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7637U -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7637U
CN219957637U CN202320214289.1U CN202320214289U CN219957637U CN 219957637 U CN219957637 U CN 219957637U CN 202320214289 U CN202320214289 U CN 202320214289U CN 219957637 U CN219957637 U CN 219957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guide
guide rails
cabl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42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亚洲
汪含
王素晓
郑娜
楼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42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7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7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7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插针,采用绝缘材料制造,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无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多个滑动插针,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以及壳体,在壳体中以沿上下贯穿壳体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轨,多个第一导轨分别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导轨之间,以沿上下方向贯穿壳体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连通槽,多个固定插针设置成能沿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多个滑动插针设置成能沿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多个滑动插针能与壳体电连接。能同时连接多个导线,使用方便,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导通测试效率。通用性强,能用于不同规格的连接器的连接。

Description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用于电缆的导通测试中连接器的连接。
背景技术
航空电缆是连接飞机电气及各个系统设备,为飞机各部件提供电源、控制信号和数据信息的神经网络。航空电缆的制造质量对飞机有很重要的影响,其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飞行的安全。航空电缆主要由导线束和连接器组成,导线束两端与连接器端接,连接器连接至机上设备。
在航空电缆制作完毕后,需要对电缆接线的正确性、通断状态、电缆绝缘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主要检查电缆中导线是否有断线、短路和绝缘受损等情况。在飞机试验和试飞阶段,当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对特定线路进行排查时,一般直接使用万用表对电缆进行手动测试。
民用飞机的航空电缆的连接器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形状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圆形连接器和矩形连接器,不同形状连接器手动导通时的测试原理是一样的。使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导通测试是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直接接在待测电路的始、末两端,线路导通时触发蜂鸣器,同时万用表显示器显示线路阻值。因为设备的分布位置不同,电缆的两端通常在飞机的不同部位,连接器中间的导线有时会长达数米,而万用表的红、黑表笔之间的距离有限,因此测试时有时无法直接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直接接在待测电路的始末两端。
为了解决此问题,机上实际导通测试时,需要将导线的一端接触件与机体(地)相连,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与导线的另一端接触件和机体(地)相连,这样导线、万用表和机体形成了一个回路,具体测试原理如图9所示。
飞机试验和试飞阶段使用万用表对电缆进行导通测试时,由于电缆两端的连接器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一般两端的连接器距离非常远,因此至少需要两名工人合作完成测试工作。测量时,一名工人负责将被测导线的一端接触件与机体连接,另一名工人负责用万用表连接被测导线的另一端接触件和机体,同时负责观察万用表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测量过程汇总还要实时通讯和确认测量结果。
上述测量过程存在三个问题:一、完成操作至少需要两名工人,增加人工成本;二、更换被测导线时,需要一名工人相应将被测导线的一端接触件与地相连,工作效率低下;三、一边测量一边使用通信设备沟通,易发生沟通不畅或操作不一致情况,易导致测量结果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能适用于多种规格连接器的导通测试,且能同时测试多根导线,使用方便且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10,包括:多个固定插针21、22、23、24,所述固定插针采用绝缘材料制造,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无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多个滑动插针41、42、43、44、45、46、47、48,所述滑动插针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以及壳体11,在所述壳体中以沿上下贯穿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轨111,所述多个第一导轨分别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之间,以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连通槽112,所述多个固定插针设置成能沿所述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所述多个滑动插针设置成能沿所述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所述多个滑动插针能与所述壳体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固定插针采用绝缘材料制造,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无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滑动插针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多个固定插针设置成能沿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多个滑动插针设置成能沿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多个滑动插针能与所述壳体电连接。由此,能根据实际情况移动滑动插针来测量连接器中的不同导线。使用方便,节省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导通测试效率,保证导通测试准确性。此外,该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的通用性强,可用于不同规格的矩形连接器和圆形连接器等的连接。
此外,所述固定插针包括插针主体211和插针端盖212,所述插针主体和所述插针端盖螺纹连接,所述插针主体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以下,所述插针端盖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
