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9716U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9716U
CN219939716U CN202321198457.9U CN202321198457U CN219939716U CN 219939716 U CN219939716 U CN 219939716U CN 202321198457 U CN202321198457 U CN 202321198457U CN 219939716 U CN219939716 U CN 219939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erosol
air
bottom wall
inle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84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腾腾
李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84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9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9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9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气道管。气道管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底壁围设形成收容腔,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至少一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边缘至少延伸至所述底壁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外界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所述收容腔内。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在大幅度减短预热时间的同时,保证气溶胶的出雾量足够大,能够满足口感良好的需求,有效提升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系统一般由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组成,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收容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可用于医疗、美容、保健、电子雾化等技术领域。
传统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在使用时,外界空气经由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气流通道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后,携带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的气溶胶通过滤嘴被用户吸入。但现有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为了保证用户使用设备时,第一次吸入的气溶胶雾量足够大以达到口感良好的效果,一般需要20秒的时间来预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因此,存在气溶胶生成系统预热时间较长,导致用户等待时间长、体验感较差的问题。而若是缩短预热时间,用户第一次吸入的气溶胶雾量太小,影响使用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气溶胶生成系统存在的预热时间长,导致用户等待时间长、体验感较差;而若是缩短预热时间,用户第一次吸入的气溶胶雾量太小,影响使用口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气道管,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围设形成收容腔,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至少一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边缘至少延伸至所述底壁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外界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所述收容腔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沿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孔为圆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为直线型孔,且所述第二进气孔沿所述底壁的径向方向延伸。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进气孔呈十字形分布。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进气孔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位置的宽度均相同。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进气孔自第一进气孔的周向边缘向外延伸至底壁的边缘,且每一第二进气孔沿其延伸方向的宽度逐渐增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孔延伸至所述底壁的边缘;所述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外界空气经由所述第三进气孔进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
雾化主体,具有加热元件和容纳腔,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并雾化所述气道管内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
所述气道管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第二进气孔延伸至所述底壁的边缘,且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容纳腔的底面具有凸起部,以使所述底壁与所述底面间隔设置,并界定形成气流通道,外界空气经由所述气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沿着所述第一进气孔周向间隔设置,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进气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的外表面还具有多个凸筋,所述多个凸筋沿所述侧壁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每相邻两个所述凸筋之间界定形成一个导气通道,外界空气经由所述导气通道、所述气道管的外壁面进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
气溶胶生成装置,为上述所涉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气溶胶生成制品,收容于所述气道管的收容腔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气道管;气道管具有侧壁和底壁,侧壁和底壁围设形成收容腔,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与第一进气孔连通的至少一第二进气孔,第二进气孔自第一进气孔的边缘至少延伸至底壁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外界空气经由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进入收容腔内。上述设置,通过在气道管的底壁开设第二进气孔,并使第二进气孔自第一进气孔的边缘至少延伸至底壁靠近其边缘的位置,以使外界空气可以同时通过第二进气孔进入收容腔;相比于只通过第一进气孔进气的方案,不仅可以使外界空气提前通过第二进气孔进入收容腔,且增加了收容腔的进气面积,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进气速度,从而有效减少了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足够多的气溶胶所需要的预热时间;且在用户第一次吸入气溶胶的预热时间大幅度减短的同时,可以保证气溶胶的出雾量足够大,能够满足良好口感的需求;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图;
图1b为图1a中A处的放大图;
图1c为图1b所示结构去除气道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a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a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气溶胶生成系统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气溶胶生成装置;200-气溶胶生成制品;1-气道管;2-侧壁;3-底壁;4-加热元件;10-收容腔;20-气流通道;30-导气通道;40-容纳腔;11-第一进气孔;12-第二进气孔;13-第三进气孔;14-凸起部;15-凸筋;16-卡凸;201-基质段;202-中空段;203-降温段;204-滤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相关气溶胶生成装置,为了保证用户每次使用设备时,第一次吸入的气溶胶雾量足够大且口感良好,通常需要较长时间(20秒)来预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导致用户等待时间长,影响使用体验。而若是缩短预热时间,用户第一次吸入的气溶胶雾量则又太小,影响使用口感。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在大幅度减短预热时间的同时,保证气溶胶的出雾量足够大,能够满足口感良好的需求,有效提升使用体验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a至图2,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图;图1b为图1a中A处的放大图;图1c为图1b所示结构去除气道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具体可用于医疗、美容、保健、电子雾化等技术领域。
