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7189U -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7189U
CN219997189U CN202320789385.9U CN202320789385U CN219997189U CN 219997189 U CN219997189 U CN 219997189U CN 202320789385 U CN202320789385 U CN 202320789385U CN 219997189 U CN219997189 U CN 219997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able
cable interface
current limiting
limiting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93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群
万建雄
陈勇
余强
卢婕姝
翁炜
胡昌雄
刘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ji Power Group Co ltd Wucha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ji Power Group Co ltd Wucha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ji Power Group Co ltd Wucha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Hubei Jiji Power Group Co ltd Wucha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07893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7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7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7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设置有两部分壳体:第一壳体表面设置有与外部相连的三个接口、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的开关以及电源指示灯;第二壳体表面设置有六个发光二极管。可以根据第二壳体表面的六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接口处的未知电缆相序情况。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核实电缆相序的繁琐的操作,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可广泛应用于电缆交接时的核相工作。

Description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核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区配电网10kV架空线路均采用下地电缆线路,与此同时,在电气仪表及保护装置中广泛采用多芯电缆作为信号线,电气或电信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多芯电缆许多没有线号标识,有的电缆线号标识不清晰难以辨认,就算线号标识清楚,下地电缆作为保护信号、控制线使用时仍需要重新进行编号。因此,电缆核相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比如在电源系统和设备在维修或改变后,投入运行前应核相、设备经过大修,有可能改变一次相序时,投入运行前应重新核相、两个电源互为备用电源或者有并列运行要求时投入运行前应核相。现有的电缆核相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电池和电压表法,甲端A、B相接干电池直流电压,乙端通过电压表读数确定A、B、C相,需要多次测量;另一种是万用表对地测导通法和摇绝缘法,甲端某项接地后,乙端通过万用表测对地是否导通(绝缘)的方法核相,此过程需要甲乙两端有通信(电话),这种测量方法操作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现有的电缆核相(查号)工作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将电缆两端所有芯线均剥去外皮,露出铜线。在电缆的一端,工作人员将两条芯线短路,然后通过对讲机告诉另一端工作人员选择的线号;另一端工作人员收到后,将万用表打到短路蜂鸣档上,用两只表笔接触标有这两根线号的芯线上,如果是通的,通过对讲机告诉对方“线号正确,换线”。测量完两根线后,利用同样方式继续测量其他芯线。电缆质量千差万别,许多新电缆在没有使用时就出现了中间短路,线间短路的情况,很多时候要先用万用表测量确认。这种测量方法,操作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
专利号为CN200620013856.3的专利“电缆线号识别装置”,该电缆线号识别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指示器。信号发射器包括信号源和分别与其相连的多个频率调整装置;信号指示器包括与信号发射器上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相对应的多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每个信号输入端相连的信号接收处理装置、分别与每个信号接收处理装置相连的输出端显示装置。检测时,信号发射器向所有芯线同时发出不同频率的信号,信号指示器接收到不同的频率,显示相应的线号。但是,由于该装置没有测量完毕指示,如电缆长度较长,两端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通讯设备进行配合。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克服现有的确定和核实电缆线芯编号方法需要使用剥线钳、万用表、对讲机,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会受到线芯之间短路、线芯断线等故障的干扰,无法发现线芯与外护套之间短路的故障等缺陷,相对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可靠地、低成本的、在确定线号的同时能监测线芯短路、断路故障的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电缆接口a、电缆接口b和电缆接口c;第二壳体上设有电缆接口d、电缆接口e和电缆接口f;
电缆接口c与电缆接口b之间串联有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电源开关SB1和二极管D1,电缆接口b与电缆接口a串联有限流电阻R1;
电缆接口f与电缆接口d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2、二极管D2,电缆接口d与电缆接口e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3、二极管D3;限流电阻R2和二极管D2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4和二极管D4构成的支路相并联;限流电阻R3和二极管D3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5和二极管D5构成的支路相并联;
电缆接口f与电缆接口e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6、二极管D6;限流电阻R6和二极管D6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7和二极管D7构成的支路相并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2与电缆接口f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3与电缆接口d相连;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缆接口d相连,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缆接口e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6与电缆接口f相连,二极管D7的正极与电缆接口e相连。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的电压为12V,所有的限流电阻为1K欧姆,所有的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缆接口a、电缆接口b、电缆接口c、电缆接口d、电缆接口e和电缆接口f为测试探针,测试探针用于插入电缆的导电芯中。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克服现有的确定和核实电缆线芯编号方法需要使用剥线钳、万用表、对讲机,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会受到线芯之间短路、线芯断线等故障的干扰,无法发现线芯与外护套之间短路的故障等缺陷,相对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可靠地、低成本的、在确定线号的同时能监测线芯短路、断路故障的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2、本实用新型的测量部分采用针型结构,省去和核实电缆线芯编号的过程中,直接将测量探针插在电缆上即可,不必将电缆芯线的外皮剥去,减少了操作步骤,使查线更加简单。
3、与传统确定和核实电缆线芯编号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难度大大减小,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未显示电气元件符号)。
图中: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2-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3-二极管D1;4-二极管D3;5-二极管D5;6-二极管D2;7-二极管D4;8-二极管D6;9-二极管D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优选的方案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上设有电缆接口a、电缆接口b和电缆接口c;第二壳体102上设有电缆接口d、电缆接口e和电缆接口f;电缆接口a、电缆接口b和电缆接口c、电缆接口d、电缆接口e和电缆接口f为测试探针,测试探针用于插入电缆的导电芯中。
