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8840U -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8840U
CN219938840U CN202321235461.8U CN202321235461U CN219938840U CN 219938840 U CN219938840 U CN 219938840U CN 202321235461 U CN202321235461 U CN 202321235461U CN 219938840 U CN219938840 U CN 219938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ule
outdoor
equipment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54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斌
郭强
刘升男
高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54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8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8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8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包括:柜体;至少一个设备区,其间隔布置在柜体内,所有设备区与柜体前侧板之间形成送风风道,且与柜体后侧板之间形成回风风道;设备区包括:支撑架;多个设备模块,每个设备模块具有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之间形成换热风道,且在每个设备模块对应设置与换热风道连通的导风风道;空调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室内单元且壁面上设有室内出风口和室内回风口,第二腔室内设室外单元且壁面上设有室外出风口和室外回风口,室内出风口分别与送风风道和导风风道连通,回风风道分别与室内回风口和模块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设备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5G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5G设备的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背景技术
目前,5G建设主要以C-RAN的组网方式,能够降低基站选址难度、降低机房租赁成本、提高建设灵活性。但5G设备高密集中会带来柜内设备局部过热等一系列问题,且随着5G业务量增加所带来的5G设备不断增加,也使得设备发热量进一步增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相关技术中通常在放置5G设备的户外柜内设置空调对其进行散热。
现有空调器(参见申请号2021114448494公开的“机房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机房制冷系统”,参见申请号2016202337599公开的“一种热管复合型空调系统”等)能够进行压泵复合型制冷,其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和气泵制冷循环模式,能够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利用制冷工质进行压缩机会冷循环模式,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利用自然外界冷源,降低能源消耗。
在5G基站中,由于5G通讯设备种类众多且高密集中,导致空调器无法对柜内设备有效散热,影响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且户外柜会在高温天气下面临空调冷量不足、空调超负荷运行易损坏、空调高能耗导致电池超量配置或电池备电时长不足等多项问题,进一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如何提高户外柜内设备的有效散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用于通过模块化布置多个设备模块、送风风道、导风风道、换热风道和回风风道,充分引入冷量,有效实现设备散热,确保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共享的送风风道能够实现多设备区冷量共享,避免局部发热严重造成冷热不均;压泵复合型制冷能够有效利用自然冷源,降低制冷系统能耗。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包括柜体和至少一个设备区,该至少一个设备区间隔布置在所述柜体内,所有设备区与所述柜体前侧板之间形成送风风道,且与所述柜体后侧板之间形成回风风道,使整个柜体内共享送风风道,避免设备区因设备安装不均匀导致的局部发热严重,局部热点、冷量分布不均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区包括支撑架、多个设备模块和空调器,所述多个设备模块上下间隔可拆卸布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每个设备模块具有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所述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之间形成换热风道,且每个设备模块对应设置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导风风道。
设备区的全模块化设计,方便户外基站快速部署,且可灵活组合扩容,根据基站使用需要自由组合,后续维护扩建成本低;且多设备模块上下间隔设置,避免布置高密集中,便于通风散热。
