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5832U - 一种冷却隧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隧道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55832U CN219955832U CN202321164995.6U CN202321164995U CN219955832U CN 219955832 U CN219955832 U CN 219955832U CN 202321164995 U CN202321164995 U CN 202321164995U CN 219955832 U CN219955832 U CN 2199558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along
- cavity
- tunnel furnac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112 cooling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隧道炉,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和下模组扣合固定后形成冷却腔。上模组的顶部设有多个进风口,下模组沿底部设有出风口,上模组内设有上风腔,上风腔内设有多个与进风口一一对应的风腔组件,每个风腔组件包括网孔板,用于对冷却气体进行分流。冷却气体是从上模组顶部的进风口到下方的出风口,这种纵向的流动方式使得冷却腔内只存在降温效果更佳的强降温区,并且进风口和出风口上下设置的方式,仅增加了冷却隧道炉的纵向体积,缩短了锂电池的横向传动路径,从而整体缩短了锂电池进行冷却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隧道炉。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壳体、极片、极卷和电芯进行干燥处理。在干燥处理后的锂电池往往具有高于常温的温度,常采用风冷式冷却炉对其进行快速地冷却处理,冷却气体从进风口进入冷却炉的内腔,对传输装置中的锂电池进行冷却,然后从出风口流出,获得合格的锂电池产品。
在现有技术中,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冷却炉的顶部与内腔连通,在对锂电池进行冷却时,进风口处形成强降温区,出风口处形成弱降温区,降温效率出现偏差,并且这种设置方式增加了冷却炉的横向体积,使得锂电池在内腔中充分降温,就需要降低传输装置的传动速度,导致冷却炉进行冷却的时间增加,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隧道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冷却炉的顶部导致冷却炉进行冷却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隧道炉,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模组和下模组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设置,扣合固定后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冷却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上模组沿第一方向的顶部设有多个进风口,下模组沿第一方向的底部设有出风口。上模组内设有上风腔,上风腔内设有多个与进风口一一对应的风腔组件,每个风腔组件包括网孔板,网孔板沿第一方向设于进风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隧道炉,由上模组和下模组沿第一方向连接固定组成,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冷却腔,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冷却。冷却气体从进风口流入上风腔,并在进风口与网孔板之间汇集,然后经网孔板的整个板面进行分流,向下方继续流动,从而充满整个冷却腔,达到对冷却腔内的锂电池进行均匀冷却的目的。冷却气体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至出风口,经出风口排出冷却隧道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孔板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孔板向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使得在进风口与网孔板之间汇集的冷却气体,在穿过网孔板进行分流时能够更发散的流入冷却腔内,保证冷却气体能够充满冷却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腔组件包括挡风板。挡风板沿第二方向设于网孔板的两侧,并向靠近进风口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可以将与锂电池接触并回弹的这一部分冷却气体进行遮挡,并依据设定的弧度将冷却气体集中返回至锂电池所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风板和网孔板沿第二方向整体呈波浪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孔板和其两侧的挡风板沿第二方向整体为波浪状结构,对冷却气体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腔组件还包括导流板和支撑架。导流板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置于支撑架顶部。支撑架包括矩形框架、连接板和多个间隔板,矩形框架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设于网孔板和传输装置之间,多个间隔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矩形框架,并与矩形框架组成多个冷却区,每个间隔板沿第三方向延伸,两端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连接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矩形框架和多个间隔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内多个间隔板与矩形框架组成多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冷却区,传输装置设有与冷却区对应设置的承载区。导流板沿第三方向设于网孔板与传输装置之间,在进行冷却时,可以对冷却气体进行导向,使其通过冷却区对处于承载区的锂电池进行精准冷却,加快冷却隧道炉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模组包括下风腔。下风腔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投影均为梯形,并沿第一方向向下缩小设置。下风腔沿第一方向的底部与出风口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风腔沿第一方向向下缩小设置,底部与出风口固定连接,可以将进入下风腔的冷却气体进行整流,并从出风口排出冷却隧道炉外,从而加快整体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传输装置。传输装置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设有与冷却区对应设置的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承载区,用于承载锂电池;传输装置穿设于冷却腔,用将锂电池传输至冷却腔内进行冷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锂电池固定于传输装置的承载区内,并传输至冷却腔内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传输装置继续传动,冷却腔前端已冷却的锂电池传输至下一工序环节,冷却腔后端的锂电池传输至冷却腔内,继续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隧道炉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隧道炉一实施例的风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隧道炉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隧道炉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
