第二玻璃板13靠近液晶层12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电极16,第二电极16与第一电极15之间存在电极交叠区以构成控光区;第一镜面层2设置在液晶层12的后侧;第一玻璃板11靠近液晶层12的侧面上还设有能够遮挡密封胶圈14的第二镜面层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玻璃板11、第二玻璃板13均为厚度在0.3mm~3.0mm之间的透明玻璃板;第一玻璃板11、第二玻璃板13靠近液晶层12的一侧面上均设有配向层(图中未画出)。可以通过选择配向层的种类(如水平配向、垂直配向)和取向角度、以及液晶盒1的种类(如正性液晶、负性液晶、是否添加手性剂),将液晶盒1设计为不同的液晶工作模式来实现其控制反射的功能。具体地,液晶盒1可以采用TN(扭曲向列)、STN(超扭曲向列)、VA(垂直配向)、ECB(电控双折射)等多种液晶工作模式,这几种液晶工作模式一般还需要在液晶盒1的外侧面设置偏光片。除此之外,液晶层1还可掺有二色性染料,使得液晶层本身具有电控的偏光功能,由此可不需在液晶盒1的外侧面设置偏光片等塑料膜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5、第二电极16为ITO(氧化铟锡)电极,其由ITO导电膜图形化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镜面层2设置在第二玻璃板13背离液晶层12的一面,第一镜面层2为偏光镜面膜(如3M的RPM膜、DBEF膜)。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圈14具有非导电段141和导电段142,非导电段141用于构成第一玻璃板11与第二玻璃板13之间的连接,导电段142用于构成第一电极15与第二电极16之间的导电。密封胶圈14之内混有垫隔子(如垫隔用的玻璃球),使得密封胶圈14的非导电段141和导电段142均可以保持一定的厚度,导电段142混有导电球,其被夹合在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3之间而构成两个玻璃板之间的电路导电。上述垫隔子的直径为3μm~30μm,使得液晶层12也具有对应的厚度(液晶层12也可混合同样的垫隔子)。
液晶层12的液晶可采用滴灌技术灌注并密封在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3之间,这种情况一般不需在密封胶圈14上留下灌注液晶的灌注口。除此之外,液晶层12的液晶也可通过在密封胶圈14预留的加长灌注口进行灌注,并采用吸入灌注口的真空胶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镜面层3垫设在第一电极15和第一玻璃板11之间,由此第一电极15还对第二镜面层3具有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镜面层3为附着在第一玻璃板11上的镜面反光图形化膜层,为了调节第二镜面层3的反射率,使得与第一镜面层2相匹配,第二镜面层3可以采用低反射率金属(如钼)与高反射率金属(如铝、银)构成的合金薄膜。除此之外,第二镜面层3也可以是多层透明薄膜重叠构成的绝缘反射膜与金属膜构成,由此其也可根据绝缘反射膜的结构来调节其反射率,第二镜面层3的反射率一般为40%左右。
本实施例的液晶后视镜还包括透明遮挡镜片4,透明遮挡镜片4设置在液晶盒1的前侧,透明遮挡镜片4的内侧面设置有一圈能够遮挡掉液晶盒1的边缘部位(密封胶圈14之外的区域)的遮挡层41。
实施例2
参考图4、图5,在其他部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玻璃板11的尺寸大于第二玻璃板13的尺寸;第一玻璃板11存在凸边111,第二镜面层3延伸于凸边111,第一电极15、第二电极16均设有连接到凸边111的线路。外部驱动电路可通过引线(如FPC)与凸边111连接而构成对液晶盒1的电路驱动。由此第二镜面层3可以遮挡住凸边111后面的结构。第一玻璃板11的各个边缘(包括凸边111)精雕加工为镜子所需的外形,第一玻璃板11的边缘具有磨砂、抛光、倒角、圆角等经精雕形成的效果,和/或第一玻璃板11的边缘轮廓包含精雕而成的曲线段而非液晶盒的直角边外形。由此,可使液晶盒1具有良好的外形,其可省去贴附在液晶盒1前方的遮挡镜片,或者可以在液晶盒1前方贴附具有圆滑倒角的2.5D遮挡镜片或是能够抗重影的楔形遮挡镜片,其没有遮挡层41(相当于第三镜面层)与第二镜面层3之间的断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镜面层3为由多层透明介质层叠合而成的绝缘反射膜,具体地,绝缘第二镜面层3可以由多层相邻折射率不一样的透明介质层叠合而成,尤其是由折射率不一样的多种透明薄膜(如氧化铌、氧化硅)交替叠加而成。第二镜面层3具有构成围绕液晶盒1的遮挡框图案31,其可通过光刻、掩膜镀膜等方法形成遮挡框所需的图案。
实施例3
参考图6、图7,在其他部分均与实施例二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镜面层2设置在第二玻璃板13靠近液晶层12的一面。由此第一镜面层2和第二镜面层3之间仅有液晶层12厚度的高度差(3μm~30μm),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第一镜面层2和第二镜面层3的距离差问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液晶后视镜,包括液晶盒和第一镜面层;液晶盒包括自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板、液晶层和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板的边缘部位与第二玻璃板的边缘部位之间通过密封胶圈相互粘合,液晶层夹设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第一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设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存在电极交叠区以构成控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的后侧;所述第一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侧面上还设有能够遮挡所述密封胶圈的第二镜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层为偏光镜面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层设置在第二玻璃板靠近液晶层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层和第二镜面层之间的高度差为3μm~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中掺有二色性染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面层为附着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上的镜面反光图形化膜层,其具有构成围绕所述液晶盒的遮挡框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面层的反射率与第一镜面层的反射率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面层为由多层透明介质层叠合而成的绝缘反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面层是由金属薄膜经图形化而成,金属薄膜设有与第一电路一致的间断。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玻璃板的尺寸;所述第一玻璃板存在凸边,所述第二镜面层延伸于所述凸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具有精雕而成的边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第一玻璃板具有磨砂、抛光、倒角或圆角的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液晶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第一玻璃板的边缘轮廓包含曲线段。
CN202321702394.6U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液晶后视镜 Active CN219958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2394.6U CN219958025U (zh)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液晶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2394.6U CN219958025U (zh)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液晶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8025U true CN219958025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2394.6U Active CN219958025U (zh)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液晶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8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0363A (en) Liquid crystal windshield display
EP3692413B1 (en) Switchable polarized displays
EP1276001A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reflector outside liquid crystal cell
KR2010011240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59362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EP3692414B1 (en) Switchable polarized displays
JPH103078A (ja) 反射型液晶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3480260B2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9958025U (zh) 一种液晶后视镜
JP3568412B2 (ja) 表示装置
CN214295775U (zh) 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用的电致变色镜片元件及其组件
CN112339357B (zh) 复合膜层及包含其的窗口、显示系统和汽车
CN211956065U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59553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021832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9758615U (zh) 一种减少亮态反射的后视镜
CN209198818U (zh) 一种低功耗宽视角lcd显示屏
JPH0743708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4730636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光路偏向板の製造方法
KR2010011241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5055645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S6325772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0454208B2 (zh)
JP200319527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0011241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