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5458U - 防水发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防水发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5458U
CN219955458U CN202320924918.XU CN202320924918U CN219955458U CN 219955458 U CN219955458 U CN 219955458U CN 202320924918 U CN202320924918 U CN 202320924918U CN 219955458 U CN219955458 U CN 219955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ctrothermal conversion
film
protective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49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武
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49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5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5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5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防水发热组件。该防水发热组件包括发热膜、封装膜和防水层,发热膜用于通电后进行发热;发热膜包括基材、电热转换层和电极;封装膜设置在电热转换层上,封装膜对应电极的位置设置通孔,通孔用于使电极透过封装膜与电源线连接;防水层包括连接线和保护层,保护层包裹在发热膜外侧以将发热膜密封,连接线设置在保护层的一端,连接线一端延伸至保护层内部与发热膜的电极电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发热组件可以用于冬季电采暖,而且设置有防水层,放在潮湿的地面也不会影响发热组件正常发热。

Description

防水发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发热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鉴于目前采暖设施多为集中供热,而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区集中供热条件不完善,针对集中供热配套设施不完善,造价高、运行费用高、施工及维修繁琐、冒、漏、滴、冻等缺陷,而且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煤改电,以便节能减排。因此多数采暖建筑考虑使用电供暖,电供暖条件要求相对简单,易实现,但传统电供暖设备能耗大,电磁污染严重,运行成本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发热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发热组件,包括:
发热膜,所述发热膜用于通电后进行发热;所述发热膜包括基材、电热转换层和电极;所述电热转换层通过真空镀膜覆盖在所述基材上,所述电热转换层用于通电后进行电热转换;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热转换层两侧;
封装膜,所述封装膜设置在所述电热转换层上,所述封装膜与所述基材边缘粘接以使所述电热转换层和所述电极封装在所述基材和所述封装膜之间,其中,所述封装膜对应所述电极的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使所述电极透过所述封装膜与电源线连接;
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连接线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裹在所述发热膜外侧以将所述发热膜密封,所述连接线设置在所述保护层的一端,所述连接线与所述保护层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线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护层内部与所述发热膜的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转换层的透光率大于70%。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的透光率大于60%。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包括聚烯烃、TEP材料、阻燃PE材料、TPU材料、PPO材料、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和交联PVC树脂中的一种。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和所述封装膜均为PET材料。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转换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1000nm。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转换层包括镍铬合金、碳化硅、ZnOxS(1-x)、InOxS(1-x)、SnxIn(1-x)O、ZnxMg(1-x)O、ZnxAl(1-x)O、NiO、Cu2O和SnO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发热组件可以用于冬季电采暖,而且设置有防水层,放在潮湿的地面也不会影响发热组件正常发热。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水发热组件的截面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水发热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水发热组件的截面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发热组件。防水发热组件包括发热膜、封装膜140和防水层。
发热膜用于通电后进行发热。参见图1所示,发热膜包括基材110、电热转换层120和电极130;电热转换层120通过真空镀膜覆盖在基材110上,电热转换层120用于通电后进行电热转换;电极130设置在电热转换层两侧。
参见图1所示,封装膜140设置在电热转换层120上,封装膜140与基材110边缘粘接以使电热转换层120和电极130封装在基材110和封装膜140之间,其中,封装膜140对应电极130的位置设置通孔,通孔用于使电极130透过封装膜140与电源线连接。
参见图2所示,防水层包括连接线160和保护层150,保护层150包裹在发热膜外侧以将发热膜密封,连接线160设置在保护层150的一端,连接线160与保护层150连接处密封连接,连接线160一端延伸至保护层150内部与发热膜的电极130电连接,连接线160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可以用于冬季电采暖,而且设置有防水层,放在潮湿的地面也不会影响发热组件正常发热。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电热转换层120的透光率大于70%。
进一步地,保护层150的透光率大于60%,这样可以用于窗户等地方进行粘贴进行发热,且不会影响光线。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保护层150包括聚烯烃、TEP材料、阻燃PE材料、TPU材料、PPO材料、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和交联PVC树脂中的一种,这样,既不会影响发热,而且可以防水。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基材110和封装膜140均为PET材料。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电热转换层120的厚度范围为10nm~1000nm,这样,防水发热组件厚度非常薄,可以进行铺设或者粘贴。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电热转换层120包括镍铬合金、碳化硅、ZnOxS(1-x)(硫掺杂氧化锌)、InOxS(1-x)(硫掺杂氧化铟)、SnxIn(1-x)O(氧化铟锡)、ZnxMg(1-x)O(镁掺杂氧化锌)、ZnxAl(1-x)O(氧化锌铝)、NiO、Cu2O和SnO中的一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防水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膜,所述发热膜用于通电后进行发热;所述发热膜包括基材、电热转换层和电极;所述电热转换层通过真空镀膜覆盖在所述基材上,所述电热转换层用于通电后进行电热转换;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热转换层两侧;
封装膜,所述封装膜设置在所述电热转换层上,所述封装膜与所述基材边缘粘接以使所述电热转换层和所述电极封装在所述基材和所述封装膜之间,其中,所述封装膜对应所述电极的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使所述电极透过所述封装膜与电源线连接;
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连接线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裹在所述发热膜外侧以将所述发热膜密封,所述连接线设置在所述保护层的一端,所述连接线与所述保护层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线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护层内部与所述发热膜的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层的透光率大于7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透光率大于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聚烯烃、TEP材料、阻燃PE材料、TPU材料、PPO材料、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和交联PVC树脂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和所述封装膜均为PET材料。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水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层的厚度范围为10nm~1000n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换层包括镍铬合金、碳化硅、ZnOxS(1-x)、InOxS(1-x)、SnxIn(1-x)O、ZnxMg(1-x)O、NiO、Cu2O和SnO中的一种。
CN202320924918.XU 2023-04-23 2023-04-23 防水发热组件 Active CN219955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918.XU CN219955458U (zh) 2023-04-23 2023-04-23 防水发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918.XU CN219955458U (zh) 2023-04-23 2023-04-23 防水发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5458U true CN219955458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4918.XU Active CN219955458U (zh) 2023-04-23 2023-04-23 防水发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5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73258A (en) Photovoltaic device
JP391330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0325955B1 (ko) 태양전지모듈및태양전지모듈용보강부재
US20130098429A1 (en) Solar cell module
JP5741450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8922973A (zh) 一种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组件及其封装方法
TW201349529A (zh) 背接觸型太陽能電池模組
JP2015082611A (ja) 太陽電池一体型融雪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一体型融雪シートの設置方法
CN108023537A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结构
CN104465837A (zh) 光伏背板、其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
CN219955458U (zh) 防水发热组件
JPH0721193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ッシブソーラーシステム
JP200211103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2014236212A (ja) 太陽光発電フィルムの設置方法、太陽光発電フィルム一体型部材、及び太陽光発電フィルム
JP201605860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581194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204596804U (zh) 具防水防冻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板
AU2018101325A4 (en) Self-heating rolling material
CN207968385U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结构
JP375480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259368U (zh) 一种梯形全黑太阳能电池组件
JP2017069395A (ja) 有機薄膜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5154050A (ja) 薄膜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05407666U (zh) 一种基于有机光电池的手机充电装置
JP6458591B2 (ja) 太陽電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