根据该结构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通过设置为插针主体的直径为第一导轨的宽度以下,能使插针主体在第一导轨中顺畅地移动。此外,通过设置为插针端盖的直径大于第一导轨的宽度,能够避免固定插针滑落入第一导轨内。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滑动插针包括主体部411、导线接触件412和按压端413,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按压端螺纹连接,所述主体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以下,所述按压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
根据该结构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通过设置为主体部的直径为第一导轨的宽度以下,能使主体部在第一导轨中顺畅地移动。此外,通过设置为按压端的直径大于第一导轨的宽度,能够避免按压端滑落入第一导轨内。
此外,所述多个第一导轨以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多个引导件收容部113以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引导件收容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引导件收容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114,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引导件收容部分别上下连通,从而整体上贯穿所述壳体。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插针主体还包括引导件2113,所述引导件形成为套筒状,套设于所述针体的外周,所述引导件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通过设置引导件,能够引导固定插针在第一导轨中顺畅地移动,
此外,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还包括滑块31,所述滑块形成为套筒状,套设于所述滑动插针的主体部的外周,所述滑块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滑块引导滑动插针在第一导轨中顺畅地移动。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导线接触件形成为中空的探针状,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在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线接触件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导线接触件的宽度为所述主体部的外径以下。
根据该结构,导线接触件形成为中空的探针状,能便于插入被测电缆的的连接器的需要导通测试的接触件插孔。通过设置为在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上,导线接触件的长度大于主体部的外径,在第一导轨的宽度方向上,导线接触件的宽度为主体部的外径以下,能顺畅地安装盖板,且能够避免滑动插针被拔出。
此外,所述插针主体包括针体2111和插入端2112,所述针体形成为圆柱状,所述插入端形成为锥形结构。
这样,能便于与待测连接器的接触件插孔连接。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连通槽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之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
根据该结构,能使固定插针和滑动插针的移动更高效。
此外,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还包括盖板12,多个第二导轨121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导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一致,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之间,以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盖板的方式设置有第二连通槽122,所述第一连通槽与所述第二连通槽分别上下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固定插针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滑动插针安装完成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固定插针和滑动插针安装完成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滑动插针的运动轨迹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进行电缆导通测试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对矩形连接器进行电缆导通测试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对圆形连接器进行电缆导通测试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导通测试的具体测试原理的图。
(符号说明)
10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11壳体
12盖板
21、22、23、24固定插针
31、32、33、34、35、36、37、38滑块
41、42、43、44、45、46、47、48滑动插针
111第一导轨
112第一连通槽
113引导件收容部
114台阶部
121第二导轨
122第二连通槽
211插针主体
212插针端盖
411主体部
412导线接触件
413按压端
2111针体
2112插入端
2113引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方式中,有时对与在先前的方式中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方式中对结构的仅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应用在先说明的其他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的大致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10大致包括壳体11、盖板12、多个固定插针、多个滑块、多个滑动插针和多个紧固件螺钉。
壳体11形成为矩形状。如图4所示,在壳体11中,多个第一导轨111以在壳体11的上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1,多个引导件收容部113以在壳体11的下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1,引导件收容部113的宽度大于第一导轨111的宽度。在第一导轨111与引导件收容部113之间形成有台阶部114,以供后述的固定插针21的引导件2113及滑块31抵接。第一导轨111与引导件收容部113分别上下连通,从而整体上贯穿壳体11。
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导轨111和引导件收容部113沿着壳体11的长度方向形成,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导轨111和引导件收容部113通过第一连通槽112连通。第一连通槽11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导轨111和引导件收容部113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1。通过将第一连通槽11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导轨111和引导件收容部113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能够使固定插针的移动更高效。
盖板12形成为矩形状,长度和宽度与壳体11相同。如图4所示,在盖板12中,多个第二导轨121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盖板12。第二导轨121的宽度与第一导轨111的宽度一致。第二导轨121沿着盖板12的长度方向形成,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导轨121通过第二连通槽122连通。第二连通槽12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导轨121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盖板12。第一导轨111、引导件收容部113与第二导轨121分别上下连通,第一连通槽112与第二连通槽122分别上下连通。
