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8513U - 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48513U CN219948513U CN202321464141.XU CN202321464141U CN219948513U CN 219948513 U CN219948513 U CN 219948513U CN 202321464141 U CN202321464141 U CN 202321464141U CN 219948513 U CN219948513 U CN 2199485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verse
- pump
- inclination
- container ship
- main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4000261422 Lysimachia clethroid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108010066057 cabin-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船领域,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包括两个抗横倾舱、一个抗横倾泵以及控制系统,抗横倾泵为双向立式水泵,抗横倾泵安装在集装箱船的横隔舱内,抗横倾泵的两侧的过水口分别通过水平的输水管道联通两个抗横倾舱的舱底;各所述的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遥控阀。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子倾斜仪,电子倾斜仪显示集装箱船的倾斜状态,主控制面板与抗横倾泵通过线缆连接并控制抗横倾泵的启停和转向。本技术方案通过电子倾斜仪检测船舶的倾斜状况,通过主控制面板或者就地控制面板实现倾斜状态下的平衡调节,抗横倾舱可以利用船舶现有的其中一对压载舱,无需额外建造,控制系统完善,调节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背景技术
集装箱船的船舱以及主甲板堆叠有较高的集装箱,集装箱的堆叠达到集装箱船上层建筑的高度。由于集装箱内部装载的货物的重量不同,导致在堆叠完成后会造成集装箱船的重心发生偏移,船体会发生向左舷侧倾斜或者向右舷侧的倾斜。船体的倾斜对集装箱的堆叠的稳定以及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以及遭遇抗风浪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针对从几百箱到上万箱的集装箱船,由于装箱数较大,更加容易发生倾斜的情况。
为了保持船舶航行安全,避免因倾斜导致的翻船风险。在航行前需要调整集装箱船的姿态,保持船舶左右平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船舶在装箱后的倾斜问题,提高航行安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包括两个抗横倾舱、一个抗横倾泵以及控制系统,两个抗横倾舱对称分布在集装箱船的左舷侧和右舷侧,两个抗横倾舱内分别装载有压载水,所述抗横倾舱内安装有一对液位传感器,一对液位传感器分别对应抗横倾舱的高液位和低液位控制线位置;所述抗横倾泵为双向立式水泵,抗横倾泵安装在集装箱船的横隔舱内,抗横倾泵的两侧的过水口分别通过水平的输水管道联通两个抗横倾舱的舱底;各所述的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遥控阀;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面板以及一个就地启动面板,所述主控制面板安装在集装箱船主驾驶室内,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子倾斜仪,电子倾斜仪显示集装箱船的倾斜状态,主控制面板与抗横倾泵通过线缆连接并控制抗横倾泵的启停和转向;就地启动面板位于集装箱船货舱内,就地启动面板通过线缆与主控制面板连接,通过主控制面板对抗横倾泵实现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面板与抗横倾泵间安装有软启动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抗横倾泵底部安装有漏点监测传感器,所述漏点监测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面板通过线缆连接有监测报警器,所述监测报警器安装于集装箱船的集控室。
进一步地,各所述的输水管道上连接有竖直的透气管道,所述透气管道与输水管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遥控阀与抗横倾泵之间,透气管道与输水管道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所述透气管道的上端通过鹅颈管伸出甲板上方,透气管道的下端连接泄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道一端与双向水泵的过水口连接,输水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位于对应抗衡倾舱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抗横倾泵安装在集装箱船长度方向的中线位置,抗横倾泵与两个抗横倾舱间的距离相等。