且每个模块对应设置导风风道,便有引入换热气流至换热通道,实现对每个设备模块的有效换热,提高设备模块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设备模块使用可靠性及安全性。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室内单元且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内出风口和室内回风口,所述第二腔室内设室外单元且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外出风口和室外回风口,所述室内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送风风道和导风风道连通,所述回风风道分别与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模块出风口连通,使经由所述室内出风口排出的气流经过所述送风风道、导风风道导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换热,换热后的气流进入所述回风风道,再经过所述回风口进行回风。
空调器一体式设计,随装随用,独立运行,检修维护方便快捷,各空调器的冷量共享使用,避免长时间维修降低设备使用可靠性。
空调器采用压泵复合型制冷能够有效利用自然冷源,将压缩机作为气泵使用,不仅可以实现空调系统低温有效制冷,拓宽了压缩机节能制冷范围,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四根立柱,其围合成方形区域,各设备模块分别通过安装于两侧立柱上的两个托板支撑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设备模块具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分别开设所述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所述模块进风口与所述导风风道连通,所述模块出风口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左侧挡板,其竖向安装于左侧两个立柱之间,且与所述模块进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右侧挡板,其竖向安装于右侧两个支撑柱柱体之间,且与所述模块出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通过设置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用于密封风道,密闭进入换热风道的气流,便于与设备模块有效且充分换热,提高设备模块内设备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风道内倾斜设置导风板,用于将从所述送风风道分流至所述导风风道内的气流导向所述模块进风口。
具体设置倾斜的导风板,易于将来自送风风道的气流引导至换热风道,实现有效换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两个前侧立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
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上分别开设若干安装孔;
所述设备模块的前侧板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凸耳,分别与对应安装孔拆卸连接。
通过安装设备模块,将阻断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直接连通,使得换热气流通过导风风道进入设备模块内进行充分换热。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拆卸掉设备模块时,采用盲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对应所拆卸掉设备模块的位置处,用于阻断所述送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采用盲板封闭未安装设备模块的位置,避免因前侧送风风道和后侧回风风道连通造成冷气流无法充分穿过其他设备模块进行换热,降低设备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设备区的相邻立柱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提高多个设备区整体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蒸发器、室内风机、冷凝器、室外风机和压缩机单元;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上下分隔布置;
所述蒸发器和室内风机布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设置所述室内回风口,所述冷凝器、室外风机和压缩机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室外回风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设置所述室外出风口。
设计位于相对侧的室内出风口和室内回风口,便于气流能够在整个柜体的横截面上穿过设备模块进行换热;且上下分隔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室外单元较重,放置于下方的第二腔室内,确保整个空调器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不同侧;
所述压缩机单元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进风侧。
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反向设置,能够避免回风短路和风机振动引起的共振,降低整机的噪音;且将压缩机设置在空气穿过冷凝器换热前的位置可避免对冷凝器的换热造成影响,保证了空调器的整体制冷换热效率。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具有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和气泵制冷循环模式,所述户外设备柜还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室外温度;
控制单元,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室外单元中的压缩机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室外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与气泵制冷循环模式之间切换。