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为4个)固定插针21、22、23、24采用绝缘材料制造,用于支撑导通测试连接装置10。在使用导通测试连接装置进行导通测试时,4个固定插针21、22、23、24插入待测连接器的任意无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
由于4个固定插针21、22、23、24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因此,在此以固定插针21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固定插针21由插针主体211和插针端盖212这两部分组成。插针主体211包括针体2111、插入端2112和引导件2113。针体2111形成为圆柱状,直径与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21的宽度相同或者略小于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21的宽度。插入端2112位于针体2111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方便与待测连接器的接触件插孔连接。引导件2113形成为套筒状,套设于针体2111的外周。引导件2113的外径与引导件收容部113的宽度相同或者略小于引导件收容部113的宽度,引导件2113的内径与针体2111的直径相同或者略大于针体2111的直径,由此,引导件2113能够引导针体2111在引导件2113的内部上下滑动自如。引导件2113的高度与引导件收容部113的高度相同或者略小于引导件收容部113的高度。在针体2111的与插入端2112相反一侧的后端形成有外螺纹。
插针端盖212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在内周面形成有用于与针体211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插针端盖212的外径大于第一导轨111的宽度。通过设置为插针端盖212的外径大于第一导轨111的宽度,能够避免固定插针21滑落入第一导轨111内。
在安装固定插针21时,首先将插针主体211从引导件收容部113一侧插入第一导轨111,直至引导件2113与壳体11的台阶部114抵接。然后,将插针端盖212通过螺纹连接至插针主体211上。由此,将固定插针21安装于壳体11,且固定插针21能在壳体11内沿第一导轨111和引导件收容部113上下滑动自如。
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为8个)滑动插针41、42、43、44、45、46、47、48为相同的滑动插针结构,多个滑块31、32、33、34、35、36、37、38为相同滑块结构,多个滑块31、32、33、34、35、36、37、38分别套设于多个滑动插针41、42、43、44、45、46、47、48的外周。在此,以滑动插针41和滑块3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滑动插针41包括主体部411、导线接触件412和按压端413。主体部411形成为圆柱状,主体部411的直径与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21的宽度相同或者略小于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21的宽度。在主体部411的与导线接触件412相反一侧的后端形成有外螺纹。导线接触件412形成为中空的探针状,形成于主体部411的前端。在第一导轨111的长度方向上,导线接触件412的长度大于主体部411的外径。在第一导轨111的宽度方向上,导线接触件412的宽度与主体部411的外径相等或者小于主体部411的外径。这样,能顺畅地安装盖板12,且能够避免滑动插针41被拔出。
按压端413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在内周面形成有用于与主体部41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按压端413的外径大于第一导轨111的宽度。通过设置为按压端413的外径大于第一导轨111的宽度,能够避免滑动插针41滑落入第一导轨111内。
滑块31形成为套筒状,套设于主体部411的外周。滑块31的外径与引导件收容部113的宽度相同或者略小于引导件收容部113的宽度,滑块31的内径与主体部411的直径相同或者略大于主体部411的直径,由此,主体部411能在滑块31的内部上下滑动自如。
在安装滑动插针41时,首先将滑块31插入壳体11的引导件收容部113。接着,使主体部411依次穿过滑块31和第一导轨111。然后,将按压端413通过螺纹连接至主体部411上。由此,将滑动插针41安装于壳体11,且滑动插针41能在壳体11内沿滑块31和第一导轨111上下滑动自如。
在将固定插针、滑块、滑动插针均安装至壳体11后,使用4个螺钉将盖板12与壳体11连接。这样,固定插针和滑动插针既可以沿壳体11的第一轨道111和引导件收容部113横向移动,也可以通过第一连通槽112与第二连通槽122变轨移动,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测量连接器中的不同导线。图5示出了固定插针和滑动插针的运动轨迹。
接下来,参照图6~图8对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进行导通测试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所示,将壳体11与飞机上的接地桩(未图示)搭接,由此,滑动插针41、42、43、44、45、46、47、48分别通过滑块31、32、33、34、35、36、37、38和壳体11与飞机接地桩搭接。
图7是表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对矩形连接器进行电缆导通测试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步:选择被测电缆的一端连接器上无需导通测试的4个接触件插孔,移动固定插针21~24至对应位置后,将4个固定插针21~24分别插入选择的4个接触件插孔中,实现导通测试连接装置10的固定。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10固定后,第二步:分别移动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上的滑动插针41~48(可根据实际调整插针数量)至对应的被测电缆的一端连接器上需要导通测试的接触件插孔的位置,将滑动插针41~48分别插入接触件插孔。
由于滑动插针41~48分别通过滑块31~38和壳体11与飞机接地桩搭接,因此,能实现被测连接器的接触件与地(机体)搭接。上述操作完成后,操作工人即可使用万用表在被测电缆的另一端进行电缆导通测试。
图8是表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对圆形连接器进行电缆导通测试的状态的示意图。其安装和使用方法与矩形连接器的情形相同。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与现有的导通测试技术相比,该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可同时连接多个导线,使用方便,节省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导通测试效率,保证导通测试准确性。此外,该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的通用性强,可用于不同规格的矩形连接器和圆形连接器等的连接。
虽然基于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记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结构。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包含有仅单个要素、其以上或以下的其他组合、方式也属于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滑动插针41~48分别通过滑块31~38在壳体11和盖板12中上下及横向移动。但是,也可以省略滑块31~38,只要设置成滑动插针41~48能在壳体11和盖板12中上下及横向移动,且能与壳体11电连接即可。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固定插针21包括引导件2113,引导件2113套设于针体2111的外周,以引导针体2111上下滑动。但是,引导件2113并不是必须的,可以省略引导件2113。此时,在壳体11一侧,以可以省略设置引导件收容部113,而使第一导轨111沿上下贯穿壳体11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插针21的插针主体211和插针端盖212是分体设置的。但是,插针主体211和插针端盖212也可以设置成一体。同样地,滑动插针41的主体部411和按压端413也可以设置成一体。