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气道管1;如图1b所示,气道管1具有侧壁2和底壁3,侧壁2和底壁3围设形成收容腔10,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如图2所示,底壁3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1和与第一进气孔11连通的至少一第二进气孔12;第一进气孔11位于底壁3的中部,第二进气孔12自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边缘沿底壁3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且至少延伸至底壁3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外界空气可以经由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内。其中,底壁3的边缘指底壁3靠近侧壁2,且与侧壁2接触或连接的端部边缘。底壁3的径向方向指经过底壁3的中心位置的任一方向。
上述通过在气道管1的底壁3开设第二进气孔12,并使第二进气孔12自第一进气孔11的边缘至少延伸至底壁3靠近其边缘的位置,以使外界空气可以同时通过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相比于只通过第一进气孔11进气的方案,不仅可以使外界空气提前通过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且增加了收容腔10的进气面积,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内的进气速度,从而有效减少了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产生足够多的气溶胶所需要的预热时间,具体可将预热时间缩减至3秒。且在用户第一次吸入气溶胶的预热时间大幅度减短的同时,可以保证气溶胶的出雾量足够大,能够满足良好口感的需求;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继续参阅图2,在具体实施例中,气道管1具有一个第一进气孔11和多个第二进气孔12;其中,第一进气孔11可以为圆孔,第二进气孔12可以为直线型孔。具体的,第一进气孔11设置于底壁3的中部,且圆心与底壁3的圆心重合;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若采用中心加热方式,加热元件4还可以穿过第一进气孔11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产生气溶胶。
多个第二进气孔12沿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四个第二进气孔12在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外围等间隔设置且呈十字形分布;以使气道管1的底壁3进气更加均匀,提升用户抽吸口感的一致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只要均沿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即可。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底壁3的径向方向,第二进气孔12自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边缘向外延伸至底壁3的边缘,且每一第二进气孔12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位置的宽度a均相同。也就是说,沿底壁3的径向方向,第二进气孔12的一端与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边缘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侧壁2的内表面。如此,可以使经过底壁3的外界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孔12提早进入收容腔,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进气时间和预热时间;同时可以增大底壁3的进气面积,加快外界空气进入收容腔10的进气速度,以进一步缩短预热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道管1还可以包括第三进气孔13,第三进气孔13设置于气道管1的侧壁2上,并与第二进气孔12连通,外界空气经由第三进气孔13进入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进气孔13沿侧壁2的厚度方向与第二进气孔12对应设置。
具体的,侧壁2沿其轴向方向X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侧壁2的第一端部与底壁3的边缘连接;第三进气孔13可以是形成于侧壁2的第一端部上的缺口,该缺口沿侧壁2的厚度方向贯穿侧壁2的内外表面,以与延伸至底壁3的边缘的第二进气孔12直接连通,便于顺畅进气。
进一步地,第三进气孔13沿轴向方向X的高度大于第二进气孔12沿轴向方向X的高度,且第三进气孔13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位置的宽度b与第二进气孔12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位置的宽度a相等;第三进气孔13与第二进气孔12形成一个“L”型的进气孔。外界空气可以经由第三进气孔13直接进入收容腔10;也可以经由第三进气孔13进入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再经由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以进一步加快进气速度。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进气孔13沿轴向方向X的高度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进气孔12沿轴向方向X的高度;或者,侧壁2上形成的第三进气孔13也可以为仅沿底壁3的径向方向贯穿侧壁2的通孔,该通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通孔间隔设置;只要第三进气孔13能够连通外界大气与第二进气孔12即可。
如图1c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雾化主体,该雾化主体具有加热元件4和容纳腔40。其中,容纳腔40用于容纳气道管1;加热元件4用于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以形成气溶胶。结合图1b,气道管1设置于容纳腔40内,且气道管1的底壁3朝向容纳腔40的底面并与容纳腔40的底面紧贴设置;气道管1的侧壁2与容纳腔40的侧面间隔设置并界定形成与第三进气孔13连通的气流通道20。外界空气可以经由气流通道20进入第三进气孔13,再通过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内,有效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收容腔10内的进气速度。
参阅图3a至图4,图3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3a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道管1具有一个第一进气孔11和多个第二进气孔12;其中,第一进气孔11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上述所涉及的第一进气孔11相同,具体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在赘述。
第二进气孔12可以为直线型孔,且多个第二进气孔12沿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四个第二进气孔12在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外围等间隔设置且呈十字形分布;以使气道管1的底壁3进气更加均匀,提升用户抽吸口感的一致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只要均沿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即可。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底壁3的径向方向,第二进气孔12自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边缘向外延伸至底壁3靠近其边缘的位置,且每一第二进气孔12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位置的宽度a均相同。如此,可以使经过底壁3的外界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孔12提早进入收容腔,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进气时间和预热时间;同时可以增大底壁3的进气面积,加快外界空气进入收容腔10的进气速度,以进一步缩短预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所需的时间。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也可以自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边缘延伸至底壁3的边缘,以进一步增大底壁3的进气面积。