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室外温度控制切换压缩机单元在压缩机工作模式和气泵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工作,使得在室外温度高时进入压缩机工作模式(即,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在室外温度低时进入气泵工作模式(即,气泵制冷循环模式),如此,可以在实现利用自然冷源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气泵工作模式可以在低温及过度季节下极大程度地提高机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过滤单元,用于过滤进入所述柜体内的外界空气。
由于空调器设置在设备柜内部,空调器的室外回风口和室外出风口与设备柜的外部相连通,因此,在设备柜的前侧通风口处设置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采用通风格栅和过滤网双层设计,通风格栅作为外层设计,用于防止灰尘、砂砾等杂质进入柜体内,过滤网作为内层设计,用于阻止进入柜体内的细小颗粒。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的系统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的结构外观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的结构图一;
图4为图3中示出的户外设备柜的主视图;
图5为图3中示出的户外设备柜的左视图;
图6为图3中示出的户外设备柜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的结构图二;
图8为图7中示出的户外设备柜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图4中示出的户外设备柜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中过滤单元的内层过滤结构的结构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中空调器的结构图一;
图12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中空调器的结构图二;
图13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中空调器的结构图三,其中未示出局部壳体;
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户外设备柜中空调器示出的气流流向图。
附图标记:
1000-户外设备柜;1100-柜体;1200-门体;1300-过滤单元;1310-通风格栅;1320-过滤网组件;1321-过滤网;1322-连接框;
100-设备区;110-支撑架;111-左前立柱;112-右前立柱;113-左后立柱;114-右后立柱;115-第一安装立板;116-第二安装立板;117-左侧挡板;117'-右侧挡板;118-固定立板;120-设备模块;121-模块进风口;122-安装凸耳;123-托板;130-导风板;140-盲板;150-安装空间;160-送风风道;170-回风风道;
200-空调器;210-第一壳体;211-室内出风口;212-室内回风口;221-室外回风口;222-室外出风口;230-室内风机;240-蒸发器;250-室外风机;260-冷凝器;270-压缩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空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形成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参见图1至图14,本申请中涉及采用空调器200对户外设备柜1000中设备模块进行散热,设备模块为集成化的模块,该设备模块可以为供电模块、储电模块、ITC(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与通讯科技)设备模块、预留模块等,参见图1。
在基站正常使用时,通过供电模块供电,在断电情况下,通过储电模块进行供电,维持设备正常使用。
本申请提供一种户外设备柜1000,用于户外5G基站建设,在将设备集成模块化的同时,确保各设备模块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2,该户外设备柜1000包括柜体1100和至少一个设备区(图2中仅标记出一个设备区100),其中,柜体1100具有底侧板、底侧板和四周侧板,且具有容纳区域,该容纳区域可以是多个侧板拼接形成的。
根据柜体1100内容纳区域的大小可以设置设备区的数量,在小柜内可以设置一个设备区,在大柜内可以设置多个设备区,多个小柜可以组装成一个大柜,其中大柜的柜体的侧板可以由多个小柜的柜体的侧板拼接形成,在此不做限定。
每个设备区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在本申请中,参见图2至图4,示出在柜体1100内设置三个设备区。
配置柜体1100时,对应设备区的柜体1100的前侧板均设置为门体(图2中仅标记出其中一个门体1200),方便打开门体1200对其内部设备模块进行维修/维护。
该门体1200上分别设置有拉手,便于通过此拉手打开门体1200。
如下,以三个设备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数量的设备区的说明也类似。
参见图2至图4,三个设备区间隔布置在柜体1100内,例如,三个设备区沿柜体1100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柜体1100内,且沿柜体1100长度方向上看去,三个设备区正对(参见图5),使三个设备区和柜体110前侧板之间形成送风风道160,三个设备区和柜体110的后侧板之间形成回风风道170。
需要说明的是,若门体1200是位于柜体1100前侧的话,柜体1100的长度方向指从柜体1100的左侧(右侧)至右侧(左侧)的方向。
参见图5,所有设备区共用一个送风风道160和回风风道170,能够共享柜体1100内整个空间的冷量,避免因局部设备模块集中造成局部发热的问题。
再参见图1,送风风道160接收来自空调器200室内单元的室内出风口211的冷量,然后分流沿柜体1100从前侧板至后侧板的纵向方向分别引入各设备区100进行换热后,换热后气流从设备区100引出至回风风道170,然后回风风道170通过空调器200室内单元的室内回风口212进行回风,完成换热循环。
设计设备区100内换热结构,是实现设备区100有效且充分换热的关键。
如下,以其中一个设备区100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3至图9,设备区100包括支撑架110、多个设备模块120和空调器200。
支撑架110形成设备区100的整个框架,用于承载多个设备模块120。