再进一步地,所述遥控阀为气动遥控阀,所述遥控阀通过管道连接压缩空气系统,所述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由主控制面板控制。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船舶两侧对称设置的抗横倾舱,利用抗横倾泵将两个抗横倾舱内的水来回驳运,通过减轻一侧的重量增加另一侧的重量来实现船舶倾斜的调整,使得船舶的左右平衡。
通过控制板控制抗横倾泵、电磁阀、遥控阀等执行元件,实现抗横倾舱内的水位的调整。通过设置就地启动面板,实现在船舱内对抗横倾泵的控制,通过软启动面板,实现抗横倾泵的软启动,避免在启动时对船舶电网产生的冲击。
本技术方案通过电子倾斜仪检测船舶的倾斜状况,通过主控制面板或者就地控制面板实现倾斜状态下的平衡调节,抗横倾舱可以利用船舶现有的其中一对压载舱,无需额外建造,控制系统完善,调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抗横倾舱1,抗横倾泵2,输水管道3,液位传感器4,横隔舱5,吸水口6,遥控阀7,电磁阀8,透气管道9,主控制面板10,就地启动面板11,软启动面板12,监测报警器13,漏点监测传感器14。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由两个抗横倾舱1、一个抗横倾泵2,连接抗横倾泵2与两个抗横倾舱1间的输水管道3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两个抗横倾舱1对称分布在集装箱船的左舷侧和右舷侧,可以直接利用一对对称分布在集装箱船两侧的压载水舱作为抗横倾舱,无需额外建造。抗横倾舱1位于集装箱船的中部,便于船体的平衡。两个抗横倾舱1内分别装载有压载水,为了能够实现平衡调节并监控液位,每个抗横倾舱1内安装有一对液位传感器4,一对液位传感器4分别对应抗横倾舱的高液位和低液位控制线位置,以确保抗横倾舱1内具有一定水位的压载水,压载水来自于压载泵自海底门抽入的海水。
抗横倾泵2为双向立式水泵,流量为1350m³/h。抗横倾泵2正向转动时,从左侧的抗横倾舱抽水送至右侧的抗横倾舱,当抗横倾泵2反向转时,抗横倾泵从右侧的抗横倾舱抽水送至左侧的抗横倾舱内,从而实现两个抗横倾舱内的压载水的来回驳运,便于调节平衡。
抗横倾泵2安装在集装箱船的两个抗横倾舱间的横隔舱5内,管路不必接到机舱,布置的管路最短。且抗横倾泵2位于集装箱船长度方向的中线位置,抗横倾泵2与两个抗横倾舱1间的距离相等。抗横倾泵2的两侧的过水口分别通过水平的输水管道2联通两个抗横倾舱的舱底;即输水管道2一端与双向水泵对应的过水口连接,输水管道2的另一端穿入抗横倾舱1内,并安装有吸水口6,吸水口6位于对应抗衡倾舱1的底部,且位于对应的低液位传感器的下方,便于能够有效驳运压载水。
各输水管道3上分别安装有遥控阀7,遥控阀7为气动遥控阀,遥控阀7通过管道连接船上的压缩空气系统,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8,通过电磁阀8的通道实现压缩空气的通断,进而实现遥控阀7的通断控制。
在各输水管道3上连接有竖直的透气管道9,透气管道9与输水管道3的连接点位于对应的遥控阀7与抗横倾泵2之间,透气管道9与输水管道3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控制阀,透气管道9的上端通过鹅颈管伸出甲板上方,透气管道9的下端连接泄放口。透气管道9起到平衡压力和透气的作用。透气管道9底部的泄放用于在调节船体平衡后将输水管道3内的水排出,避免在低温下凝固,导致输水管道3的堵塞。
船舶的平衡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实现。控制系统由主控制面板10、就地启动面板11、软启动面板12以及监测报警器13组成。主控制面板10设置在船舶的驾驶舱,便于控制。主控制面板10内设置有电子倾斜仪,电子倾斜仪显示集装箱船的倾斜状态,根据船舶的倾斜状态,主控制面板10通过软启动面板12实现对抗横倾泵2的启动控制,避免抗横倾泵2在启动瞬间对船舶电网造成冲击。同时主控制面板10接收两个抗横倾舱2内的液位传感器4的信号,在液位高出抗横倾舱1的上液位时或者低于下液位时,停止抗横倾泵2的运行。就地启动面板11设置在在船舶的货舱或者横隔舱内,使得可以在船舱内通过就地控制面板11向主控制面板10发生控制信号,并通过主控制面板10对抗横倾泵2实现控制。
在抗横倾泵2上设置有漏点监测传感器14,通过漏点监测传感器14监测抗横倾泵2的泄漏情况并反馈至主控制面板10。主控制面板10同时与集控室的监测报警器13间传输信号,在主控制面板10故障或者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向集控室的监测报警器13发出报警信号,便于及时处理。
Claims (8)
1.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抗横倾舱、一个抗横倾泵以及控制系统,两个抗横倾舱对称分布在集装箱船的左舷侧和右舷侧,两个抗横倾舱内分别装载有压载水,所述抗横倾舱内安装有一对液位传感器,一对液位传感器分别对应抗横倾舱的高液位和低液位控制线位置;所述抗横倾泵为双向立式水泵,抗横倾泵安装在集装箱船的横隔舱内,抗横倾泵的两侧的过水口分别通过水平的输水管道联通两个抗横倾舱的舱底;各所述的输水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遥控阀;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面板以及一个就地启动面板,所述主控制面板安装在集装箱船主驾驶室内,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子倾斜仪,电子倾斜仪显示集装箱船的倾斜状态,主控制面板与抗横倾泵通过线缆连接并控制抗横倾泵的启停和转向;就地启动面板位于集装箱船货舱内,就地启动面板通过线缆与主控制面板连接,通过主控制面板对抗横倾泵实现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面板与