继续参阅图4,底壁3背离收容腔10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4,每一凸起部14沿气道管1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本实施例中,多个凸起部14沿气道管1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形。凸起部14自底壁3背离收容腔10的一侧表面沿背离收容腔10的方向延伸,以使底壁3与雾化主体的底面间隔设置。多个凸起部14沿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凸起部14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进气孔12的数量,以使每相邻两个第二进气孔12之间能够至少设置一个凸起部14。如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和凸起部14的数量均为4个,每相邻两个第二进气孔12之间设置有一个凸起部14,且每相邻两个凸起部14之间也设置有一第二进气孔12。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雾化主体,其具体结构和功能与上述所涉及的雾化主体相同,具体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在赘述。如图3b所示,气道管1设置于容纳腔40内,凸起部14背离底壁3的一端抵设于容纳腔40的底面,将气道管1和容纳腔40的底面间隔开;同时,气道管1的侧壁2与容纳腔40的侧面也间隔设置,以使气道管1的底壁3和侧壁2与容纳腔40的底面和侧面界定形成气流通道20。气流通道20分别连通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外界空气可以经由气流通道20进入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而后进入气道管1的收容腔10内,有效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收容腔10内的进气速度。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4也可以形成于容纳腔40的底面,且自容纳腔40的底面沿朝向气道管1的方向延伸;或者,在气道管1的底壁3和容纳腔40的底面上均形成有凸起部14,以使气道管1的底壁3和侧壁2与容纳腔40的底面和侧面界定形成气流通道20。
参阅图5a至图6,图5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C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5a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气道管1具有一个第一进气孔11和多个第二进气孔12;其中,第一进气孔11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上述所涉及的第一进气孔11相同,具体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在赘述。
如图6所示,第二进气孔12可以为扇形孔,且多个第二进气孔12沿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四个第二进气孔12在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外围等间隔设置且呈十字形分布;以使气道管1的底壁3进气更加均匀,提升用户抽吸口感的一致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只要均沿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即可。
具体的,沿底壁3的径向方向,第二进气孔12自第一进气孔11的周向边缘向外延伸至底壁3的边缘,且每一第二进气孔12沿其延伸方向的宽度a逐渐增大;即第二进气孔12在底壁3上的投影呈扇形,以进一步增大底壁3的进气面积,加快外界空气进入收容腔10的进气速度,进一步缩短预热时间。
气道管1还包括第三进气孔13,第三进气孔13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与上述所涉及的第三进气孔13相似,具体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在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进气孔13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位置的宽度b与第二进气孔12沿其延伸方向的最大宽度a相等。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气道管1还具有多个凸起部14,多个凸起部14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与上述所涉及的凸起部14相同,具体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在赘述。
结合图5b,气道管1设置于雾化主体的容纳腔40内,凸起部14背离底壁3的一端抵设于容纳腔40的底面,将气道管1和容纳腔40的底面间隔开;同时,气道管1的侧壁2与容纳腔40的侧面也间隔设置,以使气道管1的底壁3和侧壁2与容纳腔40的底面和侧面界定形成气流通道20。气流通道20连通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以及第三进气孔13;气流通道20内的空气可以经由第三进气孔13进入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而后进入气道管1的收容腔10内;也可以直接经由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内。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快外界空气进入收容腔10内的进气速度。
如图6所示,气道管1还可以具有多个凸筋15,凸筋15形成于侧壁2背离底壁3的一端的外表面,且多个凸筋15沿侧壁2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沿气道管1的径向方向,每一凸筋15自侧壁2外表面向外延伸。结合图5b,多个凸筋15用于将气道管1的侧壁2与容纳腔40的侧面间隔开,以形成气流通道20。每相邻两个凸筋15与容纳腔40的侧面界定形成一个导气通道30,外界空气可以经由导气通道30进入气流通道20,而后进入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
进一步地,气道管1还具有至少两个卡凸16;每一卡凸16形成于凸筋15的侧面,且沿背离侧壁2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卡凸16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两个卡凸16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以固定气道管1与雾化主体沿周向方向的相对位置,防止气道管1与雾化主体沿周向方向发生相对转动。
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和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其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气溶胶生成制品200收容于气道管1的收容腔10内。该气溶胶生成系统用于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该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可用于医疗、美容、保健、电子雾化等技术领域。
请参阅图8,图8是图7所示气溶胶生成系统中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截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包括基质段201、中空段202、降温段203和滤嘴段204,中空段202和降温段203设置于基质段201和滤嘴段204之间,中空段202位于降温段203靠近基质段201的一端。气溶胶生成制品200的基质段201存储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气溶胶产生装置在通电情况下加热烘烤气溶胶生成制品200的基质段20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气溶胶。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后产生的气溶胶聚集在中空段202,经降温段203冷却降温后,最终流经滤嘴段204被用户吸食。
其中,该气溶胶生成基质可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烟草、香草叶、茶叶、薄荷叶等植物叶类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当然,气溶胶生成基质也可为液体基质或膏状基质,比如添加香气成分的油类、药液等。