1-上模组;10-进风口;11-上风腔;
2-风腔组件;20-网孔板;21-挡风板;22-支撑架;220-矩形框架;221-连接板;222-间隔板;23-导流板;24-冷却区;
3-下模组;30-出风口;31-下风腔;
4-冷却腔;
5-传输装置;50-承载区;5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为了便于后续描述,在描述冷却隧道炉的具体结构之前,本申请先结合图3定义出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其中,第一方向为冷却隧道炉正常放置时的高度方向,例如Z方向;第二方向为冷却隧道炉正常放置时长度的方向,例如X方向;第三方向为冷却隧道炉正常放置时的宽度方向,例如Y方向。本申请中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Y)相互垂直。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相互垂直并非绝对的垂直,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导致的近似垂直(例如,两结构特征之间的夹角为89.9°)也在本申请中的相互垂直的范围之内。
参考图1~图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隧道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隧道炉中风腔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隧道炉的立体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隧道炉,包括上模组1和下模组3。上模组1和下模组3沿第一方向(图3中Z方向所示)依次连接设置,扣合固定后形成沿第二方向(图3中X方向所示)延伸的冷却腔4。上模组1沿第一方向的顶部设有多个进风口10,下模组3沿第一方向的底部设有出风口30。上模组1内设有上风腔11,上风腔11内设有多个与进风口10一一对应的风腔组件2,每个风腔组件2包括网孔板20,网孔板20沿第一方向设于进风口10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隧道炉,由上模组1和下模组3沿第一方向连接固定组成,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冷却腔4,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冷却。冷却气体从进风口10流入上风腔11,并在进风口10与网孔板20之间汇集,然后经网孔板20的整个板面进行分流,向下方继续流动,从而充满整个冷却腔4,达到对冷却腔4内的锂电池进行均匀冷却的目的。冷却气体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至出风口30,经出风口30排出冷却隧道炉。冷却气体是从上模组1顶部的进风口10到下方的出风口30,这种纵向的流动方式使得冷却腔4内只存在降温效果更佳的强降温区,并且进风口10和出风口30上下设置的方式,仅增加了冷却隧道炉的纵向体积,缩短了锂电池的横向传动路径,从而整体缩短了锂电池进行冷却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网孔板20沿第三方向(图3中Y方向所示)延伸,并沿第一方向远离进风口10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
示例性地,网孔板20的两端通过与上模组1螺栓连接进行固定,中间部分向远离进风口10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使得在进风口10与网孔板20之间汇集的冷却气体,在穿过网孔板20进行分流时能够更发散的流入冷却腔4内,保证冷却气体能够充满冷却腔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风腔组件2包括挡风板21。挡风板21沿第二方向设于网孔板20的两侧,并向靠近进风口10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
示例性地,挡风板21的两端与上模组1螺栓连接固定,可以将与锂电池接触并回弹的这一部分冷却气体进行遮挡,并依据设定的弧度将冷却气体集中返回至锂电池所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挡风板21和网孔板20沿第二方向整体呈波浪状。
示例性地,网孔板21和其两侧的挡风板20沿第二方向整体为波浪状结构,对冷却气体进行处理。
参考图4,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并结合图2所示,风腔组件2还包括导流板23和支撑架22。导流板23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置于支撑架22顶部。支撑架22包括矩形框架220、连接板221和多个间隔板222。矩形框架220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设于网孔板20和传输装置5之间。多个间隔板2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矩形框架220,并与矩形框架220组成多个冷却区24,每个间隔板222沿第三方向延伸,两端于矩形框架220固定连接。连接板221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矩形框架220和多个间隔板222固定连接。
示例性地,支撑架22内多个间隔板222与矩形框架220组成多个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冷却区24,传输装置5设有与冷却区24对应设置的承载区50。导流板23沿第三方向设于网孔板20与传输装置之间,在进行冷却时,可以对冷却气体进行导向,使其通过冷却区24对处于承载区50的锂电池进行精准冷却,加快冷却隧道炉的冷却效率。
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隧道炉的侧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并结合图1所示,下模组3包括下风腔31。下风腔31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投影均为梯形,并沿第一方向向下缩小设置。下风腔31沿第一方向的底部与出风口30固定连接。
示例性地,下风腔31沿第一方向向下缩小设置,底部与出风口30固定连接,可以将进入下风腔31的冷却气体进行整流,并从出风口30排出冷却隧道炉外,从而加快整体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还包括传输装置5。传输装置5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设有与冷却区24对应设置的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承载区50(图3中虚线框所示),用于承载锂电池;传输装置5穿设于冷却腔4,用将锂电池传输至冷却腔4内进行冷却。