多个设备模块120上下间隔可拆卸地布置在支撑架110上,即,多个设备模块120竖向间隔布置,多设备模块120上下间隔设置,避免布置高密集中,便于通风散热。
设备模块120为集成化模块,便于灵活移动、扩容及配置,具体地,设备模块120包括外壳体(未示出)和位于该壳体内的设备,该设备例如为电池、ITC设备等。
设备区100的全模块化设计,方便户外基站快速部署,且可灵活组合扩容,根据基站使用需要自由组合,后续维护扩建成本低。
参见图4和图5,为了将送风风道160的风引入设备模块120内,针对每个设备模块120在其上方设置有导风风道(未示出),且设备模块120内形成换热风道(未示出),其中导风风道用于流通从送风风道160内分流的气流,并之后进入换热风道进行换热,换热后气流进入回风风道170回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8,设备模块120具有模块进风口121和模块出风口(未示出),该模块进风口121和模块出风口分别开设在设备模块120的外壳体上。
模块进风口121和模块出风口分别开设在外壳体的相对侧且两者之间形成换热风道。
参见图8中示出的虚线箭头,从导风风道引入的气流从模块进风口121进入并从模块出风口处送出,并汇集至回风风道170,实现对设备模块120内部设备的换热,降低设备热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8,外壳体的左侧板上开设该模块进风口121,外壳体的右侧板上开设该模块出风口(未示出),使得模块进风口121和模块出风口之间形成的换热风道穿过整个设备模块内部,便于与设备模块120内设备充分换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6,支撑架110包括四根立柱111至114,其围合成方形区域,该方形区域限定了该设备区100的区域。
参见图3,四根立柱包括左前立柱111、左后立柱113、右前立柱112和右后立柱114,左前立柱111和左后立柱113均位于左侧,右前立柱112和右后立柱114均位于右侧。
在左侧两立柱111和113上安装有对应多个设备模块120的左侧托板(参见图8中标记出一个托板123),在右侧立柱112和114上安装有对应多个设备模块120的右侧托板(未示出)。
左侧托板和右侧托板成对承托设备模块120,采用此承托方式,便于取放设备模块120。
为了避免上下布置的设备模块120之间的空白间隙造成气流在送风风道160和回风风道170之间的直接连通,在每个设备模块120的上方设置有对应的导风风道,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和图6,该导风风道为倾斜设置的导风板130。
可以根据设备模块120的模块进风口121和模块出风口的位置布置导风板130的位置。
参见图4和图9,若导风板130置于相邻两设备模块120之间的空白间隙时,则该导风板130上边缘抵靠上方设备模块120的外壳体底壁,下边缘抵靠下方设备模块120的外壳体顶壁。
参见图3、图7和图8,导风板130朝模块进风口121倾斜设置,如此,将从送风风道160分流出的气流朝向引入并沿导风板130导向流动至进入模块进风口121,从而进入设备模块120内部进行换热,气流流向参见图8中虚线箭头示出的方向。
导风板130的设置使得气流更易于且集中引入流向至模块进风口121,实现设备模块120内部有效散热。
为了密封进入导风风道的气流通道,避免气流分散而达不到有效与设备模块120内部换热的目的,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5,设置左侧挡板117和右侧挡板117'。
左侧挡板117竖向安装于左侧两根立柱111和113之间,且与模块进风口121之间具有间距,便于通过导风板130导向的风穿过间距进入模块进风口121。
右侧挡板117'竖向安装于右侧两根立柱112和114之间,且与模块出风口之间具有间距,便于从模块出风口引出的风穿过该间距由该右侧挡板117'挡回至回风风道170。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设备模块120在支撑架110上的稳定性,参见图3,在前侧两根立柱111和112上安装有第一安装立板115,在后侧两根立柱113和114上安装有第二安装立板116。
第一安装立板115和第二安装立板116上沿其竖向长度分别开设若干安装孔(未标记)。
再参见图8,在设备模块120的外壳体的前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凸耳(图8仅标记出左侧的安装凸耳122)。
在将设备模块120承托在托板123上后,可以通过螺钉将左侧安装凸耳122安装至第一安装立板115上的安装孔,通过螺钉将右侧安装凸耳安装至第二安装立板116上的安装孔,因此,通过螺钉实现设备模块120可拆卸安装,且安装牢固。
如此,设备模块120的前侧板整个能够封堵送风风道160的气流直接流向回风风道17,使冷量大部分从导风板130导入至设备模块120内部。
由于设备模块120可拆卸,因此,可以自由配置设备模块120,提高整个户外设备柜1000的使用灵活性。
并且在自由配置设备模块时,若无需配置其中一个设备模块120时,需要采用盲板140安装至该设备模块120装配至第一安装立板115和第二安装立板116的位置处,以避免由于缺失设备模块120而导致使送风风道160和回风风道170的直接连通,造成冷量损失。
在柜体1100内布置多个设备区100时,相邻设备区100的相邻立柱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多个设备区100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其在柜体1100内的布置稳定性。
参见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件可以为固定立板118,其连接相邻两设备区100中相邻立柱之间,例如,该固定立板118连接设备区100的右前立柱112和与设备区100相邻的设备区的左前立柱之间。
如下,将结合图1、图2、图11至图14描述空调器200的结构。
参见图1和图2,空调器200位于多设备模块120下方,为设备区100提供冷量。
参见图2,支撑架110位于多设备模块120的下方具有安装空间150,用于布置空调器200。
空调器200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设置。
空调器200包括机壳,该机壳包括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为一体结构。
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可以设置分隔板(未示出),通过此分隔板使机壳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使第一壳体210围合成第一腔室,第二壳体220围合成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室内单元且第一腔室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内出风口211和室内回风口212。