抗横倾泵间安装有软启动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横倾泵底部安装有漏点监测传感器,所述漏点监测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主控制面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面板通过线缆连接有监测报警器,所述监测报警器安装于集装箱船的集控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输水管道上连接有竖直的透气管道,所述透气管道与输水管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遥控阀与抗横倾泵之间,透气管道与输水管道连接处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所述透气管道的上端通过鹅颈管伸出甲板上方,透气管道的下端连接泄放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一端与双向水泵的过水口连接,输水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位于对应抗衡倾舱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横倾泵安装在集装箱船长度方向的中线位置,抗横倾泵与两个抗横倾舱间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阀为气动遥控阀,所述遥控阀通过管道连接压缩空气系统,所述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由主控制面板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64141.XU CN219948513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64141.XU CN219948513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48513U true CN219948513U (zh) | 2023-11-03 |
Family
ID=8853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64141.XU Active CN219948513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48513U (zh) |
-
2023
- 2023-06-09 CN CN202321464141.XU patent/CN2199485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14955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ctive and passive stabilization of a vessel | |
CN102745318B (zh) | 载人深潜器节能型水下姿态控制系统 | |
US20110088608A1 (en) | Ballast-free ship | |
CN102107657B (zh) | 具有自由调节吃水的流动压舱结构的气垫船 | |
CN104229092A (zh) | 船舶横倾平衡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4002932B (zh) | 对海上故障船舶进行快速抬升维修的船型 | |
CN204078021U (zh) | 对海上故障船舶进行快速抬升维修的新船型 | |
CN103395477A (zh) | 可组合式半潜船及组合式半潜船 | |
CN111824348A (zh) |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及其平衡方法 | |
WO2019143257A1 (en) | U-tank active roll dampening system for and method for active roll dampening of a vessel | |
CN219948513U (zh) | 一种集装箱船抗横倾系统 | |
CN212685866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 | |
CN209757462U (zh) | 抗横倾装置 | |
CN2574992Y (zh) | 船舶自动应急避碰减摇脱浅抗沉防倾覆装置 | |
CN113443075B (zh) | 一种双燃料散货船 | |
CN216468331U (zh) | 全回转拖船对外供水系统 | |
WO2011074926A4 (ko) | 쌍동선형 엘엔지 플로터 | |
CN115503871A (zh) | 压载润滑系统及船舶 | |
KR20120076786A (ko) | 침몰 방지를 위한 반 잠수식 자항 수송선 | |
CN207644565U (zh) | 一种货物运输船 | |
CN2576602Y (zh) | 船舶防侧翻装置 | |
KR20140057071A (ko) | 선박 및 부유식 구조물의 횡동요 방지장치 | |
CN218559123U (zh) | 一种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减摇防横倾一体化装置 | |
US11167822B2 (en) | Integrated thruster and ballast system | |
CN212354334U (zh) | 一种用于水上lng燃料加注的运输加注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