气溶胶生成制品200的中空段202用于聚集气溶胶,中空段202可以包括有支撑材料,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醋酸纤维、聚乳酸纤维、聚丙烯纤维、纸质滤材。降温段203包括冷却材料,冷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以及其他相变材料。滤嘴段204内设有过滤材料,以过滤气溶胶中的杂质,过滤材料与气溶胶生成基质间隔设置,过滤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醋酸纤维、聚乳酸纤维、聚丙烯纤维、纸质滤材;同时,增加吸阻,保证抽吸口感的一致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中空段202和降温段203为可选结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只有基质段201为必须结构,基质段201用于产生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可以包括基质段201和滤嘴段204;或,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可以包括基质段201、中空段202和滤嘴段204;或,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在包括基质段201、中空段202、降温段203、滤嘴段204的基础上,还包括其他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的结构。本申请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并不以图8所示的结构为限,只是以该实施例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气道管1;气道管1具有侧壁2和底壁3,侧壁2和底壁3围设形成收容腔10,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其中,底壁3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1和与第一进气孔11连通的至少一第二进气孔12,第二进气孔12自第一进气孔11的边缘至少延伸至底壁3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外界空气经由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内。上述设置,通过在气道管1的底壁3开设第二进气孔12,并使第二进气孔12自第一进气孔11的边缘至少延伸至底壁3靠近其边缘的位置,以使外界空气可以同时通过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相比于只通过第一进气孔11进气的方案,不仅可以使外界空气提前通过第二进气孔12进入收容腔10,且增加了收容腔10的进气面积,加快了外界空气气溶胶生成制品200内的进气速度,从而有效减少了气溶胶生成制品200产生足够多的气溶胶所需要的预热时间,具体可将预热时间缩减至3秒。且在用户第一次吸入气溶胶的预热时间大幅度减短的同时,可以保证气溶胶的出雾量足够大,能够满足良好口感的需求;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道管,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围设形成收容腔,以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至少一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边缘至少延伸至所述底壁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外界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进入所述收容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沿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孔为圆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为直线型孔,且所述第二进气孔沿所述底壁的径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进气孔呈十字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第二进气孔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位置的宽度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第二进气孔自第一进气孔的周向边缘向外延伸至底壁的边缘,且每一第二进气孔沿其延伸方向的宽度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进气孔延伸至所述底壁的边缘;所述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外界空气经由所述第三进气孔进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雾化主体,具有加热元件和容纳腔,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并雾化所述气道管内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
所述气道管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第二进气孔延伸至所述底壁的边缘,且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容纳腔的底面具有凸起部,以使所述底壁与所述底面间隔设置,并界定形成气流通道,外界空气经由所述气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孔沿着所述第一进气孔周向间隔设置,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进气孔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的外表面还具有多个凸筋,所述多个凸筋沿所述侧壁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每相邻两个所述凸筋之间界定形成一个导气通道,外界空气经由所述导气通道、所述气道管的外壁面进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
11.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溶胶生成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气溶胶生成制品,收容于所述气道管的收容腔内。
CN202321198457.9U 2023-05-17 2023-05-17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Active CN219939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8457.9U CN219939716U (zh) 2023-05-17 2023-05-17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8457.9U CN219939716U (zh) 2023-05-17 2023-05-17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9716U true CN219939716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8457.9U Active CN219939716U (zh) 2023-05-17 2023-05-17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9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30724U (zh) 蒸发器
JP6637486B2 (ja) 香味吸引器
JP6858254B2 (ja) 末広形状煙排出管を有する電子タバコアトマイザー
US20200008465A1 (en) Atomizer and aspiration device with atomization function
US20200113243A1 (en) Heater and liquid transport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system
CN113115989A (zh) 调味部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77767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WO2023077765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9939716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JP7482942B2 (ja) 加熱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霧化装置
JP2023020970A (ja) 調味部品及び電子霧化装置
KR20230103934A (ko) 에어로졸 향미 조절 장치 및 무화 장치
CN220211912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4677542U (zh) 过滤嘴以及电子烟
CN114745982A (zh) 具有挡板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45336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024166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9330715U (zh)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112931939A (zh) 过滤嘴以及电子烟
CN211153800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支和抽吸制品
CN219353073U (zh) 雾化器、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吸嘴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800037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4027369A1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068869U (zh)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20571547U (zh)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