室内出风口211与送风风道160连通,室内回风口212与回风风道170连通。
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室外单元且第二腔室的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外出风口222和室外回风口221,室外出风口222和室外回风口221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
两个独立腔室用于放置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从而使得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气流组织完全隔离,无回风短路问题,空调冷量利用率高。
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连通,形成空调器200的制冷循环回路。
在空调器200进行制冷时,参见图1中示出的箭头,室内出风口211吹出冷量,进入送风风道160,并经过导风风道和换热风道后,进入回风风道170,之后回风至室内回风口21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下布置,参见图1和图13,室内单元包括蒸发器240和室内风机230,室外单元包括室外风机250、冷凝器260和压缩机单元270,从而形成上部为室内蒸发侧,下部为室外冷凝侧,同时,由于室外单元较重,将室外单元设置在下部可保证整个空调器200的稳定性。
第一壳体210的一端设置有室内出风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室内回风口。即,第一壳体210的前端部设置有室内出风口,第一壳体210的后端部设置有室内回风口;或者,参见图11和图12,第一壳体210的前端部设置有室内回风口212,第一壳体210的后端部设置有室内出风口211,即,室内出风口211和室内回风口212的位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换。其中,室内出风口211和室内回风口212之间形成蒸发风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室内出风口211设置于第一壳体210的前端部,室内回风口212设置于第一壳体210的后端部,使室内出风口211与送风风道160相对,室内回风口212与回风风道170相对,参见图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至图14,第一壳体210包括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和第一顶板。
第一右侧板的前端部或第一左侧板的前端部设置有室内出风口,通过将室内出风口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右侧面或左侧面上,或者,第一右侧板的前端部或第一左侧板的前端部,以及第一顶板的前端部上均设置有室内出风口,从而能够满足两个方向的出风需求。
或者,参见图11和图12,第一右侧板的前端部、第一左侧板的前端部及第一顶板的前端部均设置有室内出风口211,从而能够满足三个方向的出风需求。即,室内出风口211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右侧板的前端部、第一左侧板的前端部及第一顶板的前端部均设置有室内出风口,形成三个室内出风口,以便于最大效率的实现空调器的出风换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室内回风口212可设置于第一右侧板的后端部,或者第一右侧板的后端部和第一后侧板处均设置有室内回风口,从而使得空调器200能够实现从右后侧进行回风或者从右后侧和后侧进行回风。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10至图13,室内风机230靠近室内出风口211设计。
参见图1和图14中箭头所示,气流经由室内回风口212进入蒸发风道的蒸发器240进风侧,经过蒸发器240后,蒸发器240出风侧的气流通过室内风机230从室内出风口211排出,进而进入送风风道160。
送风风道160内的气流分流至各设备区100,在各设备区100换热后的气流通过室内回风口212回风后返回至蒸发器240进风侧,实现第一气流循环,从而实现对设备柜1000内部空间的制冷。
参见图1、图11至图14,第二壳体220上设置有室外出风口222和室外回风口22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4,室外回风口221设置在第二壳体220的前端部,室外出风口222设置在第二壳体210的后端部。
室外单元包括室外风机250、冷凝器260、压缩机单元270和系统管路等。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室外风机250靠近室外出风口222设计。
室外回风口221在冷凝器240的进风侧,室外出风口222在冷凝器240的出风侧。
室外回风口221和室外出风口222均连通至设备柜1000的外部空间,即,参见图1箭头所示,设备柜1000的外部空气经过室外回风口221进入冷凝器240的进风侧,经冷凝器240后换热的较高温度的空气,经过冷凝器240的出风侧排出至设备柜1000的外部,实现第二气流循环,从而实现设备柜1000内部的降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室外风机250与室内风机230反向设置,即,室内风机230设置在第一壳体210的前端部内部,室外风机250设置在第二壳体220的后端部内部。
通过将室外风机250和室内风机230反向设置,能够避免回风短路和风机振动引起的共振,减低整机的噪音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13,压缩机单元270位于冷凝器260的进风侧,即,压缩机单元270设置在空气穿过冷凝器260换热前的位置,如此,可避免对冷凝器260的换热造成影响,保证了空调器200的整体制冷换热效率。
在本申请中的第二壳体220内,从室外回风口221至室外出风口222的气流流道中,依次布置压缩机单元270、冷凝器260和室外风机250。
本申请中每个设备区100的空调器200从室外出风口222排出的冷量能够通过送风风道160由多个设备区100共享,避免基站设备安装不均匀导致局部发热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进入空调器200的机壳内部,本实施例中在室内回风口212处设置了过滤组件(未标注)。