示例性地,传输装置5通过电机51进行驱动传输,锂电池固定于传输装置5的承载区50内,并传输至冷却腔4内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传输装置5继续传动,冷却腔4前端已冷却的锂电池传输至下一工序环节,冷却腔4后端的锂电池传输至冷却腔4内,继续进行冷却。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冷却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
所述上模组和所述下模组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设置,扣合固定后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冷却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上模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顶部设有多个进风口,所述下模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底部设有出风口;
所述上模组内设有上风腔,所述上风腔内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进风口一一对应的风腔组件,每个所述风腔组件包括网孔板,所述网孔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板沿第三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组件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设于所述网孔板的两侧,并向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呈设定弧度弯曲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和所述网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整体呈波浪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组件还包括导流板和支撑架;所述导流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框架、连接板和多个间隔板;所述矩形框架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网孔板和传输装置之间;所述多个间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矩形框架,并与所述矩形框架组成多个冷却区,每个所述间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两端于所述矩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矩形框架和所述多个间隔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下风腔;所述下风腔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的投影均为梯形,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缩小设置;所述下风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底部与所述出风口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隧道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设有与所述冷却区对应设置的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承载区,用于承载锂电池;所述传输装置穿设于所述冷却腔,用将锂电池传输至冷却腔内进行冷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64995.6U CN219955832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冷却隧道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64995.6U CN219955832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冷却隧道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55832U true CN219955832U (zh) | 2023-11-03 |
Family
ID=88543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64995.6U Active CN219955832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冷却隧道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55832U (zh) |
-
2023
- 2023-05-15 CN CN202321164995.6U patent/CN2199558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65749B (zh) | 一种电池箱 | |
CN100519242C (zh) | 燃料电池车辆的冷却装置 | |
CN219534671U (zh) | 一种风冷电池模组 | |
CN214132548U (zh) | 烘箱组件和锂电池涂布系统 | |
CN218731255U (zh) | 一种簇架及储能设备 | |
CN219955832U (zh) | 一种冷却隧道炉 | |
CN217747927U (zh) | 一种涂布机烘箱风嘴 | |
CN212064588U (zh) | 储能机柜 | |
CN216706294U (zh) | 除尘装置和焊接系统 | |
CN213614886U (zh) | 一种用于蓄电池自动焊端子及冷却的装置 | |
CN210310698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8602560U (zh) | 一种电池模块散热结构 | |
CN217280961U (zh) | 电池簇 | |
CN220348873U (zh) | 一种流延机模头抽烟降温装置 | |
CN214378706U (zh) | 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包结构 | |
CN209481770U (zh) | 一种汇流带高速涂锡机 | |
CN216297382U (zh) | 一种具有斜向通道的卷材除尘装置 | |
CN213692183U (zh) | 一种移动补电车的电池箱体结构 | |
CN219350365U (zh) | 一种应用于风冷电池模组的散热箱体结构及风冷电池模组 | |
CN220569758U (zh) | 一种储能电池架和多电池模组系统 | |
CN221183572U (zh) | 一种便于排风的长距离烘箱 | |
CN217520283U (zh) |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正极材料物料降温装置 | |
CN218849614U (zh) | 一种风冷式储能装置 | |
CN218182304U (zh) | 储能系统集装箱 | |
CN219163504U (zh) | 散热效果好的移动电源存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