第一壳体101用于连接选定的三根电缆,第二壳体102用于连接需要核相的三个接头。
电缆接口c与电缆接口b之间串联有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电源开关SB1和二极管D1,电缆接口b与电缆接口a串联有限流电阻R1;二极管D1用于显示电源的接通状态。
电缆接口f与电缆接口d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2、二极管D2,电缆接口d与电缆接口e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3、二极管D3;限流电阻R2和二极管D2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4和二极管D4构成的支路相并联;限流电阻R3和二极管D3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5和二极管D5构成的支路相并联;
电缆接口f与电缆接口e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6、二极管D6;限流电阻R6和二极管D6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7和二极管D7构成的支路相并联。
进一步地,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2与电缆接口f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3与电缆接口d相连;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缆接口d相连,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缆接口e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6与电缆接口f相连,二极管D7的正极与电缆接口e相连。
进一步地,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的电压为12V,所有的限流电阻为1K欧姆,所有的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根据发光二极管的亮灯编号,可以完成核相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本新型实用型装置的检测电路的显示状态,再结合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状况来判断未知电缆A、B、C三相的相序,例如:将第一壳体的三个外接端口a、b、c中两个端口分别通过测试探针连接到被检测的电缆的三根芯线中的两个,然后再将被测电缆的另一端对应的两个芯线与检测装置第二壳体的三个外接端口e、d、f中的两个相连,若a、b、e、f相连,此时检测电路中六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应为5号(代表二极管的编号,下同)、6号、9号灯亮,而4号、7号、8灯不亮,则证明被检测的电缆的两根芯线的相序为A、B相,另外一根未被测试的芯线为C相。
具体地操作如下:
第一步:首先,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首端将核相计第一壳体上的三个端口中的两个端口用测试探针与电缆相连;
第二步:检测人员在高压电缆的末端将核相计第二壳体上的三个端口中的两个端口用测试探针与电缆相连;
第三步:检测人员打开核相计的电源开关,然后观察第一壳体电源指示灯的亮灭情况,若电源指示灯亮,则证明核相计供电电源板块正常,反之则不然;
第四步:检测人员观察第二壳体表面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根据壳第二壳体上的发光情况便可判断高压电缆的相序状况。二极管发光的编号对应了相应地相序,查询表如下:
表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的检测结表
e d f 发光二极管(亮)
A B C 5、6、9
B A C 4、7、8
A C B 5、7、9
C A B 4、7、9
B C A 4、6、8
C B A 5、6、8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简化了确定与核实电缆线芯编号的操作。测试部分采用插针式结构,可不必将线芯外皮剥去即可进行查线,缩短了作业时间。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可以根据电源指示灯的亮灭状况来判断线芯之间短路、线芯断线等故障对查线的干扰。电缆在核对线号(相位)中采用该仪器,简化了操作,减少了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简单实用,提高效率,缩短了工期,可广泛应用于电缆交接时的核对线号或核相工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上设有电缆接口a、电缆接口b和电缆接口c;第二壳体(102)上设有电缆接口d、电缆接口e和电缆接口f;
电缆接口c与电缆接口b之间串联有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电源开关SB1和二极管D1,电缆接口b与电缆接口a串联有限流电阻R1;
电缆接口f与电缆接口d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2、二极管D2,电缆接口d与电缆接口e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3、二极管D3;限流电阻R2和二极管D2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4和二极管D4构成的支路相并联;限流电阻R3和二极管D3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5和二极管D5构成的支路相并联;
电缆接口f与电缆接口e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6、二极管D6;限流电阻R6和二极管D6构成的支路与限流电阻R7和二极管D7构成的支路相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其特征在于: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2与电缆接口f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3与电缆接口d相连;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缆接口d相连,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缆接口e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6与电缆接口f相连,二极管D7的正极与e电缆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其特征在于:核相计直流供电电源的电压为12V,所有的限流电阻为1K欧姆,所有的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其特征在于:电缆接口a、电缆接口b、电缆接口c、电缆接口d、电缆接口e和电缆接口f为测试探针,测试探针用于插入电缆的导电芯中。
CN202320789385.9U 2023-04-11 2023-04-11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Active CN219997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9385.9U CN21999718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9385.9U CN21999718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7189U true CN219997189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6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9385.9U Active CN219997189U (zh) 2023-04-11 2023-04-11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7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2437U (zh) 电缆查号核相器
US20090212964A1 (en) Electrical Test Apparatus
CN108152650A (zh) 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
CN108205093B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电缆接线校对工具
CN219997189U (zh) 便携式简易电缆核相计
CN105182107A (zh) 一种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10376649U (zh) 一种通用型惯组导通测试工装
CN204807649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06885943A (zh) 线缆检测板及方法、线序、阻抗、绝缘性、老化检测方法
CN215768853U (zh) 二次电缆线芯绝缘测量辅助装置
CN214278383U (zh) 一种泄漏电流测试系统
CN212845482U (zh) 电耗测试用连接器
CN213149152U (zh) 一种多芯插座绝缘测试工装
CN104678182A (zh) 一种不拆卸接地线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CN201289915Y (zh)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量接入套件
CN211826149U (zh) 一种用于列车设备电源装置的测试平台
CN108549044B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绝缘选线试验仪
CN111948581A (zh) 一种航空插头手动加或自动在线检测接口装置
CN111929477A (zh) 一种航空插头的转接在线检测接口装置
CN217156561U (zh) 船舶局域网电连接器检测转接装置
CN217332802U (zh) 一种电缆校线仪
CN110677265A (zh) 一种pse设备供电特性的集成测试装置
CN211905649U (zh) 一种罩式ftu便携式故障检测箱
CN211698133U (zh) 428采集链电缆快速检测仪
CN219997188U (zh) 简易的钟表式电缆核相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