该过滤组件可以包括连接框、过滤框和过滤网。
连接框固定设置于室内回风口212处,且过滤框设置于连接框内,过滤网固定设置于过滤框内。
为了避免柜体1100外灰尘等进入柜体1100内,在柜体110上还设置有过滤单元1300,用于过滤进入柜体1100内的空气。
由于空调器200设置在设备柜1000内部,空调器200的室外回风口221和室外出风口222均与设备柜1000的外部相连通,因此,需要对进入柜体1100内的空气进行过滤,进而过滤进入空调器200内部的气流,提高空调器200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6,在柜体1100的前侧板上对应室外回风口221的位置处设置过滤单元1300。
该过滤单元1300采用通风格栅1310和过滤网组件1320(参见图10)双层设计。
通风格栅1310作为外层设计,用于防止灰尘、砂砾等杂质进入柜体1100内,其安装于柜体1100的安装口(未示出)的外侧。
过滤网组件1320作为内层设计,用于阻止进入柜体1100内的细小颗粒,其安装于柜体1100对应安装口的内侧。
该过滤网组件1320具有连接框1322和连接于连接框1322上的过滤网1321。
在本申请中,空调器基于压泵技术实现复合型制冷,复合型制冷模式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和气泵制冷循环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压缩机单元270可以包括压缩机和气泵,即压缩机单元270采用压缩机和气泵组合设置的形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压缩机单元270中,压缩机和气泵一体化设置成并联设置,在压缩机和气泵一体化设置的情况下,压缩机和气泵形成压缩机一体化设备。
压缩机一体化设备具有压缩机和气泵两种工作模式。
该设备柜1000的控制单元(未示出)被配置在设备柜制冷系统需要启动并运行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启动。
在压缩机运行启动一段时间后,采集设备柜1000外部室外温度。
控制单元根据室外温度确定设备柜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以控制设备柜制冷系统在压缩机工作模式(即,压机循环制冷模式)与气泵工作模式(即,气泵循环制冷模式)之间切换。
压缩机工作模式支持低频率低压缩比运行,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压缩机单元270工作在压缩机工作模式下,全功率运行制冷,当室外温度较低时,采用气泵工作模式,利用外部自然冷源实现能量交换,降低系统能耗。
采用具有气泵和压缩机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设备,可以在实现利用自然冷源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气泵空调机组可以在低温及过度季节极大程度的提高机组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室外温度,可以调节室外单元中压缩机单元270的运行状态、节流装置的开关状态及冷凝器260的运行状态,使空调器的制冷系统切换为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或气泵制冷循环模式。
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切换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和气泵制冷循环模式。
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在制冷系统切换至气泵制冷循环模式时,若压缩机单元270为转速可控型压缩机,则压缩机单元270处于低频运行状态,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大幅度降低运行能耗。
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制冷系统从气泵制冷循环模式切换至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构成制冷循环回路,压缩机单元270机械制冷,利用制冷工质在蒸发器240直接蒸发实现制冷,起到高效制冷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
至少一个设备区,其间隔布置在所述柜体内,所有设备区与所述柜体前侧板之间形成送风风道,且与所述柜体后侧板之间形成回风风道;所述设备区包括:
支撑架;
多个设备模块,其上下间隔可拆卸布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每个设备模块具有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所述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之间形成换热风道,且每个设备模块对应设置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导风风道;
空调器,其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室内单元且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内出风口和室内回风口,所述第二腔室内设室外单元且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外出风口和室外回风口,所述室内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送风风道和导风风道连通,所述回风风道分别与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模块出风口连通,使经由所述室内出风口排出的气流经过所述送风风道、导风风道导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换热,换热后的气流进入所述回风风道,再经过所述回风口进行回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四根立柱,其围合成方形区域,各设备模块分别通过安装于两侧立柱上的两个托板支撑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设备模块具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分别开设所述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所述模块进风口与所述导风风道连通,所述模块出风口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左侧挡板,其竖向安装于左侧两个立柱之间,且与所述模块进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右侧挡板,其竖向安装于右侧两个支撑柱柱体之间,且与所述模块出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风道内倾斜设置导风板,用于将从所述送风风道分流至所述导风风道内的气流导向所述模块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前侧立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