Claims (10)

1.一种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固定插针,所述固定插针采用绝缘材料制造,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无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
多个滑动插针,所述滑动插针插入待测电缆的连接器的需测试的接触件插孔;以及
壳体,在所述壳体中以沿上下贯穿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导轨,所述多个第一导轨分别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之间,以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壳体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连通槽,
所述多个固定插针设置成能沿所述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
所述多个滑动插针设置成能沿所述第一导轨横向移动且能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变轨移动,所述多个滑动插针能与所述壳体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插针包括插针主体和插针端盖,所述插针主体和所述插针端盖螺纹连接,所述插针主体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以下,所述插针端盖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插针包括主体部、导线接触件和按压端,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按压端螺纹连接,所述主体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以下,所述按压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导轨以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多个引导件收容部以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引导件收容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引导件收容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引导件收容部分别上下连通,从而整体上贯穿所述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主体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形成为套筒状,套设于所述插针主体的外周,所述引导件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形成为套筒状,套设于所述滑动插针的主体部的外周,所述滑块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接触件形成为中空的探针状,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在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导线接触件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导线接触件的宽度为所述主体部的外径以下。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主体包括针体和插入端,所述针体形成为圆柱状,所述插入端形成为锥形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通槽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之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盖板,多个第二导轨以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导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导轨的宽度一致,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之间,以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盖板的方式设置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与所述第二连通槽分别上下连通。
CN202320214289.1U 2023-02-14 2023-02-14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Active CN219957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4289.1U CN219957637U (zh) 2023-02-14 2023-02-14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4289.1U CN219957637U (zh) 2023-02-14 2023-02-14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7637U true CN219957637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4289.1U Active CN219957637U (zh) 2023-02-14 2023-02-14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7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7152A (en) Device for testing continuity and/or short circuits in a cable
US20090212964A1 (en) Electrical Test Apparatus
WO2019170353A1 (de) Vorrichtung zum prüfen eines übergangswiderstands einer elektromechanischen verbindung und ladevorrichtung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CN219957637U (zh) 电缆导通测试连接装置
EP2835657A1 (en) Cable system and test cable therefore
US3584300A (en) Platen-patch board assembly with spring biased electrical contact means to effect electrical test on an electrical circuit card
CN213149152U (zh) 一种多芯插座绝缘测试工装
CN211979105U (zh) 一种接口测试装置
CN112466487A (zh) 核电控制棒棒位信号模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48422B (zh) 电缆导通测试装置
CN208270635U (zh) 多功能测试设备
CN220627247U (zh) 电工装配实训装置考核系统
CN112858957A (zh) 一种电连接器母针与公针插接稳定性测试装置
US20220349956A1 (en)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able Assembly
CN219997189U (zh)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CN219285377U (zh) 无人机全机电缆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20871730U (zh) 端子插入深度测试模组
CN220626555U (zh) 一种驱动器老化检测装置
CN211503904U (zh) 一种线束测试工装
CN220272861U (zh) 一种可用于多路信号测量的圆形插头自动对接装置
CN211402447U (zh) 快速检测转接装置
CN219695409U (zh) 一种航空插头测量装置、电路及动车组航空插头测量组件
CN219122313U (zh) 车辆线束传导测试装置
CN219574242U (zh) 一种线束检查工具
CN220438398U (zh) 一种绝缘电阻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