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上分别开设若干安装孔;
所述设备模块的前侧板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凸耳,分别与对应安装孔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设备柜还包括:
盲板,在拆卸掉设备模块时,采用所述盲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对应所拆卸掉设备模块的位置处,用于阻断所述送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直接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相邻设备区的相邻立柱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蒸发器、室内风机、冷凝器、室外风机和压缩机单元;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上下分隔布置;
所述蒸发器和室内风机布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设置所述室内回风口,所述冷凝器、室外风机和压缩机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室外回风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设置所述室外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不同侧;
所述压缩机单元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进风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与气泵制冷循环模式,所述户外设备柜还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室外温度;
控制单元,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室外单元中压缩机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室外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与气泵制冷循环模式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设备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过滤单元,用于过滤进入所述柜体内的外界空气。
CN202321235461.8U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Active CN219938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5461.8U CN219938840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5461.8U CN219938840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8840U true CN219938840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5461.8U Active CN219938840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8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68675U (zh) 空调器
CN210959210U (zh) 一种集成热交换功能的空调机柜系统
CN113163694B (zh) 一种机柜
CN103743014A (zh) 一种蒸发降温空调系统
CN109688766A (zh) 一种新型机柜空调
CN103712302B (zh) 一种湿帘降温空调系统
CN219938840U (zh)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CN111457481B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514733U (zh) 空调装置
CN217283870U (zh) 一种节能控制系统、空调及机柜
CN110864387A (zh) 空调机组
CN217503804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307597B1 (ko) 배터리 큐비클 에어컨
CN218805092U (zh) 空调设备及车辆
CN220042033U (zh) 空调器
CN219607223U (zh) 空调装置
CN215379627U (zh) 机柜级制冷系统
CN114963639B (zh) 集成式储能箱体制冷设备
CN214619898U (zh) 一种空调水机室外机
CN211019751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的工厂化预制单元
CN215723607U (zh) 机柜级制冷系统
CN115235013A (zh) 集成式储能系统制冷设备
CN218237662U (zh) 室外机及整体式热泵两联供空调机组
CN220541318U (zh) 新风空调器
CN212132964U (zh) 空调系统及集装箱机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